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无障碍
  • +1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厌“网红文化”?

2023-05-30 07: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印 印客美学

“我在xx很想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掀起了这样一股“网红路牌”风。

统一的蓝底白字,统一的东西朝向。

出门旅游不拍几张这样的照片,好像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网红路牌,我忍你很久了

去年夏天,“想你”的风吹遍全国,一大波路牌成为各地网红打卡点。

你可能永远也不知道,全国到底有多少块“我在xx很想你”的路牌。

经过网络的传播与发酵,这些网红路牌似乎已经没有了一开始的创意惊喜感。

取而代之的是土味情话一般的尴尬。

这种网红路牌并不是由官方设立的,更多的是商家用来吸引年轻人拍照打卡的引流利器。

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不少打卡网红路牌的照片。

甚至有人专门整理了这类网红路牌的打卡地点合集。

连淘宝商家都推出了批量定制服务,价格低至几十元。

甚至可以包含编文案、出设计等贴心的个性化服务。

网红路牌的设立,原本是为城市增添些许浪漫的气息,但接二连三的模仿和复制就使其成为了浪漫的枷锁。

谁看了不直呼一句“真土!”

进而一身反骨的当代年轻人们,展开了对这种路牌的更狂恶搞,以此来表达自己要把网红路牌“撅断”的心情。

“忍你”版本:

“暴富”版本:

“没人要”版本:

可能当初打卡网红路牌的和如今表示唾弃的,是同一批网民。

此外还有很多网红旅游景点的套路也是一样遭到大家的吐槽。

就像曾经鸡汤文学与如今毒鸡汤的对立,当某种流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自然出现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模式与其对立、将其消解。

想当网红又厌弃网红?

你有没有这种朋友?

整天口嗨着想当网红,但一提起和网红相关的事情,又露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和网红沾边的事物都很low。

不只是国内,在日本,有关调查机构以采访了4000名16-60岁的人关于“重生后想尝试的、憧憬的职业”。

结果显示,16岁-25岁的“Z世代”年轻人,最想尝试的职业是YouTuber,占比高达21.9%;其次是艺人、模特,占比达18.9%。

想当网红的风还真是吹到了全世界!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种“既想当网红,又瞧不起网红”的心理现象,可以解释为一种文化认同的困境。

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人们的身份认同往往是由经济地位、职业、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因素决定的。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红文化崛起,人们在网络上受关注的程度,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认同符号。

大家一方面想被认同为新兴的“网红”。

另一方面,正因为“网红”之新,它不似传统职业那样大众认同程度高。

如此,人们对待网红这个职业的态度就会摇摆不定。

当然,人们这种矛盾想法的原因,也少不了跟风的心理。

更多人会更加追求流行、时尚、热门等一些表面的网红标签和符号。

一旦某种现象成为潮流,从众和跟风的心理,就会让更多人不假思索地肯定这种现象,追求这种现象。

而跟风到一定程度,这种现象必然带来泛滥的结果。

于是,当开始有人反对其泛滥,跟风心理也会带来越来越多的反对,进而反对这种现象本身。

此外,与传统职业相比,网红职业门槛较低,成功率也较高。

这导致许多人认为当网红很简单,自然也就想试一把。

同时又因为其门槛低,让更多人认为“这还不如我,也能当网红?”这样一来,人们对网红的态度就产生了“看不起”“看不上”的厌弃。

在他们看来,网红文化肤浅、虚荣,与传统的艺术或文化相比有失格调,常常与等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

毕竟在前互联网时代,每一个普通人能够表达和被聆听的机会是同样多的。

而现在更多的关注与资源流向了网红,这种不平衡感不断打破人的内在追求和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如此就有了“人人艳羡网红,可人人又厌弃“网红”的矛盾的心态。

我们为什么反网红?

随着网红的泛滥化,似乎“反网红”的呼声越来越高。

豆瓣甚至建立了“反网红Anti-Net Hot”小组,来帮助消费者走出网红的种草辐射区,回归理性。

在美国,Tik Tok曾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de-influncer”(反网红)运动。

起因是TikTok头部美妆网红,拥有1400万粉丝的米凯拉·诺盖拉(Mikayla Nogueira)在一条推广巴黎欧莱雅睫毛膏的视频中被观众指出妆后佩戴了假睫毛。

这件事后,TikTok社区对美妆网红的反感似乎达到了巅峰,而这场反网红浪潮的起源被《Glossy》称为“睫毛膏门”。

“睫毛膏门”后,TikTok内容创作者和普通消费者齐刷刷地将矛头对准了网红“种草”。

越来越多用户开始在Tik Tok上分享那些年自己被种草买过的无用网红产品。

小印观察到,相比于曾经甚嚣尘上的“种草视频”,如今的“拔草视频”同样成为了社交APP中不能忽视的组成部分。

打开软件首页刷到的视频一下子从“买买买”到“退退退”。

劝退的产品包罗万象,从被吹上天护肤品、化妆品、到苹果耳机,日常生活用品……

甚至一些头部大牌都没能逃过这场声讨。

网红带货的势头越猛,消费者的逆反心理越重。

在网红遍地的时代,我们为什么反网红?

从网红本身来说,在当下这个时代,只有少部分网红是抱着诚恳的态度与大众分享真实的东西。

网络上更多的“好物分享”实际上只是带有广告标签的商品推销,把产品硬塞给观众。

而网红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名利场,为获得更多流量和变现,他们彼此心照不宣地夸大、扭曲事实和产品功效,主动刺激起消费者的欲望。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讲,当人们作为消费者报着高期待值进行消费时,一旦感受到与某些网红“种草视频”中的评价、心中理想结果或同类产品产生巨大差距,就会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

滤镜下的“蓝房子”,“照骗”咖啡馆……点燃了新一轮网红信任危机。

人们对于网红现象的质疑和批评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反倒是越网红的东西越遭人抵触。

于是群体情绪爆发,反网红风潮兴起,这一届网民不再甘心充当网红的流量工具,开始逆向反攻网红文化。

而其背后深层的原因也很简单,反网红的本质就是对过度消费主义裹挟的抵制。

我们不再需要重复消费具有相同功能的东西了。

毕竟我们只是希望看到现实世界褪下网红滤镜后更真实的模样。

面对“反网红”风潮,我们还是要不断探索自己独特的身份认同和审美需求。

去思考自己是谁?想成为什么?而不是一味地盲从和模仿。

毕竟,网红是速朽的,而独特是永恒的。

作者:萧余

责编:若林

原标题:《越来越多人开始讨厌“网红文化”?》

阅读原文

    PHP网站源码东莞建设网站松岗企业网站设计西乡网站优化按天计费龙华模板推广同乐百度竞价深圳百姓网标王大鹏百度标王观澜百度爱采购大运网站优化按天计费南山建站观澜网站优化排名南澳网站推广方案横岗SEO按天扣费惠州网站制作吉祥网站改版西乡建设网站布吉网站设计模板布吉百度竞价包年推广龙岗百姓网标王光明网站改版盐田seo优化坪山企业网站设计坑梓企业网站建设坑梓营销型网站建设平湖企业网站制作龙岗阿里店铺运营民治网站建设布吉百度seo横岗建设网站坪地网站制作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