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第二届海外华裔中小学生“印象•福州”书画、征文、摄影大赛官网> 大赛素材库 > 正文

“印象福州”之连江概况

    2018-02-09 10:10:2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进

连江概况

连江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闽江口北岸,东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西傍省会福州,南扼闽江入海口,北控闽浙通道,区位条件十分突出。连江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古闽越先民即在此拓土生息,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县,距今有1730多年历史,为福建最早设置的5个县份之一,始称“温麻县”,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改称连江。因县域形似展翅凤凰得名“凤城”,雅称“闽都金凤”,寓意吉祥。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和,物产丰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如今,连江全县总面积428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168平方公里(包括待统一的马祖列岛),辖22个乡镇277个村居,人口66万。

区位优势明显

连江是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县份之一,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前沿,省会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内,是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的一个大通道。与台湾、马祖列岛一衣带水,最近处仅距马祖列岛8千米,黄岐半岛设有台轮停泊点和对台贸易点,是未来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先行区。连江交通便捷,距福州城区28公里,距长乐国际机场47公里。境内有“三湾”(罗源湾、黄岐湾、定海湾)、“三口”(可门口、闽江口、敖江口),七条通道(温福铁路、沈海高速、沈海高速复线、104国道、201省道、福州东南绕城高速、福州西绕城高速)贯穿全境,已开通城关、贵安、琯头、丹阳、马鼻、浦口六个高速互通口,并设有连江火车站、透堡铁路货物中转站。新规划滨海大通道、福州北二通道、沈海复线等三条干线正在建设,届时还将开通飞石、可门等两个互通口。县城到可门港通港大道全程23公里、宽60米,主车道为双向8车道。

基础设施完善

物流方面,连江县整体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港口、航运企业参与区域物流建设。目前有省能源集团可门物流公司、印尼三林集团投资的福能万业物流、新加坡普洛斯工业物流、正祥国际物流等企业入驻,极大提升我县乃至福州外港的吞吐量和港区仓储、海运物流运输能力。

供水方面,全省第六大江敖江贯穿全境。从塘坂可门港引水工程日供水30万吨,一期按15万吨规模已先行建设,5万吨水量已达县城。

供电方面,拥有55万伏变电站1座,22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变电站10座,35千伏变电站5座。总投资320亿元装机容量1040万千瓦的可门火电厂,目前已有四台共24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发电并网,为连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能源。

通讯方面,城乡通信网络完备,通讯便捷发达,程控电话容量168万门,移动通讯网覆盖面达100%。

港口码头资源

连江县兼得河口港与海港之利,目前可重点开发利用的有闽江口的粗芦岛河口港和可门深水海港。粗芦岛位于闽江口南岸入海处,可利用岸线6公里,规划布置第三代集装箱泊位9个、5万吨级散杂货泊位4个,是福州马尾港向闽江口拓展的理想选择地。位于罗源湾南岸的可门港,为福建省六大深水良港之一。港区水域稳静,不冻不淤,可避12级以上大风。湾内水域面积180平方公里,平均宽度9公里,最大宽度约15公里,纵深约25公里,平均水深在-30米以上,天然利用水深最大达-80米,可全天候通航10-3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港区码头临时开放已获国家交通部批准,从2007年1月1日起国际航行船舶可临时停靠可门港港区,航道宽约2公里,主航道为30万吨级,是全省最大的航道,2014年港区年吞吐量达4660万吨。

全国水产大县

全县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38公里,大小岛屿122个,10米水深线内浅海面积41.5万亩,滩涂面积17.56万亩。全县拥有极为富饶的海产资源,海洋鱼类达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90多种,水产品总量居全省第一位,全国第二位,拥有“中国鲍鱼之乡”美称。

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山、海、岛、江等资源兼俱,加之1720多年的建县历史,流传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目前,全县拥有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江口“五虎守门”和“双龟锁口”、定海湾古沉船遗址、含光塔、长门古炮台以及林森藏骨塔等名胜古迹名闻遐迩,黄岐半岛战备时期遗留下的众多军事设施神秘撩人,青芝百洞山是福建省五大名山之一,自古素有“寺产灵芝闻海外、山称百洞重江南”和“武夷姥曲溪、青芝百洞山”的美誉。目前已开辟闽江口风景名胜、贵安温泉生态游、黄岐半岛滨海战地风光旅游等三条旅游线。连江是“中国温泉之乡”、“全国十大温泉休闲基地”,地热资源丰富,为福建省第二个县级温泉城,县内潘渡贵安村和敖江岱云村都蕴藏着温泉资源,其中贵安是全国地热资源极其丰富的区域之一,日开采量约10000多立方米,水温高达82℃,为硫酸钠类型水质,含有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矿元素。贵安温泉旅游开发区正在快速建设,以温泉游为重点的旅游品牌创建取得重大突破,贵安儿童成长体验馆、海洋世界建成,贵安新天地休闲旅游度假区、贵安溪山休闲旅游度假村获评国家4A级景区,青岛啤酒梦工厂获评国家3A级景区,年游客人数超过两百万人。

侨台人文优势

连江近台邻马,黄岐半岛与马祖最近处仅8000米。马祖列岛历史上隶属我县管辖,目前台湾在马祖岛设有“连江县政府”。两岸渔民世代在同一海域生产作业,地缘相邻、血缘相亲、习俗相同、文化相通,民间往来日益频繁。连江还是著名侨乡,据最新侨情统计,全县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港澳人士共33万多人,分布在59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全年海外侨汇都在3亿美元以上。连江在外创业能人众多,在建筑地产、文化娱乐、水产加工、物流运输等行业闯出了天地,涌现了一批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商界精英,集聚了连江人雄厚的民间资本。

优秀建筑之乡

我县现有建筑施工企业共有67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企业8家,二级企业14家,三级企业26家,专业承包企业2家,劳务企业7家,招标代理企业2家,工程监理企业4家,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4家。全县从事建筑业人数达6万多人,建筑界能人辈出,建筑业年产值已超过30亿元,是福建省“建筑之乡”。

总体发展思路

遵循“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发展要求,落实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北翼强县发展部署,围绕“一核、两翼、双轴、五组团”空间布局,实施“主动融入福州新区、精心打造新兴三城”发展战略,坚持山海互动、产城联动的发展措施,努力建设更富实力、更富活力、更有魅力的现代化新连江。

做大滨江滨海新城。主动对接福州新区连江城区组团和闽江口组团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滨江滨海优势和连江经济开发区产业优势,加快城市“沿江向海、东扩南进、西延北拓”发展,拉开发展框架。重点通过敖江流域综合整治和沿江大通道建设,推动城区向东、向南拓展;通过104国道改线工程,推动城区向西、向北拓展;通过建设滨海大道浦口至琯头段、江南花坞至琯头定公路,推动城区向琯头、晓澳拓展,形成覆盖8个乡镇的现代化滨江滨海新城。

做强海洋产业新城。主动对接福州新区罗源湾南岸组团规划,重点以滨海大通道和201省道为轴线,以可门经济开发区为依托,科学整合马透平原、可门港区和黄岐半岛9个乡镇资源,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推动海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沿马透、环马祖、接马尾的海洋产业新城。

做美生态旅游新城。主动对接福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贵安温泉旅游区辐射作用,带动周边5个乡镇联动发展,打造现代化、高品位的生态旅游新城。贵安生态旅游区突出以贵安为中心,向潘渡、蓼沿、长龙等周边乡村拓展,重点发展生态旅游、总部经济、商贸酒店、健康养老、休闲娱乐等产业,打造国内知名生态旅游胜地。现代农业发展区突出以丹阳、长龙、蓼沿、小沧等乡镇为重点,整合土地资源,形成规模优势,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基地。高新产业发展区突出以丹阳、蓼沿等乡镇为重点,健全完善基础配套,大力发展旅游工业、生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打造西北经济发展高地。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连江各种优势逐渐得以发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港口开发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至今,多次荣获“全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并先后跻身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行列。2016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2013年、2014年、2015年连续三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和“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双项殊荣。据初步统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57.2亿元,比增9.0%,“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5%(下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0亿元,比增11.9%,年均增长18.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0.0亿元,比增5.0%,年均增长5.1%;财政总收入38.1亿元,比降17.7%,年均增长2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7亿元,比降23.2%,年均增长21.3%;固定资产投资520.0亿元,比增22.4%,年均增长3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8亿元,比增22.6%,年均增长21.0%;实际利用外资9892万美元,比增8.8%,年均增长37.3%;出口总额3.4亿美元,比降15.6%,年均增长10.3%。

历史概况

据现代考古发现,连江至少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远古时代属扬州的区域,夏至周代为"七闽"地。到春秋战国时代,与福建毗邻的于越(或称"於越",在今浙江省境域)被楚国吞并,大批居民纷纷向福建迁移,逐渐融合成闽越族,建立了闽越国,连江属闽越国辖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闽越国,连江隶属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因闽越首领无诸等帮助汉王刘邦反秦灭楚有功,汉封无诸为闽越王,连江归他管辖。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灭闽越国,让百姓迁移到江淮一带,连江改属会稽郡(郡治在今苏州)管辖。到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闽越遗民返迁,自立冶县(在今福州)--这是福建最早置县,连江属它管辖。

西晋泰始年间(265-274年),在伏沙(今敖江镇白沙村)设置温麻镇,建有镇帅竖旗处和石塔等,后来毁坏无存。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连江建县,称为温麻县,隶属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直到隋大业二年(606年)隶属都没有变化。

隋大业三年(607年),大量裁减郡县,温麻县并入原丰县(治所福州,后改称闽县)。但只过了16年,在唐武德六年(623年)又从闽县析出,重置温麻县,同年改名连江县,"以县治连接江水故名"(宋《三山志》)。

唐天宝元年(742年),县衙所在地从伏沙迁移到今址,因地形似展翅凤凰,又名凤城。

从唐武德六年到清代末年,经历1289年,连江县都隶属福州。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连江属东路道(后改闽海道)。1925年,道废,连江为福建省直辖县。1933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将福建划分为4个省2个特别市,连江隶属闽海省。翌年1月事变失败,连江再度成为省直辖县。1934年7月,福建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连江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7年,福建划为7个督察区,连江第三次成为省直辖县。

1949年8月,福州、连江解放后,连江县隶属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改名闽侯专员公署)。1956年6月,闽侯专署撤销,连江第一次改属福安专署。1959年8月,恢复闽侯专署,连江又归它管辖。1961年11月,连江划归福州市。1963年8月,再划属闽侯专署。1970年7月,第二次划属福安专署(翌年迁址改名宁德地区)。1983年7月,连江重归福州市管辖至今。

城市发展概况

连江县城地处敖江下游北岸,位于县境中部平原中心,形似展翅欲飞的凤凰,故称“凤城”。104国道和沈海高速公路夹抱凤城而过。敖江流经城区南面,可与县内外港口通航,水路交通便捷。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集体、个人在县城建造大量房屋和更新城市基础设施,尤其1984年以来,在县城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入了建房高峰期,用地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科学。随着我县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连江对外联接通过增至5条,一步跨入“高铁时代”,成为福州市规划的大都市区的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建成区面积拓展了8平方公里,达到21平方公里。深化园林城市建设,建成北江滨慢道、西滨公园、九龙山公园等景观工程,新增绿地面积22公顷。 

“十二五”期间,我县基础设施快速完善,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经过五年建设,江北形成“六纵九横”路网框架,江南形成“四纵四横”路网框架,城东新区形成“一纵一横”路网框架,城区市政道路总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城市景观园林建设加快,通过省级园林县城考核验收。敖江流域38公里景观规划完成设计,莲湖公园等景观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续建北江滨慢道二期,新建江滨西段绿化景观、北江滨慢道三期,新城区客运东站等项目即将全面竣工,金凤大桥加快建设,桶街片区改造顺利进行,敖江路片区改造全力推进,敖江路顺利打通。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实行城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企业准运管理,建成城市管理服务中心。 

“十三五”期间,我县将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主导功能。围绕建设省会福州北翼区域发展中心,主动对接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福州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规划和建设县城区,加快完成连江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控制性详规修编,高站位提升中心城区在经济、文化、服务、创新等多领域的主导地位,实现高品质人居环境与高新产业的联动发展。全力推进旧区改造、新区建设和青塘片区“退二进三”,促进城区东扩南进、西延北拓、沿江向海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城市主干路网,扎实推进丹凤西路、北江滨路(浦下至乌石浦)、南江滨东路(文新村至体育公园)、朝晖路、北江滨路东段(乌石浦至浦口)、江南大道(江南东路、江南西路)等路网建设,做好104国道改造工程,拓展城市发展框架。健全完善市政设施、园林景观、亮绿工程等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扎实抓好一中片区、敖江路片区、朝晖路片区等旧城改造,加快县城区立体停车场建设。注重园林绿化和景观设计,实施内河水系整治,优化城区景观和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总体形象和品位。注重城区中心商圈建设,提升商业设施品位,提高新型业态比重,完善服务功能,打造现代流通业集聚地,形成高度繁华的现代中心商圈。 

