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
热门城市
ABCDFGH
JKLMNQST
WXYZ
北京 北京 成都 杭州 三亚 东莞 苏州 上海 深圳 天津 济南 西安 南昌 大连 石家庄 广州 昆明 青岛 海南 重庆 无锡 郑州 南京 武汉 全国 香港 海外 更多城市
首页
新房
  • 本月开盘
  • 热门楼盘
  • 本月交房
  • 楼盘新动态
  • 楼盘导购
  • 新房排行榜
  • 楼盘视频
  • 知名学校
  • 购房知识
  • 看房团
二手房
  • 在售房源
  • 业主房源
  • 找小区
  • 找经纪人
  • 找别墅
  • 查成交
  • 二手房排行榜
  • 法拍房
  • 我要卖房
租房
  • 在租房源
  • 个人房源
  • 整租房源
  • 合租房源
  • 别墅房源
  • 免费发布出租
查房价
装修家居
  • 装修效果图
  • 装修攻略
  • 家居圈
  • 家居资讯
  • 帮你装修
商铺写字楼
  • 写字楼出售
  • 写字楼楼盘
  • 商铺出租
  • 商铺出售
  • 商铺楼盘
海外房产
  • 澳大利亚房产
  • 新加坡房产
  • 马来西亚房产
  • 泰国房产
  • 日本房产
  • 阿联酋房产
资讯
  • 房产快讯
  • 房产问答
  • 房产知识
  • 房产圈
  • 百科
地产数据
  • 房产交易
  • 土地市场
  • 研究报告
  • 物业数据
  • 数据商城
更多
  • 土地
  • 产业
    • 中指云
    • 地产数据
    • 土地市场
    • 研究报告
    • 百城价格指数
    • 地产文库
    • 数据商城
  • 业主论坛
    • 加盟房天下
    更多服务
    • 土地云
    开发云
    经纪云
    登录
    • 立即注册
    • 我的房天下
    • 我的房产圈

    手机看新闻

    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9-2022年)

    来源:湛江政府网 2019-05-21 12:24

    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9-2022年)

    摘要

    2018年,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把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的要求。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区等系列战略部署,赋予了湛江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环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等新定位。湛江肩负着新使命跨入了大工业建设及现代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崭新时代,致力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雷州半岛先行区。

    本规划围绕湛江现代化产业发展需要,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紧扣海洋经济、军民融合、枢纽型及都市型经济特色,充分发挥三大产业航母撬动效应,坚决贯彻湛江市委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三个一”决策部署,构建以临港钢铁、临港石化、森工造纸为主导,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渔业及食品加工、新能源、家电家具、现代物流、滨海旅游、科技信息、商贸服务九大产业支撑为特色的湛江“3+9”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空间上,形成以开发区为核心,往奋勇高新区、雷州、徐闻等区域方向打造产业拓展带,扩大发展空间;往麻章、坡头、遂溪、廉江、霞山等区域打造产业升级带,调整发展结构;往霞山、赤坎、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吴川等区域打造产业服务带,优化发展业态。通过交通物流节点,使得各产业园发展要素互联互通,形成“一核三带、联动发展”的格局,构建湛江产业生态。

    表:湛江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布局概况

    规划提出促进产业集聚、创新发展动力、坚持对外开放、落实绿色发展、强化要素保障五大发展重点。计划到2022年,湛江市产业园区整体经济实力跃升,产业结构优化,区域联动协调。达到1个千亿、7个百亿园区,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产业协调互动,形成配套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链生态;达到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涌现一批“小巨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高新产业产值突破650亿元;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实际利用外资超50亿美元;产业园扩容提质显著,实现产城融合、绿色生态发展。全力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湛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一、分析研判

    (一)战略:立足“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南海战略、海南自贸区战略,贯彻湛江市委“三个一”相关决策部署,以三大产业航母为基础,聚焦枢纽经济、海洋经济、军民融合及都市型经济等领域。

    ——作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湛江将以能源产业、港口物流、空港经济、生物医药为重点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网络。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来看,湛江应充分发挥区位枢纽优势及资源能源禀赋,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积极走出去建设营销网络、生产基地和区域总部,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加强资源能源联合开发利用,与沿线友好城市共建空港联盟或港口联盟,推动海上物流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空中走廊和数字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广东(湛江)奋勇东盟产业园等为重要载体加强能源产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积极承接临港产业、滨海旅游、军民融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等产业转移。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区域内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促进产业转移和资源溢出,拉动沿线经济和城市群发展。湛江作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点城市,湛江产业发展迎来了发展新契机。

    ——基于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与绿色生态为理念,聚焦枢纽经济、海洋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与南宁、海口错位发展。在“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格局中,重点是强化南宁核心辐射带动,夯实湛江、海口的“两极”支撑作用。其中,南宁重点发展国际合作、金融服务、信息交流、商贸物流、创业创新等核心功能,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海口打造海岛及南海海洋研发和综合产业开发基地;而湛江则是充分发挥湛江南方大港优势,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教创新中心,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

    ——作为国家经略南海的保障基地,湛江以军民融合为支点聚焦军工装备等高端制造、能源等领域,打造南海前沿重要军事基地。湛江作为南海前沿重要军事基地,把军民融合发展作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途径,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主动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科技信息等产业,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同步提升战斗力和生产力。

    ——充分发挥“三大产业航母”优势,培育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逐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湛江市在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积累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其中,钢铁、石化、造纸是湛江三大产业航母,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渔业及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滨海旅游、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逐步成型。

    ——贯彻湛江市委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三个一”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湛江枢纽经济、临港经济及海洋经济特色。湛江市委以“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为路径谋划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雷州半岛先行区。其中,“一通道”,即参与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要求湛江主动对标联通“一带一路”的战略需要,按照高水平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标准,加快建设现代化快速立体交通体系;“一港区”,即谋划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强化湛江深水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海南自贸区的合作,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为大湾区提供产业配套、规模支撑、设施互补,打造海南现代服务业重点延伸区和扩散地;“一示范”,即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合而言,湛江产业园区发展中,应以“三大产业航母”为核心,以海洋经济、军民融合、枢纽型经济、都市型经济为特色,聚焦临港重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滨海旅游、现代物流等方向,逐步构建湛江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发展方向与趋势:“三大产业+四大特色”多维叠加

    1.聚焦“三大产业航母”,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1)临港钢铁产业链分析

    钢铁制造产业链大致可分为矿石煤炭等原料供应、钢铁生产制造、钢铁应用三大环节。上游主要为矿石采运产业;炉料加工、钢坯加工、钢材生产、钢材深加工等可归纳为钢铁制造产业;汽车制造、钢结构建筑、设备制造、船舶制造等应用领域主要可归纳为装备制造业;物流运输以及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撑钢铁产业链的有效运作。

    图1.1:钢铁制造产业链

    (2)临港石化产业链分析

    石油化工产业上游主要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的寻找、采收和生产,可归纳为石油勘探产业。还包括设备制造、物流运输、能源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等产业;中游主要涉及炼油环节,属于石油炼化产业;下游行业涉及数千种油品和化工产品的应用,其中精细化工、合成材料可归纳为新材料产业;汽车机械、国防军工等可归纳为装备制造业;下游领域还包括食品加工、现代制药等产业。

    图1.2:临港石化产业链

    (3)森工造纸产业链分析

    造纸产业包括纸浆制造业、造纸业、纸制品制造业三大部分。上游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可归纳为农业、林业以及废纸回收产业;制浆、造纸、纸制品生产等环节可归纳为造纸产业。能源产业、物流运输、商贸服务支撑产业链的有效运作。

    图1.3:森工造纸产业链

    通过对临港钢铁、临港石化、森工造纸三大产业的产业链分析,归纳其上下游业态布局,总结出如下产业类别:

    现代物流:主要通过港口物流、铁路运输等形式,对煤炭、铁矿石等钢铁原材料的运输,以及钢铁制品的运输等环节;主要通过港口物流、轨道交通进行的原油运输,以及石化产品的运输环节;对纸桨等原料,纸制品的物流运输环节。

    装备制造:主要包括钢铁应用领域中的装备制造,以及石化产品应用中的汽车机械、军工装备制造等领域。

    食品加工:主要涉及石化产品的食品加工应用领域;纸制品食品加工、包装等应用领域。

    现代制药:主要涉及石化产品应用中的现代制药领域,推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船舶维修:主要涉及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船舶维修,以及钢铁制品应用、石化制品应用的船舶维修领域。

    商贸服务:主要包括钢铁、石化以及造纸上下游产业链的贸易批发领域。

    新能源:主要包括钢铁、石化以及造纸上游产业链的能源供给环节,以及石化制品中的新能源产品。

    新材料:主要包括石化产业下游的合成材料等领域。

    生产性服务:包括为钢铁、石化以及造纸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提供的金融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领域。

    生活性服务:包括为钢铁、石化以及造纸产业上中下游各环节提供的餐饮、居住、休闲等产品或服务。

    图1.3:三大产业链重点业态布局示意

    2.海洋经济发展趋势与方向

    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发展海洋经济,是我国打造新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深度转型调整的重要一环。随着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强化,海洋产业体系呈现出高级化演进趋势,现代海洋产业形态逐步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主要呈现以下三大发展趋势:一是海洋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创新驱动效应更加显著;二是产业结构更加稳定,海洋产业新增长点不断涌现;三是示范区将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基于海洋产业当前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湛江市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并参考山东、广东、江苏和厦门的发展经验,得出湛江市海洋经济应重点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临港重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海洋渔业、临港物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产业,推进湛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3.军民融合发展趋势与方向

    军民融合有效实现国防工业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协同发展,通过促进国防科技工业与市场经济的跨领域交流互动,大幅提升军民融合产业体系综合效能。当前我国已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融合进度逐渐加快,融合层次显著加强。推进军民融合的发展有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和高技术产业的推进,特别地对于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网络、太空、航空、海洋等新兴领域将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军工信息化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二是北斗卫星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三是民用大飞机为军事特种机选型奠定基础;四是军舰、船舶制造协同发展。

    湛江作为中国大陆南海门户,既是驻军大市、海防大市,又是国家军民创新示范基地,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园区载体、科技创新基础和军地互动工作机制等方面都具备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基础,参考西安、陕西的发展经验,应聚焦船舶装备制造、海洋生物科技产业、船舶维修、科技信息服务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湛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4.枢纽型经济发展趋势与方向

