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规划纲要 > 十四五规划
索引号: 11331004002691722B/2022-15495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区发改局 公开日期: 2022-07-06
有效性 文件编号

台州市路桥区“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2-07-06 17:43 访问次数: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我区建设“一区四城”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认真落实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与省市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明确我区“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平台、发展路径和保障举措。

第一章  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现实基础

引擎地位更加巩固。“十三五”期间,我区服务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2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88.2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8%,较2015年提高3.8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市各区(县)第3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7%,高出GDP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增长动能强劲。

1  2020年各县(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台州市比重

优势领域更加突出。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以公铁联运、空陆联运为特色的多维联运体系,成为台州物流集散地。2020年,全区公路完成货物周转量增至422749万吨公里。小微金融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创新提供“牵手贷”“农贷通”“小本贷”“SG泰融易”等多种金融产品,在全省率先试点小微企业金融产品评价体系。台州国际车展、塑料交易会等知名展会影响力扩大,方林汽车城位居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前十位。

平台支撑更加有力。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验收,入围中国知识产权领域最具影响力县域50强。中国日用品商城成为台州首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日用品及塑料制品交易中心成功入选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成功创建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和培育省级智慧商圈试点城市。路北街道完成省级现代商贸特色镇试点创建。台州市物流园区成为全市首个省级物流示范园区,台州市物流发展交易中心投入使用。成功引进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国家级学会服务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均实现“零”的突破。全区评获AAA级景区1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处,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名单1处,省级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1家。

龙头企业更加优质。台州银行、泰隆银行跻身全球银行500强,路桥农商银行获评全国十佳普惠金融农商银行,路桥富民村镇银行获评全国快速发展优秀村镇银行。全区有商品交易市场71个,超亿元市场21个,主要指标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全区注册物流企业507家,总数位于台州市第1位,共有大中型物流园区11处、国家4A级物流企业3家、3A级物流企业4家。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服务业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的首位度不高,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我区作为主城区之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级偏弱,引领性的服务业重大项目还比较少;二是创新能力不强,中高端人才供给不足。服务业整体创新能力偏弱,尤其是数字经济等领域缺乏前瞻性布局,向制造业输送技术及知识密集型生产要素的作用发挥不够。同时,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对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驱动不足。三是主辅分离不到位,生产性服务业亟待发展。制造业生产模式比较传统,主辅分离程度不够,企业组织形式“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尚未改变。四是市场主体影响力不足,规模实力不强。服务业企业普遍规模小,集中度不够,尤其是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企业。

(二)发展环境

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信息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也催生了众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在线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迅速,服务业向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互动式方向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有利于我区抓住现代服务业发展风口,加速布局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切实将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从国内看,正向高收入国家稳步迈进,将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服务业发展的内涵和特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更加突出支撑城市能级提升、促进制造业价值增值、满足居民消费升级。对于人均GDP超过1.5万美元的我区来说,积极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拓宽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推动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潜力空间巨大。

从省内看,扛起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新历史使命,加快县域经济加快向城市经济、都市经济转型,把握“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红利,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深化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两业融合”。台州市打造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工业4.0标杆城市、双循环节点城市,强化“台州服务”核心功能。依托我区民营经济发达、市场活力充沛、先进制造领先等优势,主动争取省市政策支持,将为我区服务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促进服务业改革创新、开放转型。

第二章   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聚焦全力建设“一区四城”,以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区为指引,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优结构、提品质、扩规模,着力提高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水平,提升服务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加快打造总部经济高地、科技服务高地、现代物流高地、商贸会展高地、文化旅游高地和幸福经济高地,努力争创“双循环”示范区、两业融合示范区,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支撑我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

(二)发展原则

数字赋能、创新引领。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新机遇,加快服务业数字化转型,突破数字化发展重点行业、创新平台、关键领域,拓展数字化场景应用,鼓励企业开展科技、产品、业态、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服务业生产率和竞争力。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政府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营造市场主体良性互动、要素资源高效利用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因产制宜、两业融合。依托路桥独特的汽车、机电植保机械和智能卫浴等制造业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培育发展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发展示范区。

内外联动、开放发展。以融入新发展格局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作为重要动力,加快功能承接,着力吸纳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先进要素,以大开放、大融合、大创新的理念带动服务业的功能提升和体系完善。

产城融合、以人为本。强化服务业对城市功能支撑,促进形成产业、城市与居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将发展服务业与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相结合,补齐生活性服务业短板,推进城乡服务业协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

(三)总体布局

着力构建“一环一片一带多点”的服务业空间格局,形成“一环引领、一片融合、一带串联、多点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网络。


2  服务业发展总体布局图

一环:核心引擎环。

围绕我区城市西部城市核心,集聚总部经济、数字科技、现代物流、商贸会展、文旅融合、幸福经济等各类现代服务业,着力打造服务全区、辐射市域、联动长三角的服务业发展引擎。

一片:融合提升片。

以产镇融合为发展导向,加快布局现代服务业功能节点,提升金清工业区块的城镇空间品质,同步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助力打造引领我区东部高质量发展的副中心。

一带:联动发展带。

加快建设东方大道,串联我区各类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加强资源要素跨区域流动,形成贯通我区东西区域的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主动脉。

多点:多元支撑点。

全面推进全区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小镇、物流枢纽等节点的提质升级,谋划一批服务业创新引领区建设,打造高能级发展平台。重点打造总部经济“黄金三角区”、飞龙湖科创生态圈、三大交通枢纽、新型核心商贸圈、五大精品文旅休闲区等特色现代服务业载体。

(四)126目标体系

1”:确立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区总目标。

展望到2035 年,服务业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区成为全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样板,服务业竞争力大幅提高,服务业增加值规模迈上更大台阶,吸纳高层次人才就业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50亿元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新增营收超亿元的企业(家)2-3家。建成多个产业特色鲜明、高端要素集聚、品牌效应明显、配套功能完善的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块,成为双向开放的重要窗口,充满活力的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全面建成。

2”:争创两大试点。

国家“双循环”示范区。充分发挥路桥“产业雄厚、贸易发达、市场灵活、流通便利”的优势,通过实施“产业升级、市场升级、开放升级、消费升级、物流升级、服务升级”六大升级行动,积极打造浙东南地区“双循环”互促的重要节点,在全国产生示范效应。

两业融合示范区。围绕我区战略性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领域,通过“五化”融合路径,加快产业数字化改造、融合化创新、协同化发展,培育发展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达到20家以上,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6”:打造六大服务高地。

