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慢行系统专项规划(2013-2020)
发布时间:2015-07-21 00:00 作者: 来源:益阳市规划局 浏览次数: 字体: 【大】 【中】 【小】

为切实改善居民出行环境,保障出行安全,推动绿色出行,解决益阳市目前已出现的交通问题,避免重复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城市病,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以住房建设部下发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为基础,特编制《益阳市城市慢行系统规划(2013-2020)》,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为重点,以适应益阳市城市步行和自行车的发展要求,创建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规划的研究区域为益阳市行政区域范围;规划区域是益阳市城市规划建设区、东部新区;重点区域是益阳市城市中心区域;同时还考虑益阳市城市与周边县市的交通联系与组织。

规划基本年2010年;中期年限:2015年;远期年限:2020年;远景年限:20202030年。

总体发展战略: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网络合理,安全便捷,和谐魅力。

慢行系统结构规划:以点、轴型的空间形态学为本底,充分利用与整合益阳市的山、水、湖、塘、洲、城、园、古建筑等节点,以城市道路为轴线,有机串联、珠联璧合,形成“三核两轴、四廊十三片”的总体结构。

慢行系统布局规划:由507.12千米长共131条路为核心的满足市民生活、工作需要的城市路网慢行系统,是以机非隔离带为推手,注重系统的连贯性和安全性。由196.38千米共17条路为基础的城市绿道网络,以满足城乡对接、长距离慢行的需求;由60.58千米共12条路为核心的是生态休闲景观慢行系统,该系统以彩色路面为特征,是示范路和样板路。

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根据益阳市主城区内的步行交通聚集程度、城市功能定位、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交通设施条件等因素,在8个类型共51个步行单元的基础上,确定步行Ⅰ类区、步行Ⅱ类区、步行Ⅲ类区。同时,考虑现状及预测的步行交通特征,所在步行分区、城市道路等级、周边建筑与环境等要素综合确定,将沿城市道路两侧布置的步行道分为三级:规划一级步行道有37条,共计长约155.3千米;规划二级步行道43条,共计长约146.5千米;规划二级步行道57条,共计长约219.3千米。规划将资阳商业步行街、益阳商业步行街、华联商业步行街、江南古城商业街、资水会龙文化商业街等5条商业步行街设置为步行专用路。

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规划根据实际车流情况和未来需求,将自行车分为自行车Ⅰ类区、自行车Ⅱ类区、自行车Ⅲ类区,将自行车道分为三级:划沿马良路、资阳路、云树路等道路两侧设置26条一级自行车道,共计长约147.0千米;规划沿和谐路、云雾山路等道路设置二级自行车道63条,共计长约135.4千米。三级自行车道共设置有41条共157.5千米。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规划按租赁点间距为200-500m,平均间距取300m;服务半径为100-250m,平均服务半径取150m计算;租赁点密度为4-25/平方公里,平均密度取11/平方公里。规划共布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点574个。

慢行过街设施规划:规划结合火车站、旅游景点、城市主干路等的具体位置和步行通行的特点,在设置在佳宁娜广场、秀峰公园西广场处、桃花仑一中路口等15处设置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