    枢纽经济以发达的交通为基础,具有强烈的资源集聚功能,通过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五大要素流的高度集聚,促进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枢纽型经济以临港经济、临空经济、临站经济等为主要经济形态,枢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能级、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和提升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在互联网经济业态不断创新、综合运输和物流枢纽服务组织支撑下,以城市为载体的枢纽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一是交通枢纽的功能不断拓展和提升,枢纽经济形态不断突破地域和产业限制;二是“互联网+交通枢纽”活力释放,形成一体化智慧枢纽经济新形态。

    湛江应立足独特的区位及交通枢纽条件,创新发展沿海枢纽型经济,推进海港、空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建设,参考广州、南京、郑州和重庆的发展经验,基于交通与产业的耦合关系选择现代物流、信息技术、高端商务、商贸服务、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重点领域。通过交通枢纽功能拓展和要素集聚盘活存量、注入增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发展特色新兴产业。

    5.都市型经济发展趋势与方向

    都市型产业是依托都市独特的信息流、物流、人才流、资金流和技术流等社会资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以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科技金融、内容服务、智慧城市产业等为新兴业态为辅,以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楼宇空间为载体,适合在大都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生态。随着都市型产业社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新兴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其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二是从加工型产业园区向研发型科技园区转型;三是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四是从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五是从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

    湛江市各城区应在现有产业基础上,不断优化和重构都市型产业发展空间,合理进行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参考上海和香港的发展经验,主要聚焦总部经济、加工制造、商业服务和科技服务,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科技产品制造、家电家具、服装生产、渔业及食品加工、造纸印刷、商贸服务等领域,做大产业集群,提升传统产业,增强都市型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湛江市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6.小结:形成湛江“3+9”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各级政策规划的指引下,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依托湛江自身发展基础与优势条件,选择湛江重点产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围绕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临港重化工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布局配套产业,紧抓海洋经济、军民融合、枢纽型经济、都市型经济四大特色,共同推进生物医药、渔业及食品加工、滨海旅游、新能源、装备制造、家电家具、现代物流、科技信息、商贸服务等产业同步发展,形成优势突出、特色显著的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形成湛江“3+9”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表1.1:湛江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各县(市、区)产业园产业发展判断

    根据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特点,评估各县(市、区)产业园所处的发展阶段,通过湛江市内各产业园区横向对比分析,对湛江市各县(市、区)产业园进行归纳与分类。

    1.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现状:已有湛江宝钢、中科炼化等超大型生产企业或者在建项目,下游产业链比较庞大和完善。

    特征:由国家主导,充分发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优势基础,推动腾笼换鸟,围绕三大产业航母和总部经济打造强劲引擎,构建创新驱动、生态循环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廉江、吴川、遂溪、麻章、坡头

    现状:已形成产业集聚区(廉江:小家电、家具;吴川:鞋业、羽绒、食品;遂溪:农副食品加工、生物能源;麻章:森工造纸、装备制造;坡头:小家电、农海产品加工、新能源等),产业链比较完善,但目前产业发展仍处于低端水平。

    特征:由地方政府主导,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后续发展动力强劲,借助创新驱动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廉江依托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借力格力和相关产业基金为家电产业注入新力量;吴川空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坡头区海东新区的建设、高新区海东园区的规划建设强劲;遂溪农副食品加工实力强,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形成产业生态闭环;麻章高铁经济区建设,森工造纸、装备制造等工业基础扎实。

    3.霞山、赤坎、雷州、徐闻

    现状:具备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但产业集聚不明显,产业散、乱、低端,各类产业载体建设不完善。

    特征:由地方政府主导,依托各区域商贸服务、土地资源等条件,主要承接开发区产业转移及部分因地制宜自发形成的产业。霞山具有优越的港口资源及成熟的商贸服务业,新兴产业蓄势待发;赤坎区商贸繁荣,区位条件优越,都市型经济发展迅速;雷州环境负载容量较大,深水港口优势突出,有力保障工业拓展;徐闻港口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保障园区扩能增效。

    4.南三岛、奋勇

    现状:具有一定的产业开发资源,已有一定数量的项目储备,但目前开发力度较弱,尚未形成产业集聚。

    特征:将可成为湛江的“新星之秀”,区域待开发,亟需高起点、高定位,整体推进发展,从产业链角度实施精准招商。南三岛滨海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基础需逐步夯实;奋勇双重政策叠加,高新产业初见成效,土地资源潜力大。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广东“四个走在前列”、“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以及“把汕头、湛江作为重要发展极,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的指示要求,抢占“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贸区建设等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海滨城市优势和三大产业航母撬动效应,围绕全市“四大抓手”、“五大产业发展计划”,贯彻落实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三个一”决策部署,以产业园为载体,重点突出海洋经济、军民融合、都市型经济特色,抢先布局枢纽经济,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方向,形成现代化产业集聚态势,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市产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为湛江建设广东省域副中心、环北部湾中心城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广东对接东盟的先行区、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型海湾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发展原则

    1.坚持产业联动,统筹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做好规划衔接,统筹系统布局。对全市产业园区发展进行统一战略规划,坚持产业融合互动,加强各县(市、区)之间产业梯度布局,促进全市各产业园区之间错位发展、协调联动,促进区域功能的协调以及产业园区内各功能区块的业态协调与融合发展。

    2.坚持集聚增效,特色发展

    立足全市三大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谋划布局配套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新兴产业,构建以海洋经济、军民融合和枢纽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各园区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推动产业关联的企业合理流动、入园发展,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带动形成支柱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促进产业园区提质增效。

    3.坚持创新驱动,高效发展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业态创新,加快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园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4.坚持改革开放,共享发展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开放拓展与合作贡献,自觉服务于全市、全省和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建设,加强与东盟的交流合作,着力打造“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以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搭建多层次合作平台,形成新时代下全面开放新格局。

    5.坚持产城融合,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引领发展,推进产城融合,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以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新理念统领产业发展,加强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守环保底线,提升钢铁、石化、造纸等行业的产业链高端化与精细化,控制发展规模,加强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综合承载功能,着力打造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园区。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经济实力跃升,产业结构优化,区域联动协调

    规划总体目标分两个阶段,到2020年,园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效应基本形成,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和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完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到2022年,园区经济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迈上新的台阶,带动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整体迈上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发展新阶段,形成配套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链生态,产业园区布局更加合理化,各产业园区之间良性互动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园区与城区融合发展,成为带动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形成优势突出、各具特色、集聚集约、绿色高效、协调联动的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2.具体目标

    (1)1个千亿、7个百亿园区,经济规模突破3700亿

    到2022年,千亿级园区1个,百亿级园区达到7个以上,争取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各园区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65%;

    (2)产业协调,形成配套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到2022年基本形成配套协作、互利共赢的产业链生态,产业园区布局更加合理化,各产业园区之间良性互动发展;

    (3)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涌现一批“小巨人”企业

    千亿级以上产业集群数量达到3个以上,百亿级以上产业集群数量达到5个以上,产值超百亿元级企业达到6家以上,涌现一批高精专的“小巨人”企业;

    (4)科创能力有效提升,高新产业产值突破650亿元

    产业园区上市企业达到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达到1400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50亿元;园区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16个,其中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5个,科技孵化企业100家以上;

    (5)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升,实际利用外资超50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争取达到50亿美元以上。各县(市、区)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湛江市目标分解任务。

    (6)园区扩容提质显著,实现产城融合、绿色生态发展

    全市产业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争取现有园区扩容面积超过4.8万亩,新规划的园区开发建设面积达到3.7万亩以上。开发区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达到250万元/亩,省级园区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不低于200万元/亩;开发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达350万元/亩以上,省级园区工业用地产出强度达250万元/亩;产城加快融合发展,产业园区吸纳就业超过20万人,成为带动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各产业园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和氨氮排放量达到省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打造一批资源共享和废弃物再生利用的循环经济园区和示范企业。

    表2.1: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目标


     

    (四)发展布局:一核三带,联动发展

    1.布局思路

    根据全市各产业园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结合各县(市、区)产业发展导向,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原则,构建功能定位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1)立足发展基础,突出临港产业特色,构建“3+9”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以海洋经济和军民融合为特色,构建以临港重化工产业为核心引擎,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渔业及食品加工、新能源、家电家具、现代物流、滨海旅游、科技信息、商贸服务等九大产业特色发展的湛江“3+9”现代化产业体系。

    (2)以开发区为核心,打造“产业拓展—产业升级—产业服务”有机迭代、功能互补、协调融合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开发区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溢出效应以及协同带动作用,培育发展新动能。围绕临港重化工产业集群拓展布局协作配套园区;依托技术创新资源溢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大工业发展为契机,协同促进产业服务业态的发展。

    (3)推动产业集群与物流协作,形成“产业集群-区域物流”共生联动网络。发挥物流对产业集群的支撑作用,统筹综合交通运输资源,构建起以物流枢纽为节点,串联全市重点产业园区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体系。同时,发挥产业集群对区域物流的催生与带动效应,促进现代物流不断完善与升级。

    2.构建“一核三带、联动发展”格局

    (1)推动全市产业升级,形成“一核三带”功能布局

    “一核三带”的“一核”即为以东海岛为引擎,以主城区为科技源所形成的产业支撑核心,是全市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拓展带主要承接产业驱动核的衍生产业和业态溢出,作为产业驱动核的补充支撑;产业升级带主要由产业驱动核及周边城区的服务性产业组成,以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为主,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服务带主要布局消费型工业、都市型工业,服务于其他产业带,起到承接其他产业的配套服务的作用。

    ——产业核心:以东海岛为引擎,以主城区为科技源,打造产业支撑核,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发展。以东海岛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为工业引擎,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一批重大临港产业项目落户,带动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依托开发区建成区、霞山、赤坎等主城区科技信息及都市型工业,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形成现代科技辐射圈。

    ——产业拓展带:依托奋勇高新区、雷州、徐闻等区域园区载体打造产业拓展带,扩大发展空间。基于片区丰富的土地储备资源及港口优势,以“拓”为发展策略,承接开发区临港重化工产业集群布局配套产业,发展大工业、大物流,在巩固已有的渔业及食品加工产业基础上,重点拓展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产业等业态。

    ——产业升级带:依托麻章、坡头、遂溪、廉江、霞山等区域园区载体打造产业升级带,调整发展结构。基于片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及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以“调”为发展策略,推动渔业及食品加工、家电家具、羽绒、塑料鞋、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船舶与海工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产业服务带:依托霞山、赤坎、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吴川等区域园区载体打造产业服务带,优化发展业态。基于区域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商贸服务发展基础,充分挖掘航运港口物流带来的发展潜力,以“优”为发展策略,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科技信息、航空物流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态。