打造民企总部高地。构建具有区域集聚辐射效应的小微金融体系,构建大企业、大集团集聚集群发展的总部经济生态圈,打造省内有影响力的小微金融集聚区和总部楼宇集聚区。到2025年,我区总部经济发展能级和集聚辐射能力明显提升,企业(机构)总部数量累计增长20%,金融业增加值达到60亿元。

打造科技服务高地。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机遇,着力发展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人力资源,打造新时代科技服务高地。到2025年,力争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2.8%

打造现代物流高地。发挥公路物流优势,实现与铁路、空港、航运物流协同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施设备应用,完善集疏运体系,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打造陆港、空港、水港一体的现代物流枢纽。到2025年,物流业产值增速年均达到9%,力争3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15家以上,4A级物流企业达到5家以上,培育5A级物流企业1-2家。

打造商贸会展高地。聚焦业态、商圈、企业等核心要素,提升商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电子商务、会展等新兴业态跨越式发展,更好发挥服务生产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努力打造商贸发展新局面。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0亿元,批发零售贸易商品交易额达到1600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80亿元。

打造文旅融合高地。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业在全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到2025年,全区年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50亿元,争创2个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努力推进路桥旅游品质提升。

打造幸福经济高地。加快壮大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幸福产业规模,优化消费供给体系、需求结构发展环境,显著增强生活性服务业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能力。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常住人口)达到3.5人,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6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4岁。

第三章  打造民企总部高地

(一)发展导向

依托路桥CBD核心区、金融产业集聚区、新商城总部经济园区,聚焦金融服务、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方向,积极培育本土企业(机构)总部,引进区外企业(机构)总部,完善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总量大、能级高、环境优的民企总部高地。充分发挥异地商会作用,争取在外路商回归,做大做强本土企业,设立综合型总部、区域型总部及功能性机构。盘活存量楼宇,完善商务功能和配套服务,培育若干金融、商务、专业服务、现代物流等亿元税收、千万税收楼宇。

专栏1  小微金融发展导向                    

数字金融:引进培育金融科技企业,支持数字金融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合规创新,建设“小微融资通”金融应用系统,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非银金融:组建或引进投资基金,以及金融中介机构,引导地方金融组织稳步健康发展。                    

科技金融:重点发展科技银行、创投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等领域,培育发展科技保险、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新兴业务。                    

物联网金融:重点培育仓储物联网金融、动产融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配套发展物联网金融云平台。                    

路桥CBD核心区。以星级酒店会议展览、湾区公园、智创中心为主要业态,打造区域楼宇核心。优化整合资源,连片、成块开发,打造若干错位发展的专业楼宇、主题楼宇和综合型楼宇,构建充满魅力、生动活泼的智创商务区。

(二)重点打造“黄金三角区”

小微金融集聚区。发挥我区四家本土银行的独特优势,以泰隆银行、台州银行、路桥农商行三幢大楼形成的集聚区为中心,组建或引进各类投资基金、机构以及为融资服务配套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咨询公司等机构5家左右,打造各类金融机构更为集聚、金融功能更为完善、结构更为合理的金融集聚区。

新商城总部经济园区。发挥毗邻区政府和中国日用品商城、台州S2轻轨选址优势,强化规划引导,统一布局总部经济园区,谋划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特色商贸街、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总部经济重点领域的集聚区。

2 总部经济布局示意图

专栏2  总部经济十四五重大项目                    

1.CBD核心区块项目CBD核心区块位于飞龙湖生态区南区,北至内环线,南至路桥大道。总用地面积约68.5公顷,其中商务用地面积约37.4公顷,地上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80-150米。区块利用现状水系与飞龙湖进行渗透链接,并以星级酒店会议展览、湾区公园、智创中心为主要业态、构建充满魅力、生动活泼的智创商务区。总投资80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20亿元。                    

2浙东南数字经济创新服务产业园项目:项目位于桐屿街道建设村,总用地面积约208亩,用地性质为商业办公,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十四五期间总投资15亿元。                    

3.上海台州商会回归项目(腾达研究院)项目:项目拟选址路北街道中央绿轴区块,双水路与经四路西南角,用地面积约34亩,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总投资6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2亿元。                    

(三)实施总部优化升级工程

1.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以泰隆银行发布全国首个小微金融服务标准为契机,推进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将路桥打造成全省小微金融“制高地”。加强小微金融管理型、专家型人才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将台州银行银座学院、泰隆银行泰隆学院打造成为全国性的小微金融人才培养基地。

2.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大力引进培育以数据、技术、服务为重点内容的金融科技企业,积极支持和推动地方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推进数字金融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合规创新,争取科技金融新产品率先试点。加快路桥“小微融资通”金融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促成银行信贷款“最多跑一次”,增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将数字金融打造成为我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3.加快上市企业培育进程。以实施“凤凰行动”为载体,加速培育“航母企业”“旗舰企业”和“瞪羚企业”。加快发展产业基金、创投基金、金融控股、小额贷款等金融机构。“十四五”期间,争取新增上市公司10家以上,推动2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5家以上,新增企业直接融资总额50亿元以上。

4.引导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培育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楼宇,加强对楼宇项目在选址定点、楼宇设计、产业布局、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划引导,促进楼宇与商业商务的融合互动,打造特色楼宇集群和商圈,聚集人气。吸引一批支柱产业和优质项目落地,形成楼宇经济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打响路桥楼宇经济招牌。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借助专业招商、以商招商、联动招商、宣传推介等手段,大幅提升我区楼宇平台的招商效率,注重引导路桥乡贤资源回归。

5.完善专业商业服务积极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构建完备的公益、公共、专业法律服务体系,探索更好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法律服务发展路径,提高法律服务国际化水平。培育发展评估服务,建立健全评估标准和服务流程,推动资产评估、房地产评估、土地评估等评估服务健康发展。培育发展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广告服务、市场调查、管理咨询、信用服务等提升产业发展素质的专业服务,积极发展工程咨询、城市规划、勘察设计、建筑设计、市政设计、政策咨询等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专业服务。

第四章  打造科技服务高地

(一)发展导向

主动融入长三角创新体系、浙江创新策源地和台州湾科创走廊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平原造峰”计划,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科技服务需求,以飞龙湖生态科技城为主要支撑,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延展科技创新服务链,全方位构建空间布局更完善、平台支撑更强劲、转化应用更精准、人才活力更迸发的创新生态,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

(二)重点打造飞龙湖科创生态圈

重点建设创业基地、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等科技服务业载体。依托浙大机电研究所、浙工大路桥技术转移中心、华东理工大学路桥新材料研发中心、上海大学路桥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拓宽技术转移服务范围,为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提供科技中介服务,促进相关先进技术在我区进行成果转化。结合我区及周边企业检验检测技术,发展检验认证服务,打造检验认证服务集聚区。

