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黄浦江畔,始建于1947年4月,面积82万平方米,现有在职员工四千多人,总资产达37亿多元人民币。近六十年来,上柴公司始终遵循"为社会进步创造新动力、为用户致富提供好产品"的企业宗旨,锲而不舍地致力于专业柴油机的研发、生产和制造。

公司名称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

经营范围

专业柴油机的研发、生产和制造。

公司口号

为社会进步创造新动力为用户致富提供好产品

员工数

四千多人

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

总资产

37亿多元人民币

员工人数

4000人

产品介绍

产品遍布载重汽车、客车、工程机械、船舶、移动式电站等领域,并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

区。公司主导产品,东风牌135(G128)、D114、C121系列柴油机,“2000年,“东风”牌柴油机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2年和2005年

技术成就

上柴公司是中国内燃机行业内无可争议的技术领先者。技术中心被首批列入国家级技术中心;建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有国内领先的制造工艺水平,具有集群化、重构功能的柔性生产线。2005年,上柴成立了由一大批国内外顶尖专家加盟的业内第一家企业工程研究院,使上柴的技术研发体系迈入了世界先进水平。上柴公司将主动融入全球化产业链,以自身的强势,参与全球化的产业链竞争。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黄浦江畔,始建于1947年4月,面积82万平方米,现有在职员工四千多人,总资产达37亿多元人民币。上柴公司是中国内燃机行业内无可争议的技术领先者。技术中心被首批列入国家级技术中心;建有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有国内领先的制造工艺水平,具有集群化、重构功能的柔性生产线。2005年,上柴成立了由一大批国内外顶尖专家加盟的业内第一家企业工程研究院,使上柴的技术研发体系迈入了世界先进水平。上柴公司将主动融入全球化产业链,以自身的强势,参与全球化的产业链竞争。

公司简介

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柴股份”)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前身是上海柴油机厂,始建于1947 年4 月,1993 年改制为发行A、B 股的股份制公司,从事发动机及零部件、柴油发电机组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1]原名为中国农业机械公司吴淞制造厂,试制生产过5马力汽油机。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吴淞机器厂,曾批量生产单缸卧式750转/分12马力柴油机。

1953年8月正式定名上海柴油机厂,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柴油机。1958年,第一台自行设计、完全国产化的6135柴油机在此诞生,开创了中国中等功率高速柴油机制造的先河。1964年,6135柴油机为国产第一台T120推土机配套,并通过整机鉴定。1969年又成功为国产第一台ZL40装载机配套,奠定了上柴公司作为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最主要的动力供应商的地位。1993年改制为股份制上市公司,改制时,注册资金4.8亿元,总资产23亿元。目前,上柴公司已成为集开发、设计、制造、营销于一体的国家特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范围涉及柴油机、燃油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及投资办企业等方面。

上柴公司拥有50多年的柴油机制造经验,技术开发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公司质保体系完善,94年在国内内燃机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以后又通过QS9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技术中心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具备较强的柴油机开发设计能力,能满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的动力配套设计要求,形成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科研机制,具有强大的发展后劲。

上柴公司投资数亿元引进了一流的生产线,有高精尖设备300多台(套)。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斥资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现代化的D114发动机制造厂,在秉承了上柴公司近50年发动机制造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已具备首期年产10万台的生产能力。D114生产基地现已被列为“上海市工业旅游景点”,成为对外开放参展的一个样板工厂。目前,上柴公司已形成了105、D114、121、P11C、J08C、135/G128六大系列,300多个变型产品的完整产品结构,并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欧Ⅱ排放标准的D6114B型柴油机和天然气发动机也已经批量投放市场,满足工程机械和车用等动力设备配套的需要和每一位用户的个性化要求。

公司始终本着“顾客至上,诚信为本”的服务宗旨,以“上柴服务,价值再现”为目标,全天候、全方位、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公司建立24小时综合服务热线,随时准备为顾客提供服务。接到顾客报修,1小时内完成派工工作,并随时将派工情况反馈给顾客;第一时间到位服务,市内4小时,100公里内6小时,100公里外12小时保证到位;到达现场,第一时间修复,一般故障24小时内修复,其它故障72小时内修复。对于工程机械用柴油机5台以上和车用柴油机10台以上的集团性顾客进行上门技术培训;对使用上柴产品数量达到50台以上的主机厂的装配、试车、检验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上门技术培训。保证每一位顾客都能放心地使用上柴的产品。