民俗风情

连江的风俗人情淳厚朴素,独具特色。传承文明的节日习俗、地域浓郁的生活习俗、源远流长的生产习俗、独具色彩的人生习俗以及会聚人文底蕴的交际习俗,共同构成了连江风俗人情的基本内容。 

生活习俗 

【主食】  

我县主食以稻米、甘薯为主,杂以麦和豆类。沿海地区以甘薯为主,杂以米、麦、豆类,多数早餐稀粥,午、晚餐干饭。农忙时三餐均为干饭,午前午后各加点心一餐。沿海渔民渔汛季节,爱吃糯米干饭或大米、地瓜腥饭,饮家酿酒。副食品主要是:各类蔬菜、豆制品、肉类、蛋品和海产品。佐料有花生油、茶油、菜油、猪油、酱、鱼露(虾油)、糖、醋、酒、盐等。新中国成立前,一般居民一日三餐粗饭淡菜已很满足,逢年过节或喜庆之事,才宰鸡杀鸭做几道菜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食以大米为主,杂以面粉和复制品。改革开放后,城乡居民收入日益增加,饮食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肉类、蛋品、水产品、奶品逐渐增多,粮食用量逐渐减少。富裕之家开始讲究三餐营养搭配。 

烹饪方法有:煮、蒸、炖、炒、炸、卤、焖等,讲究色、香、味,喜甜、酸,尤善烹调水产品。对于海蜇皮、海葵、星虫、龟足、珠蚶、海螺等水产品特别讲究火候适中,佐料调配合宜,香脆可口齿留香。 

【风味小吃】 

连江县风味小吃丰富多彩。主要有鱼丸、扁肉(馄饨)、肉燕、肉面、拌面、牛杂、卤味、油饼、马蛋、蛎饼、锅边糊、炸芋糅、春卷、煎包等上百种。连江鱼丸、鱼面,历来名闻遐迩,享誉海内外。鱼丸以新鲜鱼剁碎拌薯粉为壳,以瘦肉等为馅,捏成乒乓球大小丸状,富有弹性,香脆可口,畅销福州及各县。80年代后在上海成为抢手货,风靡外滩。鱼面,以新鲜鱼剁碎搅拌薯粉手工制作而成,松软香脆,是酒席宴会常用佳肴。80年代后,流行药膳小吃,在禽畜肉类或鱼类中加枸杞、当归和桂圆等补品或中药炖煮,颇受欢迎。 

【嗜好】 

我县群众历来喜欢饮茶,当地产的绿茶以清明、清明前采摘的“清明茶”、“明前茶”尤受欢迎。70年代初,开始饮用可乐、果汁等饮料。80年代后咖啡成为待客上等饮料,并时尚矿泉水,但茶仍为主要饮料,中、老年人尤喜饮茶。 

县内百姓喜饮家酿酒,以糯米黄酒为主,沿海夏天多饮地瓜烧制的白酒。80年代后啤酒消费呈逐年上升势头,饮酒习惯有所改变。 

 岁时节俗 

【祭灶节】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晚。民间传说灶君是一家主宰,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上天向玉皇禀奏一家善恶,因此二十四晚应备饼、果饯行,祈求灶君上天多说好话,保佑合家平安。祭灶后。春节气氛逐渐浓烈。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蒸年糕、贴春联,送旧迎新。旧俗女婿在此期间多向岳父母送年货,俗称“分年”。出外务工从商的人也陆续回家过年。 

【除  夕】 

连俗除夕分“小同岁”和“大同岁”。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月小为二十八日)为“小同岁”,民间传说主要敬祀临水夫人。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为“大同岁”,主要敬祀祖先。是一年中菜肴最丰盛的一天。其中鱼(与余谐音)、蛋(俗称“太平”)和年糕(与高谐音)三碗必不可少,寓意“富足有余”、“岁岁太平”、“年年高升”。烧供后,合家团聚欢宴,享天伦之乐。长辈亦于此时给儿孙“压岁钱”,有的成年晚辈也给长辈拜年钱。晚餐后家家都要蒸“隔年饭”。储满水,备办凌晨供奉天地的素菜及翌晨素食早餐(因正月初一不能操刀)。然后按各自兴趣进行各种娱乐活动。旧俗还有“烧火炮”之举,民谣有“郑堂烧火炮,除死没大灾”之说,后已革除。改革开放后,多一家围坐一起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守夜待旦以迎新年。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为我县民众最隆重的节日。从农历腊月初三开始,家家户户都陆续进行洗刷除尘,俗称“筅堂”,把室内外及家具洗刷得千干净净,迎接佳节。正月初一零点起,燃放鞭炮,开大门,俗谓“开城门”,表示新的一年开始。各家正厅摆放香案。供以“岁饭甑”、“筐斗”、酒、果、茶等。早起先吃料(意为时运好),早餐多数吃素,或全日吃素。也有吃寿面、年糕(意纳福添寿)。午晚吃大米干饭和丰盛酒肴。商店、作坊初一起停业3天,连俗初一忌操刀、扫地、倒水、讨债和登门访友、探亲。凡事找好兆头,讲吉利话,一般互不串门。60年代起,除讨债外诸禁忌逐渐淡化。机关单位多在初一开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互祝互勉。初二日,登门拜亲访友,主人用年糕、糖果、瓜子、福橘、花生、香烟等招待客人,或煮料为点心。长辈并给儿童“压岁钱”。已婚女子,多在此日伴夫及儿女回娘家探望父母。初三、初四多自行安排游乐活动或访友。互道“拜年”、“祝福”、“恭喜”、“发财”等。初五早谓“接神早”,各家于早上即点香放炮喜迎“财神”。并于晚上再一次点香放炮。 

连江城关,还有“供过良辰”习惯。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夜,江南村潭下、东南街梯云宫(原址建国路中段)、东北街兴贤宫(原址816东路东段)等处,门前都挂有大红灯。上书“供过良辰”四大字,下面燃烧柴塔,烧到灰尽,附近居民都拣一块木炭回去留念。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此举相传系元大帅按戢闽中,连江是日纳款,以供其过,后沿为俗。民国后期已淡化,新中国成立后无此俗。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据民国版《连江县志》载,上元张灯自十四至十八日,明知县钱九思又增十九、二十两日,是我县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从正月初七、八即开始送灯,十六岁以下儿童所玩花灯由母舅赠送。娘家要给新嫁女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次年送“莲盆灯”,第三年送“吉灯”。正月十三日或十四日为“上灯夜”(即上彩夜),十五日“闹元宵”。是时。街坊、商店、民居、庙宇普遍张灯结彩,庆贺节日。部分乡村在这一日还成群结队到新婚家庭“看新人”。有舞龙、舞狮习惯的地方。龙、狮队沿街欢舞,沿途商店、居民各自用鞭炮迎接,男女老幼纷纷上街观赏,热闹非凡,一派升平景象。有些乡村常借元宵佳节之际,搞抬佛游神活动,俗称“出游”,各家都要出资献物,连日累夜,劳民伤财。新中国成立后,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开展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舞龙灯、舞狮、文艺踩街、诵诗、猜谜或球类竞赛等活动,节日内容丰富。 

【其他传统节日】 

【拗九节】 

正月二十九日,各家早晨以糯米、红糖、米时、甘薯、花生仁、豆、红枣、桂圆干、葡萄千9种食物煮成“拗九粥”,敬祀神祗、祖先,馈送长辈亲戚,故又名“孝顺粥”。家中如有年龄逢九者(逢年代末的九为明九,年龄能被九整除的为暗九),就向不同姓九家各乞一汤匙“拗九粥”,食以过九,解放后已少见。但亲戚中还有送九之俗。相逢者不送。 

【上巳节】 

三月初三日谓“上巳”(魏以前为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为三月初三日),各家门楔两旁各插一束:荠菜,俗谓“懿旨菜”,以祓不祥。是日人家以嫩艾叶拌糍加馅作粿吃,俗谓“菠菠粿”。 

三月三日又是畲族传统的乌饭节。传说是敬祀畲族祖先盘瓠,也有传说是纪念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反抗封建压迫的事迹。每年这一天,畲族男女老少都早起上山采摘乌饭树叶或果,与大米煮成乌饭,供奉祖先并作早餐,饭后举行赛歌,甚为热闹。新中国成立后多改为蒸煮糯米饭,加上猪油、红枣、白糖,拌上花生、芝麻等配料,更为香甜可口。 

【清明节】 

为传统祭祖节,家家上坟,扫墓祭祀,刷新墓碑,摆祭品,烧冥钱,压纸钱,下山时折两枝松枝带回,挂在门首,以表哀思。祭押时间,乡村与城郊不同。多数乡村皆以清明日祭;城关及城郊狂“清明”至“谷雨”之间任择一日均可。祭品十盘中必有光饼、贝螺、黄豆三盘,祭毕以贝螺、黄豆、饭粒撒于墓顶,一任鸟雀啄食。清明祭扫是饮水思源之举,许多华侨、台胞常常远渡重洋,回乡祭扫。机关单位、学校亦于此时组织干部、职工、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扫,以示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立夏节】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是日各家以豆芽、韭菜、或红糖拌米浆煎成咸、甜“夏粿”。祀神明、供祖先、馈亲戚,亦煮“锅边糊”,意在庆祝春夏丰收,祈祝夏秋好收成。是日起开始撤除床上草垫、棉垫等,以防湿潮生蚤虱。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为端午节,是最热闹节日之一,内容丰富。一是初五日午时各家门坎两旁遍插菖蒲、青蒿,以避邪招福;二是沿唐代“益智粽”遗风,以箬竹叶裹糯米、花生、豆、红枣或瘦肉等做成粽子,传说旧时把粽抛入江中,以祭祀爱国志士屈原,后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风味小吃,除全家老少都吃外,还用于馈赠亲友;三是喝少量“雄黄酒”。并喷洒屋角,以雄黄粉涂抹小孩头额、耳朵祛毒,也把雄黄放置水井、水缸中祛毒,又燃放“雄黄炮”以禳珍气;四是贴“午时书”,书内容各有涵意,如贴大门有“振襟歌正气,寄慨读离骚”之句,乃缅怀文天祥、屈原两爱国忠臣,解放后已极少见;五是炮制“午时茶”。藏以疗病,乡村是日常上山采集各种草药,据传午时采的最有效,过午后所制者稍差;六是龙舟竞渡,格外热闹,差不多万人空巷。初一至初五日,敖江两岸观者如云。连俗龙舟比赛每年在四月初一即开放龙船鼓,请民间诗人唱诗,内容多以三国故事为题材,并在龙舟下水之先延请道士祭禳,以庇佑划船吉利。有的家长还把男童衣、裤放在龙首,待祭禳后取下。祈求小孩平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龙舟竞渡作为群众性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对比赛方法进行改进,并加强组织领导,注意安全。 

【七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又称七巧节。连俗早晨以黑红豆、红糖煮糯米粥,供奉七夕夫人及祖先,祈求保佑儿童聪明平安。是日,父母还要送给新嫁女儿水果七件、九重粿一甑,女儿用以分馈夫家亲戚及邻居。新中国成立后此俗已渐稀。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连俗谓“七月半”节,各家任择一日备酒馔祭祀祖先,以表孝心。旧时七月节有办“施食”,信仰佛教的举行“普渡众生”仪式,摆祀品,烧纸马,放焰火,彻夜喧哗。铺张浪费。50~70年代中期办施食普渡的陋习基本已废,只剩祭祀祖先的习俗仍沿袭。80年代后期,个别地方又有施食普渡活动。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传统家庭团圆节。节前亲友间互送月饼(多晚辈敬长辈),连俗十六岁以下儿童由娘舅送花饼,八月十五晚,家家户户设宴欢聚一堂。入夜全家围坐庭院、天台或屋外,品尝月饼,欣赏皓月。文化人常在此夜赏月吟诗。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日男女老幼多作登山活动,登高望远,心胸开阔,以祈平安。城郊外之覆釜、玉华、宝华、玉泉、云居、石门、狮山及官头青芝诸山皆为主要登高地点。青年男女及儿童还携带风筝(俗称“纸鹞”),在山顶放飞。 

【冬  节】 

为传统二十四节令之一,也是祭祖节。冬至前一天晚,家家户户制煮咸、甜元宵丸(俗呼“油扁”)为主餐,并馈送亲戚。冬至晚上,合家团聚,在祖先牌位前摆设福橘、芹菜、青蒜、红筷等于圆盘或竹箩上。全家围在一起搓米齐丸(糯米和白米混合磨成)。有的用米 米 齐  捏成各种益鸟、益兽、稻草堆等,敬祀祖先和神明,以招祥纳吉。 