专栏3  科技服务“十四五”重大项目                    

1、世界科学家创业基地(陈十一院士高端工业软件园)项目:规划建设科创中心、技术研究院、孵化基地、创新联盟等功能设施,加快建设国际高端工业软件中心、腾达研究院、智能光电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台州“456”先进产业集群,通过高端工业软件定制研发与应用服务、行业核心技术研发与服务等方式,与台州规上企业开展全方位的研发合作与技术服务,为企业核心产品及技术研发设计一同一揽子解决方案,赋能台州制造数字化转型。总投资40亿元,“十四五”计划投资30亿元。                    

2、台州市工业互联网产业有限公司创新中心(路桥区)项目:统筹推进路桥政府在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三大领域的信息化发展,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化手段,打造数字政府、社会治理、智慧农业、未来社区等十个领域与5G应用的融合,打造路桥5G应用先行区。拟建设数字化平台:5G+党建、5G+融媒体、路桥5G智慧农业示范区、5G+未来社区等。总投资1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0.15亿元。                    

3、路桥工业4.0数字赋能创新中心项目:总面积约25000平方米,集中展示智能装备关键技术、企业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产品数字化)、咨询与培训、技术推广应用及智能整体技术方案解决,形成“设备展示、应用演示、数字赋能”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体系。总投资2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2亿元。                    

4、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项目:谋划类项目。围绕新能源汽车、高端机电、节能环保三大领域,鼓励支持区内有条件的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分基地。以技术创新中心分基地为主体,吸引国内外高校院   所、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等力量开展技术创新、集中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共建重大基础研究产业化,形成开放式、网络化的技术创新生态圈。总投资10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0亿元。                    

(三)实施科技服务增速提质工程

1.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加快推进浙大机电研究所、浙工大路桥技术转移中心、华东理工大学路桥新材料研发中心、上海大学路桥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建设,持续深化高新机电、汽车、植保机械等领域校地合作。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支持产业联盟开展协同创新,推动产业技术研发机构面向产业集群开展共性技术研发。

2.推进发展技术转移服务。依托省级机电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植保与清洗机械、智能卫浴两家市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培育集聚一批技术交易、咨询评估、科技金融、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等领域的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鼓励技术转移联盟等行业组织建设,形成一站式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创新服务链。

3.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支持第三方机构发展,推动检验检测认证结果和技术能力国际互认。鼓励不同所有制检测认证检验检疫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培育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检测认证检验检疫集团。大力发展技术交易、科技金融、法律、信息、咨询、培训等服务,提高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运营实施、评估交易、保护维权、投融资等服务水平,构建全链条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4.壮大人力资源服务。积极做大做强台州(路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推动中小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鼓励有实力的机构和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盟等方式,推进资源整合,打造若干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人力资源服务集团。大力发展线上线下结合、多层次多样化人才培训教育,集聚发展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管理咨询、猎头等业务,加快形成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平台化的现代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5、推广应用新兴技术。拓展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进一步强化信息服务与传统制造、交通运输、商贸、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争创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面向汽车、机电等行业,推动数字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创新和应用推广,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推进数字技术在服务领域的全面应用,加速服务业数字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建设数字田园,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规模种植上的集成应用。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类产业园区、研发平台、特色小镇、小微园区中的应用,坚持数字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同步规划、同步应用。

6、积极创新服务模式和业态。立足于激发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鼓励服务业企业跨越传统产业边界整合产业要素资源,基于细分领域跨界融合创造更多的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鼓励有优势的服务业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鼓励服务业企业运用“互联网+”“数字”思维,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强化理念思路更新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管理体制变革,实现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

第五章  打造现代物流高地

(一)发展导向

以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为发展理念,以物流业降本增效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物流双循环,着力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形成“公、铁、海、空”立体运输格局,打造近接浙中、皖赣,构建枢纽集散、干线直达的多式联运模式,形成接轨大上海,辐射长三角、串联中欧、东南亚、多项互联的多式联运体系,形成服务RCEP物流需求的重要支点,打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现代智慧物流大通道。

(二)重点打造三大枢纽四大园区

三大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西部公铁联运枢纽,以台州市物流园区为基础,以两站融合项目为中心,整合汽车产业物流、零担物流、物流服务、物流金融,建设台州市公铁联运核心枢纽。中部陆空联运枢纽,与东西两大枢纽紧密衔接、发展支线航空物流、冷链物流,建设智慧化陆空联运枢纽。东部公水联运枢纽,服务汽车制造及配套产业,承载沿海经济带与RCEP物流需求,建设北连头门港,南接大麦屿港的公水联运枢纽。

四大现代智慧物流园区。西部智慧陆港物流园,依托金台铁路、两站融合建设,发展商贸物流,打通台-新-欧国际商贸物流大通道;以吉利汽车为依托,积极对接头门港、大麦屿港,发展汽车物流,促进汽车物流国际化发展。中部智慧空港物流园,依托空港优势,围绕生鲜、农副产品、生物医药,规划建设具有仓储、转运、流通加工服务的冷链物流园区,推动以陆空联运为特色的冷链物流发展。中部智能制造物流园,结合中部机电卫浴产业,发展产业物流,打造机电卫浴物流园;以废旧金属再制造产业为依托,发展绿色物流,打造废旧金属全供应链物流园。东部现代产业物流园,以东部产业发展为基础,依托沿海高速,连接头门港和大麦屿港,发展公水联运,形成以公水联运为特色的东部产业跨境物流园区。

3 三大枢纽五大园区布局图

专栏4  现代物流“十四五”重大项目                    

1、普洛斯浙东南智慧物流基地项目:项目地址位于路桥区桐屿街道春泽社区,一期用地190亩,建设浙东南快递快运中心,以及服务台州城市的中心城配仓、冷链仓、电商配套服务仓、专属定制仓等物流仓储设施。通过“快递+”、“互联网+”等智慧物流、智慧仓储的双核驱动,打造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智慧仓储物流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将补齐路桥现代智慧物流、智慧仓储等业态短板。二期用地200亩,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总投资10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0亿元。                    

2、台州智慧陆港新区项目:依托在建金台铁路货运场站(面积368亩),整合既有甬台温铁路台州南货站(面积255亩)和配套用地(面积180亩),按照国家二级铁路货场3.0版本(场站面积500-1000亩,智能化升级版)标准打造,实现两站融合发展。总投资50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0亿元。                    

3、机场冷链物流中心项目:用地面积103亩,总建筑面积140000平方米,保鲜库12000平方米、速冻库10000平方米。总投资4.5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4.5亿元。                    

