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市人民医院始建于一九五一年九月,肩负着全市六十八万多人口的医疗、保健任务,是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职工医学院、漯河医专、许昌卫校等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实习医院。

是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职工医学院、漯河医专、许昌卫校等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实习医院,是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医大二附院及上海远大胸心医院的协作医院。

成立时间

医院等级

二级甲等

医院类型

综合性医院

医保定点

中文名称

长葛市人民医院

基本内容

长葛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51年9月,是一所全民所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

是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职工医学院、漯河医专、许昌卫校等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实习医院,是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医大二附院及上海远大胸心医院的协作医院。

医院河南省长葛市长社路52号,总占地面积9.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00张,年门诊量29.8万人次,年收住病人1.44万人次。

现有在职人员832人,卫生技术人员621人(高级职称61人,中级职称203人)。医院设门诊部和住院部两大部分。十四个职能科室,十一个临床医技科室,十八个临床病区,一个制剂室,一个中心血库,一个临床司法鉴定所。

是全市职工医疗保险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是二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

发展历史

1951年9月6日--------长葛县卫生医院建成开诊。院址在县城东北隅《今老城镇》的三佛寺内,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建院经济困难,技术人员缺乏,只有寺内旧房三十三间,设床位10张、职工12人。

下设卫生防疫股、医疗预防股、总务股,负责全县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和疾病治疗工作。医疗股下设诊断室、外科、妇产科、药剂室、病房、挂号室。

1952年增设了化验室、病床增至20张,1953年曾设中医门诊,1956年改名为长葛县医院,职工44人,病床60张,同年3月建立手术室,始作阑尾炎,肠梗阻等一般性小手术。

1960年10月------------医院迁至新县城龙泉寺旧址,旋搬至八七路9号,占地28亩,设病床25张,职工31人,下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手术室、药房和供应室。

同年7月,购置200毫安X光机一台,开始做胃、子宫次全切,剖妇产、肾、膀胱、输尿管取石等手术。

1962年职工增至91人,病床78张。

1963年秋---------------改称长葛县人民医院。当时,外科以主治医师黄西岭为主要技术骨干,为右手腕骨折游离2/3患者作再植手术成功,为乳腺癌者作根切手术成功。

为加快医院发展,相继增设了针灸理疗室,功能检查科、检验科、中医推拿室,购置了超声波诊断仪、心电图机、血流图仪。1980年曾设急诊室、小儿科、新购吧频道脑电图机。

外科已开展脾破裂修补手术,下段食道癌和部分肺叶切除手术。同年,在长社路中段北侧建住院部大楼一幢162间、面积3500平方米,1981年开始起用。1983年由省、县投资60万元,筹建门诊大楼、制剂楼、传染病房、放射室、化验室等计5300平方米。

1984年破土动工,1985年制剂楼、传染病房、化验室、放射室竣工启用,门诊大楼于1987年竣工启用,面积3340平方米,科室设置和常用检查设备相继齐全

1993年----------长葛撤县改市,该院改为长葛市人民医院。

所设科室

内科

内一科(呼吸内科)

内二科(神经内科)

内三科(心血管内科)

内四科(消化内科)

内五科(肿瘤血液科)

内六科(肾病内分泌科)

内七科(感染科)

儿科

ICU重症监护室

急救中心(B级急救站)

外科

骨科一病区

骨科二病区

普外科

泌尿外科

妇产科

脑外科一病区

脑外科二病区

肝胆外科

麻醉科

眼科

耳鼻喉科

口腔室

皮肤科

肛肠科

功能检查

放射科

CT、核磁室

检验科

功能科

胃镜室

病理科

其他

康复理疗科

推拿按摩科

司法鉴定

体检中心

二门诊

未来发展

医院规模

1、开设床位600张。

2、年门诊量38万人次,住院病人1.8万人次,手术台次5000台次,床位使用率≥85%。

3、职工人数1000人。

4、固定资产总值8千万元。

5、年收入达8千万元。

医院目标

1、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医院科技培养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职称管理制度,使专业技术职务真正成为反映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的标志。

重视继续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建设有活力的学习型医院。制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走科技兴院之路,计划培养5——6个研究生,引进本科生6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达到110人。

2、加快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

根据医院规模、人才结构、综合实力及目标,支持高技术、高效益的原则,制定较优为完善的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和激励机制,努力开展新技术项目,五年内达到三级乙等医院水平。

  1. 心内科专业技术:(1)设心脏监护室(CCU);(2)埋葬式永久起搏;(3)静脉临时起搏,(4)冠脉造影。
  2. 消化内科专业技术:(1)超声导向下肝穿刺术;(3)经皮经肝胆造影(PTC)和引流(PTCD);(4)内镜下治疗术。
  3. 呼吸内科专业技术:(1)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2)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3)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支架植入。
  4. 神经内科技术:(1)危重病人的监护与抢救;(2)全脑血管造影(DSA)神经系统应用;(3)二维或大型颈颅多普列。(4)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应用,包括肌电图、诱发电位、常规脑电图/脑地形图、视频脑电图检查;(5)肌肉活检:针对各种原因的神经肌肉疾病通过肌肉活检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5. 普通外科专业技术:(1)肝叶切除术;(2)经皮经肝道造影(PTC)和引流(PTCD)技术;(3)胰腺囊肿内引流术;(4)门奇静脉断流术;
  6. 心胸外科专业技术:(1)心包部分切除术;(2)肺叶切除术;(3)胸膜纤维板切除术;(4)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术;(5)人造血管移植术;(6)颈部血管瘤切除术。
  7. 骨科专业技术:(1)断肢(指、趾)再植;(2)四肢血管损伤修复术;(3)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4)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5)胸腰椎管狭窄减压术。
  8. 儿科专业技术:成立新生儿监护病房。神经外科技术:(1)大脑半球肿瘤切除术;(2)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3)垂体肿瘤的切除术;(4)单纯性脊髓肿瘤切除术。
  9. 肿瘤科技术:开展直线加速器治疗肿瘤技术。
  10. 妇产科技术:(1)开展阴道镜检查技术;(2)开展宫腔镜诊断治疗技术;(3)开展妇科腹腔镜诊断治疗技术;(4)开展leep刀治疗技术;(5)开展无痛流产和无痛分娩治疗技术。
  11. 成立ICU病房,设置床位10-20张。加大科研投入,争取获得河南省科技成果奖一项,许昌市科技成果奖不少于三项。

3、引进高精尖医疗设备及技术。

根据医院医疗技术发展需要,按照投资回报、综合效应的原则,购置C型臂造影X光机,用于提供心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和其它疾病的介入治疗;购置X光机CR诊断机。

更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购置发光免疫诊断仪,购置四维彩超;增加手术间数;购置胆道镜;购置阴道镜、宫腔镜、leep刀、妇科腹腔镜;购置无创眼压计、视野计;购置直线加速器等医疗设备。

购置1500mA胃肠机;增添16排螺旋CT;更新核磁共振;增添5台血液透析机等设备。增加手术间,将手术间改造为层流手术间,加大消费供应室投入及ICU投入。

4、筹建病房大楼。

随着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住院病人数快速增多,为缓解病人住院病床紧张的局面,计划筹资6000万元左右筹建约2.6万平方米病房大楼,从而使住院床位达到600张。重新装修门诊大楼,绿化院内空地,绿地面积达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