 生产习俗 

【农事习俗】 

【鞭  春】 

旧俗“立春”前一日,知县与典史均朝服,坐彩舆迎春于东郊,盛设仪仗,全署书吏、隶皂皆翻披黑羔马褂,手拈花枝,鼓乐前导,至演武厅坐定,礼房吏导拜芒神,行三叩首礼;复导至厅,典史献爵,请知县升宴席,典史旁坐相陪。儿童扮五谷神、田翁、田婆、书吏、隶皂叩贺毕,回舆至官署二门前,知县下舆,执春棒,礼房吏引至春牛处鞭春,三绕毕,又诣芒神前。礼毕。全县春耕开始,此俗,民国时已废。 

【开田头】 

春耕插秧须择好口子,避火星,怕秧苗旱干每年都有一户当先开田头,然后可以不择日播插。此俗解放后已少见,只有山区少数农户还沿袭。 

【祭新米 】 

我县旧俗早稻丰收后,须先用新米祭祀天地,意谓好年成全赖天地保佑。此俗解放后已逐渐淡化消失。 

【牛  节】 

农历四月八日为牛节。农民对耕牛十分爱护,规定牛节这一天牛不能下地劳劝,不能打、骂,中午或晚上还要煮米粥或黄酒炖泥鳅给牛进补,以提高体力,担负繁重的耕作。 

【祈  雨】 

多在农历七八月发生旱情之时,乡民先自行延巫设醮,求祷不应时,则舁其土神,各挈竹竿:竿缀蓝白色布,群集县公署,邀集全城文武官员,徒步拈香,乡众随之,鸣锣伐鼓,先祷于城隍,以次金钟潭。或有乡民自赴深山大泽,请“龙”来降雨。时知县辍刑名,禁屠宰,即不勤民事之官,值此时亦不敢拂民意,此举解放后已废。 

【渔家习俗】 

【造船】 

渔业生产造船为首要,船行海中若龙,船的许多部位均以龙的相应部位命名。造船须择吉日,定龙骨、铺底、钉简枕、安龙目等,船主都要举行庆祝活动。新船下水,还要举行比较隆重的仪式,船头、船尾、前后“水仙门”都要贴上红对联,并设宴招待船匠并送“红包”、献“太平面”。新中国成立后,新船下水多披彩放鞭炮,其他习俗逐渐间化。 

【张网】 

渔网安装由网师或老渔民主持,并选择吉日良辰,以大公鸡为活祭品,安放于鱼袋(即囊网)中部,以3把秤支撑,寓渔利大获。鸣炮后由主持人提浮子网,依次进行浮子、沉子的安装,整个过程禁高声呼叫和跨越网具,若公鸡叫,则祝好兆头,若公鸡被鱼网压死,则表明吉日好时辰。渔网安装完毕后传入“网寮”,等待出海。 

三、出海 

我县历史上,渔船出海,船主、船老大要到海神庙(妈祖庙或文武太平王庙)烧香,请来香火供在船仓神龛中。渔民身带海神香火袋,祈求平安。出海时,桅杆顶挂红色三角旗、船尾旗杆挂海神旗(后改红旗或国旗),并鸣炮与岸上家道别,家人鸣炮欢送,以祈发海。官头一带"连家船"出海尤为慎重,凡逢二、三、四、八日均忌出海(避俗语有三无二、不三不四、有七无八)。新中国成立后,出海习俗有所简化,道别仪式也只有每年的头一次出海才有,唯场面比前更为热闹。 

【大土船】 

我县旧俗有大王船出海。据传缘起筱埕。每年十二月初一,就开始造木质官船2艘。长4.5米,宽1.6米,船上画龙雕凤,船仓塑文武太平王神像,两旁塑有“保卫相”、“文武案”、“巡部”、“中锋”;船头塑有“喝浪大神”、“头锭”、“二锭”、“三锭”、“中舵”;船尾有用纸剪制的“正副舵手”、“罗盘长”等三十余尊及兵卒144人。各立其位,各司其职,船上彩旗飘扬。到正月初五早上,把船上应备之工具及生活用品备全,其中必有一对晒干大龙虾和一对大银鱼,象征海况良好。及夜,乡人抬着文武太平王的銮驾。众人簇拥着大王船,放航于海上。让人接回。传说大王船异常“灵验”,那乡接回必五谷丰登,海汛大发。因此.每年正月初五,都有许多乡村派大批人员到海上争接大王船,上至福州、官头,下至黄岐、北茭及台湾岛,都曾接过。民国37年(1948年),黄岐为接大王船,派数十名村民,并雇一排荷枪实弹的军队,随带水炮数十枚,于正月初四就来筱埕,武装强接。还有一年,台湾接回的大王船,第二年又放航于海上,返回筱蚪,此船一直存放在筱埕大王庙内,新中国成立后才毁。 

【庆丰收】 

外海渔船到达渔场,首获丰收要进行庆丰收宴会(俗称“做福”),并在船中举行祭海神仪式;内海渔船庆丰收则在海神庙中开展,大的庆祝活动多放在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进行游灯迎神,并连续游行几天。新中国成立后,庆丰收习俗仍然保留。合作化后多为渔民集体聚餐庆祝,破除迷信色彩和繁文缛节。 

附:【渔家禁忌】 

过去在渔业生产中,不可预见灾害较多,因而沿海渔民平时常有说吉利话和禁忌习俗。以祈求平安。如忌说:“翻”、“覆”、“倒”等字,意怕船在海中遇难。忌女人上船、跨网。称呼老年人不叫“依伯”(伯与掰谐音,意怕渔网破),要叫“依担”(意即鱼货成担,有发海之兆)。连家具、食具、船具等名称也往往与普通人家说法不一。如:器具损坏忌说“破”、“碎”,要说“开花”、“发财”,汤匙称为“舢板”,筷子叫做“柴只”,草席称作“科尼”,不说“鱼丸”(丸与完谐音)说鱼米齐,吃全鱼不能翻转等等。 

【工商习俗】 

【工匠】 

旧俗对工匠、木匠、泥匠、衣匠等非常尊重,尤其婚嫁喜庆、建房造墓,所请各匠均要事先商邀,开工选择黄道吉日,东家均要赏给“红包”,称作“花彩”,工间要热情招待,尊称师傅,防止匠师暗中作怪。此俗相沿至今。 

【投  师】 

旧时投师学艺多订有“艺本”,规定三年出师,师傅供食者无工资,不得中途逃艺,否则须还伙食费。出师后应留在师傅身边跟班2~3年,方准独立。多数师徒关系较为密切,有的情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者有之。 

【开  店】 

旧时商店开业须择吉日,放鞭炮庆祝,当天以优惠价招揽生意,服务亦尤为谦恭周到。有的还备烟、茶款待顾客。商界还常用哨语(暗语)作内部沟通,如1~10的数字,咸鱼店分别用“天、下、平、口、龙、子、门、不、贝、开”;米商分别用“台、式、川、律、位、陆、柒、拐、文、合”;百货苏广店用“上、共、大、占、仁、木、玄、挂、缘、拾”替代。还有把4说成“苏”。把7说成“脚底”,把15说成“月光”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哨语只偶而听见,年轻人多不使用。 

80年代以来,私人商业勃起,开张志喜比过去更为热闹,亲戚朋友除燃放鞭炮庆贺外,还赠送“财源广进”、“生意兴隆”等匾框以祝发达,有的还大办酒宴,以扩大影响,招徕顾客。商店的招牌除用传统品牌、名号外,含意日渐广泛,并制作精巧的商业广告以推销商品。 

人文古迹

连江风光旖旎,古迹繁多。这里有秀丽的青芝山、覆釜山、宝华山,还有迷人的文笔春烟、玉山听泉、云居观日。斑驳的长门古炮台令人浮想联翩,雄奇的五虎礁让人称奇叫绝,美丽的粗芦岛令你心驰神往。驱车前往多姿多彩的黄岐半岛,到定海湾观看古城堡、烽火台、古沉船遗址,去黄岐湾欣赏望乡亭、龟蛙接吻、盘蛇吞蛙。还可以登上马祖列岛,观赏牛角峥嵘、狮岭远眺、山垅映月等十大景观。从古代研磨石器到制作陶瓷器皿,从修建寺塔到修桥铺路……到处闪烁着人类的智慧结晶。 

一、文化遗址 

古人类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地方,人们称它为文化遗址。 

连江的先民从外地迁移到连江这块钟灵毓秀的沃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们选择敖江流域和丹阳、蓼沿、东岱、透堡等地的江河两岸土地肥沃的地方群居栖息。那个时期,人类已经进入母系或父系的氏族社会,开始磨制石器、制作石镞,制造弓箭,烧制粗糙的陶制器皿。 

从全县文化遗址大普查来看,已发现古人类使用过的石刀、石斧、石锛(古代人用石片磨制成的耕作器具)、石镞(古代人用石片磨制成的箭矢,即箭的前端部分)、石环以及印有方格纹、席纹、几何纹、篮纹的陶器和化石标本380多件,经福建省文物部门专家分类鉴定,确认是新石器晚期和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主要分布敖江、丹阳、蓼沿、潘渡、东岱、透堡等6个乡镇沿江、溪两岸30个村庄的荒山、岭地。其中东岱镇的云居山文化遗址面积最广,分布范围约10万平方米,是连江先民最多的聚居地。 

二、古代窑址 

窑址,是制作陶、瓷器皿的生产场地。连江早在南朝至宋代就开始发展陶瓷生产,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宋、元、明、清时代就已驰名中外,是福建省四大窑系之一。连江生产的陶瓷远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还珍藏连江浦口龙窑生产的青瓷、白瓷和黑釉精品。

全县各地较出名的有江南乡的魁岐、己古窑址,官坂的塘里窑址,长龙镇的真茹窑址,透堡镇的馆读窑址和浦口镇的浦口窑址。规模比较大的为魁岐村南山窑址,分布五个山丘,范围4000多平方米,陶瓷场地堆积层厚度达3米。从该窑址采集到的瓷器有碗、碟、盏、瓶、罐等生活器皿以及支圈、匣钵、垫座等窑具。陶瓷纹饰有印花纹、凹弦纹、篾纹以及卷草花卉等形状。釉色有青黄、青绿两种,经鉴定为南宋至元代时期窑址。

浦口窑址,以龙窑(龙窑:砖砌窑灶,窑长3050米不等,窑首设灶口,窑尾设烟囱,窑中叠放坯具,形似长蛇,古名龙窑。)为主,共有36个窑,号称"三十六"龙窑而闻名,分布浦口镇公路两侧十几个山丘和现中学所在地,范围1平方多公里,是连江古代瓷器生产窑数最多、规模最大、花色品种最多样的窑址。生产的陶瓷有黑釉、灰白、青花等,兼以生产彩色瓷,工艺、风格独特,花色品种不断更新,器皿制作形式多样化,除碗、杯、碟、盏外,还生产工艺要求较高的长颈瓶、圆唇撤口瓶、鼓腹瓶等数十种花瓶产品,窑窑各具一格。经鉴定为南宋至明代时期的古窑址。浦口窑址和魁岐窑址,同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和澳大利亚专家在定海湾联合进行水下考古,挖掘出土数千件陶瓷器,澳专家还实地考察了浦口龙窑,经分析、考证大部分是浦口龙窑生产的。

三、古沉船遗址

从闽江口至黄岐湾海域,古称甘棠港,是古今中外舟楫通航的主要航道,但由于古代没有航标设置,加上这里海域暗礁密布,船只夜航,经常触礁沉没。

据文物管理部门考察,先后在黄岐镇长沙村西南方1200米海域、筱埕镇蛤沙村东南方3500米海域和定海村250米海域发现11处古沉船遗址。从沉船点相继发掘陶瓷制品碗、壶、钵、杯、罐,端砚,铁炮,铜铳等水下文物3000多件,经鉴定系宋、元、明、清时期的沉船遗址。

1990年3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研究员柯莱德·克拉克和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吉米·格林、技术员罗伯特·理查德,会同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研究员张威以及国家文物局文物处考古人员,在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和连江县文化局的配合下,带领中国第一代水下考古班学员11人,进驻我县筱埕镇定海村,对周围300米海域进行为时三个月的水下考古,摸清了该海域9处古代沉船遗址,从海底挖掘出陶瓷器皿等文物2000多件,以及许多沉船的残板,并拍摄了海底沉船分布地点和海底文物的录像,测绘沉船点与文物分布地形图,对沉船位置进行了定标、定点,成功地完成了定海水下考古任务。中澳双方联合撰写了连江县定海水下考古学术论文,当年11月在《世界考古学报》上发表。