    (2)发挥枢纽经济特色,推动交通、产业和城市联动发展

    贯彻湛江“一通道”部署要求,主动对标联通“一带一路”的战略需要,在湛江港口、航空、铁路等综合性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基础上,依托开发区、霞山、吴川、麻章、雷州、徐闻、遂溪等区域物流园区或临港、空港、工业园区打造多个物流枢纽节点,整合信息流、物质流、资金流,以物流节点促进资源要素配置优化,推进产业与物流的联动与融合发展,打造湛江枢纽型经济特色。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重点推进海港、空港、高铁三大枢纽型经济区建设,以综合交通体系串联起全市产业发展,实现空港、海港和高铁之间的和互通互联,推动三大枢纽的功能优势形成综合集成优势,达到“1+1+1大于3”的效果,从而加快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把湛江打造成为国际、国内公认的枢纽经济城市。实现以交通促物流、以物流促商贸、以商贸促产业,推动共建通道沿线经济走廊。

    空港枢纽型经济区:重点集聚高端航运、空港物流、临空高科技产业、临空现代服务业、临空制造业等产业,加快打造航空经济示范区;

    海港枢纽型经济区:充分利用湛江深水港口便于大进大出的有利条件,不断夯实大型临港重工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以临港物流、跨境贸易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业、与港口相关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成为港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枢纽经济区;

    高铁枢纽型经济区:依托湛江高铁西客站的枢纽优势,围绕高端商务商贸、科技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化、智慧型的高铁枢纽经济产业体系。

    图2.1:湛江市产业园区“一核三带”示意图

    图2.2:湛江市产业园区联动发展主要枢纽节点示意图

    3.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布局

    (1)赤坎区

    重点布局商贸批发、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科技信息等产业,依托赤坎区经济发展基础以及资源禀赋条件,加快构建“一旧一新,联动发展”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其中:

    一旧:以湛江海田物流产业园为传统产业升级载体,布局建材批发、水产交易、汽车销售、电子商务等业态。

    一新:以都市型工业城为赤坎新兴产业发展核心载体,布局烟草加工、食品加工、文化创意、科技信息。

    图2.3:赤坎区产业园区发展布局图

    (2)霞山区

    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港口物流、科技信息、装备制造、商贸服务等产业,结合霞山区产业布局及经济发展状况,科学谋划园区布局和产业定位,形成“一核一带”的产业园区发展布局。

    一核:以霞山临港工业园为发展核心,依托湛江港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保税物流加工、钢铁物流加工配送、大宗商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临港产业,打造现代临港产业集聚。

    一带:以华港工业小区、霞山高铁经济带为主体构成高科技产业带,重点发展医药、大数据信息、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霞山高铁经济带为产业发展提供研发、商贸、物流支撑,推动资金、人才等要素加速集聚,重点完善企业总部、CBD、商务休闲、科技服务、会议会展、文化创意、旅游观光等功能板块。通过临港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动发展,打造霞山区都市型工业体系,从而形成港产城联动的发展格局。

    图2.4:霞山区产业园区“一核一带”布局图

    (3)麻章区

    重点布局森工造纸、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机械制造)、科技信息、商贸服务等产业,结合麻章区产业布局及经济发展状况,科学谋划园区布局和产业定位,加快构建“两核一支撑”的产业园区发展新格局。

    两核:以太平森工产业园为传统产业核,重点发展森工产业等传统资源型优势产业,布局完善上下游产业;以麻章经济技术开发区(麻章工业园)为新兴产业核,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两核互为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形成麻章区两大主导产业。

    一支撑:以湛江商贸物流城、“南方海谷”麻章高新科创园为服务支撑,主要提供商贸流通服务、科技服务等,为新兴产业提供力量支撑,并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配套支撑的作用。

    图2.5:麻章区产业园区“两核一支撑”发展布局图

    (4)坡头区

    重点布局智能家居、农海产(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产业、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依托坡头区产业园区发展基础、产业资源优势以及海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构建“一核一园,联动发展”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其中:

    一核:依托湛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海东园区“一城两园”的规划建设,布局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海洋装备)、科技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制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制药等业态;装备制造(海洋装备)产业重点发展智能海洋工程装备、深远海海工装备研发等业态;科技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科技服务等业态。

    一园:以湛江坡头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传统产业载体,布局智能家电、农海产(食)品加工及新能源材料等优势产业,完成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

    图2.6:坡头区产业园区发展布局图

    (5)雷州市

    重点布局船舶与海工装备、能源、渔业及食品加工、现代(港口)物流等产业,基于辖区产业发展方向,以园区为载体,规划构建“一旧一新,三点联动”的发展布局。其中:

    一旧:以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即雷南工业集聚区)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一新:以雷州临港工业园为载体发展发展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能源、航运业等重大型工业。

    三点联动:即在产研集聚区(沈塘工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雷州临港工业园三个园区形成联动发展的格局,利用产研集聚区的科技服务资源驱动“一旧”转型升级、助力“一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图2.7:雷州市“一旧一新,三点联动”发展格局

    (6)廉江市

    重点布局智能家居(家电)、电子信息、音乐文化产业、装备制造等产业,依托廉江经济发展基础以及资源禀赋条件,加快构建“两核并进,产城融合”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其中:

    传统产业升级核心:以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传统产业升级核心区,布局智能家具家电、电子信息等产业,并于金山产业集聚区承接钢铁配套产业,引进高端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等产业。

    新兴产业发展核心:以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为主要载体,布局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装备、旅游装备、现代物流以及渔业及食品加工等产业;以现代音乐文化产业为核心,充分利用九洲江水域资源及龙健高新科技产业园打造吉水音乐小镇,与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两核并进,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

    图2.8:廉江市产业园区业态布局

    (7)吴川市

    重点布局临空装备制造、渔业及食品加工、现代(空港)物流、羽绒家纺及鞋业等产业,依托吴川市经济发展基础以及资源禀赋条件,加快构建“一核一区”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其中:

    一核:以空港经济区和吴川华昱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新兴产业及高新产业发展核心,空港经济区主要布局高新产业园现代(空港)物流、装备制造(临空)、空港高端服务业,发展壮大枢纽型经济,形成吴川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吴川华昱产业转移工业园布局渔业及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

    一区:吴川经济开发区及三大产业基地为主要产业载体,联结形成传统产业升级片区,布局渔业及食品加工、羽绒家纺及鞋业等产业。

    图2.9:吴川市产业园区业态布局

    (8)遂溪县

    重点布局食品加工、现代(港口)物流、新能源等产业,结合遂溪县产业布局及经济发展状况,科学谋划园区布局和产业定位,构建“一核两带”的产业园区布局。其中:

    一核:以遂溪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岭北工业园)、洋青园区和北部湾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园区为主导产业核,主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食品加工和农产品现代物流。

    两带:分别指由白坭坡园区、燕子窝园区和组成新兴产业带,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加工的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相关新兴产业,上游以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为主,下游以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为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形成生态闭环;以临港产业园(草潭港区、北潭港区)为临港产业带,为其他产业园区提供临港物流等相关配套服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区域性大物流基地。

    图2.10:遂溪产业园区“一核两带”发展布局图

    (9)徐闻县

    重点布局渔业及食品加工、新能源、现代(港口)物流、重工配套等产业,基于徐闻县产业发展方向,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规划构建“两核一支撑”的发展布局。其中:

    两核:以徐闻产业转移工业园(包括生态工业集聚区)和龙塘临港工业园为两大产业核心,分别布局渔业及食品加工、高端装备、能源产业、重工配套,以及承接钢铁石化基地的配套延伸产业。

    一支撑:以徐闻临港国际物流园区为产业发展支撑,布局集仓储、加工、包装、分拨、配送为一体的现代(临港)物流产业,为徐闻产业发展提供物流服务。

    图2.11:徐闻县产业园区业态布局

    (10)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点布局临港钢铁、临港石化、森工造纸、科技信息等产业,基于辖区产业发展方向,以园区为载体,规划构建“一城三产,产城融合”的发展布局。其中:

    一城:在开发区的建成区重点发展科技信息、商贸服务业态;

    三产:即临港钢铁、临港石化、造纸三大产业,以钢铁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临港钢铁,以石化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临港石化,以中部高新园区为载体发展特种造纸等;

    产城融合:充分发挥建成区城区的辐射效应,支撑东海岛片区工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协同发展,实现产城融合。

    图2.12: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城三产,产城融合”发展格局

    (11)奋勇高新区

    重点布局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基于辖区产业发展方向,以园区为载体,规划构建“一核一带,联动发展”的发展布局。其中:

    一核:包括综合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园、物流产业园,重点发展食品医药、精细化工、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等,打造核心增长极。

    一带:包括电子电器产业园、工业拓展园,重点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电子信息等,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带。

    联动发展:促进各产业集群之间协调互动、联动发展。

    图2.13:奋勇高新区“一核一带,联动发展”发展格局

    (12)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

    以滨海旅游为主导,带动生态康养及文化创意产业同步发展,配套打造一体化的商务服务体系,布局船舶制造/维修等军民融合产业共同发展,规划构建“一核两区一支撑”的产业发展布局。其中:

    一核:即滨海旅游区。依托南三岛热带滨海的区位优势及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在东部及东南部片区布局滨海旅游产业,打造南三岛滨海旅游产业集群,加速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南三岛产业发展核心。重点建设南三岛湖村湾滨海旅游区、广州湾国际旅游城、高端海滨休闲度假中心、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休闲渔业旅游综合体等项目。

    两区:

    ——生态康养区。依托南三岛原生态的滨海资源优势,及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在北部片区布局养生、健康咨询管理、娱乐、休闲度假等生态康养产业,规划建设南方冬休度假基地等项目。

    ——军民融合区。发挥南三岛东南部天然深水岸线优势,以智慧海洋军民融合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布局船舶制造/维修等军民融合产业。同时,在军民融合区内充分融合南三岛本地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等,在南部片区布局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打造婚庆文化创意园。

    一支撑:即商务服务区。根据南三岛产业发展的需求,在西部片区布局一体化的商务服务产业,为南三岛“一核两区”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图2.14: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产业布局图

    注:临港重工包括临港钢铁、临港石化、森工造纸三大产业航母

    图2.15:湛江市产业园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示意图


     

