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开发区内准东煤田是国家确定的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田西起昌吉州阜康市东界,东到昌吉州木垒县老君庙,北至昌吉州北部界卡拉麦里山南麓,南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北缘,是新疆五大煤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整装煤田,预测储量3900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7%。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基本概述、发展历程、管理范围、两个新城、发展规划、六大产业、招商方向、基础设施建设、优惠政策、行政体制、地理特征、新闻报道等介绍

中文名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外文名

Zhundong-Xinjiang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别名

准东开发区、准东

地理位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

所属地区

新疆昌吉

面积

1.55万平方公里

人口

10万

电话区号

0994

车牌代码

新B

著名景点

古海温泉、五彩湾新城

批准时间

2012年9月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气候

位置

乌鲁木齐市东北方向

完成投资

2513亿元

入驻企业

约800家

机场

准东奇台机场

火车站

五彩湾站

简介

2016年准东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获得“2016中国改革年度案例”。

2019年7月,荣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

基本概述

准东开发区是主要依托准东煤田规划建设的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也是国家第十四个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距昌吉240公里,横跨吉木萨尔、奇台、木垒3个县,东西长220公里,南北平均宽60公里,规划总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准东煤田是新疆五大煤田(准东、伊犁、吐哈、库拜、和丰—克拉玛依)之一,也是我国当前发现最大的整装煤田;包括五彩湾、大井、将军庙、西黑山、老君庙5大矿区,其中4个矿区规划已取得国家批复,老君庙矿区规划已报国家待批。预测煤炭资源储量3900亿吨,占全疆储量的17.8%、全国储量的7%,已探明储量2149 亿吨。煤田含煤层厚、易开采,平均厚度43米,最大厚度80米。煤炭资源品质优良,是良好的动力和化工用煤,具备建设亿吨级煤炭生产和深加工基地条件。

发展历程

2005年12月,自治区党委决定加快准东煤炭资源开发,建设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

2006年3月,自治区成立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准东开发建设。

2007年3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了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1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自治区级新疆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园区。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级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快建设新疆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大通道(三基地一通道),自治区明确准东为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大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2015 年9月,国家发改委确定准东开发区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2016年12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准东开发区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示范区,推动清洁高载能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明确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确定新疆准东、宁夏宁东、陕西榆林、内蒙鄂尔多斯4个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2017年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指示精神 着力推进硅基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决定将准东打造成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管理范围

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管理区具体范围为:西起吉木萨尔县西界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自然保护区东界,东至东经91度以西10千米,北起昌吉州北部边界与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自然保护区南界,南到沙漠南缘分别与奇台、木垒、吉木萨尔县相关乡镇边界线重合,总面积约15534平方公里。到2020年开发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46.9平方公里以内。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两个新城

五彩湾新城

五彩湾新城作为准东开发区的行政、文化、科技、综合服务中心,规划至2030年,人口规模达到25万人,用地规模30平方公里。

结合本区域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定位,通过“筑巢、引凤、点睛、兴城”,五彩湾综合服务区规划方案采用空间结构为“双心三轴双十字九片区”。形成东部城市中心与西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两心带动,行政文化轴与城市景观轴三轴的双十字结构框架,通过多个社区级服务中心的布置,引导多片区有序发展。

“双心”:依托准东管委会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的“西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重点承载行政服务、文化服务、体育休闲等功能,近期为全开发区居民提供城市综合服务。随着城市的发展,在五彩大道以南、通古特大道以东形成“东部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为城市未来的拓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商务办公、会议会展等功能。

“三轴”:主要指沿通古特大道和卡拉麦里大道的两条南北向的城市行政文化轴,分别布局行政服务中心、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会展中心,延伸放大城市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以及沿股海大道的一条东西向城市景观轴,自西向东布局商贸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务中心、商业中心,其间穿插生态绿化轴线,营造更加宜人的轴线空间。

“双十字”:主要是两条城市行政文化轴和一条城市功能拓展轴共同形成的双十字结构。

“九片区”:物流片区:位于准东大道以北、通古特路以西,依托现有基础,为综合物流商贸组团,承担物资集散配送功能。

工业片区:位于准东大道以北、通古特路以东,进一步延伸准东现有产业链,培育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多元发展,提升城市内生动力。

公共服务组团:通古特路以东的行政文化轴线,承担行政管理、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