1975年还在敖江大王宫出土了"独木舟",现珍藏于福建省博物馆。 

四、出土文物

连江历史悠久,文物蕴藏量极为丰富。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征集和发掘部分文物。70年代后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征集和发掘工作,至2005年连江博物馆珍藏文物达4000多件,其中国家二、三级文物达2000多件,位列福州市五区八县之首位。

文物品种有石器、陶器、瓷器、金属器、玉器、木雕、石刻、文具、货币、布帛、砖瓦、族谱、拓片等类别。大部分文物是从民间、寺庙、古墓葬、建筑工地、水下沉船遗址等征集或挖掘而来。

1993年3月凤城镇玉山挖掘1座宋代古墓,出土铁牛、石砚、石俑等文物97件。1997年6月县文物部门配合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冯铭生对浦口宋代古陶瓷窑址进行考察、鉴定,采集100多件古陶瓷标本。1981年5月凤城北门群众建房挖基时发现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连江铸造铁炮2尊。同年8月,东湖镇东塘村在荒废已久的何姓花园里挖掘出一坛古钱币,重达150公斤,其中有30多件宋代古钱币,系珍贵文物。1987年定海小学少先队员,先后捐献出宋至清代陶瓷文物800多件,学校设立文物展览室,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县文化馆配合福州市文管会,在筱埕镇大埕口村发掘晋代古墓葬3座,征集出土文物21件,其中陶瓷"鸡首壶"属罕见的文物珍品。 

1990年在定海村征集"国姓府"(即明朝皇帝赐郑成功朱姓,故郑成功以"国姓"为标志,如"国姓府"、"国姓船"、"国姓壶"等等。)铜铳1件,经鉴定系民族英雄郑成功水师船所使用的小型火炮。现珍藏在连江县博物馆,其复制品在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展出。

五、古代建筑

古塔和古桥是连江标志性建筑。

(一)古塔    

古塔主要有唐代天王寺瑞光塔、元代云居寺普光塔和明代斗门寺含光塔。

瑞光塔 俗称仙塔、无尾塔,位于凤城镇北门兜。建于唐大中三年(849年)。塔身二层八角,高9.2米。古塔坐南朝北,花岗石砌造,仿木楼阁式。塔座高1.2米,塔基饰滚浪纹和天马、奔鹿以及双狮戏球等图案。塔座八角各雕刻一尊托塔大力佛浮雕,形神兼备。第一层高4米,正门两边嵌有1.85米高的两尊青石武士像,武士顶盔披甲,腰佩宝剑,极为威武(现只剩下残肢断臂)。一层塔檐排列五尊庄严的坐佛,神相各异。二层高4米,塔身按比例缩小,嵌刻简朴。在通往顶部的门槛两边嵌着两尊青石门神。南门镌刻柱联,北向塔门两边刻有一对挂联"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妙法莲华经",横额刻有"悉达多密怛啰"六个篆字。瑞光塔是福州地区现存最早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石佛塔,在建筑结构和艺术雕刻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现已被《中国古塔荟萃》收录,1961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普光塔 云居山巅有一石塔,塔名普光,俗称云居塔。普光塔建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塔高9.5米,花岗石砌造,二层八角,空心四门。第一层八面,正方位四面开门,侧四面各嵌刻一尊元代武士浮雕。四面门额上分别刻有寂照、光明、无碍、融圆阴字横匾。第二层与一层同向,正面开四门,侧面四向各设一凹字形佛龛,内嵌石佛。正门上方有一块竖碑,碑首有双龙抢珠图案,两边夹有波浪纹,正中阳刻"普光塔"。传说过去云居山住有一对年轻夫妇,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后因干旱,丈夫出海经商,一去十多年,妻子思念丈夫,就在云居山巅垒石成塔,日夜守望丈夫早日归来。后人就把这一石塔叫做望夫塔。1961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 

含光塔 又称斗门塔,位于县城东斗门山上。塔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屹立山巅,眺望城区,为连江县治标志。含光塔为楼阁式构造,八角七层,红砖砌建,高23.2米,第一层高4米,往上逐层缩减。塔内花岗岩呈三角形台阶,环绕轴心盘旋而上,直达七层。各层设有门槛,除基层翘角用花岗石外,塔身、佛龛、塔檐出拱均用红砖砌造。1985年5月国家文物专家曾来连江观察含光塔,经考证红砖砌建的古塔,全国仅河南开封、福建连江各一座,对研究古塔建筑艺术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因年久失修,塔身向东倾斜,有倒塌危险。1988年3月动工抢修,8月竣工。除以钢筋混凝土加固基座、嵌补裂缝、更换挑梁翘角外,塔顶加绕10厘米厚钢筋混凝土防水层,加高葫芦顶塔刹,塔身增高3.47米,全塔高度达26.67米。1980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桥

连江水陆交通便利,境内多河流,3公里以上溪流多达73条。据县志记载,连江有古桥149座,后随历史变迁,或毁于水火,或毁于战乱,或为现代公路桥所替代。幸存下来的46座古桥中,建于宋代的有8座,元代的有2座,明代的有6座,清代的有19座,年代失考的有12座。较为有名的有县城的通济桥、蓼沿的朱公桥以及官坂的塘边桥。

通济桥 又叫江南桥,南北走向,横跨敖江,连接江南村,是福汾公路第一大桥。

通济桥在隋大业三年(607年)由玉泉寺住持独觉法师发愿募修,当时因财力不足,只在桥头桥尾建造石梁,中流用渡船过渡,因此叫做"江亭渡"。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玉泉寺僧人真觉又募缘修桥,经过7年的努力,终于修成了通济桥。该桥采用卧式松排墩基,干砌条石墩台,弧形条石铺面,计18门,总长182米,宽4.5米,高9米,桥南区有162米长的石砌过水路堤。从宋代到民国,通济桥一共整修了14次。1953年通济桥改为公路桥,新增桥尾6个桥墩,1954年2月通车。1962年2月又撤除原石梁,利用旧墩,改用上铺枕木,用沥青卵石三合土盖面成新公路桥。1972年又重新改造成钢筋混凝土大桥,新桥14墩,15孔,全长242米,宽7米,两边人行道,拱出各1.5米宽,沿线布设混凝土栅形栏杆,高1米,桥面行车载重量达60吨。2000年又进行全面整修,桥身两边行人道加宽,改设钢筋栏杆。整座桥设计新颖、美观大方,富有浓郁的地方建筑艺术特色。

朱公桥 横跨白岩溪,是旧时福温主要通道,原是木桥,每年被洪水冲坏三四次。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知县朱定把它改建成石桥,梁式结构,有7个桥孔,长21丈,宽1.6丈,高3.8丈,桥北建有一座小塔。后人为了纪念朱知县的功劳,把白岩溪改为朱公溪,把石桥改称朱公桥。清康熙初年,石桥经募修后又崩坏。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又重修。1963年改建为木石结构公路桥。1977年6月又再改建为石墩两孔拱桥,拱桥跨径达25米,全桥长71米,宽6.25米。

塘边桥 又名洗马桥,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花岗石砌造,是架梁式平板桥,西南走向,2墩3孔,长12米,宽4.15米,高5米。桥头建有四洲佛方亭,四角揽尖顶,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面积达18.5平方米。亭旁种有参天古榕树,桥边沿溪设有石栏凳。是至今为止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座古桥。

六、摩崖碑刻

连江山多,石多。一些著名的风景区,如青芝山、宝华山、云居山以及山区海岛那些裸露的奇岩怪石,往往引起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诗兴大发之时,题诗作赋,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摩崖题刻。据旧版《连江县志》记载自宋代至清代题刻就有51幅,未记载的明代至清代以及琯头青芝山景区题刻近20幅。目前全县发现的摩崖题刻已超出140幅。

(一)青芝山题刻    青芝山景区历代题刻最为丰富,共有80余幅,真、草、隶、篆各种书法都有,现列举有代表性的几例:

明朝宰相叶向高题刻(在五曲洞石壁上,高2.3米,宽1.5米,草书)

孟溪之上为中峰,岩洞奇绝,去延尉公所居不数里,鲜有迹者。公芟芜刊阻,渐次开辟,名胜始出……赋二章,兼为公劝驾。

菡萏(即荷花)峰高俯碧流,孟溪环绕近沧洲。

天开灵境留仙住,海涌神山壮客游。

古洞云深藏蝙蝠,悬崖石出像猕猴。

  千年胜迹今方辟,好对青尊共拍浮。

丹梯百丈接岩扉,古寺青芝隐翠微。

山馆夜深闻虎啸,海天秋晚见鸿飞。

闲随樵伴时看奕,静掩禅关自息机。

我已投林君早出,沧江未许恋渔矶。

万历丙辰秋八月福清叶向高书 

明朝工部右侍郎董应举题刻(共5幅5首诗,行楷书法都有)

昔为榛莽林,今作青芝洞。洞里一声猿,惊醒游仙梦。 (题猿公岩)

不见因依地,能成空洞天。巨灵工作剧,日月隙中悬。 (题悬石洞)

吾观此岩中,点点皆成象。一似浑天仪,星辰缀其上。 (题星窝岩)

松叶满空山,仙人在何许?遗下三玉蜍,白白窥人去。 (题三玉蜍)

                                      小憩山泉下,侧足窥天际。岩屋满烟萝,风弦响迢递。 (题憩泉)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刻 共8幅,多镌在啸馀庐周围,行楷书法都有,多数不署名,如"佛在心头"、"不为米折腰"、"泽泉"、"晚归"、"石室"、"勺泉"、"濂泉"、"东觉岩"等。 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题刻 镌在蝙蝠洞岩壁,楷书"闽山苍,闽水碧"。

(二)宝华山题刻    

宝华山在县城西部,有玉泉寺、中岩寺、关公亭、品石岩等,风光秀美,尤其是山上松竹葱郁,岩石重叠,吸引了不少游人。历代的文人在这里留下了10幅题刻,其中明朝兵部尚书吴文华题刻为:

同孙台山等游玉泉寺

禅房响幽竹,泉玉细相和。香刹逢初结,熊轩喜并过。

清樽开石壁,高调散烟萝。欲去还延伫,山山暮霭多。

兵部尚书邑人吴文华

(三)云居山题刻    

云居山在东岱镇山堂村,南北被闽江、敖江环抱,是我县四大名山之一。满山青翠,怪石林立,有题刻4幅。略举二例:

果勇侯杨芳题刻     "海上飞来"四个大字,刻在山巅一块黏着贝壳的巨石上。

金华赵崇栻题刻     刻在云居寺周围岩石上,共有3幅:"天上云居,人间仙境"、"彤云碧海"、"十二光佛号"。

(四)其他题刻    

宋朝朱熹题刻 两幅在丹阳宝林寺山上的巨石上,分别为"降虎峰"和"雷移石"(落款已经模糊不清);另一幅在潘渡仁山七里岭路旁岩石上,刻"陟岵"二字。

清朝康熙御赐碑刻 碑文正面为正书阴字,上款"康熙己卯年蒲月吉日",正中"敕赐大中宝林禅寺",下款"住持比丘道远重立",背面正书阴字"祝圣万年山"。碑立于宝林禅寺前,坐北面南。

明朝监察御史林汝翥题刻 刻在琯头镇壶江岛大岩洞前岩壁上:"潮鸣空谷 丙寅秋日林汝翥(林汝翥,福清人,明天启六年(1626年),曾任北京南城兵马司统领。)题"。

七、名山古刹 

我县有名山16座,古刹148座,千姿万态,各有千秋。有的藏于深山,有的隐于翠谷,有的巧构于危岩之畔,有的屹立于奇峰之巅,有的与岩洞相通。古刹因名山而增姿,名山因古刹而焕彩;古刹因名山而益神,名山因古刹而添奇。

青芝山(寺)

青芝山,坐落于青芝山中峰,因山产灵芝,色青而得名。山上有108景,共有5峰、44岩、39石、10洞、4泉、1湖。景物集中,分布在方圆1平方公里的山丘上,山色妙在天然,多奇石异洞,世有"武夷九曲水,青芝百洞山"之誉。青芝山岩石千奇百怪,一石一胜,步移景换,驻足观赏,令人浮想联翩。

莲花峰居108景之首,群石垒垒,巍峨耸立在百洞山之巅。晨雾缭绕,浮在半空,阳光照耀,如镶金边,生气勃勃,蔚为壮观。

站在鳌湖畔龙门桥上,仰望莲花峰,可见一组岩石相叠,顶上一石似猴面,下方紧挨一石似桃,宛如双手抱着一颗半面绯红色的仙桃,故得名"猴抱桃"。

门亭上去数十级石阶,侧目东北,山脊间有一青石,形似蛤蟆,头向山坡,跃跃欲上,取名"蛤蟆上山",为青芝山第一胜。在观看"蟒蛇出洞"的位置上,平眺西南方向,有一上尖下大的岩石竖立山腰,状似杜鹃鸟在低首哭泣,惟妙惟肖,浑然天成。