    三、产业园发展重点

    (一)促进产业集聚

    1.围绕三大产业航母,打造产业核心引擎

    以开发区为核心,围绕三大产业航母,辐射带动全市发展。在奋勇高新区、雷州、徐闻等区域布局钢铁石化配套产业,在麻章布局森工造纸协作园区,做大做强临港重化工产业集群。

    ——临港钢铁:以开发区为核心,壮大钢铁制造主业,加快湛江钢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三号高炉建设,同步规划四号、五号高炉,重点发展面向汽车、家电、机械、建筑、造船、集装箱、铁道等行业的中高端碳钢板材产品,打造现代化大型临海钢铁基地和绿色碳钢生产基地。实施“钢铁带动工程”,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建设东海岛26平方公里的钢铁及配套产业园区建设,拓展奋勇高新区、雷州沈塘工业集聚区及临港工业集聚地等配套园区。重点发展钢铁制造主业和设备加工、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冶金设备、港口设备、仪器仪表、通用设备、冶建安装、原材料供应、物流等配套产业。

    ——临港石化:依托中科炼化、德国巴斯夫新型一体化石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石化及配套产业集聚区,拓展奋勇高新区配套园区、雷州临港工业集聚地、徐闻龙塘临港工业园区等配套园区。致力打造上下游一体化、完整的石化产业体系,建成依托湛江、服务广东、辐射环北部湾、影响东盟的现代化特大型石化基地。重点以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为核心,以中科炼化、德国巴斯夫为龙头,联动东兴石油、湛化集团、中海油、新中美、富多煤气及湛江宝钢、冠豪高新、中国纸业等石化相关企业,以大炼油、大乙烯和大芳烃等上游化工原料为依托,大力发展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重点聚焦高端装备、汽车机械、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形成“油头-化身-精尾”(精细化工为末端)的一体化化工产业体系。

    专栏1:新加坡裕廊岛石化产业基地

    裕廊岛是新加坡的石化工业中心。裕廊岛石化中心始建于1961年,是新加坡主岛西南一个人工建造的岛屿,岛上建有炼油厂、化工厂、石油储库、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等,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心,吸引了近百家包括伊斯曼、杜邦、帝人、塞拉尼斯、埃克森美孚、壳牌、住友化学、三井化学等的石油化工巨头。可借鉴的经验如下:

    ——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裕廊岛集中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特种化学品三大产业,尤其是着重发展高附加价值的特种化学品,最终形成从石油精炼到下游高附加值产品高度一体化的完整生产体系。同时,在规划初期便仔细研究产业之间的循环经济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以及程度,以便将营运上有密切关系的产业放置在相近的地理位置。

    ——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在规划时就遵照一体化的格局思路,规划了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系统,包括共用事业水、电、气的供应、共用运输管廊、仓储设备、物流和运输、码头和工业气体如氢及氮等;有利于上游,中游和下游生产经营的全面整合。

    ——全球范围内的集中招商策略。在招商方面,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和裕廊集团是裕廊岛主要的接触点。在经济规划方面,将策划并确定对支持新加坡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关键战略性产业。随后也会接洽并邀请炼油和石化行业的重要行业参与者在裕廊岛设立生产基地。当局也会根据个别的具体情况发放激励措施,进一步激励这些战略性公司到裕廊岛设厂。

    ——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裕廊集团纳入了国家环境局规定的环境保护条例。例如,裕廊岛的承租人需要在租期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环境基线评估,以确保他们的生产活动不会造成土地污染。此外,三废的排放亦受到严格的监控与管制,程跟踪督办,自受理之日起,最快7个工作日、最长也不超过34个工作日办结。

    ——森工造纸:以冠豪高新、晨鸣造纸为龙头,大力发展制浆、造纸、印刷、包装、原料加工等产业,重点发展高档涂布纸、特种用纸等纸品,利用数字信息等高新技术推动造纸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升级,提高产业发展综合效益。打造东海岛特种纸生产基地,支持晨鸣纸业做大做强,并依托晨鸣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林—浆—纸”、“林—板—家具”良性循环产业链。支持冠豪高新纸业与湛江晨鸣纸业的产业链协作,促进开发区与麻章森工产业园的互动协作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实现资源多层次梯级利用和产业发展综合效益,联合打造的浆纸产业和特种纸生产基地。

    2.做大工业经济总量,聚力发展产业拓展带

    以奋勇高新区、雷州、徐闻等区域为重点,主动承接开发区临港重化工产业集群配套产业,在做大渔业及食品加工产业基础上,重点拓展高端装备制造、能源产业、生物医药等业态,抢先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引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不断扩大产业发展空间。

    ——重点培育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为依托,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船用设备、冶金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以乌石油田群开发为依托,以雷州临港产业园为载体,建设石油和天然气陆上终端及油气加工等配套产业项目,发展油气加工、海上石油装备、新型采油平台、海工辅助船等高端装备制造;以雷州乌石港口为依托,大力发展专业装卸及辅助类港口设备、海上船舶维修及改装等业态,联合南三岛共建海工修造装备维修基地,打造海上综合补给基地。

    ——抢先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奋勇高新区电动车及汽配产业园,依托东岛新能源发展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相关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加强与海东新区聚鑫能源等龙头项目的协作,壮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联合打造粤西地区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

    ——扩大能源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油气电力产业,抓住广东省沿海经济带和湛江蓝色海洋综合开发契机,发挥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大唐国际雷州电厂项目等能源电力重大项目的带动效用,建设原油生产、处理、储存及外输设施。推动雷州、徐闻等地区与北部湾等地区合作,积极引进油气探勘开发、油气生产加工及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力争全产业链布局,依托雷州、徐闻丰富的风力、日照及海洋资源,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洋生物质能源等清洁可再生能源。重点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实现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将雷州半岛打造成为广东沿海重要能源基地。

    ——壮大渔业及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雷州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徐闻产业转移工业园为重点,充分整合湛江蔗糖、农产品、水海产品等优势资源,推动农海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园区进行加工生产,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格局,建设集海水养殖、远洋渔业、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渔业及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拓展水海产品精深加工,积极研发海洋药物、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等,打造“饲料生产-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完整的产业链。引导糖业生产延伸产业链,加大与遂溪金岭糖业、统一集团等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产业链合作,重点提升上游原材料及初加工产品质量,逐步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远期规划以雷南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打造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雷州半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积极引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以奋勇高新区为主导,联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技术资源,围绕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海洋救灾应急、军工装备、临港工业等领域,布局信息安全、软件开发及应用、信息终端设备、电子信息技术解决方案等科技信息产业,特色发展军民两用电子信息产业。

    ——拓展生物医药生产基地。以南国药业、双林制药、巨虹药业等企业为龙头,引进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延伸下游产业链,以奋勇高新区为重点拓展化学制药、海洋生物药品、海洋保健品、生物制品、海洋生化制品等生产基地。加快引进高新技术生物制造企业,拓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医疗器械设备产品系列,不断丰富园区生物制品门类,打造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加快建设医疗器械检测区域中心、食品药品检测区域中心两个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链逐步向奋勇高新区聚集和延伸。

    3.促进传统业态转型,集中发展产业升级带

    以廉江、吴川、麻章、遂溪等区域为重点,促进家电家具、装备制造、渔业及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麻章、霞山、坡头等区域布局生物医药、新能源,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优化片区产业结构。

    ——促进家电家具业态转型。积极推进省市共建先进小家电制造基地,推动廉江小家电省级产业示范区、海东新区电子电器产业园建设,加强与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共建工作,鼓励小家电企业增与格力、海尔、美的等国内著名家电企业的学习交流,重点推动产业园区小家电企业与格力电器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家电品种、品牌和产业配套能力全面升级,推动家电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家居。支持设立中国小家电创新推广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引进国内家电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入园发展,通过兼并重组加速家电企业上规模、优结构。利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小家电产业试点地区”和“中国电饭锅产业基地”品牌优势,发挥湛江家电产业联盟和湛江市家电协会的作用,制订区域电饭锅生产和技术标准。以麻章森工产业园、廉江家具产业园为重点,引导家具企业向产业园集聚,构建家具设计研发、木材加工、家具生产、包装材料、物流运输、五金配件和家具展览于一体的家具制造全产业链。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智能装备应用,优化生产设备,采用高端数控设备,通过对生产线的优化整合和智能化改造,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及生产效率。

    专栏2:我国家电行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家庭智能科技产业在未来10年具备相当的发展潜力。预计到2020年,中国该产业有望达到2714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其中,由于单体智能家电也将逐步附上网络功能,网络家电的市场增速将高于平均,到2020年有望成为的子产业。家庭服务机器人的需求更为刚性,使之逐步成为家庭机器人领域的子产业;而娱乐教育机器人受到更大的价格压力和来自传统玩具的挑战,市场规模相对狭小。在2020年后,网络家电将成为的市场,程度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我国的厨电市场增长速度较快,农村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大趋势是市场的集中度将持续提升。我国家电的产品普及率逐渐趋向饱和,改善需求潜力是最重要的目标。在此背景下,大型家电企业的技术和资金的优势非常明显。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新的家电标准,标准的提升和市场的规范更有利于家电大品牌的发展。

    ——第二大趋势是家电健康的概念逐渐深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以及环境卫生更加重视,这一点同样反映在家电行业当中。很多消费者愿意在购买家电的时候,为健康功能付费。

    ——第三大趋势是厨电市场保持很快的增长速度。人们的家庭观念和品质要求持续提升,厨电的需求量也增长较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第四大趋势是农村的市场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的城市电商市场已经日趋饱和,增长空间相对有限。而农村电商还有很大的潜力。目前,“互联网+”的浪潮影响了,互联网电商开始向农村发展。农村的巨大人口和强大的市场潜力都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家电行业也会更注重农村的消费潜力。整个大环境下,实体渠道和电商渠道会出现双向发展的局面,高品质、同价格的商品给很多农村的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生活便利。

    ——第五大趋势是智能家电正在成为的热点。我国的家电生产企业将会朝着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销售端还会呈现出多渠道与统合结合的发展特征。在销售方面,我国的电商与实体点的竞争关系仍然非常激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模式,是很多家电企业转型的新思路。

    ——推动机械制造高端化发展。以麻章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加快发展水产品、橡胶、制糖、饲料等新型专用加工机械装备制造业。抢抓广东制造“机器换人”的契机,聚集广东半岛科技集团等一批机器人企业,建设涵盖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等在内的机器人完整产业链,打造南方机器人基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农海产品和食品精深加工。通过“三旧改造”和异地搬迁技改等措施,鼓励和引导园区外企业进园集聚发展。支持霞山临港产业园中纺粮油、渤海农业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粮油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以岭北产业转移工业园、洋青园区为载体,推动制糖、水产品加工、饮料、肉类加工等产业实行技术升级和智能化改造。重点提升农海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充分发挥遂溪国际长寿养生基地的影响力,构建遂溪长寿品牌系列,支持金岭糖业、统一集团、正大集团、统实集团延长农海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糖业精深加工集聚区,支持岭北工业园区与湛江农垦共建糖业下游产业区,拓展精炼糖、膜技术,鼓励企业研发液态糖、功能糖、生态糖、营养糖、医药用糖等高附加值新产品,加强糖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酒精、酵母、造纸、纤维板等上下游行业。以遂溪临港产业园区为重点,发展精深海产品加工,依托临海渔业的产业基础,延长养殖渔业、捕捞渔业产业链条,支持涉海产品的深加工,包括沙虫、生蚝、海鱼等海产品的加工,重点发展绿色海产品、高附加值制品。

