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设立暨揭牌仪式在前海举行,深圳市主要领导、招商局集团主要负责人等出席活动并共同为招商金控揭牌。

此前,9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批准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设立许可,这是央行颁发的第三张金控牌照。

这也意味着,作为招商局的全资子公司,招商金控成为我国第三家、粤港澳大湾区首家金融控股公司,国务院国资委体系内首家央企金融控股公司。

近年来,深圳与央企互动频频,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与招商局集团就有过一次签约:《 稳经济背景下,这家央企与深圳签约释放什么信号?| 速观察》(点击阅读)。

当时,招商局集团总经理胡建华在接受深圳卫视&壹深圳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双方的主要领导谋划部署,建了一套完善的机制,要把这些具体的项目都能落实到地、开花结果,为现在稳经济、稳发展、稳就业,接下来马上就要行动。今年下半年,很多项目就会见效,为整个国家的发展,为了未来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如今,招商金控落户深圳前海,无疑也是深圳与招商局集团一同聚焦服务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深化央地全方位务实合作的重要体现。

坚持政企互动、市场运作,充分体现了百年央企,综合央企、驻港央企强大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也是深圳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和服务保障的印证。

什么是“金控牌照”?

有何作用?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开展跨业投资,形成了金融集团;还有部分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了多家多类金融机构,成为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

2020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人民银行同步印发了《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根据上述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实施市场准入管理,标志着金融控股公司正式进入持牌监管时代。

央行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一是金融控股公司往往规模大、业务多元化、关联度较高,跨机构、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实施市场准入予以规范;

二是设立明确的行政许可,是对金融控股公司依法监管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全方位推动金融控股公司依法合规开展经营,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三是体现了金融业是特许经营行业和依法准入的监管理念,也符合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

截止目前,人民银行已受理5家机构申请金控公司的申请:

●   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2022年3月首批获批

●   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3月首批获批

●   招商局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2022年9月第二批获批

●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已受理申请

●   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 已受理申请

招商金控获批

管理资产超19万亿

据了解,招商金控前身为招商局集团内部的金融事业部,主要负责协调管理招商局集团旗下的金融业务。

根据披露,招商金控监管口径下风险并表及参股重要性机构总计约670家,在银行、券商、资产管理、保险等多个金融领域均有布局。

其中,直接持股管理的主要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大约有10家,主要成员公司包括招商银行、招商证券、招商仁和人寿、招商保险等。

截至6月末,招商局金融业务总资产规模10.4万亿元,管理资产AUM超过19万亿元。

目前,招商金控和主要成员企业在港都设有机构合计在港经营单位13家,业务涵盖银行、投行、证券交易、资产与财富管理、股权投资、财险与保险经纪、融资租赁等多个领域。

2022上半年,招商金控在港业务总体上经营业绩良好,跨境金融、财富管理等业务特色突出,客户规模保持平稳,整体金融风险可控。

招商金控落户前海

助力深圳提升金融发展能级

招商局作为驻港央企,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创立于1872年洋务运动时期,今年也是招商局150周年华诞。

“招商金控这张全新金融牌照,是招商局百年金融发展史孕育出的最新成果,也是深圳改革开放最新成果。”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在致辞时中说。

从招商金控主要成员公司来看,诞生在深圳,成长在深圳。近期招商金控也落户在前海,这无疑也向外界传递了重要信号:将充分利用三地布局和跨境金融的优势,服务前海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特别是前海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和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示范区,将会为招商金控发展提供独特的条件。

因此,招商金控的设立,对于招商局集团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对于深圳提升金融发展能级,推进前海金融业对外开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招商金控表示,作为招商局集团全资子公司,将全面落实监管要求,并以此为契机,加强风险管理、金融科技、财富管理“三个能力”建设,打造创新引领、协同驱动、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金融控股集团。

以招商金控设立为新契机,深圳与招商局集团将全面加强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合作,共同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 李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