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发展
发展趋势
郑州

郑州的发展前景是什么样的?

主要想知道以后郑州的商圈发展会集中在哪边,还有就是人均工资平均水平会到哪一步,有都高?
关注者
402
被浏览
319,236

28 个回答

-----------------------------------------

有答案把郑州经济归结于挖沟和盖楼,我觉得不是很客观

加上题目提的是郑州发展前景,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列一些数据吧

郑州2013统计公报GDP是6201.9亿

拿房地产所在的第三产业来看,房地产业增加值是281.8亿,

对比金融业增加值487.4亿元 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57.8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65.5亿元

有明显距离

即使将范围扩大到建筑业,2013的增加值369.1亿 对比市府规划的七大主导产业

现代食品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01.3亿元

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492.7亿元

新材料产业完成增加值411亿元

也并不高

所以把房地产业描述为郑州的支柱产业实在是太高看它了

接下来 说说对郑州发展前景的一家之言

由于我国市场还是个政策性的市场,长官意志对于地区发展还是有影响的

博士上台和习总对兰考的情有独钟

首先使得郑州目前在政策上、发展上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其次郑州也有底气抓住机遇,这底气,一个是人口,一个是区位

人多,工资低,一方面能够吸纳一定的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有内需潜力可挖

区位则是难得复制的优势,也是郑州相对其他城市的独特竞争力

所以 自空港实验区批复以后,有不少难得的好项目、好政策不断在郑州落地生根

如习总视察过的郑欧班列,中铁装备

前不久刚刚敲定的南车、北车装备基地、菜鸟、京东等

这些项目无疑会成为郑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助燃剂

当然,郑州也不是没有劣势

河南省的教育资源不够丰富,人才吸纳还需要努力

各类行政机关单位的开放程度还较低,官僚气息还挺浓

总之 前景是光明的 大家多多努力吧

---------------------------------------------------

毫无疑问二七商圈现在和将来都是郑州的中心商圈,目前二七的典型商业项目有大上海,百盛,大商,北京华联,以及德化步行街和各种小商品批发市场。

由于毗邻火车站和汽车站,目前各种项目都有一股浓浓的县城气息。

未来华润万象城(14年4月开业)和丹尼斯大卫城,两个超级项目入市后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交通上规划有地铁1 3 6号线。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东西沟通只有一条正兴街,南北的道路很窄,交通拥堵是一大弊端。另外一个劣势是绿化很少,各种老旧楼影响观感。

潮牌聚集地花园路,这个商圈不像圈,是一条路,从花园路最南端的紫荆山一路向北依次有正道中环,国贸360,丹尼斯,在建的万达中心、建业凯旋广场,正弘蓝堡湾的商业。

虽说时尚大气了很多,可是各个项目的距离有点远。


个人觉得未来有潜力的是高铁商圈,即金水路以南,高铁站西广场以西,商都路以北。

商业体量巨大,交通便捷,也是三条地铁环绕,周边小区也很多,既有正商、海马公园、建业天筑等商业小区,还有报业集团,交通厅的家属院等。规划的也有市民广场和健身公园。

其劣势在于,那么多开发商里边没有擅长商业运营的,除了绿地、升龙其他基本是郑州本土,虽说有轨道交通控制中心,新华社河南分社,文化产业大厦等政府行政单位,但是真的能招来什么样的商,确实难以预料,尤其是现在商业不景气,比如高铁站正对面的绿地之窗签约的正大生活馆开业一直杳无音讯。

最后一个是航空港地区,目前规划还不完善,不少道路都还在修建,可以观望一下。

至于郑州的人均收入确实不高,而且由于郑州除了各类国企、央企之外,没有什么好的民营或者外企,比如互联网、四大等,上升速度目前看不会太快。

但是由于各类地方土豪、拆迁户的存在,消费能力是有的,关键是消费习惯的引导和改变,比如开保时捷却为了四块停车费纠缠半天的奇葩思维。

编辑于 2014-05-26 10:43

随着航空港区获批、米字高铁规划、自贸区获批、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实施,以及中原城市群获批成为国家级城市群,郑州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也切实进入城市发展的加速期。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唯一核心,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近年来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断吸引龙头企业进驻,从而带动经济规模5年连跨3个千亿台阶,实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