在天门洞尽头右边,三岩并排而立,状如蟾蜍低首鱼贯而下,中间一蜍最为逼真,"三玉蟾"刻在其上。

八仙岩是百洞山第一奇景。西岗之上,八岩挺秀,浮光吐景,活像浮槎过海的"八仙",各得其姿。若值云雾缭绕,雾气穿行岩峡,恍若八仙飘浮,争奇夺巧,栩栩如生。出"一线天",游客蜿蜒而下,几步一转弯,一洞连一洞,洞洞铺台阶,九折迂回出洞口,名叫"九曲连珠洞",是山洞中最引人入胜的。《西游记》剧组慕名而来,"孙悟空"就在此斗勇斗智,解救出其师父"唐僧"。青芝寺称得上闽海名刹。原建在八仙岩西,明万历年间,移建今址,寺后山势陡峭,寺前断谷,使寺庙更增几分森严之势。前殿是林森重修,大殿外观是西式楼房,殿内保持中国传统建筑模式。大殿中端坐的如来佛像,高155米,胸宽08米,是林森在南京聘名匠用整根楠木雕刻而成,造型优美,神态慈祥,是一艺术珍品;观音佛龛前,有一盆灵芝,大如盘,色如漆,从明末保存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东觉岩白玉佛,高87厘米,肩宽40厘米,额镶8颗名贵钻石,通体光泽清润,洁白无瑕,正面佛容肃穆庄严,旁观则又笑容可掬。白玉佛、楠木释加牟尼和灵芝草合称为"青芝三宝"。

覆釜山(寺)

 "青芝连覆釜"自古就是一条登山通道,一路碧枝翠谷,鸟语花香,景色如画。覆釜山峰峦耸峙,以中峰似石釜倒置而得名。有16峰、72岩、9溪。山顶建过38座寺院,现有6座,丛刹毗连。各寺院规模宏大,建筑华丽,佛像庄严,经常法鼓金铎,响彻云霄。

其中年代最久的白云寺是1942年性清法师在历经一千昼夜祈祷世界和平法会结束后,利用鼎石寺旧址重建的。最雄伟的是忉利寺,因地势凌霄摩天而得名。纯石殿宇,全铜佛像,是其一大特色。如来佛像高4.05米,肩宽2.9米,重3吨,为八闽诸寺之冠。

覆釜山岩洞遍布,最壮观的要推东麓玉华洞,一块硕大的岩石如同瓦片覆盖成洞府,高8米,构成一方禅地玉华寺,洞前殿宇依山并列排成一字形,别具一格。

金福寺    

坐落在覆釜山西麓的狮山上,建于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传说清顺治年间,金福寺中有一年轻貌美尼姑,为了不受花花公子欺负,保持贞洁,毅然投江,被一乌鲤托起,坐鲤升天。她掷下的金钟化为岩,即金钟岩,矗立在狮山下,敖江岸边,狮山因之又叫师姑山。登上山顶,可鸟瞰凤城全廓。

斗门寺 

斗门山是座圆形小山,状如斗,斗门寺依山而建。寺西北有含光塔,为明万历年间邑人兵部尚书吴文华重建。登塔远眺,敖江在望,山环水抱,风景如画。

云居山(寺)

云居山素有"天上云居,人间仙境"的美称,山顶有普光塔,远眺东海,气象万千。云居山三寺鼎立,各距一公里。上庵寺始建于唐代,曾为明代名儒陈第讲学之所,寺旁有风动石;下庵寺附近仙桃石下,有一块虎石,似乎在守卫仙果,十分逼肖。飞鳄石在寺后,腾跃欲飞。静室寺掩映在密林白云之中,显得分外巍峨壮观。大门口横匾"静室禅寺"四字,系原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黑底金字,为寺庙增添了光辉。

宝华山(寺)

凤城西郊有一脉山峦,诸峰相连,自北西南逶迤至敖江之滨,包括玉泉山、中岩、后岩,合称"宝华三岩",又叫宝华山。隋大业元年(605年),宝华山建玉泉寺,山之西峰出泉水,甘洁清冽,北宋开宝年间宋太祖赐名"玉泉"。寺下关公亭是中共连江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现为革命纪念地。

中岩寺

千年古刹。在东南巨岩上屹立着"定光"小石塔,双层,高2米,方形,拱分八角。西北有两石室,均为巨石覆盖,夏雨初晴,岚光凝碧,置身其间,倍感清幽。

后岩寺

唐大中年间始建,寺前有"太极岩"、"橄榄岩"诸胜,后有"蝙蝠"、"水仙"两洞。火焰山、象山、狮山、文笔山隔江相望,青峰倒映,满目苍翠。

荷山寺 

凤城东郊荷山,因形似荷叶而得名。荷山寺为元代始建。李弥逊裔孙仕明,因世受宋恩,不做官,隐居浦下,辟荷山院,祀列祖像,明后改称今名。荷山寺面朝含光塔,寺旁凉亭有柱联:"橹声过寺潮初上,塔影横江月正来。"把临江独特夜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宝林寺 

经丹阳,上宝林山,"山随溪水转,岭向寺门分",确是一方难得禅地。梵宫建于唐文宗年间,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隐居于寺内。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与鼓山涌泉寺同蒙御笔亲赐"大中宝林禅寺"。鼎盛时,殿堂十多座,僧众千人,规模居县内首位。宝林寺建于一穴地中,传说建寺时,发现穴地中有一形如凤咀的巨石,无法破土整理,正感为难,突然风雷大作,飞砂走石,刹那间凤咀石被移到寺后,并显现"雷移石"三个大字。"虎跑泉"也有神话传说:高僧法诠建寺时,苦缺水,"虎刨而出之"。原名"虎刨泉",后与杭州"虎跑泉"同名,有"天下第二泉"之称,夏冷冬暖,色白味甘,是泡茶上品,闻名遐迩。

九龙山(寺)

越浦口,进筱埕,九龙山麓林荫深处有一佛寺,四殿五亭,建筑雄伟壮丽,这就是县内名刹九龙寺。传说长乐一长老"坐石浮海",从梅花到定海,开山建寺。由于寺院临海而建,在寺中可听到岸边传来的如雷的海浪声,故又名海潮寺。海潮寺依山傍海,风光独特,山门有名联:"海涌碧波增九龙飞舞,潮掀白浪壮五燕翱翔。"此联不但把寺名嵌在上下联首字,而且罗列寺周环境寺前九峰并列,寺后五丘簇拥自然贴切,向来为人们所称道。

八、敖江揽胜 

敖江,为福建省独流入海的第六大河流,干流全长137公里,其中连江境内流程63公里,自小沧流经县城,到东岱注入东海。沿岸层峦叠嶂,风光秀美,名胜古迹众多。尤其"敖江十二景",自古盛传不衰,并留下不少历代名人题咏墨宝。虽然有的景观已随地貌和人文演变而变迁,但多数景观仍令人心驰神往,产生寻幽探胜之念。

文笔春烟 文笔山矗立连江县城西南,又名云台山。文笔山壮临敖江,峰顶海拔607米,狮山、象山作前卫,半岭、芦溪扼其背,山下江水长流,山上草木常青。每年三月,文笔山峰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感。前人常说文笔山是连江的风水山,在清朝乙酉年间,"文笔山上金鸡鸣,连江一科十进士",这在当时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喜事。

蝶案潮平 连江城南有座石桥叫做通济桥(即江南桥),每当夜晚涨潮,沙洲为河水淹没,形如飞蝶,经星月辉映,微风徐来,好像展翅飞翔,文人墨客观者如潮,是一个罕见的景观。

宝华晴岚 城西宝华山,怪石嶙峋,妙景天成。宝华分前、中、后三岩,旧有十八景:宝岩、飞龙岩、天柱峰、天窗洞、羚羊洞、石门关、安居塔、棋盘石、伏虎石、松下石、三僧石、祈梦庵、尊者堂、栖贤亭、无边风月亭、石眼泉、定光佛。又有鲤鱼朝天石、金鼓潭等。宝华山川灵秀,景色迷人,在绿树的掩映下,偶尔会露出红墙一角,那是中岩寺、后岩寺、玉泉寺等寺庙点缀在山中。每当夏雨初晴,岚光凝碧,人在山中,疑是仙人。

玉山听泉 玉泉山位于县城西郊,有股泉水从山缝间流出来,颜色呈淡黄、水质甜美。据说古代寺里的和尚长期饮用这口泉水,不仅筋骨强健,而且声音铿锵有力,眼神明亮。唐天宝年间,经太守上奏,皇帝为这口泉赐名为"玉泉"。宋代建有玉泉禅寺,正殿佛龛下不时发出间歇的泉响,丁冬之声酷似琴曲。由于玉泉水质优良,附近的村民常到山上汲取泉水酿酒,酒味非常纯厚。20世纪70年代,连江啤酒厂专门在这里设水池,用这里泉水酿成的玉泉啤酒(现改名为"神达"啤酒)畅销八闽大地。

鳌峰雪霁 鳌峰在连江城南金鳌山,挺拔高大,草木茂盛,就像一头巨大的鳌鱼要出海游玩。每当隆冬季节,山顶白雪皑皑,一些文人常呼朋结伴,携酒踏雪。雪后天晴,积雪融化,成为一股泉水奔泻而下。南宫山麓的一间磨房就是利用这水流碾米磨麦,富有乡村情趣。现在因气候转暖,这种雪景已很难见到。

石门斜照 石门寺建于唐中和元年(881年),背倚青山,面对溪流,风景独好。当时这里有十个著名的景观:石门、覆釜、斗牛石、五台石、石鼓、玉人峰、玉华洞、清音洞、双鱼涧、半月池。石门在原石门寺对面的山坡上,因有两块巨石相对而立,一条山道穿越其中,因而得名。每当夕阳西下,霞光斜照山谷,雾霭飘渺,远近寺观,钟声隐约。1963年建南宫水库时,石门与寺没入水中,但库区的湖光山色仍吸引了不少游人。1983年又建太极观于水库边,雄伟壮丽,更添胜景。 覆釜归樵 覆釜山在连江城南六公里处,三峰鼎立,因为中峰好像倒立的铁锅,所以得名。主峰海拔509.8米,高耸入云,云雾缭绕。《连江县志》记载:"不到斗牛峰,不见覆釜面,登上覆釜峰,群峰皆足底。"每当夕阳西下,樵夫们砍柴归来,你追我赶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上,与日光、霞彩相映成趣,颇似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云居观日 云居山在敖江、闽江汇海处,距连江县城十五华里。满山青翠,怪石罗列。最奇特的是山巅上有一黑色巨岩,上刻"海上飞来",下有牡蛎壳黏附,给人沧海桑田的感觉。山中还有指动石、流米石、金猫戏鼠、彤云碧海等诸多景物,风光绮丽,令人陶醉。云居普光塔历来是重阳登高观日的好去处。每年九月,秋高气爽,四方游客云集。黎明前登上塔顶向东眺望,海天苍茫之处,荻壶、五虎诸岛都在波涛间出没。不久,一轮红日跃出海面,冉冉升起,满天红霞,万道金光,蔚为壮观。高僧释海筏有一副对联"海自混茫能蓄日,山无今古独云居",生动地概括了云居观日的独特景色。

伏沙雨牧 白沙村位于连江城东,旧时叫伏沙。由于靠近敖江,江畔泥沙淤积,成为大片沙滩。每逢春季,沙滩上绿草丛生,成为天然牧场。村里的牧童赶着一群群牛羊,沿江放牧,尽情嬉戏。春季多雨,那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牧童们头戴竹笠,身穿蓑衣,悠然自得地骑在牛背上,欢快地吹着笛子,使人不禁想起唐代著名词人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佳句。

岱江垂钓 东岱镇位于敖江入海处,俗称"岱江"。这里天高海阔,江海潮汛每日两次。过去岸边的渔民大多数都自置小船,以捕鱼放钓为生。每当太阳下山,渔民们乘着涨潮返航,海滩上横七竖八地停泊着各种小船。劳累了一天的渔民们在夜幕的笼罩下,提着灯笼,扛着钓竿,背着沉甸甸的渔箩,渔家的孩子们高兴地在前后追逐嬉戏,大家满怀收获的喜悦,真是一幅"渔歌互答,其乐何极"的生动画面。

