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网 新闻 推荐 政务 镇街 视频 楼市 汽车 美食 旅游 文教 公益 金融 资讯 健康 数字报
EN
新闻频道 本地 综合 公告
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干舞台!中山日报社6人获评“特聘人才”
发布时间:2023-04-03 来源:中山+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4月3日上午,中山日报社在中山市网上新闻发布厅举行2022年度“中山英才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签约仪式。此次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共评选出特聘人才35名,其中,中山日报社有6人入选,占比17%


签约仪式现场。记者 余兆宇 摄

6名中山日报社特聘人才“亮相”

据介绍,6名成功入选特聘人才的报社员工分别为明剑、查九星、张英、陈慧、黄廉捷和冷启迪。

明剑:中山日报社影像中心总监

被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广东省新闻摄影学会评为“2020年度广东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鹤鸣洲杯)年度最佳编辑”。同时还获得“2020年度地市报最佳摄影编辑”称号。

查九星: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主任

于2019 年被评定为中山第六层次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近五年来,主要获奖作品包括:《奋力追回“失去的30 天”》(文字评论)获2020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等。

张英: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资深编辑

著作《生活的哲学和哲学的生活》第一作者。近五年来,主要获奖作品包括:2021年编辑《中山海归青年的三味书屋》获广东省报纸副刊三等奖等。

陈慧:中山日报社影像中心副主任、首席记者

获评2020年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山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近五年来,主要获奖作品包括:《全省第一例危重症患者ECMO撤机成功连续报道》获2020年度广东省新闻奖二等奖等。

黄廉捷: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首席编辑

出版诗集《站在平台看风筝》《磨碎》,以及诗选《穿行》等。其个人获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颁发的“抗‘山竹’,笔如椽。狂风骤雨中,你的身影美丽”荣誉及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文联颁发的“讲述文艺家的初心与坚守”荣誉等。

冷启迪:中山日报社影像中心副主任

近五年来,主要获奖作品包括:《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第一作者)荣获广东省优秀社科普及读物,采写《中山海归青年的三味书屋》荣获2021年广东省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三等奖等。




签约仪式。记者 余兆宇 摄

将持续推出业绩成果以飨读者

据了解,我市于去年4月印发《中山市新时代人才高质量发展二十三条》,特聘人才政策是该“二十三条”中份量极重的一个创新举措,是中山人才分类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按政策,全市特聘人才分七个领域,其中,宣传思想文化人才板块独立设置,进一步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的重视、对该战线人才的关心关爱。

为优化人才结构,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市级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中山市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实施方案》。

自开展2022年度“中山英才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申报活动以来,共有160名人才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经所在单位初审、行业主管部门复审、市委宣传部核准、专家评审、综合研判、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等环节,共有35名人才入围2022年度“中山英才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特聘人才,涵盖社科理论、文化文艺、新闻媒体三大类别。

公布6名成功入选特聘人才的报社员工后,中山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伍学标表示,希望报社以特聘人才评选为动力,持续推出有高度、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力的业绩成果以飨读者。同时,中山日报社党委将始终坚持人才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舞台


编辑 蓝运良  二审 朱晖  三审 程明盛

相关报道
热点专题
  • 2024中山市救助管理站开放日
  • 专题丨网络中国节·端午
  • 专题 | 2024高考加油
  • 专题丨飞跃伶仃洋
  • 专题|2024年中山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解读与答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