图:2016年郑州经济总量在大中城市中居中,增速维持较高水平

郑州在经济发展上的表现可圈可点,GDP 5年连跨三个千亿台阶,经济排位在全国不断提高。2016年,郑州在经济发展中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在中部城市中仅落后武汉居于第二,且与武汉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自身发展来看,郑州2011至2016年的短短五年时间就实现了三个千亿台阶的跨越,且经济增速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图:2011-2016五年间郑州突破三个千亿大关,并保持高增长态势


产业破旧革新

积极承接东部转移,引入龙头企业富士康

2011年成拐点之年



原有产业以煤炭、水泥、电解铝等重工业为主。如果十年前谈到郑州的产业,被大家最常提及的是年年带领郑州GDP增速超全国的煤炭、水泥、电解铝等重工业,这些产业也被视作当时的支柱产业。但随着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加之近几年需求趋势减缓,导致郑州钢铁产业亏损、煤炭市场流失,传统工业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郑州急需改善产业结构,争取新突破。


2011年引入富士康,成为郑州的“拐点”之年。2011年以前,第二产业在郑州的占比总体呈现上升之势,而第三产业则呈现下降之势,2011年第二产业占比为近十年最高点。同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突飞猛进,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郑东新区建成后吸引金融业、服务业企业入驻逐渐发力,但更重要的是郑州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入富士康,并由此带来相关企业入驻,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图:2011年是郑州产业发生变化的“拐点”


图:随着产业转移和龙头企业相继落地,2011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迎来爆发点

郑州能成功承接产业转移、引入富士康的原因有三:第一,郑州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为其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企业将制造厂设在郑州,一方面极大缩减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另一方面依托郑州交通枢纽的优势,公路、铁路、航空运输齐头并进,物流业极为发达,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第二,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超过一亿,郑州作为工业城市,装配加工业基础雄厚,加工人员技术熟练,为产业转移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第三,彼时郑州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均在全国排名居后,对比东部沿海城市,郑州成本优势较大。


富士康演绎一个企业带动一座城市:得此条件,郑州成功吸引富士康在2010年落地,由此迎来了郑州各类经济指标的爆发式增长。富士康的到来吸引了其他著名手机厂商如中兴、天宇、创维等集聚于郑州航空港区,形成郑州智能手机生产集群,使郑州电子信息工业在规模以及创新能力上都有了质的提升。2015年郑州生产智能手机超过2亿台,其中富士康苹果代工厂就生产了1.3亿,全球每七部手机就有一部生产于郑州。


目前,随着高成长产业逐渐落地,郑州承接产业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策略初见成效。2016年,七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2294.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超七成。其中,战略新兴产业(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首次超越高耗能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值达49%。

图:2016年郑州七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7成

表:2016年郑州七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

产业集聚催生了城市格局的变化,郑州主要产业集中在主城区以东的郑东新区—经济开发区—航空港区经济发展轴上,这三大区占郑州的GDP比重不断攀升,当前已至19.4%。其中,郑东新区以发展金融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为主,未来将吸引河南省内外大批高端人才,这类人有较强的支付能力。经开区以及航空港区则以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未来吸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工人转移。

图:郑东新区、经开区和航空港区三者合计GDP占郑州全市比重不断上升

图:郑州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基本布局在东部郑东新区—航空港经济发展轴上



位于中国地理中心

“米字型”高铁网络四通八达

国家物流枢纽



郑州能够成功承接产业转移与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交通枢纽地位有关。郑州位于中国地理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腹地”,连接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贯通南北。有此优势,郑州得以成为全国性的交通枢纽及南北方物流运输节点,是中国铁路网络的“心脏”。


图:郑州高铁线路四通八达


按照国家高铁规划,郑州将建成全国的“高铁心脏”,架构“米字型”高铁格局,分别从郑州向中国的四面八方延伸。当前郑州已经开通京广、郑西和郑徐高铁,通过京广将中国南北串联,通过郑徐高铁将中原地区和长三角地区打通,通过郑西加强与西部联系。另外一个数据看,经过郑州的高铁车次539趟,通过高铁能通达的城市数超过120个,未来,郑万、郑合、郑太和郑济4条高铁线路也将陆续建设开通,“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建成将使郑州到合肥、济南、太原、徐州等城市的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中部地区内部及与东部城市之间联动也更为紧密。可以预见,未来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铁3小时经济圈将覆盖方圆1000公里城市,近7.9亿人口。


