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0014349/2020-31906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文档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标  题:
柳政发〔2018〕52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柳州)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柳政发〔2018〕52号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04日
文件下载:
相关解读:

柳政发〔2018〕52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柳州)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柳 州 市

人民政府文件

柳政发〔201852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柳州)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柳州)产业发展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柳州市人民政府

2018123

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柳州)产业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加快推进广西机械工业“二次创业”,切实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柳州制造业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依据《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制造2025广西实施意见》《广西机械工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新时期制造业发展形势、任务、要求,以及柳州市产业基础和发展机遇,制定本规划。

一、当前形势

当前,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格局不断深化调整,制造业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效率优势;创新成为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人才成为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正进入关键时期,顶层设计完成,工业基础能力稳步增长,智能制造蓬勃发展,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更需把握新机遇。应该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中国制造业具有门类齐全、配套基础好、制造能力强等多方面优势,巨大的市场可提高创新的规模效益,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技术积累和资金积累能力强,与发达国家相比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多、成本相对较低。

新时期,作为中国下一阶段制造业最高纲领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并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以重塑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制造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突破。

同时,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基于对中国发展阶段的准确判断,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和地区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在工业层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逐步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二、产业基础

十二五”以来,柳州市工业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到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25.2亿元,相比上年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310.6亿元,同比增长4.7%。同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33.2亿元,柳州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三大产业为支柱,化工、建材、日化、食品制造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工业体系。作为工业重镇,工业总量占广西的五分之一强,位居广西各地市之首位。

当前,柳州智能制造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智能制造装备和先进工艺不断在重点行业普及,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柳州工业机器人数量已经超过4000台,机器人密度超过每万名工人96.2个。区域内的汽车、工程机械、钢铁等重点行业,均呈现出对智能制造旺盛的需求。

汽车是柳州的支柱产业。柳州是全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是全国七大汽车产业示范基地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全系列整车制造能力的地级市。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汽车巨头都在柳州投资项目。

柳州汽车产能多年来稳居全国前三,现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500多家,资产总额超10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2017年全市汽车产量达到253.5万辆,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7%,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同期达到2543.8亿元,同比增长5.8%。目前,柳州市拥有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整车企业,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是自治区首家销售收入超千亿的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方面,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龙头企业,构建了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面向下游企业提供特色云制造等服务。

在机械工业领域,柳州市目前拥有包括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康明斯工业动力有限公司、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柳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内的300多家生产企业,形成了包括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和电工电气等在内的多个产业细分门类,主要产品涵盖装载机、挖掘机、压缩机等共30多个大类200多个品种。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机械工业总产值实现408.5亿元,同比增长21.4%。智能制造方面,柳工实施全面智能化战略,设计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施工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让企业发展焕发全新活力。

2017年,柳州市规模以上冶金工业总产值达到901.4亿元,同比增长9.1%。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是柳州4家超百亿元企业之一,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79.1亿元,同比增长47.4%。作为华南、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已跻身中国千万吨钢铁企业、中国500强行列。智能制造方面,柳钢集团启动MES项目,投入了运行无人行车和库管智能控制系统,大幅提升企业精细管理水平和主营产业盈利能力。

柳州工业以园区为主要载体。柳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已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阳和工业新区成为广西首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河西工业园区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

两化融合、质量强市等战略的实施正推动“柳州智造”持续发展。柳州每年设立5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集成产业发展及应用、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最大的发那科公司在柳州建立机器人学院,科大智能、中国自动化科技联盟等专业机构相继落户柳州,智能制造、服务及人才培训体系基本形成。柳州已拥有10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占全区的1/3;上汽通用五菱、柳钢、柳工、思诺电气等企业智能制造项目被评为自治区“互联网+”制造业示范项目,占全区1/4。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潜能的不断释放,应用领域的带动作用将不断提升智能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三、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在国家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加快建设的背景下,中央赋予自治区“三大定位”的新使命和新要求,为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也为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在柳州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可通过建立紧密的产业联系网络,将柳州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向国内其他协同区域及东盟等海外地区辐射。

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不断释放新活力、催生新动能。“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将进一步统筹江海联动,强化柳州与北部湾新区和西江经济带的联系,拓宽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的布局空间和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增强产业辐射力。同时,通过与贵州具备优势的大数据等产业形成联动效应,柳州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的发展将在自治区内部形成跨地域、多业态的协同效应。

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园所处的北部生态新区建设,标志柳州区域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北部生态新区集中资源打造产城融合、城乡互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新区和智慧城市新区,将为承载产业发展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带来机遇。自治区对智能制造广泛的应用需求也将进一步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产业发展。

(二)面临挑战

发达国家实施工业4.0和再工业化战略,吸引高端制造不断回流,给包括柳州在内的各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挑战。同时,中低收入地区加快发展中低端制造业,利用劳动、土地、环境资源等比较优势吸引中低端制造业转移,进一步强化供给替代效应。

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而柳州方面,工业依然是保稳增长最困难的行业。柳州工业目前正在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寻求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青黄不接”的特点,新兴产业动能逐步显现,但传统主导产业下行压力依然很大。

