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密度分区技术标准(试行)》出台!精细管控土地资源,有序构建空间格局
i东莞 2019-12-19 15:18:47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自然资源局于近日正式印发《东莞市密度分区技术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为《标准》)。

该《标准》构建以“一张图+一公式”为核心内容的密度分区管控机制,以“分级分类”的方式精细管控容积率,精细管控土地资源,全面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适度提高城市开发总量,从而更好地支撑东莞未来社会经济转型发展需求,构建适度宜居的城市空间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1:拓空间

向地上拓展立体空间

东莞探索建立密度分区管理机制

东莞土地的整体开发强度已达到46.8%,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未来东莞如何拓空间?近日,市自然资源局透露,东莞市正通过推动“三规合一”、差异化的密度分区管理、城市更新、土地1.5级开发等工作,为东莞实现空间拓展。

其中,尽量提升城市中心区、轨道站点TOD地区、连片改造片区等战略地区的开发强度,鼓励产业用地提升开发强度。要做到精细管控城市开发强度,提高集约用地水平,出台《东莞市密度分区技术标准(试行)》则是重要的抓手。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发展从平面扩张向立体空间发展转变,在开发强度整体提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背景下,要保障舒适的城市空间环境,需要科学建立差异化的密度分区管理机制。

“向立体要空间,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制地盖高楼大厦。”该负责人表示,与广州、深圳等特大城市高强度高密度不同,东莞空间形态整体疏朗,生活环境舒适,密度分区既要提升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又要保证生活品质,体现我市的地方特色。

关键词2:密度分区

“一张图+一公式”

分级分类精细管控容积率

市自然资源局介绍,新出台的《东莞市密度分区技术标准(试行)》,就是要进一步细化东莞的密度分区管理,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疏密有致原则,以“一张图+一公式”为核心内容,以“分级分类”的方式精细管控容积率,精细管控土地资源,全面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该《标准》表明,东莞市细化密度分区管理,总体上要体现不同片区的差异性,即城区片区、滨海片区、松山湖片区等作为核心区域开发强度较高,水乡片区等由于水网农田等自然条件,开发强度较低。

此外,在满足交通承载力等前提下,可大幅提高商业办公的开发强度;在保证宜居的前提下,适度提高居住用地的开发强度。而邻近水濂山、大岭山森林公园等生态敏感地区的开发强度予以严格控制。

另外,东莞鼓励提升工业、仓储用地等开发强度,提升产出效益;在满足交通承载力等前提下,可提高商业办公的开发强度;合理控制居住用地的开发强度。

关键词3:地块容积率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容积率管控标准

该《标准》通过制订基础容积率科学透明计算规则,更好地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建立起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容积率管控标准和计算指引,给予市场明确预期,大力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市自然资源局指出,按照该《标准》计算的地块容积率并不是唯一依据。具体地块容积率的确定还应满足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交通市政设施负荷,符合生态保护、历史保护、地质安全、城市景观等要求,并满足日照、消防等规范要求。居住用地容积率确定须同时校核所在地区的教育等公共设施服务水平。

目前,市自然资源局已同步完成了市域密度分级指引图,结合生态保护、历史文化、轨道交通及土地价值等因素将全市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级,其中高密度区约占30%、低密度区约占5%。各园区、镇街密度分区图将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并开展,在市域密度分级指引图的指导下,细分为五个层级。

【知多D】

什么是密度分区?

密度分区,即用地容积率分区。目前我市土地开发强度已过半,为有效拓展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从以往关注城市建设用地的二维扩张,转向关注立体生长。而密度分区,即解决城市三维立体开发问题。

容积率的提高需以保生态为底线,以公共配套设施作支撑。容积率提升后,同时将带来对公共设施配套的挑战,城市运营成本将提高。以居住为例,每增加1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量,新增人口约2600人,需新增九年义务教育学位350个,每年需投入教育经费约750万元(不含学校建设费用 )。

因此,《标准》通过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空间组团、区位条件、交通条件、配套承载力条件等因素,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容积率计算标准和规则。

《东莞市密度分区技术标准(试行)》

【五大特点】

1、突出空间组团特色。突出市域空间组团的特色差异,如滨海湾片区作为我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发展平台,开发强度适当提高;水乡片区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优质生活圈为特色,开发强度适当控制。

2、引导小街区密路网。对各类用地设置基准用地规模,设定规模系数,并根据用地周边道路情况进行临路系数修正,鼓励构建小街区密路网,提升交通微循环及步行舒适性。

3、提升轨道站点土地价值。对于TOD规划项目,根据地块周边轨道站点类型及覆盖情况,设置核心区、控制区,并赋予较高的修正系数,将城市发展集中在公共交通站点周围,以便交通服务效率最大化,市民的生活更便捷、舒适。

4、用地功能分类管控。大幅提升商业办公、新型产业、工业、仓储用地建设强度。居住用地在宜居舒适的前提下适度提高。鼓励公共设施用地集约用地、提高开发强度以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按需赋值。

5、校核引导城市承载力。公共设施充足、交通条件优越、市政供给能力强的区域,优先提高开发强度。反之,公共服务设施承载能力不足的区域,则应控制开发强度。

全媒体记者 吕晓敢/文

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编辑 官登禄

编辑:马盛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