4、鸿铭现代智慧物流项目:项目一期总用地61.27亩.建筑面积为33878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4米。总投资1.5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亿元。                    

5、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选址在区中心粮库西边地块,该地块位于横街镇泉井村,土地面积31亩,在横街镇总体规划中为教育备用地,需调整为仓储用地,该地块为农保地,需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另外,现中心粮库内尚有6.859亩土地仍为农保地,原计划用于建设备库,土地已征用,但农保地还未调整,需同时予以调整。根据粮食储备规模和现代化粮库建设标准要求,建设的新粮库规模为仓库仓容2万余吨。总投资1.3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3亿元。                    

6、台州市路桥大地公铁物流有限公司货运集散中心项目:位于螺洋街道物流园区,104西改线工程西侧,甬台温铁路南站东侧。用地面积150亩,项目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项目定位为铁路、公路转换及货运配载、仓储、停车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基地。总投资3.9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亿元。                    

(三)实施物流协同建设工程      

1.做强制造业供应链物流体系。依托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和制造业特色小镇等基础,推进物流业制造业空间规划布局衔接。鼓励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鼓励物流和快递企业为制造业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增强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支持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在物流领域融合应用试点和项目,引导大型流通企业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构建采购、分销、仓储、配送、金融于一体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

2.商贸流通支撑体系建设。强化商贸物流服务网络,聚焦我区“一圈三区两高地”城市重点消费区域,完善面向网商的便捷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体系、面向小品牌的共同配送服务体系。推动电商、快递、仓储、配送等不同功能业态集聚布局,打造一批多业态共生发展示范园区。推动整合商圈物流资源,建设商圈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冷链物流电商业务,培育“冷链仓储-电商-冷链配送”融合产业链。

3.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供应链体系。积极打造物流与农业协同带动、满足新消费升级的产业协同联动模式,强化物流业对农业的支撑带动作用。绘制路桥“三农”数据资源“一张大图”,构建云端协同、全程覆盖、开放共享的农业供应链大数据体系。聚焦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特色产业小镇和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支持具有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和加工配送中心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全程物联、全链可溯、全域可视的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平台。

4.大力发展物流新基建。推进普洛斯智慧物流基地建设,以“快递+”“互联网+”理念赋能,新建浙东南快递快运中心、物流仓储设施,打造区域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智慧仓储物流基地。加快数字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港口码头、货运场站、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智慧化改造,打造智慧港口、智慧口岸、智慧园区、数字仓库等设施网络。加快智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推动跨区域和平台间物流信息共享。推动物流装备智慧化升级,推广自动分拣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应用,完善智能快递箱、冷链智能自提柜等末端设施。

5、积极发展物流新业态新模式。以台州机场改扩建、甬台温铁路台州南货站和金台铁路货运场站“两站融合”为依托,大力发展航空货运、高铁快运,探索开行冷链生鲜、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一批特色产品专列加快推广云仓、共享集装箱、共享托盘等共享物流新模式,推进一批试点示范项目。聚焦消费升级,大力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农产品直供冷链物流新模式。

6、激发物流市场主体新活力。围绕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分类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在港口航运、航空货运、电商快递等领域,鼓励通关投资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培育2-3家物流航母企业。在冷链、医药、农产品、应急等领域,培育一批专业型物流头部企业。在电商物流、网络货运等领域培育一批数字化平台物流企业。

第六章  打造商贸服务高地

(一)发展导向

以数字贸易为核心,以智能技术为支撑,创新“数字化仓储物流+数字化办公园区+新零售店铺”形态,打造涵盖服装、日用百货、二手车、生产资料为特色的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渠道流“五流合一”的新型商贸服务体系。坚持新建培育与改造提升并举,推动传统商品交易市场向数字化、融合化、平台化、集群化转型,构建布局合理、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一圈三区两高地”商贸平台体系。全面推进重点商圈、步行街、商业街融合发展,搭建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性消费载体,培育发展多业态融合的消费集聚区,努力打造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争创省级高品质步行街和省级智慧商圈试点。

(二)重点打造“一核四区”

以新城核心区连接飞龙湖商旅休闲区打造路桥新型核心商贸圈。以新城路北、桐屿为龙头,谋划布局智慧物流、高端零售、高端商贸服务等城市生活服务业,推动与台州市中心商务区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凤栖未来社区、地铁轻轨站点TOD项目建设,加快飞龙湖区块商贸项目招引落地,集聚发展现代商品交易市场、现代商贸服务业和现代产业供应链平台,打造集商贸、电商、供应链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商贸核心圈。

以路桥老街、中盛城市广场、南官新天地为龙头打造省级历史文化特色商贸区。以十里长街为核心,通过环境整治、立面改造、街景亮化、水质净化、旧业态迁移和新业态引入等手段,积极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和高品质步行街改造,融入智慧商务、智慧设施、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环境、智慧管理“六大”场景应用,高标准建设既时尚高端又具有路桥历史文化特色的高品质步行街,打造新型消费智慧之城。

以汽车产业为龙头打造方林省级汽车产业服务集聚区。以方林二手车市场、方林汽车城、路桥汽配城和F7汽车广场等为基础,积极发展汽车销售和车后市场等汽车商贸流通业,优化中高端二手车市场、汽车用品、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延伸拓展汽车金融、保险、租赁和融资、销售、物流、研发设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巩固台州汽车城商贸极的首位度,打造300亿级以上规模的汽车商贸流通集群,加快形成浙东南现代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集聚区。

以新商城为龙头打造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重点引进数字贸易新基建、新场景、新流通等项目,进一步优化商贸生态链。积极引进蚂蚁、谷歌、亚马逊等优质品牌入驻。以商城二期项目为载体,布局建设台州好产品展销中心、台州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和台州数字贸易中心,以餐饮、住宿、会展和居民服务等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打造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

以市场电商园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网红直播中心为重点打造数字贸易(电子商务)集聚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园提升能级,鼓励建设工业生产型、智慧物流型、跨境电商型及电商运营类产业园。依托财富云谷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阿里数字经济创新服务综合体、海猫跨境电商产业园、联欣科技电商产业园、财富直播电商产业园(档口直播街)、路桥电商产业园直播供应链基地等项目落地,引进一批优势突出、能力开放的跨境电商平台,布局打造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平台。

4 “一核四区”布局图

专栏5  商贸会展“十四五”重大项目                    

1、中国日用品新商城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465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15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50000平方米,总投资估算25亿元。总投资25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25亿元。                    