    ——提升生物医药研发水平。依托海东新区广东省南海海洋实验建设,联合麻章区、霞山区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基础科研优势,依托博康、惠达、灵通、同德等重点企业,打造生物医药研发基地,加强与奋勇高新区的生物医药生产制造基地的产业链协作。重点攻克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发酵、再生医学等生物技术研究,开展海洋抗癌、抗病毒、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物的研发和开发,力求在血浆、抗体与酶、疫苗、中药制剂等领域有所突破,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积极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医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打造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基地,使科研与生产有效衔接,加速形成“科研-开发-产品”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以坡头海东园区为载体,依托广东省南海海洋实验室、中船重工研发机构等项目,布局海洋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智能海洋工程装备、深远海海工装备研发等,推进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4.培育新兴服务业态,优化发展产业服务带

    以霞山、赤坎、吴川、南三岛为重点,布局航运服务、船舶及海洋工程服务、大数据信息服务、高端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进一步优化滨海旅游、渔业及食品加工等特色资源产业。

    ——开发滨海旅游新业态。以吴川、南三岛等区域为重点,突出滨海资源优势,利用农副产品产业发展资源,多元开发邮轮度假休闲旅游、游艇帆船休闲旅游、海钓与休闲渔业、游艇旅游小镇、水上休闲娱乐平台、滨海休闲综合体、海洋文化旅游、水上飞机观光、军港观光等旅游业态。重点打造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做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招牌,打造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化旅游休闲度假海岛”。建设吴川省级滨海旅游集聚区,重点发展生态观光及体验式旅游业态,加强与湛江特呈岛滨海旅游区的融合联动。加强与海南国际旅游岛、环北部湾地区、高铁沿线城市和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打造“湛江-东盟旅游走廊”和“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古港行”邮轮航线。

    ——发展高端商务服务业。以赤坎、霞山等区域为重点,布局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务会展、中介、文化创意、电子商务、信息咨询、商贸金融等高端商务服务业,加速形成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中央商务区。以城市更新改造和重点片区改造建设为契机,引导开发主体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一批高品质写字楼、高端商务酒店、高档商业及文化娱乐设施,形成集中展现中央商务区风貌的地标性建筑群。

    ——推进食品加工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建设吴川市食品产业基地等产业聚集发展平台,巩固月饼、水果罐头、果汁饮料、年糕、饼干、面制品等特色食品优势。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提升“湛江特色食品”品牌形象,培育一批具有湛江特色的农海产品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点保护和利用好“中国月饼之乡”、“广东年糕之乡”等区域品牌优势,打造绿色、环保的食品产业基地。以湛江国联水产、湛江杰能水产落户为契机,全面启动水产加工业的主导产业培育,规划建设海产品批发、海洋产业会展中心、海洋产品深(精)加工基地,引进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并形成较完善的配套体系,实现产品的系列化、配套化,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高端化发展船舶及海洋工程服务。以南三岛港为依托,发展特色化、高端化的修造船服务,拓展船舶检测与维修、船舶金融、船舶租赁、码头管理、技术支持、修船备件供应业务等服务业态,并预留腹地服务运输空间。

    ——加快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以霞山区华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主导,依托中国移动(湛江)粤西云计算数据中心,打造覆盖湛江、面向广东、辐射广西和海南的云计算服务中心和IDC服务中心,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的信息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信息产业综合服务基地。

    ——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依托空港经济区集聚高端航运服务职能,吸引国际航运公司、跨境电商等企业,打造航运中心功能区,发展航运金融等现代航运服务业,积极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态,引领完善粤西地区现代航运服务业体系。

    5.聚焦枢纽经济建设,形成节点联动格局

    ——完善港口物流体系:以湛江港为核心,充分发挥其作为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主要枢纽的辐射功能,依托东海岛港、霞山港、南三岛港、宝满港、雷州港、徐闻港、廉江港、遂溪港等等湾内外港区,以临港产业园为载体,布局若干港口物流基地,推动徐闻、雷州、廉江、遂溪、吴川等县域港区口岸对外开放,形成带动粤西、辐射中南和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和欧美的区域性港口物流网络。鼓励湛江港集团做大做强,加快大型集装箱作业区、港口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大力发展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依托湛江港和临港工业基地,拓展综合批发、期货交割、保税中转等新型物流业态,建设油品、矿石、煤炭、粮食、化肥等大宗货物集散中心和交割地。

    ——配套发展仓储物流:引进国内外著名运输、仓储、货运代理等物流企业,重点依托东海岛、霞山、遂溪等地区发展仓储物流,打造集中转、仓储、配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枢纽中心和区域性保税物流集散基地。其中,东海岛港口依托湛江宝钢基地打造钢铁物流加工配送基地,推动专业深水矿石、原油泊位和煤炭泊位建设。壮大糖、粮、油、果蔬等重要商品物流配送,加快建设北部湾农产品流通综合示范园,重点完善金岭糖业集团的精炼糖储存、运输项目,推动现代化化冷库、大型仓储、农产品第三方交易平台、海关现代监管保税仓、现代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打造现代农产品流通集散地。霞山临港产业园重点推动粮食储备中心库、中央直属食糖储备库等临港物流仓储项目建设。

    ——提升商贸物流:依托麻章、霞山、赤坎以及开发区建成区部分等区域的城市商业基础,重点构建湛江商贸物流城、海田物流商贸圈、人民大道南中心商业圈等商业圈,培育升级建材批发、水产交易、汽车销售等优势商贸产业。以麻章商贸物流城为重点,联动湛江高铁枢纽,带动区域性商贸物流业的全面发展。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拓展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商检通关、库存管理、订单管理、金融结算、物流保险等系列服务业态。

    (二)创新发展动力

    1.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着力构建“一区多园”创新生态体系。贯彻全市“一区多园”的总体布局,以开发区为主核心(即国家批复的15.02平方公里),辐射带动奋勇高新区、海东新区、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发展,发挥各平台优势资源,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全市高新技术发展,构建“1+N”创新生态体系,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同步发展,将湛江高新区打造为一流的创新型园区和创新高地。

    ——发挥创新平台的资源集聚效应。充分发挥开发区、奋勇高新区、国家高新区海东园区、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麻章科创园、霞山高铁经济带、、海洋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发展重要载体和平台的集聚效应,积极开展与省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推动“政产学研军用”合作,支持奋勇高新区建立军民融合创新园,依托开发区、奋勇高新区建立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政校企”合作,联合广东海洋大学、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等现有科研院校资源,争取引进等科研院校,争取引进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依托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项目,组建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钢铁、能源化工、造纸、生物医药等产业链集聚创新要素,支撑现代产业发展。

    ——营造高效协同的园区创新生态。引导开发区、麻章森工产业园、遂溪岭北工业园、廉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吴川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内龙头企业围绕自身产业链需求引入高质量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专业性全链条创新载体,建立健全服务促进机制,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不断催生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激活园区企业创新活力。充分利用开发区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奋勇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廉江市家电研发中心、省团委廉江市家电企业孵化中心等创新载体,不断集聚高端创新资源。

    2.加快创新主体培育

    ——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力度,结合实际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定向开展科技招商,打造一批综合创新能力强、在国际或国内同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引导推动中小企业增强专业化生产能力,集聚要素资源,选准主攻方向,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生产、研发等专业化协作配套关系。运用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建设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和信息化平台建立技术成果供需信息对接平台和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大中小互动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在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等重要领域开展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进和实施家电产业、水海产品加工产业、制糖产业和家具制造等重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技术工艺和生产模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全面推进传统企业装备智能化、产品高端化、管理现代化。以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羽绒、家电、农海产品加工等领域龙头企业,壮大自主品牌;鼓励和推动传统医药、家电、建材等领域企业兼并重组,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家电、羽绒、家具、糖业、食品、水海产品、医药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激发传统优势产业创新活力。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采用政府资本金注入、股权投资、科研项目资助等多种方式,加强政产学研合作,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促进本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协同合作,推动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引导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提升科技成果的贡献率。在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能源产业等专业领域创建一批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在农海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军工设备、机械制造、高新造纸等领域,推进制定一批行业标准。支持宝钢、中石化等骨干企业建设研发机构。

    3.打造科技人才高地

    ——完善人才吸引机制,打造人才“蓄水池”。鼓励对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人才投入,对海洋高技术领域方面获得重大科研成果、专利技术、创造发明的科技人才,由市政府提供激励奖励;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培养造就一支由高素质学科带头人领衔的稳定精干的海洋领域高科技研发队伍,建设好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科技企业家、科技管理、科技中介服务等人才队伍,形成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人才梯队。

    ——健全人才优惠政策,打造人才“服务站”。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各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围绕湛江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引进带技术、带项目的创新创业团队落户湛江。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重大人才项目,特别是粤东西北“扬帆计划”、“特支计划”项目对湛江人才引进的支持。鼓励各产业园加大优惠政策力度,对引进的人才团队进行配套资助,为湛江引进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支持龙头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对获得国家和省技术、专利奖的科研人员给与配套奖励,有效激发科技人才积极性。

    专栏3:广州开发区“美玉十条”政策组合

    依托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广州开发区制定出台的人才“美玉10条”是目前的人才政策,扶持力度空前。比如,设立50亿元的“黄埔人才基金”,投向本区重点发展产业领域的人才;对掌握世界前沿技术,到黄埔区创业的杰出人才,给予10亿元的重点扶持;对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提供人才别墅;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500万元的安家费;对新引进的名校长、名教师、医学专家,给予300万元的奖励;对新引进的本科以上人才也都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

    ——制定人才培育计划,储备人才“源动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高校为核心和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针对园区的装备制造、能源化工、森工造纸、生物医药、旅游、海洋经济、物流服务等重点优势产业,以政府为主导,推动龙头企业与市内科研院所建立“优势产业-专业-产业链”优势,在园区建设一批创新型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等,形成园区与校区“双区联动”的发展格局。

    4.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补助资金、保费补贴和创业风险投资等方式,支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完善转化服务链条,争取每年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亿元。推动军地、校地、垦地深度融合,支持驻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推广政府购买科技公共服务制度,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科技咨询、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鼓励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活动。

