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丰氢能源效果图

土星动力摩托车间

紫创未来智造谷

“钱小二”精准助企

钱江经济开发区人才房项目

仁和一幼迁建项目效果图

和顺科技、慧博云通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东辰阀门、通号万全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东辰阀门、万全金属软管及图软科技入选2022年度第一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优尼克、万全软管获得浙江“品”字标认证;智荟动力公园获评2021年浙江省优质综合公园;智能制造创新创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2022年是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的三周年,这一年,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持续打好疫情防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环境建设等“组合拳”,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省级经济开发区道路上蹄疾步稳。

一年好景,在数据中铺陈而出:2022年,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76.8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4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13.23亿元,同比增长14.94%。

本版组稿 吴怡倩 徐媛

坚持招大育强 提升产业发展效能

过去一年,开发区在全力招才引商过程中主动担当、攻坚实干,“双招双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优质项目明显增多。

围绕“环境立区、科技兴区、智造强区”发展理念,在项目招引上,开发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方向,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再次得到补强。全年成功引进吉利科技等500强企业和圣钘能源、宏禧科技、北京真芯等行业龙头项目,集中签约重大产业项目53个,总投资超过425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落地总投资亿元以上制造业固投项目8个,其中10亿元以上3个。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硬支撑”。在项目推进上,开发区完善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围绕重点节点和关键环节,明确任务、时间、责任清单,实施挂图作战。针对已签约项目安排“点对点”服务专员,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去年签约的东恒医药、吉利科技、圣钘能源等项目均已落地,全年落地率达到95%以上。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在人才工作上,开发区通过“以商引才”等方式,积极引才育才留才,推动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2022年,开发区新增顶尖人才2名、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名,引进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2名,新增博士、博士后等领军人才56名,海外高层次人才28名,全球名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83名,各类高校毕业生2133名。

坚持创新驱动 优化双创生态环境

过去一年,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开发区的科技成果得到转化,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创新实力得到增强。

开发区深化数字化“未来工厂”建设,积极构建新智造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健全新建项目数字化方案评审机制,通过“一企一策”指导企业开展工厂物联网建设。2022年,22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提升改造,其中13个项目入选杭州市数字化改造攻关项目库,6个项目列入杭州市数字化车间培育, 3个数字化工厂项目列入杭州市智能工厂培育,南方泵业被认定为“市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同创顶立被认定为“市级未来工厂数字化车间”。

通过继续深入实施大孵化器战略,构建“实验室-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创新孵化链条,开发区已完成紫创未来智造谷重点工业楼宇认定,新增孵化创新空间7个,共计24.64万平方米。开发区智能制造创新创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紫之众创空间被认定为省级备案众创空间,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紫创未来智造谷被认定为杭州市级孵化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省级及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88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市级研发中心6家。

创新驱动发展是开发区积蓄新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力和支撑。2022年,和顺科技、慧博云通先后在深交所创业板敲钟上市。目前,开发区拥有5家上市企业,威仕达机电、同创顶立等40家梯队化上市培育(后备)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坚持惠企助企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过去一年,开发区在创新发展上深化企业服务,指导企业做好创新规划,助力企业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以“钱小二”助企服务品牌为依托,助力企业做优做特做大做强。持续完善“1个服务中心+1个服务集市+N个服务专列”的“钱小二”服务体系:推进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增加工商、税务等办事服务事项,优化企业办事流程;启动服务集市建设,建立“政府、企业、第三方服务”云交流场所,上线运行“链圈圈”小程序;开发服务专列,举办助企纾困、安全生产、劳动就业等政策解读活动10场;落实“千名干部助千企”精准走访服务活动要求,牵头组织60名助企服务员走访服务企业7200余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问题900余个,将问题办结率提高至97.1%。

坚持规划引领 勾勒园区富美图景

过去一年,开发区在推进美丽园区建设过程中,提升配套设施、完善交通路网,让“美丽园区”的底色更加靓丽。

围绕打造“最美省级开发区”目标,开发区加快推进启航城商业综合体、芳正国际综合体、余杭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余杭科技职业高中等配套项目,实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抓紧建设獐山安置房、仁康安置房,完成616套人才房的内部精装。

描绘人居环境“一幅画”,按照“北智中居南创”空间开发格局,开发区持续完善北部智能制造区块市政及景观配套。完成奉口港河道整治工程,建设及改造完成1.5千米的游步道、4.7公顷的绿化面积;完成东风绿地公园及獐山港北岸的苗木种植。智荟动力公园获评“2021年浙江省优质综合公园”;开发区管委会获评“2021年度杭州市绿道最美建设集体”。

近年来,开发区逐步推进南部创新创业片区制造四路等主干道路及景观建设;开通2条地铁接驳专线,强化与地铁10号线、杭州—德清城际铁路、杭州中环快速路等建设主体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快交通融合步伐。

坚持党建统领 锻造实干争先队伍

过去一年,开发区在应对新冠疫情等风险挑战中,锤炼意志、凝聚力量,锻造出了一支实干争先的党员队伍。

深化“潮起钱江”党建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钱江学堂”“钱江讲堂”两大学习品牌的辨识度和影响力,累计开展各类“党建+”活动30余次,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氛围;着力建设智能制造创新创业产业园、联东U谷产业园2家党建示范园区,打造“钱江荟”“U谷党建”特色党建品牌,进一步发挥党建示范集群效应。

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八个一”活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持续兴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截至目前,已组织党员开展各类线下学习活动15次,共覆盖到56个党组织、640名党员;开展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广场连心志愿服务活动,为200余名群众提供暖心便民服务,引导党员群众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到各行各业的实际行动中。

依托“组团联片”“周三夜访”“一村社一机关一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等工作机制,结合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助企纾困等工作,党员干部收集领办问题610余个,走访联系老党员、困难户、弱势群众等237户,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19次,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37个,助推共同富裕。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3年的蓝图正徐徐展开,开发区将继续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狠抓发展,同时紧紧围绕余杭区“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的目标要求,在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主平台的道路上高歌前行。



分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