表:郑州“米字型”高铁线路覆盖中部大部分节点城市

随着交通枢纽条件的极大改善,随之而来的就是郑州商贸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郑州已成为国际化物流枢纽中心、中国商品集散中心之一,郑州航空港区也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6年,郑州新郑机场货邮吞吐量超过45万吨,远远超过其他中部省会城市,排在全国第七位。


郑州升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枢纽经济是其前瞻目标。“米字型”高铁使得郑州坐稳国内交通枢纽地位,而《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要把郑州打造成“国际性枢纽城市”,作为亚欧大通道的重要枢纽,郑欧班列、新郑机场的全货机航线使郑州成为亚欧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近几年,郑州的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超30%,而且发展到今日,国际地区货邮量已超过国内货邮量。2016年新郑国际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班占50%以上;今年前4月,进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邮吞吐量已占新郑机场总货邮量的六成。此外,郑欧班列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向西,并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陆海相通,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的121个城市。


图:郑州依托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陆海相通,成为一带一路先驱






资料来源:中国指数研究院绘制



产业集聚使郑州成为吸引省内人口第一站

城镇化空间大


河南是人口大省且城镇化水平低,河南人口在选择就业时多将郑州作为第一选择,人口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是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产业聚集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各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落地,加上郑东新区的发展,郑州可提供就业岗位数急剧增加,吸引了省内外务工人员集聚。2011-2015年间,郑州人口由886万增至957万,年均人口增长18万,超越武汉、广州位列全国第六位,人口吸附能力强。


图:郑州2011-2015年年均增长18万人



图:河南城镇化水平49%,有近5000万农村人口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局


一方面,郑州所在的河南省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2016年人口超过1亿,常住人口近9500万,而且当前河南的城镇化率仅4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河南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人口。而这部分人口在选择城市时,第一选择就是省会郑州。近5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在省内转移的占比持续提高,2016年累计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近6成选择省内转移,而在省内,郑州毫无疑问是吸纳力最强的城市。2016年河南省新增62万农民就业转移,其中九成选择在省内就业,不到一成会选择去省外务工。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电信的春节人口迁移数据,郑州春节期间人口返乡目的地除本省城市外,还有河北的邯郸、邢台,长三角的徐州等地,表明郑州的人口吸引力并不仅局限于本省,其区位交通、产业优势都不断吸引着省内外人员前来务工。


图:近五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占比持续增长,人口回流明显






图:2016年河南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就业超九成






数据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的《2016年河南省就业形势报告》


结语


综上所述,郑州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无可比拟的区位交通以及人力资源优势,同时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引进龙头企业富士康,由此促使城市产业结构实现升级,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并吸引大量劳动力人口进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种依靠龙头带动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值得中西部城市参考借鉴。此外,中原城市群获批国家级城市群,郑州晋升“国家级中心城市”等政策性利好也对郑州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郑州产业结构依然偏向中低端,经济首位度不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据主体地位,高端就业岗位的缺乏使城市难以吸引高质量人才进入,同时经过2016年房价快速上涨后的高房价压力也使城市优势减弱,且从城市群的角度来看,郑州仍处于核心城市的虹吸阶段,虽然腹地广阔,但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不足。未来,我们认为,在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后,郑州城市的框架还将进一步拉大,对于周边人口的吸引力还会增加,城市的潜力将继续提升,但郑州唯有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补齐科技创新和高端功能短板,才能真正发挥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作用。

编辑于 2017-07-20 18:17

郑州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未来20年进入中国前十城市是必然的,至于原因简单总结如下:

1 地理位置,中原地区,沟通东西南北,地理位置不仅要看平面位置,还要看地理环境和地质情况,比如类似的武汉,武汉东西向地理条件不好,导致郑州到成都和郑州到上海的高铁时间比武汉到成都和武汉到上海的高铁时间更短。

2 人口中心 河南农业大省,10年前河南城市化率倒数第二,只比西藏好一点,现在倒数5名左右,未来城市化进程将持续,最终会达到中国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将给郑州带来大量的城市人口

3 人才资源 郑州大学生数量名列前茅,虽然没有什么名牌大学,但是科技创新的天才毕竟是极少数,中国更需要基础的技术人才,郑州的大学生数量可以提供大量的基础技术和工程人才。另外每年考上中国一流的大学的河南人也在中国排名前列,虽然大部分去海外或者一线城市,但是随着一些城市饱和限制人口,很多985的河南毕业生会回到郑州。