    ——转变政府科技服务模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支持园区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技术交易机构、科技咨询与评估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服务机构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委托符合条件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办理科技创新计划、先进技术推广、扶持政策落实等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三)坚持对外开放

    1.资源联结,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高地

    牢牢把握全球产业发展新动向,瞄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港澳台等重点地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发挥共建产业园区及省产业转移园的平台载体作用,强化与珠三角地区,尤其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各城市的对接合作,重点扶持壮大钢铁、石化等临港重化工产业集群。坚持面向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高质量效益型企业,争取与珠海、佛山和深圳南山共建产业合作区,发展“飞地经济”。加快推动深圳南山(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落地,力争引进南山区一批具有高新技术、规模品牌、发展前景的产业项目,实现产业“转移-承接”。

    专栏4:国内产业转移经验

    一、产业集群式转移发展模式

    该模式以苏州工业园为代表,该园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重要合作项目。园区以占苏州市3.4%的土地、7.4%的人口创造了15%左右的经济总量。园区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主动承接新加坡的产业集群转移。基于该模式的成功,2009年苏州和南通市合建苏通科技产业园,将苏州工业园中的产业集群复制式向南通市转移。苏通科技产业园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重点选择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实现了苏州工业园集群发展模式的经验溢出,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升级,目前南通也已经成为苏中和苏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这种产业集群的转移使得转移前后两个园区形成区域间合作竞争式的集群链,能够快速带动承接地的产业发展和升级。同样苏州和宿迁合作共建的苏宿工业园,以选择式的集群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前后两个园区形成区域间互补支持式的集群链,带动宿迁发展的同时实现苏州工业园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二、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

    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方向之一,生态产业园区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推广,是实现产业生态化和区域产业绿色化的重要发展方式。生态园区也有多种发展类型,如以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为例的企业集团型,以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为例的全新规划型等。

    2.筑巢引凤,优化园区吸收外资载体

    充分发挥园区的外资主阵地作用,着力提高开发区利用外资竞争力。支持开发区纳入全省国际合作园区平台规划;鼓励开发区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积极创建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培育集聚优质外资的新高地。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申报纳入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按规定享受省产业转移相关扶持政策。依托奋勇高新区发挥东盟产业园的优势,加强与东盟地区的产业投资方面的合作,拓展经贸合作新渠道。聚力推进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建设,打造成粤桂两省(区)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利用省商务厅和有关商协会组展活动平台,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参会,更好满足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求。

    3.拓展空间,构建区域开放合作格局

    ——加快推进企业“走出去”。充分发挥湛江北部湾城市群、“一带一路”等战略区位优势,积极探索建立区域战略联盟等合作机制,鼓励相邻园区整合发展、连片开发、飞地经营;支持企业联合出海,鼓励临港区域内园区抱团发展;重点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口岸的互联互通,以园区共建为重点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推动钢铁、石化、高新造纸、海洋生物医药等优势企业建立海外生产研发基地、全球营销网络和战略资源渠道。

    ——依托湛江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联盟建设。以湛江“一港”(自由贸易港)为重要抓手,努力实现开放平台的升级优化,更好地代表广东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推动湛江港和东海岛纳入广东自贸区扩区的片区,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强化湛江深水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合作,重点建立与广东自贸区的南沙、前海、横琴三大片区的双向合作关系,承接产业、资本、技术辐射。对接南沙片区的航运物流、国际商贸和高端制造业,前海片区的金融、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以及横琴片区的旅游休闲健康、文化科教产业,推动湛江优势产业出口,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充分利用广东石化资源,共建重化工产业基地。以做大做强临港重化工产业为目标,以开发区为重点,加强与广东省内惠州大亚湾、揭阳大南海、湛江东海岛、茂名石化基地等多个石化基地的产业协作,与周边化工基地形成差异化、抱团式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周边基地丰富的石化原料供应,发挥湛江港良好的石化物流优势,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合力打造的重化产业基地。

    ——积极联动北部湾城市群拓展西南腹地。联动北部湾城市群,与南宁、海口等核心城市错位发展,充分发挥湛江港作为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的作用,加快形成陆海双向交通大通道,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教创新中心,以枢纽经济、高端装备、冶金、石化为重点合作领域,拓展大西南腹地。以湛江-北海粤桂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为重点,打造粤桂北部湾生态共建示范区。

    ——主动拓展东盟资源能源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区位枢纽优势以及资源能源禀赋,深化与东盟各国的能源资源互利合作,积极“走出去”建设营销网络、生产基地和区域总部,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加强资源能源联合开发利用,与沿线城市共建空港联盟或港口联盟,推动海上物流大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空中走廊和数字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广东(湛江)奋勇东盟产业园等为重要载体加强能源产业、生物医药、空港经济等领域的国际合作。

    (四)落实绿色发展

    1.加强用地管理,推进土地节约集约

    ——完善企业用地管理。加大企业用地支持,着力开发、合理配置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先向科技含量大、产出效益高的重点企业和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配置土地;加强开发建设中的土地控制,严格按照整体规划进行开发建设,提高容积率,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合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采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限出让”等多种方式,限度提高土地价值。严格控制园区非主导产业用地,鼓励园区企业对余量土地依法进行转让和调剂,对适合于多层厂房的企业,鼓励其修建或翻建多层标准厂房,加快推进土地整理,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提供空间保障。

    ——提高单位用地投资强度。控制项目用地规模,对入园企业的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强度、环保容量等,要严格按照不低于国家同类地区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把关。支持各园区自行制定鼓励和约束政策,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除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外,原则上固定资产投资低于3000万元的项目,不单独供地,引导入驻标准厂房或孵化器。

    2.严格环境准入,加强环境保护力度

    ——强化项目审批,严格环保准入。建立项目准入联审制度,严格实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严把园区项目环保、节能、安全准入关。出台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目录,从源头上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机制,建立新入区项目以节能环保有效利用为标准的准入机制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严禁引进淘汰禁止类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严格控制引进高污染、高能耗、高物耗的项目。

    ——加强环境监管,强化污染防治。加强园区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环境监管网格化,建立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包括环境预警、环境应急响应、环境修复在内的园区环境安全危机防范机制,加强日常监测和监督管理。加强园区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站等环保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雨污分流”型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强化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考核,严格实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情况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推进重点产业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按照循环经济理念,重点完善和拓展钢铁石化耦合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钢铁、石化产业的对接,实现两大产业资源利用化,全力打造东海岛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开发区及麻章等地,优化提升林浆纸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在遂溪、雷州、徐闻等地,利用丰富的农海产品加工业废料资源,循环发展农海产品种(养)植、加工、渣饼、发电、制药等,重点加强蔗糖的废渣、废糖蜜、废气综合利用,发展农海产品加工业废料综合利用产业,重点完善遂溪生物质发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吴川、东海岛等地,发展废旧塑料、轮胎、机动车等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贸易等产业。在奋勇高新区、麻章等地,重点培育发展生物医药和健康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开发基于天然产品的医药及保健产品,提高资源产出率。

    ——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通过构建产品链和产业共生系统,实现园区内企业物质和能量的封闭循环和废弃物化。鼓励在产业园区推广和能源集中供应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大对原有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重新审视现有传统工业园区内企业发展潜力,积极实施“腾笼换凤”战略,逐步淘汰产出强度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努力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新空间。抓好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推动设立广东湛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创新临港钢铁和临港石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产学研用一体化体制机制。重点推动湛江钢铁、中科炼化、鹏尊能源丙烷脱氢制丙烯及下游加工、冠豪高新特种纸及涂布纸、京信东海岛电厂等项目在水、气、蒸汽管网互联互备、焦炉煤气利用、铁路运输、重件杂货码头设施共用等方面开展循环经济合作。大力推进麻章纸业产业园上下游产品的循环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指导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申请认定、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

    4.统筹园区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充分利用国家、省的支持政策,集中资源、统筹规划,加快完善产业园区及其所依托城镇的道路、环保、供水、供电、消防、通信、公交、商贸、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基础设施,以及金融、科技、物流、信息服务、质量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保障企业生产建设需求,推动员工公寓、商贸、文化、生活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保障企业生活服务需求。优先安排产业园区的电网建设和改造项目,提高园区供电保障能力,确保产业园区和企业用电。优先安排产业园区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公交线路计划,方便园区人员出行。协调三大电信运营商、湛江铁塔公司优先安排产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及通信管网建设,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园区竞争力。

    ——加强配套港口建设。提高港口专业化水平,巩固湛江作为西南沿海港口群的主枢纽港地位,增强港口对园区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实施“一县一港”发展战略,重点针对开发区、霞山、廉江、遂溪、雷州、徐闻等地区,推进临港型产业园区的港口和航道建设。加快建设湛江港霞山港区通用码头工程、宝满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扩建工程和东海岛港区公共码头等项目,加强集装箱、煤炭、矿石、油品等公共码头建设。大力推进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工程、亚士德航道工程、东海岛港区航道工程等湾内深水航道和湾外港区进港航道建设,加强公共锚地规划建设。加快建设大唐国际雷州电厂配套码头工程、徐闻港区南山作业区客货滚装码头工程,推进廉江华电电厂配套码头工程规划建设。

    ——营造优质综合环境。将投资软环境作为吸引优质项目入驻的新磁场,从优惠政策兑现、项目发展空间、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立体化、多维度营造优势的园区服务环境。由政府主导,根据各园区的产业导向及特色,准备定位各园区的功能配套。支持各园区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管理,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公共社会服务平台,特别是在临港重工、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优势传统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建立技术服务、检测资源、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的服务,建立完善园区信息共享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为园区和企业提供专业的“一条龙”服务,让企业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五)强化要素保障

    1.加强园区用地储备

    落实园区扩容新增用地保障,加快土地储备,增加和保障土地供给,平均每年专项下达各地区的工业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占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比例不低于30%,并将工业用地指标在每年各区用地指标中单列下达。加强工业用地批后管理,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充分利用土地三旧改造政策,盘活存量土地,挖掘用地潜力积极盘活存量土地。鼓励产业园区多渠道筹建通用标准厂房,降低企业投资门槛和运营成本。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积极落实国家、省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强财政资金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扶持力度,结合每年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扶持企业发展和技改资金,统筹中央、省、市各类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事后奖补等方式,扶持湛江市农海产品加工、家电家具、食品等重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导和帮助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和带动作用。

    3.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广运用PPP模式进行园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积极引入社会投资主体参与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实现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探索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协作的“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推动企业通过租赁方式引进大型技术装备进行技术改造。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规划统筹引领

