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拼音:yóu)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在甲骨文和商周金文中写作“斿”,模拟一子立于旌旗之下,后加上“氵(水)”旁成为“游”字。“游”的本义一般认为是旗帜的垂饰,读liú。后转指水流,引申为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也指河流的一段。人或动物在水中活动也称为“游”。

“游”有异体作“遊”,指游玩、游览,引申为有目的的旅行,多指求学或求官,又引申为交际、交往。

“游”和“遊”同音,在1955年推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以前,关于水中的活动用“游”,在游玩、游历、交游等意义上,“游”和“遊”都可以使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遊”作为“游”的异体字,停止使用。

中文名

拼音

yóu,liú

繁体

遊、㳺、𠾈、𨒣、𨒰、𨓎

部首

五笔

IYTB

仓颉

EYSD

郑码

VSMY

笔顺

点、点、提、点、横、横折钩、撇、撇、横、横撇、竖钩、横

字级

一级(编号:2766)

平水韵

下平声·十一尤

二简字

统一码

基本区 U 6E38

四角码

3814₇

造字法

形声字、会意字

字形结构

合体字,左右结构

总笔画数

12

注音字母

ㄧㄡˊ,ㄌ〡ㄡˊ

文字源流

字形演变流程图

“游”,初文作“斿”,是会意字。商代金文和甲骨文字形,左上方是一杆飘动的旗帜(㫃),旗杆上方的叉是旗杆的装饰品,右下方是一个“子”字,代指人,表示一个人竖起一杆旗子。西周金文字形与甲骨文一样,下面的人用手握住旗帜的样子更形象。发展到图4的周代晚期的石鼓文时,旗杆变弯了,还多了个向上的弯钩:“斿”的飘带变成屋顶形了。因为举旗总和走路连在一起,所以有的字形又加个“彳(chì)”或“辵(chuò)”,表示举着旗帜走在路上,就是“遊”。另一种字形在下面增加三撇,大概是突出旗帜的飘动。从“水”的“游”大概也是从这一类字形演化而来的。汉隶字形与秦篆相同,只是方块化而已。

许慎《说文解字》说:“游,旌旗之流也。”(“流”应该是“旒”,指旗帜上的飘带。)意思是指旗帜上飘动着的飘带。商承祚认为甲文中的“斿”是“子执旗,全系象形,从水者后来所加,于是变象形为形声矣”,“子执旗”即人举旗的象形字,旗在人手中高举,“旗之末垂者”才能随风飘扬如水流,就是“旌旗之流也”。这个“斿”字是“旌旗之流也”义的本字。

由于在秦篆字形中加上水字旁,后起之义与水有关。“游”引申为指在水中浮行,或表示水中潜行。由人在河水中游泳引申为指河流。如《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由河水流动引申为指流动、不固定。如称从事畜牧业,放牧牲畜而无定居为“游牧”;把没有正当职业的人叫“游民”;称对敌人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袭击为“游击”。

古人认为“游”与“遊”的字义有不同,也有相同。在陆地上活动,如遊戏、遊览等,游、遊可以通用;在水中活动,如游泳、浮游等只能用“游”。现代汉字整理时已废除“遊”字,只能用“游”字了。

“游”在“古代旌旗上的飘带”这一意义上,《汉语大字典》标注的读音采用《集韵》的“力求切”,类推拼音为liú。“斿”同样如此,释义也一样。《汉语大字典》举《说文》的“游,旌旗之流也。”可是《说文》并未说“游”读“力求切”。徐铉校本《说文》的“游”注为“以周切”,读yóu,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游,以周切”读yóu,都不读“力求切”(liú)。