2、飞龙山庄项目:飞龙山庄位于桐江大道以东、现代大道以南,总用地面积42328平方米(计约64亩),地上建筑面积458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31500平方米,将建设成一座具有国宾接待功能的五星级酒店,计划设一般客房320间及3幢贵宾楼,项目总投资匡算10.9亿元。总投资10.9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9.25亿元。                    

3、台州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位于路北街道论坛路1号,三区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项目总用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156991.19平方米,文化娱乐中心5031.72m²,会议中心26958.77㎡,接待中心56625.18㎡,民营经济研究院21075.85㎡,展示中心41486.67㎡。预计新建5813平方米的员工宿舍。总投资14.92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7亿元。                    

(三)实施商贸服务振兴工程

1.加快推进传统市场转型提升。“四个一批”为抓手,分类处置、综合治理,重点推动中国日用品商城、台州国际塑料城、台州市机电五金城等市场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支持线下经营实体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推动专业市场通过引导商户开设网店、市场自建电商平台、开展网上现货交易和发展电商园区等方式,实现专业市场和电子商务联动发展。推进台州市粮食批发市场改造提升行动,在重点镇建设公益性农贸市场,完善农产品平价连锁店和冷链物流配送系统,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

2.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深入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围绕制造业发展需求,搭建在线创意场景,重点发展产业电商、农旅电商、跨境电商和社交电商等四大电子商务领域,培育壮大肥猫优选、八斗米、奥尚e生活智能社区服务平台、魔方搭建网等电商平台,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着力引进一批优势突出的跨境电商平台。依托路桥电商产业园,建立“1+1”直播孵化基地,积极提升创业孵化、资金支持、技术服务、运营管理等电子商务服务能力。支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围绕技术、物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与境外企业合作,通过在境外投资设立或租用跨境电商海外仓、体验店等模式融入国外零售体系。积极对接杭州拾焰科技等阿里系企业,建设阿里数字经济创新服务产业园。

3.推进特色商业街区打造。打造提升富仕—银座中央商业街,推进本土高端品牌和全球品牌集聚,建设体验型中高端消费集聚平台。打造十里长街—南官新天地慢生活区,形成商业+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特色街区。提升世纪广场—马铺路街区,打造餐饮、摄影、美容等现代商贸服务集聚的商贸服务功能区,将马铺路建设成知名美食街集聚区。横街镇、新桥镇打造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吉利汽车小镇板块打造建设北欧风情街。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改造城市商圈,强化智慧购物、智慧停车、智慧公共服务和共享物流、共享客流、共享积分等服务功能,解决商圈停车难、辐射能力不够、消费体验不理想、客流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升消费体验。

4.高水平推动会展业发展。充分发挥台州国际会展中心作用,办好各类展会,重点办好中国塑料交易会、金秋购物节、汽车用品交易会、台州动漫节、家博会、中国(台州)农机植保喷雾器及清洗机械展览会及台州国际车展、台州二手车展,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促销展贸平台。加强会展服务企业联合发展,培育和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策展、组展、展馆运营等会展市场主体,促进布展、广告、商务、礼仪、餐饮等产业链下游企业区内聚集。积极引导会展业与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联动,实现会展活动与城市建设、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消费促进、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

5.加强品牌质量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标准强区、品牌强区战略,开展“标准化+”“浙江制造”品牌培育工程,提升“路桥制造”影响力,争创全国质量强区示范城区。推进标准化建设,鼓励企业制定市级以上标准。推动老字号保护与促进,打造商贸路桥老字号培育梯队。深入推进“名品进名店”,推动一批地产名品进驻大型知名零售终端。加大流通企业商标、商号等保护力度,鼓励商贸企业申报金鼎百货和钻级酒家等。逐步推进和挖掘“路桥百碗”,推进餐饮“四名”工程,挖掘地方传统特色小吃、特色手工业等乡土产业。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布局农村连锁便利店。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较强的“一村一品”示范村。推动建设以货真价实、质量安全、服务优质、纠纷快速处置为导向的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完善商品召回、退赔机制,建立健全消费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品种,统筹加快推进放心消费建设。

6.大力推进零售模式创新。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加快推动消费模式迭代升级,全力打造台州最具人气和商气的城市消费中心。积极落实促消费各项政策,大力培育本土消费、高端消费、体验消费等新消费热点,发展新零售,推动消费新模式、新场景孕育成长,加快民营经济论坛白天鹅酒店、台州国宾馆等高端酒店品牌发展,不断扩大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培育打造新兴消费示范城市。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进一步拓展数字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支持商业综合体、社区邻里中心、大型百货、连锁超市等由商品销售为主向“商品+服务”并重转型,打造体验式商业。促进社区商业发展,通过社区商业提升改造,培育一批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业态齐备、功能完善、价格实惠、服务有序的新型社区商业中心,并在全区推广,提升社区商业的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水平,让居民享受便利服务。

第七章  打造文旅融合高地

(一)发展导向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做精做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市场,持续放大文化旅游、生态休闲旅游、海洋旅游等特色优势,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品牌,打造长三角重要的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

(二)重点打造七大精品文旅休闲区

老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以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及周边为核心,突出“老街区、古建筑、新产业、新生命”发展理念,挖掘“十里长街”商贸文化,通过复古建筑+时尚元素,以风格鲜明的主题功能区构建网红一条街、古街大舞台、精品民宿等旅游业态,融合艺术、文创、文博、节庆等新兴业态,丰富夜游、夜购、夜宵、夜娱等消费活动,融合多主题街区组成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互为补充的一体化商业经济链。联动“南官新天地”文旅体综合体项目、文化会展服务区块及游客中心建设,建成集私人博物馆、民宿、非遗体验馆(展览+研学+购物)、茶坊、客栈、酒楼、酒吧、戏台、各种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元素为一体的时尚魅力街区,实现主客共享,打造“探寻商都文化传承之旅”。

飞龙湖休闲生态度假区。依托飞龙湖优越的山水资源条件,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高品质建设一批度假酒店、主题乐园、运动休闲、养生养老、创意体验类文旅项目,围绕南区谋划建设现代数字文化产业园区,大力发展云平台、云演绎、云展览、沉浸式等新型文化业态,着力打造集生态游憩、康体养生、主题游乐、品尚运动、数字文化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黄礁•白沙滨海旅游区。发挥滨海海岸带、海岛及海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优势,以建设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为发展定位,加快形成以滨海沙滩和海滨浴场为特色,以滨海旅游度假为主要产品,兼顾发展观光、休闲和海洋体育旅游产品。大力开发海岛休闲度假、运动体育、健康养老、海钓潜水、旅游摄影等项目,举办路桥区环岛马拉松赛、自行车赛以及水上竞赛等活动。调整围垦区开发利用方向,建成与台州中心城市紧密互动的城-景互动体,打造为集山海风光、海上休闲运动、美食渔家乐、休闲驿站、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国家级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成为我国中部海岛海滨和台州滨海黄金旅游线重要节点。

