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国家住建部、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尽快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全力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提出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试点工作,围绕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打造宜居生活环境、推进智能化服务、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四个方面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光明区先试先行,于2022年5月

建成了两个“完整社区”的初步样板

现在光明人就可以享受到

安全健康、设施完善、

管理有序的社区服务了!

什么是完整社区?
0 “完整社区”是什么?

今年初,住建部办公厅印发《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认为整社区是居民生活、社会治理和城市结构的基本单元

  • 总的来说,完整社区是指在居民适宜步行范围内有必不可少的各类设施、空间和服务的居住社区,居民有较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 具体来说,完整社区包括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全覆盖的物业管理以及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六大方面。

0 完整社区建设有什么特点和要求呢?
  • 完整社区要求设施健全、便捷可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健全。

  • 完整社区特别强调“一老一幼”设施建设。聚焦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幼”设施建设,对托育机构和老年服务机构建设均有明确要求。

  • 完整社区突出“点连成线,由点及面”。鼓励小区将若干项目实现设施共享,既避免了空间不足或浪费的问题,也有利于社区服务项目的集成、集约和高效利用。

  • 完整社区强调因地制宜,避免“千社一面”。即不同区位、类型、规模和特征的小区,需要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和探索创新。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光明区“完整社区”初步样板

光明区早于2019年就在谋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该设施无论是在定位、建设标准、建设思路上,都与“完整社区”建设的特点和要求不谋而合。

光明区委区政府着眼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聚焦社区服务设施、宜居环境、治理机制等方面内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于2019年超前谋划建设一个“整合政府各部门社区服务资源、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设施”以光明社区光明新村、凤凰社区玖龙台花园等2个社区花园为试点,立项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是光明区开启社区综合服务新征程的创新探索,依托政府公配物业,统筹协调民政、人资、文体、卫健等部门资源,整合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长者服务中心、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社区饭堂、婴幼儿托育中心、图书室以及“南粤家政”“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区域居民提供老幼共托、医养照护、职业培训、社交娱乐、助餐爱善等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社区综合服务,切实实现为民、便民、安民。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定位

“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阵地”、

着重解决社区“一老一幼”设施短板

基本公共服务、

便民商业服务一应俱全

2021年12月,两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开工建设,经过紧锣密鼓的推动,于2022年5月17日正式开业运营

截至11月份,两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试点累计接待群众4万余人次,开展公益活动470场,参与活动8223人次。图书馆流通书籍3431册,流通人次958人,社区餐厅22844人次,托育累计入托52人次,在社会面取得良好效果。

0融合发展,服务全生命周期人群

聚焦老年人、残疾人、婴幼儿等群体,推动养老设施与托育设施在空间上紧邻设置,营造老幼“代际融合”社区生活场景,促进婴幼儿、青年人、老年人等多代人群开展社区层面的生活帮助、情感交流。

创造公益性岗位解决残疾人、困难人员就业,多种群体相互积极影响,形成全生命周期人群共融生态。

0功能整合,共建一站式服务阵地

建立涵盖政府、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联动机制,最大程度上发挥各主体在服务供给上的独有优势,打造集养老、托育、职业培训、社交娱乐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阵地,实现社区设施功能整合、服务统合、资源聚合,扩大群众家门口的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让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服务更便捷的社区服务走进群众生活。

0 集约管理,实现社区资源共享

打破部门限制、领域限制,有效整合民政、人资、教育、卫健、文体等公配物业资源,落实重点公共服务项目,通过空间交叉和多样布局,统筹解决各类服务场所分布零散的问题,形成公共服务矩阵,实现一体规划、一体实施、一体突破,发挥整体效能,实现社区公共资源共享。

0 模块优化,促进普惠服务多元化

项目最大限度去冗存精,确定15个功能模块,并根据设置的必要性和特色化将功能模块分“必选A项、可选B项”两类,既满足了社区居民享受全面公共服务的需要,又满足运营机构结合实际开展特色化服务的需求。

0 政企合作,推动服务供给持续化

政府携手市属国有企业,采用PPP模式运作,一方面确保服务设施的公益普惠属性;另一方面延长了服务机构运营期限,切实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让供给侧更加契合需求侧。

同时,在公益性服务基础上,允许其合理设置薄利收费项目,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将爱善超市营业收入的3%,用于公共慈善事业发展,实现运营的可持续

未来,“完整社区”建设将在光明全面铺开

“完整社区” 样板贴心的社区服务得到了光明群众肯定与赞许,充分证实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未来,光明区民政局将加大建设力度,聚焦为民、便民、安民服务,推动建成更多“完整社区”。

到2023年,光明区民政局将充分利用光明街道光明新村和凤凰街道玖龙台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试点辐射、带动作用,总结试点经验。

到2025年推动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面覆盖31个社区,社区服务保障持续加强,社区服务供给有效扩大,产品供应日益丰富,行业支撑要素不断增加,全面建成社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打造成基层治理的全国标杆。

内容来源:光明区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