    湛江市在各产业园区的管理上应着眼长远发展,加强对全市各产业园区的统筹管理,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对各产业园区进行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完善全市产业园区规划体系,编制各产业园区相关专项规划。同时应强调创新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效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并与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充分衔接,加强统筹协调管理,落实“多规合一”。实行通过“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统筹空间要素和项目安排,分步骤、有轻重的贯彻落实规划。

    (二)推进园区整合优化

    加快整理现有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地及市、县级工业园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推进各园区资源整合优化。鼓励产业转移工业园、开发区根据功能定位实际进行调区、扩区和整合。以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平台,在现有空间范围支撑条件下,进行就地扩容;依托湛江高新技术开发区,整合奋勇高新区、海东新区等、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等具有政策先发优势园区,构建各经济区内产业园区之间的政策共享协调机制,化发挥各类园区政策叠加优势。同时,争取将等赤坎、雷州等地区产业集聚地,麻章、霞山、遂溪等市级园区尽快纳入省级工业园区名录或挂靠纳入现有开发区范围。

    (三)加快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园区三级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县(市、区)产业园区协调联席会议、园区管理委员会、投资开发公司三层架构,扩大强化产业园区经济管理权限,机构和人员配备向园区开发建设一线倾斜,引进懂管理、懂招商引资的高端人才充实园区管理队伍,提升园区管理团队的服务水平。二是健全高效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有效决策执行机制。强化区镇两级相关政府部门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意识,重点加强工业园区统计部门与产业部门的协调,建立并完善园区产业发展相关数据统计制度,为构建科学的园区评价体系提供支撑。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园区的事情在区一级办结”原则,下放市直辖和区属工业园区有关行政审批事项和权限。县(市、区)要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广建立园区项目多部门联网审批的“绿色通道网”,大力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完善“网上办事大厅”等一体化应用系统建设,提高涉企事项审批服务效率。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完善“三证合一”,构建统一的商事登记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研究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趋势,深入分析湛江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和主要目标,推动引资、引才、引智有机结合;差异化招商,针对产业和县区、园区发展差异实行分类指导,在保持投资增量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别化招商、产业链招商,逐步做大产业集群;突出面向央企、国企、500强企业和龙头企业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引入。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组建钢铁、石化、森工造纸、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专业招商队伍,专门招商;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每年从工商企业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增量中,按一定比例筹集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出台湛江市招商引资奖励方案,对引资人、对招商分局等招商主体设定奖励机制。

    (五)加强园区监督考核

    由市和各县(市、区)成立重大产业发展布局工作领导小组,对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布局、政策制定实施、重大项目策划引进统筹。加强协调,落实责任分工,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难点。围绕产业集聚度、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督办和绩效考核机制,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厘清承担部门工作职责,明晰关键时间节点,多形式对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查督办。强化考核督办评价成果的运用,建立和完善园区退出机制,逐步实现“有升有退”的动态管理,构建符合实际的产业园区建设工作考核评估体系。


     

    附件1:主要预期目标及测算依据

    表1: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目标测算依据


     

    附件2: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概况与基础条件分析

    一、规划概况

    (一)规划背景

    湛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东北与茂名市相连。全市户籍人口838.94万人(2017年),是广东省户籍人口的地级市;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拥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岸线长达1243.7公里,占全省的30.2%;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热带亚热带作物资源,水产品产量居首位,坐拥湛江港的天然深水良港,是一个后发优势明显的海洋大市。

    湛江地处大西南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汇处,是国家经略南海的保障基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广东省的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湛江是国家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2015年3月,湛江获准成为首批“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支点城市,成为广东省对接东盟的先行区;2017年2月,在国务院批复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湛江市被列为环北部湾中心城市,是北部湾城市群与粤港澳大湾区两个城市群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10月,在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中,湛江被列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被赋予高规格的战略定位和发展重任;2018年,广东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湛江作为省重要增长极,将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多重战略叠加效应释放,湛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湛江市聚焦产业强市,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坚持蓝色引领、科技驱动,全面实施“四大抓手”和“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将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主阵地,形成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随着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巴斯夫新型一体化石化基地等重大项目落户,尤其是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加速升级换代,湛江跨入了现代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崭新时代,湛江产业园区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未来五年,将是湛江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为全面贯彻新形势、新要求,履行新使命,特编制《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9-2022年)》。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湛江市下辖的3个县级市(雷州、廉江、吴川)、2个县(遂溪、徐闻)、4个区(赤坎、霞山、麻章、坡头)、3个功能区(奋勇高新区、南三岛滨海旅游示范区和海东新区[因坡头区与海东新区的产业园区重合,规划中将坡头区与海东新区归于一起])及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开发区”)范围内共38个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约102.3328万亩(682.22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的园区22个,规划新建园区16个。

    表1:湛江市产业园区规划范围

    2.规划时限

    规划期限为2019-2022年。

    (三)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2013)

    《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粤发〔2012〕13号)》

    《广东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实施方案》

    《中共湛江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决定(湛发〔2013〕6号)》

    《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

    《湛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扶持办法(试行)》

    《湛江市市级科技园区扶持办法(试行)》

    《湛江市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实施方案(2017-2020年)》

    《“三大抓手”实施方案》

    《五大产业发展计划》

    《湛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

    2.相关区划及规划

    《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发〔2015〕42号)

    《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

    《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2020)》

    《广东省海洋综合开发规划(2010年—2020年)》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广东省湛江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0)》

    《广东省海岛保护规划(2011—2020年)》

    《粤东西北省产业园发展十三五规划》

    《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湛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湛江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4—2030)》

    《湛江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15—2020)》

    《湛江市海洋功能区划》

    《湛江市滨海城市旅游规划(2015—2030)》

    《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湛江市蓝色海洋综合开发计划(2017—2020年)》

    《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

    《湛江市“十三五”口岸发展规划》

    《湛江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湛江港总体规划(2012版)》

    《湛江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湛江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

    《湛江市产业园区“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四)规划意义

    1.有利于助推园区扩容提质,形成区域资源集聚新模式

    本规划遵循产业联动、集聚增效、产城融合等原则,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集聚、示范以及辐射作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湛江产业园区扩容提质,打造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有利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湛江经济发展新引擎

    通过对产业园区进行统筹规划,有利于深入实施“四大抓手”、“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提升湛江市产业园区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新常态下湛江经济社会实现全面跨越式发展、后发崛起,为湛江经济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有利于“走出去”“引进来”,开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本规划以湛江产业发展现状及上位规划为基础,从珠三角城市群维度,有利于指导湛江更好地承接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融入珠三角产业错位协调发展大格局;从北部湾城市群维度,有利于促进各城市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搭建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从“一带一路”维度,有利于加强湛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为湛江融入“新丝路”建设提供指导与支撑。

    二、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一)园区总体情况

    1.园区经济增长迅速

    2018年,全市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66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0%,纳税额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98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64.75%;全市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37个,新建成投产项目数36个;省级产业园(集聚地)新落地项目数34个,计划投资总额120亿元;湛江开发区依托湛江产业园集聚发展项目成功获省认定,全市享受省产业园政策园区面积增加2.18万亩,增长15.37%,省级产业园(集聚地)增加至13个,成为全省拥有省级园区的地市。

    2.产业集聚趋势明显

    湛江市产业园区已初步形成临港石化、钢铁、近海油气开发、造纸、农海产品加工、家电、制糖和家具(含木材加工)等支柱产业,并以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为引领促进形成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开发区围绕钢铁、石化两大项目,重点加快建设东海岛钢铁及钢铁配套园区、石化产业园区,将其打造成湛江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廉江产业转移园重点发展家电产业,2017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37亿元,同比增长39%;麻章森工产业园龙头项目湛江晨鸣浆纸一、二、三、四期项目先后建成投产,2017年晨鸣浆纸全年成品纸产量完成180万吨,同比增长76%,占全市造纸及纸制品业产值的75.3%;吴川经济开发区形成了羽绒制品、鞋制品等产业集群;遂溪县产业转移园(岭北、白坭坡)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

    3.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湛江市省级产业转移园(集聚地)从2014年的3个(湛江产业转移园、廉江产业转移园、吴川产业转移园)增加2017年的12个,全市各地纳入省级产业园政策扶持范围的区域面积由2014年的7万亩增至目前的55.3万亩,增长了6.8倍。2017年全市园区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已建成道路约260公里,全长57.3公里的东海岛铁路路线总投资39亿元,全市工业的主战场“三横四纵”交通网络正在加快形成。

    4.创新驱动能力提高

    湛江市坚持园区扩能增效与创新驱动发展有机结合,2017年,湛江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43家,高新技术产品161个,培育科技型企业29家,累计实现火炬计划项目6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4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35项;廉江产业转移园建设有廉江市家电研发中心、省团委廉江市家电企业孵化中心,目前入孵企业15家;奋勇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完善,下一步将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海洋科技、装备制造和食品医药创新创业基地。

    (二)各县(市、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湛江市产业园区经济总量连创新高,园区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成效,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表2:湛江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三、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

    1.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形成三大产业航母

    ——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17年,湛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4.03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833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1642亿元,增长7.2%;外贸进出口总额340亿元,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8095万美元,增长32%。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7.29亿元,增长3.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06.88亿元,增长8.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612.28亿元,增长8.4%。

    图1:湛江市2013-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图

    ——三大产业航母并驾齐驱,星月同辉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近年来,湛江市聚力推进钢铁、造纸、石化三大产业“航母”项目建设以及一批配套项目落地建设。2017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2亿元(含宝钢、中科),12个省级产业园(集聚地)新落地项目51个,计划投资总额74亿元,当年新完成投资35亿元,新建成投产项目25个。湛江钢铁一期工程产量稳定,湛江晨鸣纸业四期建成投产,中科炼化、大唐火力发电、冠豪二期等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三大产业航母中,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发展,使钢铁产业集群产值达到近千亿元;中科炼化、东兴炼油厂等项目,将为湛江带来上千亿元的工业产值;启动的造纸相关项目,投资项目和规模还在继续增加,预计每年将贡献数百亿元产值。

    2.高新产业加速推进,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全速推进。2017年,湛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由原来的79家,增长到125家,增长近60%;高新技术产品911个,增长45.9%;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05亿元,增长20.6%。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步伐加快,符合建设条件的5亿元以上大型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24.5%,超额完成了省科技厅要求的20%指标。

    ——创新创业孵化育成体系逐步完善。2017年,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2家、省级众创空间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全市现有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孵化场地面积3.2万多平方米。“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的孵化链条逐步建立。技术成果交易市场活跃,2017年,全市共登记技术合同189项,同比增长22.73%,技术合同交易额8306.7万元,同比增长74.62%;其中高校、科研院所转让技术181项,占比95.77%,金额5515.19万元,占比66.39%。