大南山生态旅游区。以大南山、鉴洋湖为依托,推进农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建设台州南部“森林+湿地”景观叠加的特色旅游区。围绕大南山建设以花卉、汽车、美食、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丰富旅游业态,强化景区风貌、医养设施、娱乐设施、树屋临建、智慧能力、商贸配套等综合旅游功能。

美印文化创意休闲区。聚焦文化、旅游、产业等功能叠加,以3A级以上景区为建设标准,以印刷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重点推动园区转型提升,加快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演艺等产业,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汽车文化特色旅游区。通过汽车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有机结合,重点策划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产品,打造一个集汽车教育、休闲、娱乐、运动、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汽车主题文化公园。提升吉利汽车小镇,建设吉利集团博物馆,开放部分车间作为工业观光线,建设儿童汽车娱乐公园。开展方林汽车城景区化,积极申报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和研学基地,建设汽车VR验平台和体验大厅、汽车城客厅(游客中心),为购物、研学和休闲、餐饮提供场所,完善配套要素。

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区。以现有的台州花木城和七彩花田项目为中心,通过景区化改造,联动周边的省级3A级村庄,营造良好的购物休闲氛围,延伸鲜花饼、花茶等相关产业,实现线上营销、集中配送,营造规模效应,打造以花木欣赏、交易、会议为主题的田园旅游综合体。推进七彩花田童话世界建设,以打造成研学基地、公益基地,引入童话人物雕塑,打造游客打卡点,引进特色餐饮,定期举办茶艺表演、环保时装秀、汉服大赛、“花仙子”评选活动。

专栏6  文旅融合“十四五”重大项目                    

1、台州市路桥滨海生态休闲区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海塘环路、山间道路、海岛游步道、路灯、园灯、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网络通信、公厕、广场、码头、停车场、游客中心等。生态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水上项目(水环境整治修复等)、山上项目(文化建设、山体复绿、星空平台等)、沿线项目(海岸线修复等)文化项目建设内容包含红色文化、海洋文化、海岛文化、影视文化等。商业项目建设内容包含人工沙滩、滑泥乐园、渔业休闲餐厅及海洋排档、民宿、餐厅、帐篷酒店、海岛农旅观光园等。游乐体育项目建设内容包含海岛栈道、环岛骑行、丛林拓展基地、水上运动基地、烧烤基地等。产业项目建设内容包含引进高端科技发展农业+旅游、农业+健康等农业产业,渔业+旅游、渔业+健康等渔业产业,海洋产业等。总投资12.6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2亿元。                    

2、省级高品质步行街项目:用地180亩,建筑面积约10万㎡,其中核心保护区修缮建筑约2万㎡。总投资1.1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1亿元。                    

3、南官新天地(文旅项目):用地面积:149.6亩,建筑面积104725平方米。总投资31.4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6.3亿元。                    

(三)实施文旅融合提档工程

1.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谋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加快推动南官天地文化创意街区、广告创意印刷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转型提升。实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云演艺、云展览、沉浸式等新型业态。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培育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动漫创作、商业电竞、创意设计、文创电商、虚拟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开发数字智能服务新模式,打造线上文化创意产业园。

2.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做大做强文旅产业主体,引导民营企业拓展投资文旅体创业,鼓励工商资本进入文旅体领域跨行业发展。积极引导文化企业、旅游企业对接合作,重点培育以文旅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深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进“工艺美术+旅游”产品策划,鼓励工艺美术企业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体验产品,培育一批购物商品。实施“文旅+”战略,大力发展“文旅+工业”“ 文旅+农业”“ 文旅+研学”“文旅+体育”“ 文旅+康养”等融合业态,高品质开发一批工业体验、乡村休闲、研学科考、户外运动、度假康养等个性化、特色化主题产品,打造一批精品示范文化旅游线路。扩大路桥美食影响力,大力推动“美食+美景”、“美食+美村”融合发展,推出路桥“义百碗”特色美食体验店、举行路桥“义百碗”走进酒店推广月及路桥美食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全力推进以品牌菜、品牌店、品牌街、特色小吃吧、特色美食馆等主题的特色旅游美食产业品牌打造。拓展文旅体消费市场空间,积极培育文旅体消费新热点,大力发展文旅夜经济,发挥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优势,重点打造中盛夜城、星光夜坊等夜坐标,联动发展十里长街、南官新天地、新安夜市和马铺路夜市,形成“夜游、夜购、夜宴、夜娱、夜宿”夜间消费链条。

3.健全文化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按照“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思路,推动全域文旅产业融合,观光、休闲、度假并重,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积极整合特色文化旅游资源,高品质打造“商都旅游、工业旅游、滨海旅游、红色教育、乡野旅游、美景美食”等金名片,着力打响路桥文化旅游新品牌。加强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旅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完善文化旅游标识标牌、餐饮、住宿、停车场等建设。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公共信息查询、景区情况显示、自助导览导游、旅游产品订购、网上投诉、诚信查询等“一站式”服务。健全目的地营销体系,树立系统营销和全面营销理念,实施文化旅游系列营销活动,以长三角节假日和周边县市区短途旅市场为重点,围绕特色文旅品牌策划推介精品线路,创新宣传推介方式,通过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媒体集中宣传推介。

4.打造“印象路桥”地域IP。依托路桥历史文化优势,加快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以灵山遗址、共和岩画和徐偃王传说、路桥筑塘精神、名人文化、汽车文化、商贸文化为素材,以“十里长街”省级文化创意街区和高品质步行街引领主城区文旅产品,挖掘文化资源,充分释放资源潜力,挖掘地域特色元素,接入台州传统文化,将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形成“一台戏”“一首歌”“一本书”“一桌菜”的“印象系列”,构建品味商都、品味文化、品味美食、品味城市等系列旅游产品。以塑造我区独特的商都文创IP为目标,以品味文化诠释旅游,以特色旅游传播文化,打造一批辨识度高的文创基地、文创企业、文创人才、文创景区与文创伴手礼。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提炼符号化内容,锻造独具特色的文化IP,实现商品化,让产品的增值潜力辐射到游戏、影视、旅游等领域,培育市级、省级文化IP。