以前河南落后是因为河南是农业大省,工业基础很差,城市化率很低,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很少,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河南和其他省份培养了大量的河南大学生和技术人才,河南未来基本会成为中国平均经济水平的省份,而河南的经济体量必然会促进郑州的发展,目前郑州多项经济指标在中国各城市15名左右,未来20年进入前10是必然的

编辑于 2018-02-27 18:48

作为一个从出生到高中毕业的郑州人,我来表达下我的观点。郑州在我未读大学前,是先进,和谐,快乐的代表。当年只去过北京,杭州,洛阳。觉得郑州虽然不如北京的首都地位,但是跟杭州相比,除了干燥点儿,真没发现啥差距。自从上了大学,在外呆了7年,才觉得郑州的差别的城市很多。从大学来到西南,先是成都,后是重庆。论城市硬件设施发展,个人觉得落后成都重庆许多。论据:郑州郑州天天挖沟,一天不挖不叫郑州。这种毛病深刻的反应出了这点,城市的管理者没有大局统筹上的眼光。不敢开拓发展,对于城市的规划过于短视。这种短视别的城市没有么?有,至少我呆的成都重庆都有,但不是这种表现形式。郑州的这种短视,窃以为源于中原省份的封闭和保守,源于城市发展中没有亮点。没有利剑一样的锋刃刺破制约发展的枷锁。可以仔细思考下郑州发展的优势,除了区域优势外(利于航空港,商贸和物流)外,别的还有啥是拿的出手在全国响当当的(哦,还有种地,忘记当年盛传国家给河南的唯一定位就是种地养全国人民)?现在的确进了许多的企业,但是可以发现,这些企业都是劳动力集中营,没过高的科技附加值(如果都科技化了,就不是劳动密集型了)。现今的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是第三产业服务带动城市发展。而郑州仍在承接从东部沿海淘汰出的制造业,我觉得未来的发展高度也有限。制造业工资低,可是郑州的消费水平,从胡辣汤到房地产,哪个是水平低的消费?就算发展物流产业,物流产业的工资能应付的起如今郑州的高昂的房价?人民无法稳定居住,就必然不会安心工作。不安心,哪里有创造力?没有创造力,怎么实现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从而形成对人才的新追求?没有这些人才吸引,你收入怎么增加?郑州的高等教育更是无法为郑州现有的发展方向提供人才储备。我依稀记得,郑大的化学系和华北水院的水利系是全国排名靠前的,我看到成都的发展,个人觉得郑州如果发展化学制剂/制药和水利工程机械相关的产业反而更有基础。这点可以参考成都,西安。成都本身有电子科技大学,它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比较有优势,所以,成都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南边的软件园自然解决了每年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可以容易的联系企业与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当然收益大的不止成电一家,还有川大,西南石油。西安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跟高等教育做充分的衔接是最好的。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特例,就是深圳。然而人家深圳毕竟是特区,而且人家当年用了极大的勇气破出了一切阻碍去走自己的路,而且还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不足以为我大中原之楷模。现在去回观郑州,说实话,我真不觉得在现有发展思路下,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说,还中。饿不死,撑不着。不死不活的继续走吧。除非,管理者愿意破除旧的发现思路,放开视野,暂时放弃近几年的GDP,做50年大方向的规划,重新规划城市,规划产业。我大郑州,大中原或许会有唐宋之繁荣。

编辑于 2017-08-19 19:21

郑州环境的问题是有的。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我可以说郑州环境的改变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前两年雾霾几乎笼罩整个冬天的郑州,但是就在开始严格说雾霾整治之后,郑州的冬天我以亲身体验告诉你们,雾霾天数下降的可怕,出雾霾只是偶尔,而且一旦出现,也会很快被整顿下去。南方城市真的因为水的优势,不会太受到这个方面的困扰,但郑州一个中部城市又有那么多工业区,做到这点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以及,郑州人素质不算低了。我去长沙在那里感觉就好像没有排队的习惯似的。长沙人的确比郑州人乐观热情,环境也比郑州州好。但我在湘雅二医院被五个人插队的记忆还历历在目。拼命暗示都没有用是种什么体验?买奶茶也要被插队。买个眼镜试戴了四个,觉得不太好没买,那个店主居然就露出一种爱买不买的表情,啪一下把眼睛柜门甩上了,跟恐吓似的…