潘溪风帆 潘溪位于敖江上游,过去交通不便,山里人大多用溪船运载木柴以及农副产品进城贩卖,然后再买些生活日用品回家。如果天气晴朗,东风劲吹,返航的船夫们升起了一张张风帆,乘风破浪。那一片片白帆在青山绿水之间跳动,就像穿花蝴蝶一样好看。山民们满足地坐在船头饮着自酿的米酒,谈论着今年收成情况,别有一番情趣。现在由于道路交通发达,水上运输已逐渐被公路运输所替代,这种景观也就无法看到了。

炉峰晓瀑 庐峰即香炉峰,位于县城东北五十里的长龙乡下洋岭下。《九域志》记载:"乡人章寿在这里修道,后来成仙飞去,留下了香炉。"据说原来由溪涧、泉水汇聚成一股瀑布,像一条银龙降落人间,一路飞珠溅玉,与晓色晨光相映照,景色非常壮观,颇似大诗人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生动写照。 

九、闽江口景观 素有福建门户之称的闽江口,沿线两岸山峰连绵,山势奇绝,重峦叠嶂,各显其姿。沿江可以饱览长门要塞古炮台遗址、双龟锁口、川石岛、壶江岛、五虎守门等诸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古炮台 我们从琯头镇乘船顺江而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闻名中外的闽江口要塞长门古炮台遗址北岸长门电光山炮台与南岸金牌山炮台隔江对峙。瞻仰炮台遗址,我们不由得想起1884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中法马江海战的情景。正是从长门炮台发射出的愤怒炮火,迫使法国军舰不得不仓皇而逃。睹物思人,我们不禁对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中华儿女肃然起敬。

双龟屿 到了长门电光山与隔江金牌山之间的江心,我们可以看见两座翠绿的小岛,形状似龟,得名"双龟屿"。"双龟"中流砥柱,形势险要,如两扇大门拱卫江口,所以也叫"双龟把口"。"双龟"同浮江心,相距不远,在江水涨落和阳光辉映下,犹如在江中自由游动,形态逼真,惟妙惟肖。据传夜间双龟合拢,阻止外船进入,白天分开,让水路畅通,故称"双龟锁口"。

壶江岛 船出双龟屿,极目瞭望,在飘浮的烟波中,有一弹丸小岛,南北长、东西窄,形如壶状,故名壶江岛。壶江岛面积3平方公里,居民近万人,以养殖、捕捞为业。壶江岛四面环水,山丘起伏,椿木、相思林郁郁葱葱,海风丝丝,沁人心脾。壶江岛著名游览胜地"蓝尾石室",又称"淡泉洞"。洞深15米,宽34米,洞中套洞,内洞下斜,铺设石阶,洞洞连通。洞底淡水泉眼,常涌不息,供全岛渔民饮用,传说是东海龙王赐予壶江岛民的甘泉。相传宋朝宰相叶向高未仕前,曾住洞中读书,故又名"叶相洞"。洞中岩壁镌刻林汝翥行书"潮鸣空谷"四个大字,笔迹苍劲雄浑。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慕名登上壶江岛,留下很多佳作,宋朝工部侍郎董应举撰写"壶江游记",张煌言编写"壶江即事"。民族英雄郑成功亲临壶江岛,并在该岛岐山下建筑水寨,至今遗址还在。

川石岛 从壶江顺流而下,便是环境优美的川石岛。川石岛北临五虎礁,南控壶江岛,西与粗芦岛对峙,东濒马祖列岛。岛长3.4公里,宽1公里,面积3.1平方公里,最高点芭蕉山海拔189.6米。 川石岛层峦叠谷,山峰挺秀,为闽江口天然屏障。该岛南北狭长,形似芭蕉,故又名芭蕉岛。芭蕉山有一天然洞府,南北贯通,又名"穿石岛"。登上芭蕉山顶峰,视野开阔,翘首东眺,东海烟波浩渺,马祖列岛尽收眼底。岛上锦峰秀岭,丛林染碧,满山翠绿。草木花卉,蒙受大自然甘霖雨露恩泽,报以默默生长,显现出"江山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的高洁品质,绘染出一幅海天交接的绿色景观,真有"江旁穿石亦自奇,山峰灵秀隐幽姿"之感受。 川石岛西北澳,临山面海,一片平坦沙滩,沙质柔软,海水湛蓝清澈,是游客日光浴、沙浴、海水浴最佳场所。清晨伫立沙滩,一轮红日从东方海平线冉冉升起,光芒映红大海,群鸥盘旋,上下翻飞,与一朵朵美丽浪花嬉戏,汇成一曲雄浑的"海之歌"。午间可以卧滩浴日,驾快艇冲浪,各得其宜,其乐无穷。傍晚凉风习习,海上升明月,无际海天,交织成缤纷世界。可是,历史上的川石岛曾经几度遭受日军和英军的蹂躏,抗日战争时期两度日军侵占该岛,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至今还留下"万人坑"遗址,铁证日军暴行。除外,岛上还留有鸦片战争后英、美等国传教士、商人相继修建的教堂、育婴堂、电报局等遗址。 

五虎礁 在闽江口波涛滚滚的海天交接处,还有一座长约300米的岛礁,怪石峥嵘,雄峙大海之中,浪花拍击,犹如五只斑驳吊额大虫,咆哮欲跃,这就是闽江口最负盛名的"五虎守门"天然景观。《闽都别记》记载:"五虎礁在闽江口,中有五峰,岩状似虎,故名五虎。"五虎礁面向东海,背水而卧,虎架鼎鼎,威风凛凛,各呈其姿,逼视大海,真有随时迎击来犯者之雄姿,令人称奇叫绝。粗芦岛 又称荻芦岛,东临川石岛,南隔闽江与琅岐岛相望,是连江县单岛面积最大的岛屿。全岛面积14平方公里,居民超过两万人。整个大岛犹如一座大型的四时如春的大花园,又似一幅优美的画卷,令人陶醉神往。

相传一千多年前,岛上九龙山有芦根数丈延伸而下,故又称荻芦岛。由于岛南一山隆起海边,形似熨斗,又叫"熨斗岛"。从熨斗山至塘下黄霞山之间港道,是天然抛锚地、避风港。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曾经两次避风于粗芦岛,在熨斗山筑坛祭祀海神,并勒石纪念。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炸毁,仅留废墟遗址。 

十、半岛胜地

多姿多彩的黄岐半岛,有着著名的定海湾和黄岐湾。由于面对马祖列岛,地理位置独特。明代全国建12座城堡,黄岐半岛占7座。这里不仅是天然渔场,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军事要地。

有一位新华社记者来连江采访,把连江比作一把张开的雨伞,那漂亮的伞柄即黄岐半岛。如果从高空俯视,狭长的半岛仿佛一条粗壮的手臂,与罗源县鉴江半岛合抱罗源湾。雄伟的半岛如同一条游弋东海的蛟龙,北茭鼻即龙鼻,突出部黄岐镇和定海村是两只龙爪,周围上百个岛屿礁石犹如颗颗龙珠。

定海湾 从县城驱车东行,半小时抵敖江口北岸官岭村。一条大溪把它分成东西两半,溪东即半岛起点。从敖江口到定海角海域为定海湾。

一进官岭,在海拔130米的小山上就能看见海蚀洞和黏于洞口的海蛎壳。明代大学者陈第墓也在戈沃山里,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右拐进入筱埕镇,有蛤沙、罗迴、大埕、小埕、定海,如粒粒珍珠星罗棋布。蛤沙村因盛产野蛤而得名,它是县城咽喉和门户,明代建镇,同时筑有城堡,设巡检司,现仅遗留城基。村前岛屿18座,其中3对为上担、下担,上礁、下礁,月屿、日屿,形状大小,一一成对,宛如神工鬼斧,堪称奇迹。

罗迴村是我县重要的水产科研基地,拥有冷冻、加工、养殖等产业,现已发展成为我省海带育苗基地,有"海带姑娘娘家"之誉。

大埕口,俗名"牛皮沙",有古迹"姚启圣庙"。清康熙十九年(1679年),福建总督姚启圣平叛台湾,驻兵于此,改名"乐平沙"。

"大埕不大,小埕不小",其实定海湾最大的地方是小埕,现为筱埕镇。筱埕港不仅是闽江口著名的渔港、商港,还是军港,元代后逐渐成为福建东部沿海军事要地。明景泰三年(1452年)增设小埕水寨,寨兵4402个,为福建五大水寨之一。筱埕前澳港为我省著名的天然避风良港,台胞船只也常在此停泊和修造,海陆热闹繁荣,夜景美丽异常,旧有"小上海"之称。

定海湾末端突出部是闽海要地,省会的咽喉和门户,有"会域重镇"之威名。定海村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元代设巡检,明代设千户所,建城堡,同时设参将驻守。现有古城堡、烽火台、抗倭碑刻、五忠墓、琉球墓、波斯摩尼教石刻、海潮寺以及古沉船遗址等。

 黄岐湾 东临马祖列岛,北至三都澳口与罗源湾口,包括安凯、黄岐、苔菉三个乡镇,是省内著名渔港和航运交通重要海域,也是海峡两岸人民渔业生产作业区域。海湾因最大的集镇黄岐得名。

经大埕口,进入安凯乡,这里山色秀丽,海边观日,尽览碧波晨曦。白云寺也是游览胜地,相传古时松皋龙从这里卷道入海,在岩壁上留有鳞甲遗迹,古往今来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到此探幽揽胜,一饱眼福。还有文湾船舶修造厂,拥有全省最大的2万吨级船坞。

沿岸中段为黄岐镇区,很像美丽的凤凰,古人称之"凤岐"。明代城堡背山面海,形同月牙,加上周围星罗棋布的岛屿,风光娇艳,被人们喻为"碧海明珠"。

港口向东南敞开,是对外开放港湾,台胞船只常在此停泊,建有台胞接待站。 西南望乡亭是台胞捐款建造。台胞为了表达思乡情怀,把亭命名为"望乡亭"。背山面海,眺望东海,马祖列岛历历在目大文豪郭沫若伉俪登临望乡亭,留下一首好诗:"东西犬岛波涛外,南北竿塘烟霭中。"

黄岐岛最热闹的日子是正月十五迎海神。1989年黄岐半岛与马祖列岛两岸渔民同时举行传统的"高照神灯"活动,共庆元宵佳节,为建国以来首次。

半岛最前沿是著名的苔菉乡。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南下入闽,虎头境灯火通明,似为引航。取福州后,朱元璋封虎头境寺为"通山第一寺",并赐横匾嵌于寺前。

中部有一谷地名叫后湾,是天然避风港。后湾浴场,滩平沙净,海水清澈见底。 半岛最末端北茭村有"连江海角"之称,也是我省著名的渔村。居民村落建造新颖,多为花岗石结构,盘山临海而立,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渔乡建筑气息。

北茭鼻形同一把利剑直插海区,形成两道峡门,峡门水道上6块明礁暗石成一纵队,抵住海峡中游,成为狭窄危险的航道。

站在北茭鼻,海岸陡岩千奇百怪,"龟蛙接吻"、"观音面海"、"盘蛇吞蛙",形象逼真,浑然天成。俯瞰大海,观看惊涛拍岸,沙鸥翔集,令人心旷神怡。

可门港 素有"沿海山区"之称的下宫乡,重峦叠嶂,历史上曾设烽火台,清末设海关分卡,隶属三都澳海关。如今可门港第一期工程已经告竣,全省最大的火力电厂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即将屹立于半岛北侧。

罗源湾内,从坑园门边至官坂虎爪山,13座岛屿连成了一片,筑起全省垦区最大的海堤,围成万亩虾池。不久将成为可门港生活服务区和临海工业区。

特色经济

港口建设

连江海岸线长,岛屿海湾多,因此港口众多。宋元时期,定海湾就是境内出口的口岸,到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琯头已成为重要商港。现有1个国家级渔港(黄岐渔港)、2个二级渔港、9个三级渔港、10多个天然渔港;拥有华电可门火电厂5万吨煤码头和1万吨重件码头、华电储运公司15万吨级卸船码头和5万吨级装船码头、可门港物流公司30万吨级卸船码头和5万吨级装船码头、官头3000吨对台贸易码头、官头3000吨油库码头、黄岐1000吨对台贸易码头等。 

