4月25日

《四川日报》01版和05版

刊文关注

“学党史·悟初心”

四川省将帅故里行全媒体采访在乐至启动

一起来看详细内容

《四川日报》4月25日01版截图

行走将帅故里 探访红色印记

“学党史·悟初心”

四川省将帅故里行全媒体采访在乐至启动

原文如下

↓↓↓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忧


4月22日,“学党史·悟初心”四川省将帅故里行全媒体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资阳市乐至县陈毅故里举行。活动由四川日报全媒体联合多个四川将帅故里(故居)共同主办,将行走将帅故里,探访红色印记,讲述红色故事,感悟百年初心。


四川是一片孕育红色基因、富有革命传统的热土,诞生了一大批彪炳史册的重要党史人物。邓小平、朱德、陈毅、罗瑞卿、张爱萍、傅钟、陈伯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从这片土地出发,走上革命道路、追求革命理想。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将陆续走进他们的家乡,用镜头和笔触展示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和为民情怀,展示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新征程中不断谱写治蜀兴川时代新篇,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乐至是陈毅同志的家乡,今年也是陈毅同志诞辰120周年。作为首批四川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之一,陈毅故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精心组织布展,为了解陈毅、感悟初心、学习党史提供了重要平台和阵地。


采访启动当天,四川日报全媒体及省内多家媒体的记者走进陈毅故里,聆听专家讲解、对话干部群众,深入挖掘陈毅元帅的初心往事,讲述陈毅故里的变化发展,并向世人展示秀美宜居的当代乐至。


《四川日报》4月25日05版截图

陈毅赋诗赞家乡 乐至“桑城”美名扬

原文如下

↓↓↓

位于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的陈毅故里景区。 本版图片均由乐至县委宣传部提供


将帅简介

陈毅


字仲弘,乐至县人。1901年生,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陈毅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毕生坚信马克思主义,坦荡无私、爱憎分明,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为争取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位于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的陈毅故里景区。 

故里一览

乐至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沱江和涪江分水岭、成渝直线黄金分割点上,距成都84公里、重庆174公里、天府国际机场50公里,正加快融入成都“半小时”、重庆“1小时”经济圈,成达万高铁、成渝中线高铁将在此交会设站。自北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置县以来,乐至已有1400余年历史,因是陈毅元帅故里,也被称作“帅乡”。


陈毅纪念馆前的陈毅元帅铜像。


红色印记


“公社遍故乡,到处是桑园。蚕娘两万人,一年八季蚕。”4月22日,记者走进位于资阳市乐至县东山镇的蚕桑农旅融合发展区,绿油油的桑田一眼望不到边,一首五言绝句镌刻于路旁的文化墙上。乐至县蚕桑局局长都国胜告诉记者,这是陈毅返乡视察时留下的诗作《冬夜杂咏·故乡》。


1959年11月,陈毅返乡视察,不仅盛赞家乡的蚕桑文化,还积极为当地蚕桑产业发展想办法、出实招。这些年来,乐至全力推动蚕桑产业向规模、多元、优质、高效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如今的“帅乡”“桑城”美名远扬,“中国桑都”的建设也全面提速。□严俊溢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忧


打造“中国桑都” 乐至底气十足


据《乐至县志》记载,早在清代乐至就开设了“传习所”,指导蚕桑生产。如今的乐至,也有独特的“蚕桑局”,专事产业研究、指导等工作。


乐至县蚕桑局副局长龚国介绍,乐至地域广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栽桑养蚕条件极好。上世纪50年代,乐至全县每个乡镇,几乎都有栽桑养蚕的公社。在陈毅的关心支持下,乐至县建起了红旗丝绸厂,并引进了5台先进缫丝机,让全县蚕桑产业进入了以蚕茧加工和生丝制造为主的工业时代。