我是真的觉得作为一个郑州人很委屈。河南人招谁惹谁了,天天都被黑。哪个地方没点黑料?真的烦人。我真的也不黑长沙。插队的人也不一定就是长沙本地人。而且我可能会在长沙常住一段时间。长沙也确实环境好,人民热情乐观。以上只是为了说明城市不一定决定人文素质。不要天天黑郑州环境差公民素质低了。真的糟心。

郑州天天挖沟也是为了搞道路建设。这是因为正是发展中。我一个郑州人都觉得恐怖的发展速度怎么可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能达到的?现在尘土飞扬是为了明天而已。互相理解就好了,这个也要被黑吗?

发布于 2018-06-21 14:02

02年搬到了郑州,这么多年一直在郑州居住,从107国道旁的边缘地带发展到现在的郑东新区,07年住东区感觉连个鬼都没有,现在已经彻底发展起来

郑州发展速度一直很快,可能因为我就在这住吧,其他大城市也去过感觉不适应

郑州最大的缺点就是工资低物价高,环境也差,尤其是规划,除了东区可以说规划是个鬼,商业扎堆扎的令人发指,哪堵建哪,高架桥快速路也是没几条

但是从15年开始郑州的大拆大建把城市里面的都市村庄基本上拆干净了,当然房价也上来了,快速路和高架以及地铁现在修好的越来越多,拥堵可以说很大一部分解决了,尤其是居住环境开发了大量新区设施规划配套中,房子的设计和规划可以说已经慢慢走上高大上的路线了,以后会越来越好

我对吴一指当年的大拆大建是积极评价,激进的领导比保守不愿发展混日子的强一百倍

在这里吐槽的事,郑州身为省会可能是因为内陆原因吧,人员素质和企业数量都不理想,尤其是人的眼界,看的太短,如果这个不解决很难继续发展,但是我相信人的素质会随着经济发展提高的,河南郑州是举全省之力建设的城市,郑州的大框架规划已经很不错了起码已经纵身拉开了,剩下的就是慢慢往里面填东西吧

郑州挺好的我在这里生活,我现在需要做的事是增加自己的收入,只有这样才能不管在哪活的都体面。

看好郑州,因为我就在这生活

编辑于 2018-06-13 13:18

我于2016年博士毕业,义无反顾的回到了郑州。原因就那么几个,离老家近,兄弟也在郑州做点小生意,都在郑州,说是照顾老人方便,其实是父母一直在给我们带孩子、做家务,做我们的坚强后盾。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原来在杭州就感觉哪哪都好,但是缺少了点归属感。要找工作、安家,还是想回来,在郑州,在河南总感觉有一种融入感,就像一滴水融进大海,一条鱼游在河里,说话、吃饭都自在,体会着人间也有真情。

1、大政策

最近几年,郑州的大动作可不少,仅就了解的简述一二。

(1)黄河人才计划
2020年9月15日,《关于实施“黄河人才计划”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意见》,聚焦海内外高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产业骨干人才、青年人才、名师名医名家等五大群体。继2015年“1125聚才计划”、2017年“智汇郑州”人才工程之后,推出“3.0版”郑州人才新政。
(2)10万码农计划
2021.02.24.《大数据人才培养“码农计划”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和高水平实训基地,为郑州市大数据产业储备10万名有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加快推进全市大数据产业发展。
(3)郑州市实施青年创新创业行动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郑州将发布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郑留郑创新创业系列政策,郑州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住房保障局、中原科技城以及知名企业负责人将现场回答提问。郑州代市长何雄将给全球青年人才准备一份政策“大礼包”,真金白银、诚意满满。

各种引进人才,建设中原科技城,建设高大上的实验室,很吸引人,很有魄力。模式方法上,我感觉其他省市早几年都有了,但是,好饭不怕晚。

2、小剐蹭

有次在北三环等绿灯,被公交车剐蹭,交警判定公交车司机全责。公交车司机马上从车上下来,也很主动、很干脆的承认了他的责任。当在我的一再要求下,到了我的私家车的4S店,检查后,车子的大灯裂了,需要更换,费用上千元了,严重超出了公交车司机的预期。