从我县港口资源条件看,目前港口码头开发利用的重点是福州港可门深水港区和琯头粗芦岛港区。 

可门港区位于罗源湾的入海口可门头之内,罗源湾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属连江可门港。可门港具有深水、避风、避浪、规模大、锚地大、航道宽且顺直的特点,是福州港国际集装箱和大型散杂货、大型矿建、能源运输的主要港区,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深水港湾。2002年,经交通部、省政府联合审查,将罗源湾可门港区规划纳入《福州港总体规划》,并已把罗源湾南岸可门港作为福州外海深水港,定位为国际集装箱和散杂货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区、福建省及省外腹地外贸物资运输的重要口岸、福建对台“三通”的重要通道。根据规划,可门港区近期可供开发建设用地面积63平方公里,远期100平方公里,并将生活区规划在官岭一带,延伸至城关。岸线总长约30公里(新辉至浮曦),南岸线约9.4公里,可建码头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26个,西岸线约18.9公里,可建码头50个,其中可建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25个。其后方4万亩多的大官坂垦区及广阔的马透平原具备承接石油、化工、钢铁、电力等大型临海工业和物流企业的天然优势,是福建省未来发展大型临港工业的首选地。目前,先期落地的中国华电可门火电厂5万吨煤码头和1万吨重件码头、华电储运公司15万吨级卸船码头和5万吨级装船码头、可门港物流公司30万吨级卸船码头和5万吨级装船码头已经建成投运,恒联公司码头、福能万业公司码头、南方石化公司码头、兴博公司码头等多个万吨以上码头陆续开工建设。央企项目神华福建罗源湾港储电一体化项目、中石油渤海石油装备福建钢管项目、华电可门三期火电项目、华电储运8#、9#码头项目、葛洲坝集团可门工业园区二期填方项目;大型外企印尼三林集团6#、7#码头项目、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煤制氢项目;以及大型民企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己内酰胺项目、南方石化项目、福建恒捷实业有限公司差别化化纤项目、汇榕钢构、乐鑫建材、佳宇建材等三维项目都在大力推进中,随着这些项目的动建、投产,将大大推动福州北翼工业的崛起。 

琯头粗芦岛港区位于闽江口南岸,闽江口入海处,四面环海。陆域宽广,掩护条件好,波浪小,泊稳条件好,可满足集装箱船舶的泊稳要求。港区距104国道6.5公里,目前长门与粗芦岛相连的粗芦大桥已竣工通车。港区至沈海高速公路琯头互通口仅8公里。目前,粗芦岛马尾船政工业园区8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全面启动。全区供水、供电、供气扩容工程也正在作前期规划,以提升自身的项目承接能力。粗芦岛港区将以船舶修造产业链的打造、延伸为主,打造成全省乃至东南沿海一带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船舶修造基地。

水产之乡 

连江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全县海域面积3112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238公里,大小岛屿82个,水产总量连续多年名列全省第一、县级全国第二。全县共有渔业乡镇13个,渔业村105个,渔业人口19.13万人。浅海面积27672公顷(41.5万亩),滩涂面积约11710公顷(17.5万亩)。 

2016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01.04万吨,比增6.71%,渔业总产值206.44亿元,比增8.5%,其中海洋捕捞33.07万吨,比增-1.14%,海水养殖67.23万吨,比增11.04%。水产品加工量56.33万吨,比增4.51%;产值59.40亿元,比增5.21%。 

【水产养殖业】 

海水养殖2016年全县投放鲍鱼苗约18亿只,累计养鲍总量超过25亿只;网箱养鱼1.2万箱;滩涂养殖锯缘青蟹2000多亩、养殖缢蛏1.9万亩;浅海养殖牡蛎4000多亩、养殖紫菜1.3万亩、养殖海带约4万亩、养殖海参约500万头;淡水鳗养殖约300亩。培育鲍鱼杂交苗约3亿只;培育紫菜苗约1500万壳;培育虾苗0.5亿尾。全年海水养殖水产品总产量672260吨,比增9.82%,总产值110.9574亿元。其中,海带产量213309吨,比增7.06%;牡蛎产量170844吨,比增-2.40%;鲍鱼产量42004吨,比增18.78%;大黄鱼产量15220吨,比增10.34%;海参产量4619吨,比增9.75% 。 

淡水养殖   2016年淡水养殖面积450公顷,主要有鳗鲡、草鱼、鲢鱼 、鲤鱼等鱼种以及南美白对虾,年总产量6725吨,总产值0.913亿元。 

【海洋捕捞】 

远洋捕捞 全县拥有141艘远洋渔船,总功率54684千瓦,31994吨。2016年全县有119艘远洋渔船投入生产,总产量6.1673万吨(运回国内销售25305吨,境外销售36368吨),产值7.88亿元(福州宏东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产量52794吨,产值66711万元;连江县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产量2261吨,产值3618万元;福建省长福渔业有限公司产量6618吨,产值8452万元),主要捕捞品种有金枪鱼、鱿鱼、竹荚鱼。 

近海捕捞 2016年全县拥有大小捕捞船舶3234艘(其中:441千瓦以上82艘,147-440千瓦321艘,45-146千瓦609艘,16-44千瓦666艘,15千瓦以下1556艘),总吨:10.6264万吨,总功率:21.9866千瓦,捕捞作业类型主要包括:拖网、围网、刺网、张网、钓具作业。2016年近海捕捞产量26.9万吨,产值61.844亿元。 

【水产加工】 

全县初具规模的水产加工(冷冻厂)企业103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家,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 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全县有11家企业实行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10家企业实行HACCP质量管理,有25家企业实行QS认证,有119种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其中实行企业标准有74种),填补了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空白。2016年全县完成海带加工量13万吨,鲍鱼加工量3500吨,鱼糜制品4万吨,虾皮2.8万吨,丁香鱼630吨 ,海参600吨。2016年全县有福州龙福食品有限公司、福建亿达食品有限公司、福州海汇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福建省连江县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省连江县亿源水产品精制有限公司、福州旭煌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投入技改资金,新增6条水产加工生产线和3个车间、冷库改扩建设项目,共计投资1316.3万元。全年全县加工总量56.33万吨,比增4.51%,产值59.40亿元,比增5.21%。 

【水产品品牌建设】 

我县现有“江船长”1个中国驰名商标,“百洋”,“江船长”、“了不得”等13个省著名商标,浪涛牌盐渍海带,百洋牌虾皮和百洋牌速冻鱼丸等10种省名牌产品。“连江鲍鱼”、“连江海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 连江鲍鱼”、日兴(江船长)鲍鱼罐头加工技术规范福建省地方标准,“连江海带”、“连江虾皮”福建渔业十大品牌”,“连江鲍鱼”、“连江海带”、“连江虾皮”、“定海湾丁香鱼”福州市十大渔业品牌。但总体来讲,品牌较少,知名度不高。2016年我县委托县鲍鱼行业协会开展“连江鲍鱼”驰名商标申报,委托县海带行业协会、县虾皮行业协会、县丁香鱼行业协会开展海带、虾皮、丁香鱼等省著名商标等品牌建设,通过强化我县优势品种的品牌提升及带动作用,提高我县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扩大我县水产加工业的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我县贵安温泉、黄岐半岛风光的影响力,将水产精品和连江旅游相结合,通过在旅游景区开设特产店,将连江水产品包装成连江特色旅游产品,将连江海产打造成连江旅游的一个名片。 

【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全县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5家,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 6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 

【海洋设施建设】 

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全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三级以上渔港有17个:其中国家级中心渔港黄岐中心渔港1个,晓澳、琯头、东岱、奇达和后港等二级渔港5个,安凯的安海、沙澳、同心、筱埕的官坞、大埕、下宫的初芦、江湾、坑园的屿头、下屿、马鼻岗屿、苔菉东洛等三级渔港11个。

2016年全县有3个二级渔港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1、下宫松皋二级渔港计划总投资1684万元,150HP泊位3个,防波堤230米,形成陆域面积8300平方米。项目正在开展用海审批。

2、屿仔尾二级渔港计划投资5450万元,新建150HP泊位4个,码头126米,护岸总长494米。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3、坑园下屿二级渔港计划投资2274万元,新建600HP泊位3个,码头139米,护岸125米,形成陆域12850平方米。项目正在开展招投标工作。

其他渔港建设方面:

1、苔菉中心渔港总投资3.4亿元,新建防波堤1375米、码头总长380米、陆域形成20.7万元平方米。正开展施工图设计工作。

2、筱埕中心渔港计划投资2.4亿元,主要建设护岸、防波堤等。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晓澳一级渔港总投资1.97亿元,新建防波堤A段长1125m,防波堤B段长300m,防波堤C段174m,码头长405m,内护岸长1005m,外护岸长960m,港内水域面积为38.5万平方米,后方陆域约15万平方米。正开展海洋环评、海域论证。

4、黄岐长赤一级渔港总投资2.1亿元,新建南北两面道防波堤,南堤570m,西堤462m,可形成掩护水域42万平方米,陆域约15万平方米。正开展海洋环评、海域论证。

5、下宫初芦一级渔港总投资1.5亿元,新建码头340m,设270HP泊位9个,新建防波堤650m,形成港内水域53万平方米。正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6、苔菉北茭二级渔港总投资2085.4万元,建600HP泊位3个,码头185米。正开展决算审计。

7、苔菉茭南二级渔港总投资1718.02万元,新建400HP泊位1个,码头长33米、东护岸长57米。正开展施工图设计。

8、下宫乡江湾二级渔港总投资1674.22万元,新建150HP泊位2个,防波堤194米。正开展海洋环评、海域论证。

9、下宫乡上澳二级渔港总投资2497.06万元,新建防波堤255米。完成项目实施方案专家行业评审。

10、筱埕蛤沙二级渔港总投资5850万元,主要建设护岸、防波堤等。正开展海洋环评、海域论证。

11、晓澳百胜三级渔港和坑园前屿三级渔港正在施工。

12、黄岐后仑赤才三级渔港和大建三级渔港已于今年11月相继施工。

13、下宫乡渔村三级渔港正开展海洋环评、海域论证。

14、苔菉上塘三级渔港已完成可行性报告行业评审。

15蛎坞、凤贵、东岸和官岐村三级渔港正在向省厅申请列入“十三五”建设规划。 

【无居民海岛管理】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 连江县海岛总数222个(其中马祖管辖62个),面积45.3平方千米,岛岸线151.55公里。其中有居民海岛11个,面积40.69平方千米;无居民海岛211个,面积4.61平方千米。纳入国家公布的首批可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的海岛有7个,其中旅游娱乐用岛3个(洋屿岛、目屿岛、蛤沙青屿岛),交通运输用岛4个(长屿、小长屿、小长屿北岛、园屿)。我县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强度总体较低,尤其是距离大陆较远和人类活动较少的无居民海岛,基本上保持相对原始状态。近岸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堤连岛和堤内岛:在我县大官坂垦区,堤连岛有连江青屿、金牌岛、青屿、虎屿岛等,路上有路堤通过,部分作为堤坝节点,建有管理房、水闸等。

(2)养殖用岛:在岛上建有养殖场或育苗场,如连江青屿、乌猪礁等。

(3)旅游用岛:利用海岛景观和自然优势开发旅游项目,如五虎岛为闽江口重要的旅游观光岛;洋屿岛作为海峡西岸第一个实施观光旅游开发的无居民海岛,福建省明岛实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2月25日取得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苔菉镇洋屿岛的部分海岛使用权(海岛证120003号),用岛面积8.4327公顷,用途为观光旅游用岛,其中海岛分类型用岛区块分为9块,用岛类型分别为道路广场、人工水域、基础设施、观光旅游以及港口码头等,在福建省明岛实业有限公司数年来的经营之下,现已初具规模。

(4)公共服务用岛:利用海岛在岛上建助航标志,设立大地控制点、通讯塔等公共基础设施,如古鼎屿等海岛。

(5)交通运输用岛:利用海岛自然资源和天然屏障作用建设防波堤、码头等,如安凯乡的小猴屿。

(6)仓储用岛:在岛上建设危险品等仓储基地,如连江过屿。

(7)农林牧业用岛:利用海岛开发农林牧业,如中洲。

(8)民间信仰:海岛近村的村民或渔民利用在海岛上建设大小不一的庙、龛、坟墓等,如小猴屿等。 

无居民海岛保护现状 我县海岛保护与利用工作从1995年至今先后投入150多万元用于我县黄岐东鼓礁、筱埕镇黄湾岛、苔菉北茭洋屿岛、筱埕定海青屿岛、苔菉过江岛、安凯奇达址洛岛、安凯奇达西洛岛、筱埕兀屿岛、黄岐金沙岛、黄岐洋坛岛等10个无居民海岛开展封岛栽培工作。从封岛后的增养殖效果来看,封岛增养殖对于保护海洋自然资源,保护海岛的生态环境,增加渔民的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作用,为我县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目前筱埕镇黄湾岛是县级海洋特别保护区。2012年,连江洋屿海岛整治修复项目列入全国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的示范点。修复项目包括受损山体加固与修复工程、植被修复与林相改造工程、植被修复配套工程和垃圾整治处理工程等四大工程。国家补助专项资金500万元。目前该项目修复工作基本完成,等待验收。 