“早些年,受国内外市场影响,一些丝厂倒闭,但不断升级设备、提高自动化生产的红旗丝绸厂却始终屹立不倒。”都国胜表示,目前,红旗丝绸厂生产的生丝纤度、匀度等主要指标已稳定达到行业最高标准6A级,每吨生丝售价普遍比市场均价高近10%。


在龚国看来,这就是振兴蚕桑的产业基础。“以红旗丝绸厂为代表,以煮茧缫丝为起点,一大批龙头企业扎根乐至深耕发展,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为乐至打造“中国桑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借政策“东风” 加快产业布局


深植于中华文化基因的蚕桑产业,在近年已有复兴之势。2020年9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提出布局蚕桑重点县。


借政策“东风”,乐至全力推动桑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桑产业的全链开发,推进乐至蚕桑产业向规模、多元、优质、高效的现代蚕桑产业发展。


目前,乐至正加快建设“中国桑都”。“我们将乐至划分为4个核心区域,其中有传统蚕桑养殖区,也有现代蚕桑产业园与白僵蚕养殖基地。”都国胜介绍,整个“中国桑都”规划总投资预计达36亿余元,最终构建出“一核一镇·一园一走廊”的空间布局。


位于乐至县东山镇的蚕桑农旅融合发展区,是乐至蚕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在这里,当地正在建设以蚕桑产业博物馆、蚕桑文化主题公园、“桑海”景观长廊为代表的特色景点。


推动“一蚕多吃” 实现多元发展


如今,乐至县的蚕桑产业,不再只局限于最基础的养蚕卖茧,而是形成了集种、茧、丝、桑资源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


在高寺镇德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锡武介绍,2016年,公司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共同进行研究,控制僵蚕体内各类药效成分构成比例,最终得到防病治病的优质药品。“我们有信心,2025年乐至白僵蚕标准将进入《药典》。”蒋锡武说。


不光德仁源公司,多年来,乐至县蚕桑局在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同时,不断引导企业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


目前,蚕桑产业已发展为乐至县域经济中的特色骨干产业,已有红旗丝绸、丝绸之路、外交家酒业、通世达生物、德仁源药业等茧丝绸和蚕桑副产物加工龙头企业,桑果、桑叶茶、桑椹酒、桑黄菌、叶绿素、桑枝总生物碱、药用僵蚕等产业蓬勃发展。



故居新貌

红色文化火起来 陈毅故里游客翻番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忧


4月22日,陈毅故里景区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门前排起了长队。“从4月开始,除了散客外,我们每天都要接待20多个团队,平均每个团队50余人。”陈毅故里景区管委会宣教营销部部长倪艳梅告诉记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陈毅诞辰120周年,陈毅故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精心改陈布展,今年3月,游客数量达到25.8万人次,较往年同期增长近一倍,进入4月仍是热潮不减。


“将帅故里是我们川人宝贵厚重的红色资源和文化瑰宝。”在陈毅故里参观调研时,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参事室主任(副馆长)蔡竞表示,通过一幅幅图画、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陈毅元帅的生平事迹和卓越功勋生动呈现,让大家感受到陈毅元帅信念坚定、正气凛然、不畏艰难、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倪艳梅介绍,陈毅故里是四川首批党史教育基地,今年特别推出了“烈士陵园-陈毅纪念馆-诗艺苑-清风苑-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陈毅故居”党史学习教育线路,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优化讲解词内容。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改陈布展工程建设将在5月底完工,届时我们的展陈内容还将进一步丰富。”倪艳梅告诉记者,为保障更多机关团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当地新招聘了6名讲解员,接下来还将新建300平方米左右的党史教育会议室及配套相关设施,提升服务功能。


文物故事

一封家信彰显家国情怀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忧


今年是陈毅诞辰120周年,一批珍贵文物即将与公众见面。4月22日,记者在位于资阳市乐至县的陈毅故里了解到,在这批珍贵文物中,有一封陈毅的亲笔信鲜为人知。


这是1963年5月,陈毅得知母亲去世后,给家人匆匆寄来的一封短信。这封用毛笔手书的信只有5页纸344个字,字里行间既有真情切意,也有谦虚谨慎。


这封信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我已遵嘱寄六百余元作母亲后事料理费,又每月寄六十元给父亲作开销,全国仍在克服困难中,希本此精神不再要省方补贴,至要至要……我一生都努力克己、守纪律,不愿累公家,此是实言语也!能否做到多少当待努力,不能以此自满也!


