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太原新闻网 >> 特别关注

把义务当乐趣 热心老哥俩十余年为邻里修家电

来源: 太原晚报 作者:记者 侯慧琴 文/摄 2023年07月17日 08:44

左为邢玉林,右为张福明。两人正在商量如何维修家电。

  “邢叔,我家电热水器坏了,您帮忙给看看?”7月13日,文庙社区上官巷16号院的居民来求助。“放下吧,修好了告诉你!”正在台灯下忙碌的邢玉林爽快地应承,一旁的张福明顺手打开热水器检查故障。77岁的邢玉林、71岁的张福明是一对热心的好邻里、好哥俩。10多年来,他们义务为邻居修理家电,不光不收维修费,小零件也常常自掏腰包,对独居老人还提供上门维修服务。“看着大伙儿满意,我们就高兴!”两位老人乐在其中。

  维修当爱好

  走入上官巷16号院,左侧一间小平房里,邢玉林正拿着点焊机焊接。面积五六平方米的小屋满满当当,点焊机、热风机、热熔器、电锤、角磨机等工具分门别类摆放。打开柜子,生料带、螺丝、下水管道配件、清洗剂等琳琅满目。

  “这都是我的老伙计!”看着这些工具和零件,邢玉林眼里放光。邢玉林是铁路系统退休职工,在单位时负责管理汽车队。他动手能力很强,上班时,便常常动手维修汽车。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邻居家插线板坏了、楼道灯不亮了,他常常主动帮忙维修。一来二去,成了大伙儿信赖的“维修达人”。

  15年前,张福明搬到该院居住,同样热心的两人成了莫逆之交,在义务维修的路上越走越热闹。正巧院里有间空闲的小屋子,两人便将这里当作居民的“维修间”,谁有维修需求便直接过来。

  两人有个“怪癖”,维修不光不要钱,还常常倒贴零件钱。“5块钱以下的零件,我们就送给大家了,没多少钱。”人高马大的邢玉林性格很是豪爽。

  知识也“升级”

  刚开始,大家拿来维修的东西还比较简单,雨伞、小闹钟、台灯,但修着修着,大家送来的东西越来越复杂——加湿器、全自动洗衣机,甚至汽车。邢玉林发现,科技发展迅猛,电器也更新迭代。很多新电器打开后,复杂的电路板令人咋舌。但这并未难住他,陌生的领域令他格外兴奋,为了能跟上时代,邢玉林买来各类维修书籍自学电路知识。

  渐渐的,邢玉林维修的专业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3年前,邢玉林得了脑梗,整整3个月再未动过工具包。愈后3个月,当时正值院里维修暖气管道,看着工作人员忙活,邢玉林一时技痒,忍不住也上手帮忙。病后初愈,大脑与手不如之前灵活。但邢玉林并未就此放弃,一点点找往日的感觉。慢慢的,每天长时间动手操作,促进了手脑协调,他反而恢复得更快。

  如今,已经看不出他曾经得过脑梗。而在此过程中,张福明作为好搭档,一直鼓励和协助他,两个人又开始“接活儿”。

  邻里争点赞

  “邢师傅真热心!”75岁的独居老人徐阿姨去年就发现,家里洗衣机的甩干机不好用了,但因为不知故障在哪儿,她一直凑合着用。几天前,她碰到邢玉林时,无意间提及此事,邢玉林便上了心。徐阿姨的老伴生前是该院的楼院长,一直为大伙儿义务服务,感念他的付出,邢玉林立即上楼将徐阿姨家的洗衣机从六层搬到“维修间”。拆开一看,原来是电机出了故障,需要更换。从网上找到配件后,邢玉林很快修好了洗衣机。“邢师傅不光手艺好,人品也没得说!”徐阿姨感慨地说。

  “邢叔和我爸是同一辈,不光我爸有需要找他,我有啥处理不了的也会找邢叔帮忙,邢叔总是不计回报。我的电动车充电器坏了,找邢叔;插座有故障了,找邢叔……”提及邢玉林的帮助,李仕戈滔滔不绝。

  该院共78户居民,绝大多数人都找邢玉林修过家电。“他是个家电通,我们家有什么东西坏了,都来找他。”“上次我家的加湿器坏了,就是他帮我们修好的。”“周围院的邻居听说邢师傅和张师傅热心,也常常找过来!”听说记者来采访邢玉林和张福明,邻居们纷纷主动“爆料”。

  “人心换人心,我脑梗后,邻居也纷纷帮忙和关照,特别让人感动!”邢玉林平时的热心肠,在关键时刻,也换来了邻里的真心以待。

(责编:鄢妮)

推荐阅读

  • 百年回响——记录百年风华 聆听时代声音

     [新闻专题]

  • 魅力太原夜

     [图片新闻] 太原晚报 邓寅明

  • 幸福“升级”

     [图片新闻] 太原晚报 贾鹏 米国伟

  • 文明出行

     [图片新闻] 太原晚报 张昊宇 摄

  • 稻花香里说丰年

     [图片新闻] 太原晚报 记者 徐方伟 通讯员 杨润德 崔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