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柳州在建的新增产业集群,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其形成约束。由于现有产业格局业已形成,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基础缺乏的现状也对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建设提出了挑战。

四、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工作部署,在《中国制造2025》、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的背景下,抓住“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等机遇,依据《广西机械工业二次创业实施方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主线,建设智能产业生态服务系统,着力推进智能制造、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不断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发,促进示范应用推广,实现“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目标。

  1. 基本原则

1.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

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效益和效率中的作用,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规划引导,优化政务服务,完善和落实财税、产业、研发、金融、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2. 重点突破,示范引领

选择条件成熟、需求迫切的行业和领域,集中资源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应用,以智能制造产业园为载体,积极引入或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骨干企业,带动一批相关配套中小微企业实现“专、精、特、新”发展,形成产业链完善、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市场竞争力与前景的产品和企业。

3. 自主创新,开放合作

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探索国际合作发展新模式,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

4. 服务制造,融合推进

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总体设计、工程承包、设备运维与租赁、后市场等方式开展增值服务,促进制造企业和生产服务型企业融合,强调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5. 绿色发展,持续提升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产业发展的实际工作中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观念,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基于柳州市比较优势,以发展质量为优先,全力打造国内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带动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形成区域产业新的增长极。到2025年,基本建成“智能制造产业园”,并在2030年进一步扩展充实产业发展。以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为突破,使柳州成为产业集聚、要素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

打造智能制造核心产业优先发展、新兴产业鼓励发展、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体系,到2030年,产业竞争力极大提升、重点领域取得创新突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示范应用收效显著,成为区域制造业能级提升作用突出、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园”。

2020年:

——产业梯队初具雏形。以智能制造产业为核心,新兴产业为重要支撑,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核心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实现200亿元、工业机器人实现30亿元、大数据和工业云实现10亿元,其他产业实现60亿元;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实现4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30亿元、工业设计产业实现10亿元、装配式建筑实现80亿元、其他产业实现40亿元;未来产业初步集聚。

——产业生态服务系统打好基础。涵盖政府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等的服务体系打好基础,各项流程和服务智能化、高效化、便利化,为落地企业及产业化项目提供良好环境。

2025年:

——产业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明显提升。围绕核心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一批在细分领域具备一定话语权的“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构成一定的产业链竞争力。核心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实现400亿元、工业机器人实现70亿元、大数据和工业云实现30亿元,其他产业实现100亿元;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实现1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50亿元、工业设计产业实现30亿元、装配式建筑实现150亿元、其他产业实现70亿元;未来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

——重点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以物联网、电控系统、伺服驱动系统、MENS传感器等为代表的产业关键领域实现较大进展,部分领域在西部甚至全国形成比较优势;其他重点领域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产业发展运行平台建成。立足全产业建成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跨地区市场合作平台、技术交易平台、人才交流平台等服务平台以及促进产业发展的融资平台、研发创新平台等相关平台。

——创新能力提升。基本建成完善的产学研政用相结合的跨地区的产业创新体系;引进和培养一批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发明专利质量数量和技术标准水平明显提升。到2025年,建立1-2个产业创新中心,支持重点企业建立5-10个企业创新中心。

——示范应用具有成效。以企业需求为引导,智能制造的示范应用具有成效,产业发展基本满足本地智能化改造的要求。

2030年:

——产业竞争力极大提升。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集团和一批在细分领域具备较强话语权的“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核心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实现500亿元、工业机器人实现100亿元、大数据和工业云实现50亿元,其他产业实现150亿元;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其中,轨道交通产业实现15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80亿元、工业设计产业实现50亿元、装配式建筑实现220亿元、其他产业实现100亿元;未来产业工业总产值超过30亿。

——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产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主导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立产业创新联盟,整合业内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及研究资源,具备在关键共性技术方面持续攻关和成果转化的能力。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5%-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0件。

——示范应用收效显著。智能制造发展满足本地需求,智能化改造中实现过半的产业链就地配套,应用进一步扩大到西部及全国其他地区,在全国形成比较优势。

五、发展重点

依托柳州制造雄厚基础,通过形成“核心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打造层次分明、要素齐聚,服务西南地区,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辐射的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体系,力争实现“智能制造产业园”的目标。

(一)核心产业

紧紧抓住汽车、工程机械、钢铁等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契机,将智能制造装备和技术等相关产业作为核心产业。聚焦产业基础及关键领域,推进智能基础及智能产品和装备环节发展,重点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增强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围绕智能电网、工业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智能仪器仪表等强化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围绕智能关键部件领域的提升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进一步在汽车、工程机械、压缩机、钢铁等领域实现集成应用,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促进区域产业能级提升。

分三个阶段引导形成核心产业集群,第一阶段重点发展智能电网,第二阶段重点推动智能基础领域的大数据、工业云及智能产品及装备领域的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关键部件等集聚,第三阶段推进其他产业发展。

专栏:核心产业发展重点

1.智能基础领域

大数据。着力分析市场对信息化技术的具体需求,整合主导工业的相关数据收集及分析决策,建立工业大数据中心,突破服务器新型架构和绿色节能技术、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技术、可信数据分析技术、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多种计算模型及其编程框架等关键技术,以应用为导向,支持大数据产品研发、设计,建立完善的大数据工具型、平台型和系统型产品体系,形成面向各行业的成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推动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