    3.坐拥天然深水良港,枢纽区位得天独厚

    ——坐拥天然深水良港,为大西南主枢纽港。湛江港港池开阔,岸线绵长,屏障良好,浪静水深,终年不冻,航运条件极佳。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36个、30万吨级油码头、30万吨级现代化铁矿石码头、30万吨级散货码头(设计结构预留40万吨级)和华南沿海最深的航道,目前湛江港已建成30万吨级航道,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具有建设国际深水大港、发展现代大工业的优越条件。2017年,湛江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8亿吨。湛江港已成为沿海12个战略枢纽港之一,是西南沿海港口群的主体港和亿吨大港,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中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的出海主通道、泛珠三角地区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海上物流平台。

    ——区位条件优越,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是连接中国西南与东部地区的结合部,为粤、桂、琼通衢的战略要地。湛江地处大西南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交汇处,享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接海内外的重要枢纽位置,在北部湾经济圈、亚太经济圈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连接东盟各国的海上桥头堡。

    图2:湛江在周边经济区和贸易区的区位示意图

    4.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海洋经济潜力巨大

    ——海岸线资源优越。湛江海域空间广阔,各县(市、区)均濒临海洋,海岸线总长2043公里(含岛屿岸线),占海岸线总长的6.7%、广东的36.4%。其中,雷州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406公里,占广东海岸线近1/3,位居;徐闻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371.5公里,约占广东海岸带的1/10;南三岛面岸线长达83公里。湛江港湾密布,全市有港湾101处,较大的有湛江港湾,海域面积1419平方公里,雷州湾海域面积900平方公里。

    ——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湛江滨海资源原生态特质保存良好,蓝天、碧海、沙滩、岩石、林带、鱼群、珊瑚等构成了迷人旖旎的南亚热带海滨风光,并形成了海洋气息浓厚的建筑、民俗样式和港口文化。其中,南三岛拥有海滩涂、滨海湿地、深水岸线、长达83公里的海岸线(包括20多公里长的沙滩海岸线)及生态型、景观型湾区等众多丰富优越的滨海资源,是广东的国家冲浪基地;吴川海岸线长达48公里,拥有吉兆湾省级旅游度假区等滨海风光、鼎龙国际海洋生态旅游度假中心等滨海旅游载体,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潜力较大。

    ——特色农海产品丰富。湛江是农业大市,热带作物、水产品资源丰富,海养珍珠产量占的2/3,对虾养殖产量占的1/4。其中,吴川盛产200多种水产品,海蜇、对虾、罗非鱼质优量大,是粤西地区主要的淡水养殖加工基地;南三岛生蚝、青蟹、海鸭蛋等被评选上市“十大扶贫明星产品”;徐闻拥有天然港湾60多个,鱼类资源十分丰富;雷州素有“雷州粮仓”、“芒果之乡”之称,糖产量约占我国食糖年总产量的10%,是我国糖业三大优势产区之一,种植桉树林150万亩,是的桉树林基地之一;遂溪是广东省农、牧、渔重要产区之一,素有“甜蜜之乡”的美誉,被列为蔗糖生产基地,是“中国甜县”。

    (二)存在问题

    1.产业园区发展不平衡,开发区一园独大

    目前,湛江开发区、廉江、吴川等市区的产业园区在产业规模、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都比较完善,其他县市区的产业园区建设则相对滞后。而且开发区有着湛江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等超大型生产企业或项目,下游产业链比较庞大和完善,产值接近千亿级别,园区经济相对于其他县市区,优势更为凸显。此外,廉江的小家电、吴川的羽绒等产业的集群效应也相对显著,产业链比较完善,而其他县市区的产业集聚度都相对较低,在雷州、赤坎等地区甚至没有工业园区的相关统计指标。总体来看,全市产业园区发展格局极不平衡。

    2.园区主导产业不明晰,存在同质化现象

    目前,湛江市产业园区在产业发展上缺少统一的规划布局,未能很好地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部分园区在产业选择上往往是盲目跟风,从而导致一些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但发展乏力,而且还与周边各地园区形成同质化,甚至恶性竞争的无序发展局面。如在传统产业上,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园与坡头区(海东新区)产业转移园都以家用电器制造为主导产业,占各自园区总产值分别达到61.7%、70.1%;另外,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如生物医药产业,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则与霞山区、奋勇高新区等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存在同质化趋势。

    3.产业集群效应不足,发展层次相对较低

    目前,湛江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石油加工、小家电制造、浆纸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是这些产业布局较离散、集聚度较低,只有小家电制造相对集中在佛山顺德(廉江)产业转移园以及坡头(海东新区)产业转移园两个园区,占园区总产值分别达到61.7%和70.1%。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水产品加工业却没有形成相对集中的集聚区(专业园),企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低的问题也较突出。目前全市产值超100亿元的园区仅有4个,园区产业集聚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全市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300余家,仅占入园企业总数的30.63%。如在家电、家具等传统产业转移园的发展中,产品结构单一,且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未能形成更多个性化、智能型的小家电产品类别。

    4.财政制约园区建设,园区扩容难度较大

    湛江地处广东经济欠发达的粤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政府财力薄弱,各地区投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不足,严重制约园区建设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相对滞后的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制约了项目入园和发展。同时,湛江市园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使用较少,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大部分产业园区都面临着工业用地开发接近饱和的问题,且部分园区内甚至存在“插花地”多的现象,导致部分已签约的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如在湛江开发区,随着宝钢湛江钢铁基地项目、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的进驻,现有园区土地使用殆尽,按目前拟落户东海岛的储备工业项目用地量估算,土地缺口超1.4万亩。

    (三)面临机遇

    1.“一带一路”赋予湛江历史新使命

    2015年3月,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湛江成功列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也是广东省乃至中国对接东盟的桥头堡,湛江正积极融入“新丝路”建设,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互联互通带来良好的机遇。

    2.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引领产业新方向

    湛江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广东省的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一直以来受到国家和省的高度重视。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6个战略支点城市之一,湛江市把面向南海开发、利用、维权等方面工作作为军民融合的主要内容,支撑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同步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一带一路”、国家海洋强国等三大发展战略,给湛江市发展军民融合产业,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环境。

    3.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创造产业转移新契机

    粤港澳大湾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湾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区域内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促进产业转移和资源溢出,拉动沿线经济和城市群发展。湛江作为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点城市,湛江产业发展迎来了发展新契机。

    4.北部湾城市群建设营造发展新环境

    2017年,国务院批复的《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指出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北部湾城市群框架,其中,湛江被定位为“一湾双轴”中环北部湾沿海地区的支撑城市之一,及“一核两极”中两个增长极之一的中心城市,这为湛江充分发挥其南方大港优势,加快构建性综合交通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科教创新中心,建设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创造了良好环境。

    5.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新机遇

    海南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和对海南自由港的探索不仅是海南改革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也为广东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两省深化交流合作从此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湛江作为广东自贸区和海南自贸区两个自贸区对接发展的关键节点,将为这两个自贸区的协同发展、共同撬动整个南中国(包括整个南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湛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新机遇。

    (四)面临挑战

    1.外部交通网络欠发达

    当前交通仍然是制约湛江城市发展的重大瓶颈。尽管湛江战略区位优势明显,但湛江综合交通体系对“区域一体化”的支撑力度仍然不足,制约了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导致重大机遇难以转化成实际发展动力。如湛江仍然缺乏往返省外大中城市的直航航线,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桥梁——湛海高铁尚在建设中,近期仍未能发挥其效用。

    2.区域同质化竞争严重

    湛江地处粤西欠发达地区,临近广东省茂名、阳江,及广西北海等发展相对缓慢的城市,产业发展类型大都为资源依赖型粗放发展,导致区域产业同质化竞争,不利于城市之间差异化、互补性协调。如湛江与北海在自然资源禀赋上较相近,均以农海产品、滨海旅游资源等海洋资源为特色。从广东省城市发展格局来看,湛江与邻近茂名、阳江等粤西城市均以石化产业作为地区主导产业,产业定位及发展内容趋同,这将容易导致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各城市之间存在资源竞争的问题。

    3.全球经济环境萎靡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各种形式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同时抬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同时,湛江是中国军事要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风险在明显上升,区域经济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稳定性,对经济复苏产生较大压力。

    (五)总结

    综上,湛江产业园区发展基础优越,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和科技驱动势头强劲。未来湛江产业园区的发展应充分发挥三大产业航母带动效应,深入挖掘港口及海洋资源发展潜力,把握机遇、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形成以海洋经济、军民融合和枢纽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湛江产业园区发展提质增效。

    置业顾问推荐
      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评论
      发布

      请先登录再发表点评!

      登录

      已输入0/200

      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看
        看房团报名
        关于我们‖ 网站合作‖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房天下家族‖
        B 北京房地产D 东莞房地产  海南房地产  南宁房地产  沈阳房地产
        C 成都房地产  大连房地产  合肥房地产Q 青岛房地产T 天津房地产
          重庆房地产F 福州房地产J 济南房地产S 上海房地产W 武汉房地产
          长沙房地产G 广州房地产N 南京房地产  深圳房地产  无锡房地产
          长春房地产  贵阳房地产  南昌房地产  苏州房地产X 西安房地产
          常州房地产H 杭州房地产  宁波房地产  石家庄房地产Z 郑州房地产
        进入房天下家族>>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手机房天下‖ 开放平台‖ 服务声明‖ 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 jubao@fang.com

        一有新消息立即通知我

        价格变动

        开盘预告

        楼盘动态

        看房团

        立即订阅

        PHP网站源码营口百度竞价价格铜仁外贸网站建设绵阳百度竞价报价辽源seo网站优化哪家好景德镇百度竞价包年推广报价漳州网站推广推荐大庆关键词按天计费多少钱文山SEO按天计费多少钱宿迁SEO按天计费哪家好荆门网站关键词优化推荐汉中设计公司网站多少钱安庆建网站多少钱昆明百度标王价格吉林外贸网站制作公司郴州网络广告推广价格荷坳百度网站优化盐田网站优化价格德阳网页制作推荐通化网络营销报价平湖阿里店铺托管公司乐山关键词按天计费公司横岗网站优化按天扣费多少钱鄂州百搜标王多少钱温州企业网站建设公司通化百度竞价公司宁德百姓网标王推广哪家好自贡网站制作设计多少钱盘锦设计网站哪家好南山网站优化软件推荐日照网站优化按天扣费哪家好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