六个居住片区:准东大道以南,每个片区内均配置公共设施,形成体系完整的“城市功能单元”,为周边居民、企业职工提供日常生活服务。

立足让准东绿起来的要求,按照“开门见绿、500米见小游园、1000米见公园”的标准,我们加快实施五彩绿化长廊、生态湿地公园、万亩生态林、准东大道绿轴及景观带、红玫瑰公园等绿化工程。大力推进园林绿化、林荫化,串点成线、连线成环,建设绿意盎然的绿色准东,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绿网,营造“城在绿中、人在画中”的生态宜居环境。

为提升和改善五彩湾新城的生活配套保障能力和居住环境,我们规划了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幼儿园、温泉小镇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从聚集人气、资金和技术的角度助推产业加快发展,走出一条产城融合的自主创新之路,使五彩湾新城成为开发区产业工人愿意安家落户的,能够长期留在准东的宜居新城。

芨芨湖新城

芨芨湖新城规划的功能定位为:打造天山北坡东段能源外送的综合服务节点;服务于东部产城融合聚集区,具有突出地域特色的生活、生产综合服务中心;集商业商贸、公共服务、生态居住等多种功能与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城区。

2030 年规划总人口 20 万人,规划总用地 2386.18 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 2058.49 公顷。规划结构为形成“一环一带,两心两轴,生态多组团,服务活力环”的总体结构。

一环:外围环城绿带;一带:中央东西向的照壁山路生态景观带;

两心:即城市主中心——综合服务核心,城市次中心——商业休闲中心;

两轴:中央综合服务轴和沿鸣沙山路的功能发展轴;

生态多组团:指外围由绿带和道路分割形成的十个组团;

服务活力环:沿昌平路、红柳路、吉庆路、连翘路形成串联各个组团的中心的服务活力环。

规划立足于新区未来发展的考量,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宜居、生态促进”三个方面的需求,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的和谐新城、设施服务公平多元的共享新城、弹性发展情景引导的智慧新城、风貌独特环境宜人的活力新城。

“四城”规划策略

生态立城,尊重基地现有植被和自然景观资源,同时加强与基地外围生态基质有机联系,构建“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新城。

服务营城,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弹性发展”思路,建立以生活性服务为基础,以生产性服务为特色,以生态服务为支撑的服务配套体系,打造“乐业乐活”的居住环境。

活力聚城,形成多种交通方式,强化内部交通组织,提高对内对外交通效率;提倡绿色低碳交通方式,结合开放空间与公园系统形成城市慢行系统;优化地区整体多元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活力新城。

魅力融城,结合准东芨芨湖片区的自然特征和产业特色,从城市格局、景观风貌、公共空间三个方面塑造基地特色风貌。

发展规划

总体定位

世界级以煤炭、煤电、煤化工为重点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聚集区、国家战略型能源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西部地区能效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级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先导试验区、天山北部工业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发展定位:“三基地一通道”“国家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定位,把准东作为能源核心区和“西气东输”“疆电外送”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综合能源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体空间结构

“一轴两带、两区双城、多组团”。“一轴两带”中的一轴指沿准东公路的经济发展轴,两带分别为纵向的五彩湾无煤区产业带与芨芨湖无煤区产业带;“两区双城”中的两区即东部产业集中区与西部产业集中区,双城则指五彩湾综合生活服务基地与芨芨湖综合生活服务基地;多组团即指多个产业园组团。

首先,准东公路作为当前产业带主要通道,未来同样是联系东西两大产业区的主要轴线。其次,依据关注矿区、以矿区开采时序为基础布局产业的原则,充分利用两大无煤带,即形成“两带”。再次,就地理分布看,无煤区与矿区尤其露天矿区基本集中于五彩湾与芨芨湖东西两大区域,因此明确提出“两区”,坚持相对集中发展原则,在无煤区建设两大产业集中区。而配套综合生活服务基地按照合理的服务半径要求,与两大产业集中区相对应形成“双城”。最后,根据骨架性道路与基础设施廊道的自然划分,结合产业布局自然形成多个产业园区即多个组团。

产业定位

立足于准东开发区的煤炭资源,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清洁、高附加值转化为方向,结合准东的产业基础和区域环境,确立准东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定位。结合准东的产业基础和区域环境,立足于准东开发区煤炭资源,以实现资源的高效、清洁、高附加值转化为方向,大力发展煤电、煤电冶一体化、煤化工、煤制气、煤制油、新兴建材等六大支柱产业,扶植培育生活服务、现代物流、观光旅游等潜力产业,从而构建一个以煤炭转化产业为支柱,统筹下游产业,沙漠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

发展目标

衔接准东煤电煤化工产业带总体规划的目标定位:“依托基础设施带,建设一批规模大、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长、配套设施完善、辐射能力强的煤电煤化工产业园区;引进、培育发展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力的大型煤电、煤化工企业和企业集团;建成国家重要的具有世界水平的特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煤气化和煤液化)产业基地”。