可见读liú是“游”字读音的讹化。《说文》以后的主要字书,如:《玉篇》,“游”也是“以周切”(yóu)。直到宋代的《广韵》“游”字,也只有“以周切”无“力求切”。《集韵》是宋代丁度等修改《广韵》时收集各种不同的字形、字音,不加辨析,兼存并蓄,把汉字的形、音、义弄得十分芜杂。在唐代以前,“游,旌旗之流也”的“游”字没有“力求切”的读音,只有“以周切”的读音。在唐代才出现读“游”为“力求切”《史记·秦本纪》:“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

唐代司马贞《索隐》:“游音旒”。《左传·桓公二年》:“鞶、厉、游、缨”。唐陆德明《释文》:“游音留”。“音旒”或“音流”都是“力求切”即liú,这是《集韵》“游”字读力求切的依据。之所以产生这种音变,可能是古人误认为“旒”和“游”是音义相同的异体字造成的。《说文》有“旌旗之流也”和“旌旗之旒也”不同版本。“旒”是“流”的后起专义俗字,有人据此误认为“旒”是“游”的专义俗字。“游”“旒”同音。

详细释义

词性

释义

例句

动词

在水中行动。[1]

《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浅兮,泳之游之。”

丁玲《母亲》一:“三只鹅,八只鸭在塘裏面轻轻的游。”

流动,不固定。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闲意。”

唐·柳宗元 《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谢觉哉《不惑集·续语一》:“游的目的在于击,避免敌人的优势,找寻或制造敌人的弱点,以便下手。”

行走;移动;飞行。

战国·宋玉 《九辩》:“雁噰噰而南游兮,鶤鸡啁哳而悲鸣。”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弯蕃弱,满白羽,射游枭,栎蜚遽。”

《淮南子·览冥训》:“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

晋·张华《励志》诗:“大仪斡运,天回地游。”

游逛,各处从容地行走观看。

《诗经·大雅·卷阿》:“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北平的岁月是悠闲的,春天放风筝,夏夜游北海。”

嬉戏;玩乐。

《汉书·晁错传》:“服习以成,勿令迁徙,幼则同游,长则共事。”

特指帝王春季巡行。

《管子·戒》:“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

《晏子春秋·问下一》:“春省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

说服。

《管子·小匡》:“公子开方,为人巧转而兑利,请使游于卫以结交焉。”

战国·屈原 《卜居》:“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研习。

《论语·述而》:“依于仁,游于艺。”

指宣扬;流传。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

举荐。

《汉书·邹阳传》:“有人先游,则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结交;交往。

《左传·隐公三年》:“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

《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外出求学;求官。

《墨子·公孟》:“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

名词

河流;水道。

《诗经·秦风·蒹葭》:“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河流的一段。

《史记·高祖本纪》:“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茅盾《脱险杂记》十三:“小溪上下游全是密茂的灌木,你看不到这一脉活水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

王侯建筑在苑囿中的离宫。

《周礼·天官·序官》:“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

古代行政单位名。

《管子·立政》:“分里以为十游,游为之宗。”

通“㘥”。鸟媒。即捕鸟时用来引诱同类的鸟。

晋·潘岳《射雉赋》:“恐吾游之晏起,虑原禽之罕至。”

古水名。淮河下游分支。由今江苏省涟水县、灌南县至连云港市入黄海。

《汉书·地理志上》:“临淮郡,县二十九:……淮浦(县),游水北入海。”

《水经注·淮水》:“淮水于(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历朐县与沭合。”

(Yóu)姓氏用字。

形容词

虚浮不实。

《易·系辞下》:“诬善之人其辞游。”

闲散,无固定职业。

《荀子·成相》:“臣下职,莫游食。”杨惊注:“游食,谓不勤于事,素准游手也。”

舒展的样子。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桥松,隰有游龙。”

明·何景明《望郭西诸峰有怀昔隐兼发鄙志》诗:“游龙戢渊鳞,翔鹭振雲翮。”

悠闲自得。

《礼记·学记》:“故君子之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名词

古代旌旗上的飘带。

《史记·秦本纪》:“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皁游。”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七》《部》·游

旌旗之流也。从汓聲。古文游。以周切[2]