5.加快推进数字文旅建设。基于移动端服务需求,优化路桥旅游资源,上传景区、酒店、文化场馆、餐饮、民宿、景区手绘地图、慢直播、智能行程等基础数据,建立核心平台和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以“一机在手、游遍路桥”为目标,围绕旅游活动、优惠政策、新媒体运用等重点环节,深入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推动旅游业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公共信息查询、景区情况显示、自助导览导游、旅游产品订购、网上投诉、诚信查询等“一站式”服务,促进路桥旅游更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重点推进旅游景区、旅游重点镇(街道)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加快推进旅游应急指挥、高等级旅游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系统等建设,推进旅游服务和管理智能化。大力发展旅游直播、旅游带货等线上内容生产新模式,支持文化场馆、景区景点开发数字化产品。

6.实施文旅体引爆性营销。以文旅体融合思路创新旅游产品营销方式,持续提升“千年商埠·活力路桥”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强与周边省市及旅游热点城市间的信息互通、景区共推和粉丝共享,加强与主流旅游网络媒体的深度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智慧营销,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整合线上线下活动,打造立体化网络宣传矩阵。加强省内外社交网络营销,通过智能手机终端、社交网络、专题网站等载体,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及省外社交平台推介路桥旅游目的地,实施精准受众营销。鼓励本地旅游企业与不同类型在线旅行社合作,通过官方网站、微信等载体建设电商平台,开发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住宿+景区门票”“交通+景区门票”等网络旅游套餐,建设路桥综合性旅游服务预约平台,进行旅游形象及特色活动宣传推广。强化“微游路桥”等自媒体宣传。

第八章  打造幸福经济高地

(一)发展导向

以满足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职业教育、体育服务、社区和家庭服务等产业,不断健全幸福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发展,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各层次健康需求。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升级体育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与体育培训业,拓宽海滨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用品制造与销售业,加快数字体育建设,创建体育产业品牌。深刻关切人民日常社区生活需求,以规范社区服务和优化社区环境为重点,推动实现社区服务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规范化。

(二)重点打造“一区三带三中心”

一区:以各社区(村)服务中心为基础,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实现高质量社区服务全区覆盖,打造“全方位社区服务示范区”。三带:依托西部城区、南部平原以及东部蓬街现有养老机构设施,综合考虑新增螺洋二友区块康养项目、方林老年公寓、蓬街敬老院等项目,打造环大南山、南部休闲和东部文旅三大养老服务发展带。中心:以路桥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为平台载体,建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推动区政府、产业平台和职业学校在飞龙湖科创板块合作建立一批产业学院、专业技术培训基地,谋划建设“飞龙湖生产实训中心”;以区文体中心为基础,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影响力的体育高端赛事,建设“体育赛事活动中心”。

专栏7  幸福经济十四五重大项目                    

1、路桥区康养项目:项目用地面积82亩,位于螺洋街道二友村。总投资6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5亿元。                    

2、路桥职业教育中心工程:项目位于螺洋街道大岙村,分两期实施,总用地面积320亩,其中一期占地250.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在校学生6000人,120班的办学规模。总投资12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5亿元。                    

3、手拉手老年高级医养中心项目:位于桐屿街道上山童村,项目用地面积200亩。依托有利地形,选址山水资源丰富的西部,建设一所集高端养老公寓,公益性高层养老院,老年人慢性病专科医院,酒店的综合性高端养老机构。总投资10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5亿元。                    

4、方林老年公寓项目:位于路南街道,总建筑面积2.5万平米,占地7832平方米,建设老年公寓300套。总投资2亿元,“十四五”时期计划投资1亿元。                    

(三)实施幸福经济引育工程

1.完善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着眼失能失智及高龄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8%。敬老院在2022年底前全部完成提升改造,全部实行社会化运营,全部达到国家养老院二级以上标准。1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设立康复室的比例达到60%以上。严格落实新建小区养老服务等设施规划、建设、验收、交付“四同步”,力争每个小区均有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符合适老化要求,就近就便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根据家庭适老化改造标准,完成存量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愿改尽改。建设定位清晰、职责明确、上下联通、转接有序的康养联合体6家,为老年人提供稳定期康复,出院后护理等个性化、专业化康养服务。建立一个集展示、体验、租赁、销售功能为一体的康复辅具租售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更精细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推进数字康养新服务,建设2家智慧养老院,拓展智慧化的“家院互融”服务。

2.全面提升养老行业服务质量。深入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建立困难老年人能力评估和探访制度,丰富日间照料和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六大功能,开展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助行等上门服务及医疗、康复、娱乐等服务。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提质工程,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照料中心)标准化运营,专业化托管服务中心达100%,照料中心达80%。推进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分层分类开展养老服务培训,到2025年,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达到26人。建立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将养老护理列入区级技能大赛项目。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模式,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充分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等技术,精准分析我区老年人需求,逐步实现我区养老服务“大数据”全覆盖与“一站式办理”。依托区内产业优势平台载体,支持新兴材料、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集成应用与推广,鼓励支持企业研发生产康复辅具、可穿戴智能养老设备等。

3.多样化多元化发展健康服务。持续推进社会力量办医改革,加大高端民营医院引进力度,重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老年医疗护理、康复、精神卫生、儿科等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专科医疗机构。鼓励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的方式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院,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鼓励健康体检、健康咨询等服务机构连锁化经营,培育发展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筹资和付费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医疗服务评价、健康市场调查和独立医学检验、影像、病理诊断等第三方健康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技术手段,丰富服务产品种类,培养知名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连锁机构,规范服务行为。鼓励设立中医特色康复馆或疗养院,开展中医健康管理、体检和评估服务,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中医传统运动。探索具有路桥特色的育儿友好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引导各类托育机构高质量发展,加强保育员队伍建设,提升保育水平,到2025年末,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托位达到4.5个。

4.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夯实我区职业中等教育基础,加强重点项目投入支持力度,落实校企合作优化用工、产教融合研发等奖励和经费配套政策举措。抓住路桥中职学校建筑和电商专业入选省中职高水平建设专业的契机,逐步扩大中职学校建设和学位供给。深化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普职双向、产教融合与校企对接,建立一批开放式综合性共享型实训基地。依托台州市路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高校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促进校企联合办学,加强新成长劳动力、在岗人员、企业管理层的分级职业技能培训,形成精准的人才培养服务模式。

5.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办学。推动办学体制机制多元化转型,大力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推动设立专项项目资金,全面衔接温台产业教授制度,面向企业公开招引产业教授,依托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高水平学校,建设1-2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培育2-4名衔接台州地区重点产业的“工匠之师”。鼓励学校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方式,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探索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新模式。

6.培育壮大体育产业。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推动公共体育投入多元化,全面提升体育服务企业的竞争力,着力打造一批优秀体育服务业骨干企业和特色体育服务产品,提高体育服务业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积极提供适应中低收入群体需求的体育服务,合理引导高收入群体体育消费,重点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促进康体结合,推动体育旅游、体育传媒、体育会展等相关业态融合发展。完善健身教练、体育经纪人等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强化行业自律。