在国家总体能源发展战略和煤基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贯彻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准东开发区的资源禀赋为基础,综合考量周边的区域环境和国家政策导向,确定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总体定位。

世界级以煤炭、煤电、煤化工为重点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聚集区

依托大井、西黑山、将军庙、老君庙矿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借助新疆优势资源转化、昌吉州新型工业化发展契机,重点发展煤炭、煤电、煤化工等煤炭资源转化项目,参与国际、国内生产环节竞争,面向国内、国外(中西亚地区)两个市场,将准东地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聚集区。

国家战略型能源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区

依托中国神华集团、中国兖矿集团、中国华能集团等大型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源安全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以煤制天然气、超高压输电为主体,煤制油项目为补充的国家战略型能源综合开发改革试验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国家西部地区能效经济发展示范区

依托东西部产业集中区,重点打造煤制烯烃、煤制尿素等新型煤化工项目聚集区,培育多晶硅、新型建材等下游接续产业,补充完善煤电冶下游装备制造业发展,打造中国西部地区以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主要特征的能效经济发展示范区。

国家级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先导试验区

结合准东资源型地区特点,依托煤电冶一体化、煤制气等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打造循环经济园区发展模式,树立绿色和低碳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打造国家级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先导试验区。

天山北部工业生态文明发展示范区

依托准东综合生活服务基地和东西部产业集中区,打造天山北部区域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色,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体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示范区,实现现代工业科技与生态科技的融合,成为天山北部区域现代工业文明形象标志。

六大产业

准东开发区严格按照中央和区州党委的要求,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自治区电力体制改革示范区的建设,把严禁“三高”项目进准东、消化落后产能作为政治纪律来落实,坚持高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一批、精深加工转化一批,加快完善“六大”中高端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煤炭产业

准东开发区已规划建设国家大中型煤矿项目21个,其中核准10个、开展前期工作11个,生产能力达1.59亿吨,建成超千万吨露天煤矿4个,其中天池能源大井南露天煤矿为世界级超大型露天矿。2017年煤炭产量5742万吨,占全疆(1.67亿吨)的34%,成为新疆煤炭生产主产区。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煤电产业

建成装机容量1345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145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2797万千瓦。加快建设世界上电源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远、电压等级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疆电外送”±1100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建设的1188万千瓦配套电源项目,以国际领先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为主体,各项能耗和排放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标准。

建成后,每年向华东地区送去清洁能源600亿度,相当于送煤3000万吨,为5000万家庭、2亿人提供用电保障。已建成750千伏环北疆电网工程,为电化新疆提供稳定、清洁的电源。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加快形成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低电价示范区,实现最低0.07元/kWh输配电价,为招商引资、飞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能源动力。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现代煤化工产业

已建成新疆宜化、国泰新华两个煤化工循环产业园,建成煤制烯烃、乙二醇、1.4丁二醇(BDO)等8条精细化工下游产业链,已形成年产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煤制尿素、60万吨PVC、50万吨烧碱、8万吨三聚氰胺、20万吨BDO、6万吨PTMEG生产规模,其中三聚氰胺、BDO单体规模全球最大。积极推进5个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建设。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煤电冶一体化产业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核定的240万吨电解铝产能规模,加快产业链延伸拓展,实行“大企业+产业园”招商模式,已规划建成铝基新材料产业园2个,引进企业13家,加快下游精深加工,铝液就地转化率较高。东方希望、新疆神火、新疆其亚等企业均采用500千安世界最先进的电解槽,建成铝下游深加工企业13家,铝液就地转化率达到30%。

新材料产业

开发区以产业中高端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已编制合金、化工等4个专项规划,重点打造硅基、铝基、化工、建材四大战略型材料产业。按照自治区“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发展定位,引进了新疆东方希望、新疆协鑫新能源两家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企业。截至2018年,东方希望10万吨工业硅和一期3万吨多晶硅已建成投产。协鑫一期6万吨多晶硅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依托准东铝基、硅基资源和低电价优势,加快发展硅铝、锰铝、钙铝、铝镁等合金(铝基)新材料。依托国泰新华下游涤纶、氨纶等化工产品,打造化工新材料。充分利用年产600万吨粉煤灰、电石渣、脱硫石膏等工业副产品,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家具装饰、碳金制品、工程预制等建筑新材料,努力实现资源吃干榨尽、循环发展、全部转化利用。