陈毅故里景区管委会文物博物部工作人员唐铭泽介绍,陈毅同母亲感情深厚,在母亲重病卧床时曾抽空返家探望。那时,已过花甲的陈毅还为母亲搓洗衣服。不过,陈毅对包括母亲在内的家人,也是出了名的“严厉”。


1950年春,陈毅在上海任市长。父母从老家赶来探望,在尽心照料之余,陈毅也坦率地跟父母“约法三章”:“一不得随意动用公车;二不要借用我这个市长的名义外出办事;三没有特别的事,不要随意外出。”陈毅的父母在上海呆了3个月,便回了老家。


1954年,陈毅赴京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又把父母接到北京住了几年。1957年,父母准备回老家安享晚年时,陈毅又再次叮嘱:“回四川后衣食住行全部自理,不惊动政府;作一个普通公民,不惊动邻里;坚持原则,不为亲友的无理要求牵线搭桥。”这便是他同父母的第二次“约法三章”。


陈毅曾有著名的诗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当母亲去世,陈毅感念同时,仍不忘叮嘱家人“不再要省方补贴,至要至要”,仍在自勉“克己、守纪律”“不愿累公家”,其谦虚谨慎的作风可见一斑,也发人深省。


红色名片


邓小平故里(广安市广安区)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邓小平故里旅游区位于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当地对邓小平故居、洗砚池、翰林院子等多处邓小平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恢复,新建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邓小平铜像广场,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四川首个党史教育基地。


朱德故里(南充市仪陇县)


1886年12月1日,朱德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朱德故里景区位于南充市仪陇县马鞍镇,景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要节点。


陈毅故里(资阳市乐至县)


1901年8月26日,陈毅生于四川省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陈毅故里景区位于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距县城15公里,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其中,陈毅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毅纪念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景区已建成以陈毅故居为核心,占地40余公顷的生态纪念园。


罗瑞卿纪念馆(南充市顺庆区)


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生于四川省南充县舞凤乡清泉坝马家坡(南充市舞凤乡双女石村)。罗瑞卿纪念馆位于南充市顺庆区将军路,馆内有罗瑞卿故居、罗瑞卿铜像广场等纪念景点。现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省政法系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基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张爱萍故居(达州市通川区)


1910年1月9日,张爱萍出生于四川省达县(今达川)罗江口镇张家沟一个农民家庭。张爱萍故居位于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整体建筑由正房和厢房、院坝和大门组成,四合院布局。故居用大量史实、图片、实物及多媒体形式展现了张爱萍的革命历程和光辉业绩,还展陈张爱萍的摄影、书法作品。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


傅钟故居(泸州市叙永县)


1900年6月28日,傅钟生于四川省叙永县城。傅钟故居位于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建于清代,是傅钟19岁前生活的叙永旧居。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叙永县社科普及基地。通过整理相关史料、实物、图片等,叙永县开展了红色人物传记《傅钟传》编撰出版工作。


陈伯钧纪念室(达州市达川区)


1910年11月26日,陈伯钧生于四川省达县(今达川)河市坝村一个农民家庭。陈伯钧纪念室位于达州市达川区河市镇,外厅入口处是陈伯钧塑像,塑像上有毛泽东对陈伯钧的评价——“红军干才”四个大字。内厅中央的一个玻璃橱柜收录了关于陈伯钧的报纸、杂志和专著80余册。纪念室外厅和内厅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共300余幅,介绍和展示了陈伯钧不平凡的一生。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何浩源蒲南溪袁城霖范芮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