𨒰,古文游。

〖注释〗①游: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旌旗边所缀也。”②汓(qiú):古文泅。③𨒰:徐锴《说文解字系传》:“㜽,古文子字,盖从古文汓省。此正敖游字。”

说文解字注

(游)旌旗之流也。流,宋刊本皆同。《集韵》《类篇》乃作“旒”,俗字耳。旗之游如水之流,故得偁流也。大常十有二游,旂九游,旟七游,旗六游,旐四游。《周礼》:王建大常十有二游,上公建旂,九游,侯伯七游,子男五游。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其游各视其命之数。《礼纬含文嘉》云:“天子之旗九仞,十二旒曳地;诸侯七仞,九旒齐轸,卿大夫五仞,七旒齐较,士三仞,五旒齐首。”

皆不言其命数,未可信。旗之正幅为縿,游则属焉。《节服氏》“六人,维王之大常。”注:“王旌十二旒,㒳㒳以缕缀连,旁三人持之。”然则旗之制,游属於㒳旁。十二游者,一旁六游,九游,则两旁一四一五,已下可知也。曳地、齐轸,皆谓游。其正幅之长,《尔雅》曰旐长寻馀,未闻。游亦曰旓,杨雄赋有此字,《大人赋》作“髾游”,《周礼》省作“斿”。引伸为凡垂流之偁。如《弁师》说冕弁之斿是。又引伸为出游、嬉游,俗作“遊”。

从㫃,汓声。以周切,三部。此字省作“斿”。俗作“旒”。《集韵》云:“斿亦作㫍。”按,此说必有据,上文㫍篆与此同义,而居非其次,当移此下,正之曰“游或作㫍”。

𨒰,古文游。从辵者,流行之义也。从㜽者,汓省声也。俗作“遊”者,合二篆为一字。

广韵

以周切,平尤以 ‖ 斿声幽1部(yóu)

游,浮也。放也。又姓,出冯翊,广平。前燕慕容廆以广平游䆳为股肱。

遊,上同。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部】 游;康熙笔画:13;部外笔画:9

古文:汓

《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并音猷。水名。《水经注》:淮水於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

又浮行也。《尔雅·释水》:顺流而下曰遡游。《诗·秦风》:遡游从之。

又《周礼·天官》: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注:游,离宫也。

又《管子·首宪篇》:分理以为十游,游为之宗。

又《尚书考灵曜》:地有四游,常动而人不知。

又玩物适情之意。《礼·少仪》:士依於德,游於艺。又闲旷也。《礼·王制》:无游民。又自适貌。《诗·小雅》:慎尔优游。

又枝叶扶疏貌。《诗·郑风》:隰有游龙。传:龙红草也。笺:游,犹放纵也。言红草放纵枝叶于隰中。又《集韵》徐由切,音囚。义同。

又《集韵》《正韵》并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传·桓二年》:鞶厉游缨。

又九游,星也。《史记·天官书》: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又《韵补》叶延知切,音移。司马相如《上林赋》: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

又叶衣虚切,音於。万震《南州异物志赞》:合浦之人,习水善游。上视层潭,如猿仰株。 [15] 

【酉集下】【辵部】 遊;康熙笔画:16;部外笔画:9

古文:汓

《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正韵》于求切,音猷。《玉篇》:遨遊也。《书·大禹谟》:罔遊于逸。《诗·邶风》:以遨以遊。《礼·学记》:息焉遊焉。注:遊,谓无事闲暇总在于学也。

又友也,交遊也。《礼·曲礼》:交遊称其信也。《战国策》:士未有为君尽遊者。注:遊,犹友也。言不尽于交遊之道。

又叶延知切,音移。班彪《闲居赋》: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岳以高遊。嘉孝武之乾乾,亲释躬于伯姫。

又叶羊诸切,音余。《黄庭经》:五灵夜烛焕入区,子存内皇与我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