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歌》课件(共48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芣苢》《插秧歌》课件(共48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芣苢》《插秧歌》
——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问题回顾:
编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单元安排两首古诗?
为什么是这两首古诗?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部编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第二单元
《诗经·周南》
芣苢——车前草
《芣苢》之作,兴采之也,如后人之采菱则为采菱之诗,采藕则为采藕之诗,以述一时所采之兴尔,何它义哉!
——宋 郑樵《诗辨妄》
《芣苢》
《诗经名物图解插图》
芣苢和卷耳
字 甲骨文、小篆写法 含义 综观这六个字,我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采 采摘
有 取得,获得 掇 拾取,摘取 捋 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袺 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摘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时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则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采、有是对采集的一般性描写。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具体描写用手采摘芣苢的动作。掇是用手指摘取嫩小芣苢,捋是把长势茂盛的芣苢从茎上成把的取下。两个简单的字不仅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还使人想象出人们采摘时娴熟的技巧和忙碌的场景。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
具体描写出用裙襟兜取芣苢的动作。袺和襭两个字写出来人们采摘动作的敏捷灵巧。人们采摘芣苢越来越欢,越来越多,于是用裙襟来兜。






《我素 沐斋谈艺录》
这首诗简单明快,读来朗朗上口,全诗韵律和谐,读完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一共只更改了六个字,那请问同学们,这六个字的顺序可以改动吗?并说出原因。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照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只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任务2.吟咏诗韵,体会情感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弹歌》
紧张激烈之感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采采芣苢
采之
有之
掇之
捋之
袺之
襭之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 方玉润《诗经原始》
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
——元 吴师道
作品特色
重章叠唱的叠咏体式和四言的基本句式。诗经中有一半以上的作品采用了叠咏体,这种重章复沓、反复咏唱的民歌体式使得诗歌便于记忆、歌唱和传诵。四言句式使得诗歌短促,富有音乐美感。
诗经的语言也很有特点。首先是词汇丰富,然后是节奏鲜明、音韵协洽,富有天然的音乐美感。还有使用了大量的连绵词和叠字,能够更加细腻和传神的表现出诗人心中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阅读《无衣》,然后回答问题。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
兴师:出兵。
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
作:起。
每章诗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由于更换了词语,内容就更加丰富,诗意得到发展。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走入《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史称《诗经》。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为《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在艺术手法上主要采用赋比兴的方法。
《芣苢》一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
《芣苢》全篇以赋为主要手法,描写妇女采摘芣苢这一简单的事件,表现人民热爱劳动的勤劳朴素的品质。全篇没有出现一个表达主观情感色彩的词,但表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欢快的劳动节奏,氛围是极为和谐的。这样的和谐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只有在太平盛世,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才会有闲情逸致享受劳动的美好,才会出现和睦的集体劳作景象。因此,诗人对当时和谐社会的社会氛围的喜爱之情也不言自明。
《芣苢》
起:人们出发去采摘芣苢
扬:采摘芣苢时的动作描写
收:芣苢越采越多的情景
——劳动的欢歌
劳动的热情和欢欣
《插秧歌》
杨万里
了解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学者称诚斋先生。绍兴进士,曾任秘书监。主张抗金。
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
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
他独具的诗风,号为"诚斋体"。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亦能文,
对理学亦颇注意。相传有诗二万余首,
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
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描绘画面
揣摩心理
阅读《插秧歌》,请描绘阅读后你眼前浮现出的画面。
选择《插秧歌》中的某一人物形象,给他(她)写一段心灵独白。
划分节奏,标划重音: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唤渠朝餐歇半霎
秧根未牢莳未匝
照管鹅儿与雏鸭
低头折腰只不答
小儿拔秧大儿插
……
辛苦
紧张
专注
……
雨从头上湿到胛
笠是兜鍪蓑是甲
低头折腰只不答
唤渠朝餐歇半霎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
宋 杨万里
动作——画面
诗人在一二句中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得非常精彩,请尝试赏析。
明确: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
宋 杨万里
比喻——气氛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这两句写的什么内容?与插秧景象有何关系?
明确:“雨从头上湿到胛”,雨势甚猛,尽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插秧不辍,其艰苦可以想见。“农时不饶人”固然是其冒雨劳作的主要原因,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藉此“一斑”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
明确: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
宋 杨万里
语言——心理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明确:作者除继续对活跃在画面上的农家夫妇进行点染外,还给它配上了声声入耳的画外音。“唤渠朝餐歇半霎”,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
这两句既表现出农妇对丈夫的关心,也表现农业生产忙碌的景象。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
宋 杨万里
细节——精神
辛苦的劳作
紧张的气氛
专注的劳动者
动作
修辞
语言
细节
Content 01
Content 03
Content 02
Content 04
本诗虽然描绘的是农业生产的繁忙,但却很有生动活泼的韵味,诗歌是如何表现的?
【参考角度】
1、手法运用
2、语言特色
3、用词精妙
4、音韵节奏
1、手法运用:
①比喻。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巧妙地叠用两个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化静为动,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的气势。
②白描。“雨从头上湿到胛”极写雨势之猛,插秧之艰辛。用朴素的语言表现出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
③细节描写。农妇呼唤丈夫休息片刻,且去用餐,而丈夫头也没抬,手里只顾继续插秧,口里却答非所问,说:“刚刚插好的秧苗根还没有长牢,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鹅儿和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踏坏了秧苗。”稍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不得不惊叹诗人对农村生活观察的细致、体会的深刻。
2、语言特色
整首诗歌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劳作的场景,自然轻快,朴实畅达。作者运用口语化的语言,随意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和对答语言,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3、用词精妙
作者巧用动词,富于跳跃。全诗在描写劳作场景的时候运用到大量的动词,“抛”“接”“拔”“插”“唤”“歇”“低头”“折腰”“不答”等词,不断的切换着画面与场景,富于变化之美,流畅轻快。
4、音韵节奏
①重复用词,叠相呼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一联两句,各出现两个“田”两个“儿”,相映成趣。
②一韵到底,富有韵律。整首诗,除首句不押韵,其余七句皆韵,以平声韵为主,音律和谐。
③通俗晓畅,节奏轻快。
诗人首先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农家插秧图。然后用雨水予以反衬,形象清晰,意境显豁。其次用对话把意境推向深远,读来耐人寻味。
插秧歌
——劳动者的颂歌
编者为什么要在这个单元安排两首古诗?
——古代劳动者的精神风貌
为什么是这两首古诗?
——《芣苢》劳动的欢歌
《插秧歌》劳动者的赞歌
劳动本身的滋味——
劳动,辛苦繁忙
劳动者们却甘之乐之
在辛苦中收获快乐,也就生出了美
回荡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PHP网站源码广州网站推广方案深圳网站建设设计南联营销网站布吉SEO按天扣费沙井网络广告推广龙岗外贸网站制作龙华网站制作设计爱联网站搭建南山营销型网站建设东莞模板推广广州网站建设设计大鹏企业网站制作石岩网站搭建塘坑至尊标王大浪网络广告推广光明SEO按天计费民治高端网站设计惠州外贸网站制作南联如何制作网站龙岗营销网站西乡设计网站盐田企业网站建设大运营销型网站建设观澜网站优化软件民治标王深圳建设网站大运外贸网站制作罗湖企业网站改版罗湖模板制作观澜网站改版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