新能源产业

依托准东优势光热、外送条件,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打造千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加快建设535万千瓦风电,2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外送华东。完成了千万千瓦风光基地规划,已取得“疆电外送”配套77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的批复,加快国家新能源基地建设。利用准东硅基材料资源,将延伸形成煤、电、硅、电池片、电池组件、太阳能发电应用系统产业链,推进能源技术革命,大幅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为“疆电外送”和电化新疆提供配套清洁能源。

准东六大支柱产业上万亿的投资规模和庞大的上游产业基础,必将创造一个巨大的配套产业发展空间,为此,开发区规划打造了铝产品精深加工、煤化工下游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现代物流业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依托这些特色产业园区,真诚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与我们开展合作。

招商方向

煤-电-化-材一体化产业

重点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推动现代煤化工向气、醇、烃、苯、醚等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延伸。将合成气作为产业链前端产品,延伸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以BDO、PTMEG、聚氯乙烯、三聚氰胺为基础,积极引进符合市场需求的中高端下游产业。

煤-电-铝-材一体化产业

依托丰富的电力资源优势,以开发区现有电解铝为基础,进一步拉“长”做“圆”产业链,在管、带、箔、板、型、线上狠下功夫,推进铝合金产业快速形成,不断提高铝液就地转化率,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煤-电-硅-材一体化产业

以园区现有硅基产业为依托,重点引进发展单晶硅、切片及组件、半导体应用等新材料项目,将在多晶硅和单晶硅两个硅基新材料方面形成全国定价权,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大型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

按照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加快建设准东新能源基地”要求,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等产业项目,打造准东光伏产业千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

循环经济产业

围绕开发区煤电、煤化工、煤电冶等行业,建设和引进废水回收处理、废气、废渣等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的关键项目,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以及危险废物的资源和无害化处理,打造准东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数字经济产业

重点发展大数据存储、灾备和算力产业,建设服务各级政府、行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的大数据存储中心,为冷温数据储存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现代服务业

重点引进物流信息中心、大型仓储、物流信息平台等现代物流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健康保健、文化体育、餐饮娱乐、商场超市、大型商业综合体等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大力引进职业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会计、税务、法律咨询、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项目,鼓励银行、证券、金融保险机构等在准东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工业观光旅游、原生态旅游、温泉旅游、新城旅游项目,打造特色旅游线路,科普教育基地。

基础设施建设

准东公路四通八达,G216、S228、S240、S239、S303、S327构成了准东西接首府乌鲁木齐、东联哈密出疆大通道、北至阿勒泰地区的骨干架构。乌准铁路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核心区,横贯东西,西起乌鲁木齐北站,东至将军庙。“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的将军庙至哈密新疆第二条出疆铁路,将成为准东连接内地的主动脉,形成“五纵三横”园区公路运输体系。

年运力1500万吨的乌准铁路2013年建成通车,电气化双线改造全面启动,2017年运力达2100万吨,准东北站已成为全疆最大的铁路货运站点。

投资38亿元,设计年供水规模2亿立方米,其中一期1亿立方米供水工程2013年建成通水,五彩湾5000万方水库建成蓄水,为准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用水保障。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园区±1100千伏、750千伏等六级电网实现全覆盖;准东五彩湾通用机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于2018年开工建设。

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州邮政管理局开通新邮路,整合现有资源,投入近100万元,在东方希望生活服务区建设了全州第一家快递物流分拨中心,推动开发区快递行业快速发展。同时,管委会也积极筹划和推进在西黑山、芨芨湖的投送运营业务,截至2018年底开始投送。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优惠政策

围绕准东现有产业,我们将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全产业链配套延伸,加快准东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开发区出台《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彩湾新城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将对在准东开发区投资新建、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重点产业项目及配套产业项目,着重在用电、用水、用地以及中介服务、科技创新、外向型经济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奖励。

重点产业项目及配套产业项目优惠政策

电价政策:年用电量在1亿千瓦时以上的,到户电价为配电价格加电厂出厂电价,配电价格(过网电费)暂按0.07元/千瓦时(含政策性交叉补贴、线损电价、基本电费和政府性基金)执行。

用地政策:依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在对口支援受援地区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使用戈壁荒滩(林地、草地除外)建设产业聚集园区、引进产业项目的,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可免交土地出让金”,“在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外使用戈壁荒滩设立的开发区(园区)和符合单独选址条件的重大工业项目,享受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减免政策”。

水价政策:对年用水量达到一定规模以上,采用综合利用水资源措施,产品耗水指标优于国内同行业、同类别先进水平的企业,给予水价补贴。

中介奖励政策:激励中介方参与开发区招商引资,对初始引进或引荐的重点产业项目及配套产业项目,自项目投产后,对中介方予以奖励。

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对开发区企业获得国家、自治区认定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新建院士、博士后工作站,首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认定,获得国家、自治区级孵化器的给予奖励。