7.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坚持“开放、多样、规范、优质”的社区教育发展方向,建设浙江社区教育路桥样板。大力建设“学习型社区”,引入行业组织等多种机构参与开展社区教育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幼儿教育、养老保健、生活休闲等方面教育服务,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会活动,规范社会秩序。加强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平台宣传推广,加强社区教育公众微信号等宣传工作,有效开展社区居民各类学习活动。加强终身教育网络和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完善社区教育协商、合作机制,总结推广社区教育项目建设成果,不断拓展终身教育服务体系。

8.推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合理配置镇街菜市场、大众餐饮店、维修服务、废品回收等业态,优化布局便利店、药店、专业专卖店等业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微生活”“云社区”等新兴社区服务模式,促进个性化、精细化家庭服务发展。完善社区服务网点,支持引入大型家庭服务企业,设立连锁经营等方式驻区站点,多方式提供婴幼儿看护、护理、美容美发、洗染、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房地产中介、房屋租赁经营、物业管理、搬家保洁、家用车辆保养维修等家庭服务。

9.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以社区为重要依托,创新家庭服务发展模式,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全覆盖的家庭服务业体系。到2025年,家庭服务供给规模和服务质量基本满足居民生活服务需求。积极培育家庭理财、家庭营养师、高级管家等高端家庭服务,组织社会力量培训专业团队,提升家庭服务水平。加强行业标准规范,推广持证上门服务、职业技能培训、行业信息监测等建设,构建服务规范、便捷诚信的现代化家庭服务业管理体系。

第九章  重点保障举措

(一)加强组织协调

1.加强统筹协调。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区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健全服务业发展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全区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和政策,统筹协调解决全区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进重大项目。

2.优化考核机制。把服务业发展作为各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建立健全服务业统计制度以及服务业发展信息的监测、预警和发布制度,增强对全区服务业发展的跟踪、监测和调研,不断优化完善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

(二)强化政策保障

1.加强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加强服务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等其他规划的对接协调,经审批的服务业规划作为指导我区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为各部门、各区块提供统一的落实设施、协调项目、平衡指标的空间信息平台和操作依据。建议制定部门联动行动计划和产业空间管控的具体措施办法,实施规划间的有效衔接。

2.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切实落实现行服务业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和促进服务业及其重要领域发展政策。针对重点功能区块、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研究出台涵盖市场准入、财税、就业、价格、投资等方面政策内容的具体实施意见。

3.提供资金用地支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服务企业予以信贷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服务企业开展业务。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逐步增加服务业用地比例,对鼓励发展的服务业建设项目,在供地上给予优先安排。

(三)优化发展环境

1.建立健全行业协会。依托汽车流通协会等现有协会,通过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等形式,加大对服务业行业协会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科技金融等一批新型的行业协会。进一步发挥传统服务领域行业协会在制定服务规范标准、引导产业升级和拓展业务等方面的作用,促进行业自律。

2.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服务业市场监管、行业监管和项目监管,在事前监管的基础上,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维护规制的公平性、公开性和严肃性,保护合法投资经营者的正当权益,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现象。以信用制度建设为抓手,引导全社会开展诚信活动,加快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规范信用行为,完善个人和企业的征信系统。

3.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接轨国际先进服务理念,完善品牌创建培育、品牌促进、品牌推介、品牌保护和品牌信息公共服务机制,重点在电子商务、商贸、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金融、服务贸易、健康服务、餐饮等多个优势领域加大品牌培育,积极争创省、市服务品牌,形成品牌集聚效应。

(四)创新管理合作

1.创新融资模式。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广开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充分运用服务业引导资金,逐步增加对服务业的资金投入,对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探索服务业平台开发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或PPP等多种融资方式,专门用于服务业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

2.创新招商模式。根据各平台功能特点,开展主题招商、规划招商、功能招商。同时,在招商方式上,根据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对外招商方式,采取网络招商、品牌委托招商、专业招商等多种形式,广泛利用网络、媒介、中介等途径,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会展招商,积极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博览会。利用驻外机构、涉外团体以及有影响的人士实行代理招商、委托招商、上门招商、网上招商等。在吸引外资方式上,探索收购兼并、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以商招商、以外引资等多种方式。

3.加强区域合作。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体系,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以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B型保税物流中心、中国(台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建设为契机,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打造台州“好产品”展销中心、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数字贸易中心“三个中心”。持续深化“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十大专项行动,积极探索与长三角城市多领域的深度合作,在合作中拓展我区服务业发展空间。

(五)抓好典型示范

1.积极培育两业融合典型企业。以专业化平台型企业、引领性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集群生态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两业融合企业。鼓励平台型企业通过市场专业细分、行业垂直纵深、产业链条整合等多重路径实现平台业务和运作模式创新。支持制造业和服务业龙头企业依托自身核心资源和对行业的整合能力,制定相关行业标准,组建产业技术标准创新联盟,以标准化带动上下游企业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推动行业发展。加快培育中小微企业集群生态,引导中小微企业以打造“隐形冠军”为目标,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等方式与大企业建立稳定的协作配套关系。

2.培育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现代服务典型企业。围绕发展现代物流、总部经济、创意经济、网络经济、商务经济等新经济业态,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数字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和法律、会计、审计、税务、工程咨询、管理咨询等各类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服务企业,支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排头兵,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

3.加快落地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做好服务业项目库建设,在前期工作上下深功夫,加大推介和招商引资力度,使服务业成为下一轮投资新热点。研究制定我区服务业产业导向目录,明确项目负面清单。编制服务业重大项目年度计划,优先支持高端服务业和带动力强的服务业项目,筛选、包装、储备一批带动性、基础性、公益性强的项目,建立服务业重大项目库,积极向国家、省、市申报项目。切实加强用地保障,并在投融资、用水用电等安排上给予倾斜。


信息来源: 区发改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HP网站源码横岗seo排名南山网络广告推广光明网站设计模板西乡网站推广系统观澜百度网站优化排名龙华百度网站优化排名平湖阿里店铺托管惠州企业网站设计南联品牌网站设计双龙网站改版松岗网站开发福永seo坂田百姓网标王推广爱联外贸网站制作福田关键词按天计费大浪建网站坑梓模板网站建设福田百度关键词包年推广福永外贸网站设计福永企业网站制作坑梓网站定制横岗网站排名优化坪地推广网站龙华阿里店铺运营大运seo排名深圳网站设计模板光明网站开发石岩设计公司网站坪地网站优化按天收费坂田网站定制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