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务服务

    教务系统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智慧校园综合门户 邮件系统

  • 教学科研

    图书馆 科技管理中心 学报编辑部

  • 信息服务

    信息公开 校历 网站导航 正方数字化校园(原个人服务中心) 学院黄页
  • 校园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学院微博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 就业创业

    就业网 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网

  • 信息服务

    网站导航 校历 学院黄页 智慧校园综合门户 学工系统

  • 数字资源

    图书馆 空中英语 名校公开课 世界大学城 光机电应用技术教学资源库 精品课程

  • 新生导读

    学院概况 招生网 校园风光 校歌校训
  • 校友网 媒体看工贸 校歌校训 校园风光
  •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教育理念 组织机构 校歌校训 校园风光

  •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媒体看工贸

  • 招生

    招生网 专业设置 重点专业

  • 人才引进

    人才招聘

  • 区域融合

    校企合作办 知识产权服务园 电子信息研究院
  •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学校章程
    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教育理念
    组织机构
    校歌校训
    校园风光
  • 新闻中心+
    通知通告
    学校新闻
    多彩校园
    信息快讯
    媒体看工贸
    网上金榜
    时政专栏
    招标公告
    学校视频
    主题教育
  • 人才培养+
    专业设置
    重点专业
    成人教育
  • 科学研究+
    科研处
    图书馆
    学报
  • 校园文化+
    学报
    校史馆
    毕业季
  • 公共服务+
    学校黄页
    电子校历
    网站地图
    网上调查
    教师指南
  • 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网
    就业信息网
    提前招生网
    毕业生跟踪调查
  • 教学资源+
    创新创业教学资源库
    光机电教学资源库
    数字资源
    名校公开课
    在线学习平台
  • 人才引进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工贸   >   正文
  • 通知通告
  • 学校新闻
  • 多彩校园
  • 信息快讯
  • 媒体看工贸
  • 网上金榜
  • 时政专栏
  • 招标公告
  • 学校视频
  • 主题教育

中国网:出彩职教!浙江温州中高职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加速跑”

作者:中国网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1日 22:21  浏览:


在实训车间,教师一边向学生讲解整车拆装的理论知识,一边走到汽车旁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这一幕正发生在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的汽修中心里。

让每一个人都能出彩,看浙江温州职教“新答卷”。5月9日-10日,2024年“教育环温行”媒体采风活动先后走进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理工学院、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5所学校,媒体采风团用镜头记录、用文字讲述着温州中高一体化的生动职教故事。

激活关键要素

加快新时代人才培育

“眼镜金属支架的连接处应焊接光洁、规整、平滑、匀称。”在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的金属镜架实训中心,顶岗实习的学长正手把手指导学生对金属镜框进行手工点焊。

“学校的眼镜产教融合基地就是学生的沉浸式工作台。”瓯职专老师说,每周都有专门的实训课程,让学生上手进行操作。

对于职业教育来讲,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名气的关键所在。“我们学校采取的中高一体化贯通教育,强化技能培训,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将实训实操的课程前置到中职阶段,将难以掌握的理论课程后移至高职阶段,更好优化中高课程体系,高度匹配学生不同学龄、学段的成长规律。”瓯海职业中专校长刘胜早说。

近年来,该校对接瓯海眼镜支柱产业,开设眼镜产教融合基地,涵盖眼镜设计、研发、生产、检验各个阶段并高度融合“智能制造”,做到将眼镜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通过眼镜与工业机器人的“学科融合”,以“研”助“创”,推进眼镜“黑灯工厂”智能改造项目,实现常规眼镜的批量自动生产。

图为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操作机械臂。

机电学部实训室、信息学部实训室、交通学部实训室……走进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各色的专业实训室引起了媒体采风团的关注。“这所学校的实践性教学,融合‘教、学、做’于一体,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与10多所省内高职院校合作中高职一体化班级培训,今年新增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两个新的合作专业,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为不同优势、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发展机会,量身定‘做’各种技能型人才。”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学生走出校园“围墙”,走进企业生产一线,能熟练上手应用操作已成为一种常态。

聚焦创新发展

培养数智化人才

图为温州理工学院老师介绍智能设备。

从上手实践操作智能制造的生产线,操作数控车床对打磨精密零件,到打造人机共融系统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温州理工学院定期沟通研究产业动向、补充完善培养方案,共同打造的“新课表”让不少学生感到“专业又实用”。

“我上手操作后,才懂得数控车床是如何运作,这可以为我以后工作打下基础。”林同学边学习零件的精确加工技术边介绍道。

近年来,温州理工学院为培养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通过打造近一万平方米的校内实训基地、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工程训练中心以及工程基础实验室、工业自动化实验室等40余个专业实验室,“让学生不出校门也能掌握专业所学的实操知识和体验智能化工厂的设施。”温理工老师介绍道。

无独有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也跑出智慧职教“加速度”。

图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物联网实训室。

戴上VR眼镜、利用数控笔便能“沉浸式体验”拆分零件的乐趣;老师利用教学设备开展大场景交互式实训项目;在云计算运维实训室里学生学习云计算的核心技术……

“这是我们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建立以数字产业链为主线的数智实训大楼,以‘产学训研创用’理念打造科教融汇共同体,助力学校教学及科研高质量发展。”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老师说。

据悉,该校通过开设新技术应用“2+1”创业实验班,以科研成果转化实战项目为牵引,建立以实训为基础、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核心、以研发为动力、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实训+科研+创新创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创造能力。

数智化教育的潜力在温州进一步释放,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前景可期。

深化产教融合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图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老师指导学生操作。

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的阀门智能制造生产性实训基地里,设计数控车床、机器人、加工中心、MES系统等智能化设备映入眼帘。

“现在生产水平发展太快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到的方法有些已经不适用于实践。”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永嘉学院老师说,“现在的工艺水平提升了,如果我们还按照以前的东西给学生讲,就会和实际生产情况脱节。因此,产教融合十分必要。”

据了解,该校根据阀门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要素建设泵阀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和泵阀装调与测试实训基地,培育本土泵阀技能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度实现产业、职教的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

图为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利用设备对眼睛视力进行检测。

“行业协会+”是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双向奔富”的一个缩影。2023年7月15日,浙工贸与中国眼谷合作的“眼视光技术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正式揭牌,浙工贸借助中国眼谷的影响力和园区内200多家企业资源,将实践中心打造成为一个集教学实践、学生实习、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产教融合基地,该实践中心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

“接下来,浙工贸将与中职学校一起扎实做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合力建好一体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打造区域一体化办学成果,努力培养符合温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浙工贸负责人如是说。

打破课堂教育、专业学院、行业协会与企业产业间的“围墙”,温州职业教育学校在携手育人的基础上,校企协同创新的融合发展正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全力畅通学生成长通道,探索建立一体设计、贯通衔接、灵活多样的长学制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中职和高职、本科接续联动开展人才培养,是温州市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举措。目前,温州全市共有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45所,在校生10.6万人。

下一步,温州将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为主渠道,以助力职业教育学生人人成才、人人出彩为目标,积极探索中高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元融合、贯通衔接、协同育人的温州样本,聚焦中高一体,打造优教强城。

网站链接:http://t.m.china.com.cn/convert/c_TzJi7MOO.html

责任编辑:中国网 最后编辑:2024年05月11日 22:21
上一条:教育之江:谈“新”!我省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 下一条:中国网:浙江温州:多措并举助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