外向型经济奖励政策: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和国际大型企业集团入驻准东发展,支持在开发区新建外商投资企业,鼓励开发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五彩湾新城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

1.在五彩湾新城新建职工住宅小区,项目建成并达到入住条件的,按项目建筑面积给予企业奖励。

2.在五彩湾新城建设商业综合体,建设具备商场、超市、休闲、娱乐、餐饮等功能实体店,根据营业面积给予奖励。

3.在五彩湾新城新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标准酒店和对现有酒店改造提升的,给予投资人奖励。

4.在五彩湾新城经营“中华老字号”、“中华餐饮名店”以及省级机构评选认定的名吃名店,文化创意店、酒吧、鲜花礼品店、咖啡厅、名优特旅游产品专营店,品牌连锁洗衣店、品牌连锁美容美发店、品牌连锁便利店等实体店,对经营人进行奖励。同时,对来开发区投资经营法律服务业、检验检测服务业、测绘测量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来开发区投资教育培训机构、医疗服务、公共交通等重大项目,以及投资建设汽贸汽配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五金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的企业,均有含金量很高的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政策

1.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经企业申请,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2.2011年至2020年,属于国家西部大开发鼓励类产业目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口生产企业,对新办企业出口额占销售总额的比例超过50%(含50%,下同)、现有企业出口额占销售总额的比例超过70%(含70%,下同)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自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但累计享受不超过5年。

3.2010年至2020年,对在国家级园区新办的鼓励类中小企业,给予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

4.中小企业投资国家鼓励类项目,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所需的进口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免征进口关税。

行政体制

机构设置

管委机构

序号

机构名称

序号

机构名称

序号

机构名称

序号

机构名称

01

党政办公室

02

组织部

03

纪工委

04

经济发展局

05

规划建设局

06

环保局

07

安监(煤炭)局

08

财政(国资)局

09

水务局

10

11

综治办

12

公安分局

13

税务局

14

国土分局

15

工商分局

16

质监局

17

食药监局

18

安全生产督察大队

19

消防大队

20

五彩湾城区

21

彩中产业园

22

彩南产业园

23

彩北产业园

24

火烧山产业园

25

芨芨湖城区

26

新疆准东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于官网 

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准东开发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横跨吉木萨尔、奇台、木垒3个县,距乌鲁木齐市地窝堡国际机场200公里。

生态环境

准东开发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主要呈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较大,日较差也较大。大气透明度高,太阳年总辐射量约565千焦耳/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约3 000小时。因地处准噶尔盆地东部,为寒潮通道,冬季为中国同纬度最冷之地,1月均温为零下25℃左右。10℃以上活动积温3 000~3 500℃,持续150~170天,无霜期为100~135天。年均温日较差12~14℃。冬季有稳定积雪,冬春降水量占年总量30%~45%。

开发区辖区内大部分为荒漠景观,零散分布有数量较多的小面积湿地,土壤盐碱化严重,部分地区地下水氯离子含量超过海水平均值10倍以上。

气候土壤特点

准东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生态脆弱,参照吉木萨尔的气象资料分析,年降水量 191mm ,年蒸发量2046mm ,极端最高气温 41.6℃,极端最低气温 -36.6℃,全年平均风速为3.6 m/s,极端最大风速可达到18 m/s,土壤多为为盐渍化沙土、亚砂土、砂质粘土,厚度1-2M左右。土壤含可溶性盐在0.4%-3%,最高达到7%,PH值为7.5-8.6,局部PH值达到9-10,属典型的极端困难造林立地,总体生态承载力较差,环境比较脆弱,属荒漠、半荒漠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区内海拔467.7-487.4之间,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新闻报道

中新网新疆新闻10月3日电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建设分公司建管的±1100kV昌吉换流站传来好消息:10月2日20时18分,随着昌吉准东换流站极1低端换流器成功解锁,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实现了全线通电,来自新疆的清洁电能直通华东电网。标志着±1100kV吉泉工程正式开始了第一阶段(双极低端直流系统,±550kV电压)端对端系统带电调试。

中新社乌鲁木齐10月14日电 题:探访新疆大型煤电煤化工产业示范区:“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 “煤炭转为电能,然后经电网才能输送全国。本月初,位于准东的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特高压输电工程——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实现全线通电,预计2018年12月投运,届时新疆准东的富集电能直通华东电网。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华东地区输送电量660亿千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