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智能化助推生态产品市场化

阅读 1472  ·  发布日期 2019-10-09

  【生态建言】

  生态产品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

  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

  它本身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安全。

  生态产品的生产过程凝结着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或者政府补偿等方式才能实现价值。

  可商品化的生态产品一旦稀缺,就会成为产业投资获利的对象,市场机制就可以发挥作用——这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实现生态产品市场化需要“三资转化”,即资源变资产,资产再变资本,

  需要对资源进行定量化价值评估,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便捷化管理。“三资转化”过程实为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培育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的过程。

  1、通过信息化实现生态产品量化表达

  通过信息化解决生态产品量化表达问题,

  包括生态产品的实物定量化表达、价值定量化表达、在空间上的表达等。

  可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自然资源的价值进行定量化表达与评估,从而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数字化管理。

  例如,福建连江县建立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陆域资源账户包括土地、森林、水等八大类资源,海域资源账户包括岸线、沙滩、海岛、海洋水域四大类资源;

  内蒙古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和清水河县构建了包括草原、森林、湿地、水等主要自然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及其评估管理系统;

  广东省围绕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也建立了相应的数字化、信息化资产负债表。

  这些生态产品通过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得以定量化、数字化和信息化表达,为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审计和生态产品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2、通过智能化实现生态产品动态评估

  如何通过智能化解决生态产品动态评估和“一张图”管理问题,

  从而实现生态产品的智能化核算和管理?可研发自然资源资产“一张图”信息化管理平台,

  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所涉及的海量资源信息和评估核算模块录入信息系统,

  从统计、管理、展示、查询四方面应用需求出发,衔接各类规划、区划,结合主体功能定位,

  依托遥感技术、空间高分数据和测绘信息,并叠加各类功能图形信息,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要素空间斑块与具体自然资源类型、数据变化等信息的对应关系,

  形成自然资源资产“一张图”信息化管理平台。

  福建连江县和内蒙古乌审旗、鄂托克前旗、清水河县以及广东省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平台,

  都实现了空间自然资源资产类别、面积、价值信息的随机提取,客观反映了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质量、价值、负债及其流向变化情况,

  全面体现了自然资源管理和使用主体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活动,

  为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提供了依据,解决了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价值难以实现”的技术瓶颈。

  

 

  3、数字化定量评估结果需要市场培育

  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将自然资源资产数字化的定量评估结果导入进行市场培育,

  可以为有偿使用、流转交易和抵押贷款提供参考依据。围绕生态产品“入市”问题,基于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

  可尝试建立多元商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机制创新协调和功能引导方面的作用,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市场,激活交易活力,

  提高市场活跃度;投资机构可依托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与银行、保险公司、实业公司开展抵押贷款和流转交易活动;

  咨询机构为政府单位和企业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定量评估项目运营前、运营中和运营后生态产品的状况,共同推动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建立。

  以福建连江县建立的“政府+咨询公司+企业+渔民”市场化模式为例,

  根据连江县自然资源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测算出海域资源总价值为1.25亿元/年,政府可以此为依据,收取海域使用金2.3万元/亩/年,实实在在地落实海域资源有偿使用;

  投资企业可以此为依据,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银行可以此为依据,给予投资企业最高1.25亿元/年的抵押贷款;

  保险公司也可以将评估结果与灾害风险频率相结合,设计出合理的保险产品。

  4、嵌套管理并运营两套平台

  要建立与自然资源资产评估“一张图”相关联的后端运营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平台,并实现两套平台的嵌套管理,

  需要对市场化流转交易出去的生态产品实行动态跟踪,严守生态红线,

  确保流转交易后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功能不衰退、性质不改变,持续推进生态产品的保值和增值。

  运营生态产品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信息应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管理平台互联互通,从而实现生态产品的运营管理信息能够在“一张图”上实时更新和动态展示。

  围绕市场运行如何实现智能化福建连江县以海域资源为试点,引进高科技装备企业,大力推行深远海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和“网箱+海藻”生态化养殖等海域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推动海洋养殖从近海区域向深远海区域转移,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科技企业数字化在线实时监测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确保在不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政府在过程监管中,可以全面掌握项目涉及自然资源的质量及价值变化情况,指导纠正资源利用中的不当行为,实现过程可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同时,通过推广使用大型钢构网箱等高新技术,代替传统海洋资源开发使用的小型旧式网箱和泡沫浮球,可减少白色污染,形成更高效的产业形态与商业模式。目前,连江生态产品运营端的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已初步建立,今后还可考虑与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核算平台进行嵌套联通,实现生态产品的信息化、智能化调控。

  生态产品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财富。将生态价值显化,可以让生态产品和所有市场要素一样平等参与资源配置,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促进生态产品的最优利用,让经济与生态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目前,生态产品市场化尚处于改革试点阶段。由于自然资源所包含的生态产品类型多,各类生态产品的属性千差万别,各地应科学合理地利用好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结合地域生态产品的特点,在严守生态红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可落地的生态产品市场化模式,使政府、企业和百姓均能分享到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的红利。

  2019年5月开始,生态环境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商务部,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以及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共31个城市258个县区开展清洁车用油品强化监督定点帮扶;采取“查黑—测油—溯源”方式。严查无证无照及证照不全违法加油站点(以下简称黑加油站点)抽检合规加油站柴油质量(检测硫含量),追溯不合格油品来源,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区域清洁车用油品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共排查发现1466个黑加油站点。其中,各地按要求已清理取缔905个,此次排查仍然发现561个黑加油站点(固定加油站点428个、流动加油罐车133个)从排查情况来看,河北省黑加油站点问题较为突出,11个城市均发现了黑加油站点问题,且黑加油站点数量最多,占黑加油站点总数的40%。地方已取缔的905个黑加油站点中,山东省取缔黑加油站点数量占取缔总数的48%,河北省占比29%、河南省占比9%、山西省占比7%、天津市占比7%。据了解,该项工作给合规达标加油站带来了明显好处和效益。针对合规达标加油站的抽调结果显示,2019年5-8月柴油销售量较4月均呈现较大幅度增长,平均增长率为11.3%。发现问题较多的石家庄、邢台、张家口、邯郸、开封、菏泽等6个城市,平均增长率为33.2%。其中,黑加油站点数量最多的邢台市增长了39.1%,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充分发挥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机制优势,对排查发现的问题拉条挂账,逐一核查地方查处整改情况,保持高压态势,巩固行动成效。对交办问题查处不力、整改不到位、问题出现反弹的地方,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严肃追责问责。同时,生态环境部将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通过持续加强强化监督定点帮扶工作力度,督促指导地方开展好专项行动,并建立完善信息通报、联合调查、联合处罚、联合惩戒等工作机制,确保全国清洁油品行动取得实效。

为您推荐

  • 政策关注 | 国家数据局: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 2024-05-22
  • 政策速递丨《厦门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2024-2025年)》印发 2024-03-20
  • 智慧水务时代已来:20个应用场景让你大开眼界 2024-03-14
  • 刚刚,政府工作报告出炉,2024年生态环保工作这么干! 2024-03-05
  • 中国水利报整版探讨:锚定“四不”目标 聚力水库安全管理提质增效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