温泉之乡

连江县是个地热资源十分丰富的县份,温泉主要分布在潘渡乡贵安村和敖江镇岱云村。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057年(宋嘉祐二年),连江就已开发利用温泉。近年来,随着连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地热资源的利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价值也备受关注。  

【贵安地热资源】  

贵安地热位于连江县潘渡乡贵安村,距福州市28里,离县城和沈海高速公路连江出口处仅22公里,车程距离不过35分钟。贵安是全国地热资源极其丰富的区域之一,其温泉日出水量大,水温高达92C,含有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矿元素。1983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到贵安视察当地经社会发展情况,更使她闻名遐尔。1988年成功打出第一口地热井,水温为45°~84°。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温泉开发项目增多,先后有不同的钻井队施工开采地热井,钻井数增至22口,并陆续申请办理了采矿许可证。2005年,我县出资委托湖南核工业地质勘察院开展可控源大地电场法物探工作,对贵安800米以下地热埋藏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编写了《福建省连江县贵安地热田地球物理勘查报告》,对今后深部钻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2007年4月,为准确掌握贵安目前地热资源状况,我县又委托福建省地质工程勘查院对贵安地热资源实施储量核实勘查工作,编写了《福建省连江县贵安地热储量核实报告》,进一步摸清了贵安地热资源基本情况,为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10月,经福建省国土资源评估中心批准认定,贵安现有地下热水B +C级日允许开采量为7000 m3 ,充分说明了贵安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同时,认定贵安地热水温介于84℃-63℃之间;水质类型以SO4-Na(即硫酸钠)型水为主,外围属于SO4-HCO3-Na(即硫酸、重碳酸钠)型水,PH值7.75~9.20,溶解性总固体为333.44~419.40mg/L(毫克/升),主要含有偏硅酸、氟、氡等多种微量元素,按医疗热矿水水质评价标准,可命名为氟水、硅水、医疗热矿水。  

【岱云地热资源】

岱云地热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发现的隐伏地热田。根据福建省矿业协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对岱云地热田的区域控热构造和热田矿区地质特征、地质调查和物探、钻探资料评价分析表明:贯穿敖江盆地的主要断裂北东向的福州一连江断裂和北西向蓼沿一东塘断裂交汇部出现十余处温泉异常,特别是交汇于敖江镇岱云村附近盆地内小断裂十分发育,而岱云地热田就是位于最东侧的温泉地热异常区之一。并且,敖江河流自西南流入平原,从东北口入海,为地下水提供了丰富的补给来源。岱云村地下热水就是主要受断裂构造的控制,通过断裂构造渗入补给。勘查圈定了100米深度内,30℃等温线热异常面积为0.92平方公里。2005年9月,经福建省国土资源评估中心批准认定,岱云地下热水B+C级日允许开采量为4000 m3 。同时,认定岱云地热水温介于72℃-61℃之间;水质类型属于CL·S04--Na(即氯化物、硫酸钠)型水,PH值8.77~9.2,溶解性总固体718~672.29mg/L(毫克/升),主要含有偏硅酸、氟等多种微量元素,水质评价为医疗用地热淡水,只能洗浴,不可饮用。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根据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地热资源属国家34种重要矿产之一,而且作为温泉度假区的灵魂和生命线,温泉还是创造旅游品牌,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唯一根本保证,因此地热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将以市场经济运作机制配置采矿权,通过联合改造,遵照采矿权公开挂牌出让、有偿使用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地热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毫不动摇地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将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实现全县温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小康连江作贡献。  

县城区地热供水开发利用情况。由福建省兴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城关地热供水工程,从1995年11月18日开始正式从岱云向城关地区提供全天24小时不间断温泉热水。经过12年时间的开发建设,已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县城区温泉管道铺设已达80000多米,县城区使用温泉的家庭数累计达到10000多户,超过5万县城居民在家中即可享受到温泉沐浴的快乐;县城区近50家宾馆酒店也都提供温泉洗浴服务,如温泉保健、理疗、桑那、足浴等。同时,县城区及周边部分地区还拥有4个温泉澡堂,每天都吸引了众多平民百姓前来洗浴。连江县城因此被赋予了福建省"温泉城"的美誉。城关地热供水工程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改善了县城区人居环境,提升了县城区居民生活品质,成为连江县投资环境的一大亮点和一大优势,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贵安温泉旅游业开发利用情况。贵安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始终受到外界高度关注。1994年,由福建省体育局投资1300万元率先开发建设了温泉游泳训练基地,主要配套室内温泉游泳馆、商务酒店和娱乐服务设施等。1998年建成开业以来,每年都接待了众多全国游泳健将到此集训,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度假休闲、体育健身、商务会议。与此同时,由台商蒋启弻先生投资2100多万美元,依托潘溪岸滩,开发建设了拥有18洞国际标准球道的福州温泉高尔夫球场,贵安也因此成为全国5个同时拥有高尔夫球场和温泉的地方之一。1998年建成开业以来,球场每年也都吸引了众多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游客前来度假休闲、体育健身。  

2005年,贵安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紧紧抓住国内外温泉旅游业日益兴起的难得契机,充分利用贵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决定全面启动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组建了连江县贵安温泉旅游区管委会和贵安温泉旅游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福州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福州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贵安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旅游专项规划。根据规划,贵安温泉旅游度假区以贵安村为核心,以潘溪为纽带,涉及沿岸3个乡镇13个村落,总面积89.9平方公里,是全国规划以"温泉"为主题的规模最大的旅游度假区。主要发展定位是融度假休闲、保健养生、生态观光、商务会议、企业庄园、科普教育等六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度假区。从2006年开始,度假区先后被列为福建省"十一五"旅游专项规划的十大重点项目之一、全省精品旅游项目之一和福州市六大旅游品牌之一。  

2008年6月,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批复我县为"中国温泉之乡"称号,成为我县获得的首个国家级旅游品牌,对于扩大连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度假休闲、旅游观光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茶叶之乡

俗话说,"云雾山中出名茶"。连江县的长龙镇、丹阳镇等一些山区乡镇,山高雾重、雨量充沛、日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具备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解放初期,我县茶叶种植面积仅700余亩,产量仅16多吨,当地百姓守着金土地,过着贫日子。 

解放后,我县逐步扩大了茶叶种植规模,并开辟了华侨茶场、八一茶场、儒洋茶场、虎山茶场、飞石茶场、祠台茶场、益彻茶场、辰山茶场等近十个专业茶场,主要种植品种有福鼎大白、菜白、福云6号、福安大白、政和大白茶等。截止目前,我县茶叶生产面积达到2万多亩,干茶产量6000多吨,产值4000多万元,主要种植福云6号、福鼎大白等。其中长龙镇拥有茶园面积1.86万亩,其余的茶场,则分布在马鼻透堡5400亩,东湖1000亩,丹阳2000亩等。 

长龙镇素有“云上茶乡”美誉,产茶历史悠久,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史称"鹿池茶",因外形条索紧细,浑圆光滑,银灰色泽,耐冲泡香气清爽持久,滋味响甘醇厚,汤色碧绿清澈,深受人们的喜爱。早在1911年长龙“鹿池”绿茶就获得国际巴拿马银奖。1995年获中国茶文化博览会新产品奖,2009年长龙乌龙茶荣获第七届“中茶杯”一等奖。2010年长龙畲峰茶厂生产的黑珍珠乌龙茶荣获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改革开放前长龙镇只有各村集体茶园1200多亩,发展至今长龙镇现有茶园面积1.86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8家,年产干茶5500吨,年产值3500多万元, 

2007年以来,我县实施小面积茶改示范,改变长龙茶叶广种薄收,由数量型转为质量型多品种开发,坚持绿色为重点,按规范化产品化的要求,改造350亩老茶园,作为乌龙茶示范基地,对1000多亩的小种茶和梅占精心管理,天峰等四家茶厂购置新设备,聘请制茶师指导,生产出长龙高档次绿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等种类,创建了“滴碎绿”无公害茶叶商标,长龙第一茶厂开发出“梅兰春”、“云绿”绿茶,长龙天峰茶厂开发榕韵茉莉花茶、“龙顶云尊”红茶,长龙大真龙茶厂开发“大真龙”,畲峰茶厂开发“畲峰”黑珍珠乌龙茶系列,产品通过QS认证,不仅得到市场认可,而且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茶农得到真正的实惠。 

今后我县将加强茶文化经营,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发展品位。一是加强茶文化建设和经营,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依托长龙镇“南洋风情”华侨文化生态休闲观光园,以举办畲族“三月三”、休闲旅游茶、茶艺茶道表演等活动为载体,传播茶文化,巩固培养新的茶叶消费群体,加强茶文化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传统特色与现代风味相结合的茶文化,挖掘长龙鹿池茶叶获奖100年发展的历史和趣闻轶事,展示丰富多彩的茶礼、茶艺、茶道、茶俗,将茶文化与旅游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培育茶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造品牌效益。实行长龙名优茶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促进名优茶生产上规模上档次;同时整合长龙天峰茶厂开发的“滴碎绿”、“云顶龙尊”红茶商标,畲峰茶厂开发的“畲峰”黑珍珠乌龙茶,真茹茶厂“大真龙”乌龙茶以及长龙第一茶厂“长龙绿”统一宣传,扩大知名度,建立销售网络,做到产品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提升长龙茶叶品牌形象,带动茶叶企业健康发展。 

建筑之乡

连江县建筑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期就拥有一批能工巧匠,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建造了许多富丽宏伟的建筑。千年前建造的通济桥、宝林寺、瑞光塔以及明朝建造的“厦王里”、“山堂里”等,见证了连江古代建筑工匠的智慧和建筑历史的久远。而今仍摆放在福州西湖公园大门口的两只狮子就出自连江石匠之手。 

解放后,连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始终把建筑业作为连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引导培育。1950年成立了全县建筑工会,把分散的建筑工人组织起来,集体经营,形成现代建筑企业的雏形。八十年代,借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连江县建筑企业数量由少到多,生产经营由粗放到集约,施工队伍由弱到强,建筑产品从单一到多样化,施工技术从落后到先进,建筑市场从乡村、本县到全国各地,建筑业得到蓬勃发展。到1998年,全县拥有建安企业23家,可承担各种工业、民用、路桥、水利、电力、码头等工程施工,以及仿古建筑和高级装修作业任务。不少建筑企业在全国大中城市均设有办事处,建筑工程遍布全国近20个省市、65个县(市)。1999年,我县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建筑之乡”,成为全国47个“建筑之乡”之一,大大提升了连江建筑业知名度。 

2002年起,为适应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我县启动了新一轮以产权为核心的民营化体制改革,通过“强强联合”、增资扩股以及吸纳社会资金人才的积极参与,做大做强我县建筑企业。到2005年,基本完成了全县建筑企业股份制改制改革。经过企业改制和优化组合,我县建筑业注入新的活力,运营管理不断创新,企业资质不断晋升,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建筑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16亿元以年递增44%的速度发展到2007年33亿元。 

2008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筑业的若干意见》的扶持政策,连江县建筑业迅猛发展壮大,不断拓展省外建筑市场,在武汉、北京、上海、合肥、成都、南京、广州等大部分省会城市承接施工任务,建筑施工队伍遍布全国,为我县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成为我县重要支柱产业。全县建筑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33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146.67亿元,年均增长28%以上。2013年,建筑企业为连江创税2.37亿元,特别是县龙头企业福建省中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2亿元,占全县总产值35.6%,创税1.12亿元,进入全省民营建筑企业20强之列。 

截止2016年5月,全县建筑施工企业共有67家,其中总承包一级企业8家,二级企业14家,三级企业26家,专业承包企业2家,劳务企业7家,招标代理企业2家,工程监理企业4家,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4家。全县从事建筑业人数达6万多人,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0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49人,中级工程师1181人,建造师资格人员707人(其中一级建造师107人,二级建造师600人)。可承担各类房屋建筑、市政、路桥、水利、钢结构、幕墙、园林绿化、各类装修设计施工、城市路灯照明等工程施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PHP网站源码广元SEO按天收费价格红河SEO按天收费遂宁建站报价鸡西网站设计模板报价海南优秀网站设计价格南平网络营销推荐襄樊设计网站芜湖seo优化忻州网络广告推广公司廊坊网站优化报价北京网站搜索优化景德镇优化永湖至尊标王广东外贸网站制作多少钱焦作建网站哪家好大理网站优化按天扣费哪家好大丰网站优化按天扣费推荐光明网站搭建报价枣庄网络营销推荐宜宾外贸网站制作滨州设计公司网站公司横岗企业网站制作布吉百姓网标王推广价格楚雄阿里店铺运营报价新余网站优化软件公司坂田模板推广价格上海推广网站哪家好天水网站关键词优化公司盘锦英文网站建设推荐宿州网站推广方案哪家好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