近年来,上柴公司依据中国特色、行业特征和企业特点,以观念创新带动管理创新,通过“企业再造”再造企业,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关键性的再设计。通过“大手笔”的战略再定位、架构再建设、流程再改造、文化再创新,形成经济有亮点、科技有高点、文化有新点的良好局面。未来,上柴人也将秉承“动力改变世界”的核心目的,为建设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的发动机制造企业而不懈努力。

企业文化

以上柴汉语拼音当头字母SC为中心,组合成旋转图形,象征柴油机强劲运转,为社会进步输出动力;

正圆的外形体现企业运行顺畅,状态圆满的形象象征团结一致,与用户交融,于行业共鸣的理念;

图形圆内有方,有钱币感,寓意上柴要为用户提供致富的产品;

图形与“上柴动力”组合,犹如红日初生,每天都是新的,展现上柴力求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

为社会进步创造新动力;为用户致富提供好产品。

(一)、精益求精·我们离完美永远只差一步·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不骄傲自满,不固步自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干今天的活,想明天的事

(二)、诚信至上·说实话,做实事·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诚信—铸就品牌

(三)、客户第一·不断提供客户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用我们的努力让客户获得成功·与客户共发展、共繁荣·客户满意带来市场,市场带来效益,效益带来发展

(四)、以人为本·员工的努力创造企业的繁荣·让员工享受成功的快乐·尊重员工,善待员工

传承狄赛尔,动力改变世界

一个多世纪前一个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赛尔说:我要用动力改变世界,他发明了柴油机,为整个人类带来福祉。

狄赛尔的精神是创新的精神,奉献的精神,是人类永远需要追寻的精神。

上柴动力传承狄赛尔精神:要为社会进步不断创造新动力;要为用户致富不断提供好产品。

狄赛尔助推工业新文明,惠泽动力好家园的理想永远是上柴生生不息的宏愿。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特制订本公司管理制度范本。

一、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章程,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决定。

二、公司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

三、公司通过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提高全体员工的技术、管理、经营水平,不断完善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不断壮大公司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四、公司提倡全体员工刻苦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为员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条件和机会,努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造就一支思想新、作风硬、业务强、技术精的员工队伍。

五、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鼓励员工发挥才智,提出合理化建议。

六、公司实行“岗薪制”的分配制度,为员工提供收入和福利保证,并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逐步提高员工各方面待遇;公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竞争环境和晋升机会;公司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考勤、考核制度,评先树优,对做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奖励。

七、公司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导员工团结互助,同舟共济,发扬集体合作和集体创造精神,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八、员工必须维护公司纪律,对任何违反公司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行为,都要予以追究。

荣誉档案

公司获世界客车联盟“年度最佳发动机制造商”奖(2006)

CNG发动机获世界客车联盟“年度最佳发动机”奖(2005)

东风牌多缸柴油机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5)

东风牌商标被评为最具价值的上海老商标(2005)东风牌柴油机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名牌产品”称号

东风牌柴油机产品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2003、2004、2005)

上柴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5)

获2002“上海市质量金奖企业”称号(2002、2005)

目前发展

目前,上柴公司已成为集开发、设计、制造、营销于一体的国家特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经营范围涉及柴油机、燃油系统、柴油发电机组及投资办企业等方面。产品已拥有G128/135、C(121)、D(114)、P11C、105五大系列、300多个变型产品的完整产品结构,功率范围复盖60-600马力,产品遍布载重汽车、客车、工程机械、船舶、移动式电站等领域,并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4年公司在中国内燃机行业第一家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此后,公司又相继通过莱茵公司QS9000和TS16949质量体系的认证。2002年和2005年,公司连续两次获得上海市政府最高质量奖--上海市质量金奖,并于2005年荣获"中国名牌"称号。2005年,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6CT天然气发动机被世界客车联盟评为年度最佳发动机。2006年,公司被世界客车联盟授予“年度最佳发动机制造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