他给他所在的公交车班组的管理员打了电话,瞬间翻脸,不承认是他剐蹭的责任,认为大灯是检修员掰裂的,他只提供三四百块钱的补漆的费用。爱要不要,没谈妥,就扬长而去。

虽然后来找了保险公司,可以代位求偿,费用解决了。公交车司机是郑州土著,家在郑州附近的村里。

我想起来,杭州的公交车司机是礼让行人的,不管什么灯,都会礼让行人,这一招基本上能感动每一个过马路的人。

西湖的免票,随处可及的公厕,宜人的景观。旅游城市的格局和细节,算是一个标杆,郑州要学的不止这些。

如果我把杭州比作一个大家闺秀或者小家碧玉,知书达理、温文尔雅。

可能郑州就是一个粗犷汉子或者毛头小子,泥沙俱下、渴望成长;横冲直撞,不修篇幅。就像那个公交车司机一样,莽汉开公交,肆无忌惮;只为了一己私利,翻脸无情。

郑 州需要全方位的管理,修好下水道,做好看不见的良心;路上少摆放点东西,别那么堵车;注重细节提升和人文修养。啥时候公交车不乱开乱撞了,马路不大拆大建了,没有烂尾楼了,城市可能就建设好了。

3、安居置业?

如果没有买永威金桥西棠的房,还不能理解烂尾楼业主的切肤之痛。早在几年前,我的兄弟在郑州南买了商铺,烂尾了,我还很诧异,真金白银的都跑哪去了?

当黄金地段,高新老城的脸面之一,郑州大学旁的西棠项目停工四五个月,2000多户业主如热锅上的蚂蚁,焦头烂额,求告无门。类似案例,举不胜举。

郑州怎么了,蒙眼狂奔,跑的速度太快了,裤衩都跟不上了,变成蒙眼裸奔了。这几年来,监管形同虚设,烂尾楼层出不穷。查不出来,追不回来,管不好?

是否先理顺了住有所居这个民生工程,收拾了那些人人痛恨的过街老鼠、害人蛀虫,保证再也买不到烂尾楼。凝聚好人心,政策上解决好入学问题,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客人来了,不寒碜?不丢脸?


1949年1月31日,毛主席迎接客人米高扬的到来

明天是4月15日,就要开引进人才宣传会了,那肯定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而我像锅里的蚂蚁,他们在呐喊着,快来吧,我们这热火朝天、风调雨顺。

锅里没水,就不要来当热锅上的蚂蚁;锅里有水了,就不要来当温水里的青蛙了。

短时间,我没有看到希望。

为了有个温馨的小家,我们行动起来了。

但是我们这还有一点,很奇怪,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吓人不?!


感觉我在唱反调了。

我只是觉得,可以并行不悖;但总觉得步子迈的大了,容易扯着。

这里本来就堵,抱歉给各位添堵了!

发布于 2022-04-14 21:03

祖上山东人,爷爷辈逃荒扎根郑州,我是土生土长郑州人。小时候的郑州,夜晚星空很美。郑州以绿城、纺织业、火车交通闻名。上小学走了六年火车道。

慢慢地,郑州开始以商都自称。

郑州是铁路带来发展的城市,服装批发和小商品批发火了很多年。

现在,在郑州活了30年了,上学也在郑州,我也不知道郑州有什么特色。全国各地的交通运输也都发达了,郑州的交通优势虽然还有,但也不是那么明显了。

我家10年前拆的时候,只给了很少的补偿款,安置房是不存在的。现在只能自己努力交房贷,还是跑到荥阳买的。

去过北京上海,去过湖北海南,去过韩国,每次外出回到郑州,感觉郑州老城区其实就和县城差不多。郑东新区确实有现代大都市的感觉了。

曾经有一次从外地游玩回来,进郑州后简直无法呼吸。

现在全国都在治理大气污染,郑州这两年已经相对好多了。一些重要会议也会选择在郑东新区开了。

东区建设确实很好,但房价只能本地土豪和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人买得起。普通百姓只能考虑北边南边西边的房子。

本地有能力有理想的年轻人,还是会继续选择北上广深。

我的性格和爱好就是喜欢县城咸鱼生活,节奏不那么快。认为在哪里努力都一样,挣的多花的多,工资高的地方,各项成本也是相对应的高。

中原地区适合摊大饼,东南西北都能发展新区,未来的可能性很大。黄河以北、郑州西南、荥阳上街、中牟、未来可能都是新区。

城市的建设肯定是新区规划更合理,老旧城区重新建设成本太高。买房建议还是买新区的。现在只要附近有商圈,哪里都是市中心。

商圈更是遍地都会有的,我现在住的地方,以前附近连个大商场都没有,现在已经盖起来了一个小商圈,未来还会有一个更大的,虽然发展缓慢,但总在不断前行。


追加:河南是人口大省,建议来郑州发展的先考虑一下是不是要让孩子未来的高考难度比别省高。人挪活树挪死,有能力建议还是去有更好政策和发展的城市。短期来看是这样的,谁也不知道几年十几年后什么样。说不定哪天真的教育就公平了(滑稽。

编辑于 2018-04-05 09:34

郑州应该学习深圳 论高等教育和医疗,深圳几乎白纸一张起步。现在呢?

郑州应把经济发展好,其他自然就慢慢有了

发布于 2016-06-11 22:12

刚回答了别的城市一波,原话如下:


一个地方经济还有救没有救,不是一个别人跑,自己不跑的问题,而是一个别人和自己都跑,谁跑得快的问题

判断这个问题有三个大方向:

第一就是原来靠什么发家的?现在能不能用? 比如东北的国企,祖上十八代有钱不代表现在或者以后就有钱。

第二就是存在感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带来效益?比如通过房子涨价刷一波存在感的郑州,存在感刷出来的,如果抓住存在感,在基建或者其他发展上投入一波,那可是可以的,反之也是昙花一现。


第三就是看除了房地产外,还有其他产业支撑没。这里必须要说房地产,因为土地面积有限,人们购买力有限,不可能一直建下去,如果没有其他产业兜底,那么终究完蛋。

也许有人说了,虽然现在不好,但是代表潜力大怎么的,前面已经说了,这不是一个跑和不跑的问题,而是跑快跑慢的问题,除非别人放慢速度,更何况别人还领先了你...

编辑于 2018-06-12 20:49

应该会往东区发展吧。

发布于 2013-12-07 23:10

肯定越来越好、但要和其他城市比拼发展速度。预计10年左右、会有一批之前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打拼的人回家乡潮。

发布于 2017-09-18 18:39

现在商圈是二七,未来明显是东区。东区基建是真的不错一流水平,但产业质量目前还没那么高。

发布于 2021-02-23 12:32

人多钱少,一堆拆二代会让你对奋斗失去信心,物价赶超北上广,空气差的要死,每天挖坑修路。

发布于 2014-12-23 08:14

刚在另一个贴中回复,

分各方面说,客观分析,不存在褒贬。

经济:中部各省省会中排名第二,逊于武汉,不过近几年gdp增速较快,未来有可能能成为中部第一省会??谁知道呢?这里更正一下,郑州gpd在13年已经被长沙超越。

人口:河南人口大省妥妥的,大郑州吸引周边城市劳动力也是杠杠的,一线城市高企的房价,国家开放二孩政策,以河南人的传统,未来郑州人口还将继续增长,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的省会,红利依然存在。

教育:延续多年的政策不给力,以后改观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就一个郑大,作为河南省最好的学校,排名远远的排在了郑州某军校的后面,可见,想要追上来要费多少工夫。

城市发展:最近几年发展很快,近乎疯狂,城中村改造,地铁建设,省政府东迁,陇海快速路,三环快速路修建,这种运行还将持续多年,未来城市规模还将扩大以容纳更多的人口,还有产业转移。

收入水平:贫富差距不小,拆二代多,被房价压榨的人更多,看来,还是高房价惹的祸。

人文环境:教育水平不高,城市底蕴不足,收入低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还跟不上,人文环境差。

交通:京广陇海铁路交汇,已经开建第三个火车站,港区建设,机场扩建,进一步确认了中部交通枢纽的地位。未来可能会成为中国的门户城市之一。

其他的想到了再补充!

在说一点环境因素,经济发展的一大拉动方式就是投资,能不能引来投资,是各级领导的能力体现,但是就目前郑州的城市环境特别是空气质量方面来说,对于领导招商引资的能力确实是一大考验,

郑州上半年空气质量全国倒数第二 污染指数不降反升

,商人投资考虑的是回报,在国家不断提倡节能减排,发展绿色gdp的前提下,再投资河南也许收益会打折,继续投资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只会加重郑州污染水平,同时,每天看着灰蒙蒙的天气,会有好的心情吗?

编辑于 2015-11-22 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