工业云。围绕大规模并发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数据中心节能技术等关键技术,以工业云为重点,推动工业专用软件、工业数据分析、在线虚拟仿真、协同研发设计等类型的云服务发展,促进制造业企业加快基于云计算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个性化定制等业务形态,培育“云制造”模式。

物联网。重点围绕传感器技术、体系架构共性技术、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等核心技术,大力发展RFID芯片、智能传感器、传感网络设备等物联网设备及嵌入式软件、数据库软件、中间件、数据分析挖掘、传感网智能管理等高端软件,打造物联网核心产业集群。

2.智能产品和装备领域

智能电网。申请智能电网试点工程,与建设运营核心企业接洽,先行先试,加快技术开发步伐,发挥智能电网领域前瞻影响力,突破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可靠性技术、数字仿真技术等关键技术,围绕发电、输变电、用电领域,推进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智能开关、智能电表等关键设备及配电自动化系统、电保护和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等集成,推动形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

工业机器人。围绕机器人整机技术、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应用技术,着力发展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前景的工业机器人,重点发展焊接、喷涂、装配、搬运、洁净等整机产品,逐步建设形成功能完善、高水平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智能仪器仪表。围绕感知技术、系统编程技术、嵌入式互联技术等,发展以自动化控制和离散工业综合自动控制为主要目标的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发展汽车用智能仪器仪表、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LC)、MENS传感器等关键产品。

智能关键部件。针对高端装备及智能制造装备核心零部件的薄弱环节,通过集成创新,提升产品的可靠性水平,重点发展智能控制系统、传感器、精密零部件、高性能材料、技术集成系统和基础加工工艺等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技术,通过关键部件的提升带动智能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3D打印。围绕LENS技术、SLM技术、DLP技术与3DP技术等,推进增材制造装备的研发和生产,在3D打印耗材工艺水平的发展上有所突破;针对金属增材制造专用材料,优化粉末大小、形状和化学性质等材料特性,针对非金属增材制造专用材料,提高现有材料在耐高温、高强度等方面的性能,降低材料成本;促进3D打印技术向制造业各环节延伸,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无人机。重点依托农业等特定领域的需求,在核心领域取得突破,重点发展主控芯片、陀螺仪等核心零部件,同时推动动力系统重要元器件及其他关键部件的产业化进程,培养一批无人机备案飞手,形成无人机产业集群。

数控机床。围绕数字化协调技术、全制造流程仿真技术、精度保持技术等,重点发展高速、高精度、多功能、柔性化智能数控设备、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提供标准化基础平台,允许开发商、不同软硬件模块介入,发展具有标准接口、模块化、可移植性强的开放型数控系统。

图:核心产业发展思路

(二)新兴产业

以着眼智能制造产业园核心竞争力提升为方向,依托核心产业发展,分阶段发展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作为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初期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在推项目,促使其顺利落地,逐步促进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工业设计、智能农机、医疗器械等产业集聚。尤其以新能源汽车、智能农机的发展作为传统产业提升的突破口,以发展工业设计为切入点服务全产业链。

专栏: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轨道交通。围绕轻轨领域,突破新型车辆车体技术、高性能转向架技术、电传动系统技术、储能与节能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重点提升整车制造、制动系统、牵引传动系统、门系统、指挥调度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检测系统等核心环节,促进轨道交通装备在国内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总集成、总承包应用。

新能源汽车。加强燃料电池系统技术、电驱动系统技术、能源存储系统技术、高压电气系统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发,重点围绕动力电池、电控系统、驱动电机、电空调、电刹车系统、电动助力系统等领域进行突破,推动关键产品及装备发展。

装配式建筑。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技术集成创新,重点支持装配化建造技术与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改造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支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成果转化。

工业设计。结合企业需求,运用新材料、新工艺,重点面向工业领域发展设计服务产业,将工业设计作为高新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切入点”,推进产品设计、系统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商业模式和服务设计等发展,促进设计功能在产品及企业价值体系中占比的提升,建立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企业与高校合作,带动培育一批设计理念、创意、创新领先的本土专业人才。

智能农机。突破传感与控制技术、可靠性技术、农机数字化设计实验验证技术等,围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及甘蔗等细分需求领域,推进先进、特色、智能的农机装备发展,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医疗器械。围绕可靠性保证技术、健康互联网技术、健康大数据技术等,立足于高端及精准医疗领域,推进医学影像设备、临床检验设备、先进治疗设备、远程医疗设备和康复设备等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图:新兴产业发展思路

(三)未来产业

着眼于未来,面向作为趋势但是化发展尚未成熟的领域,与柳州优势产业充分融合发展,有针对性地率先布局,重点发展无人驾驶、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产业培育步伐。

专栏: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无人驾驶。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和配套,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打造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进一步面向无人机、无人船等领域扩展产品范围。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突破高性能软件建模、内容拍摄生成、增强现实与人机交互、集成环境与工具等关键技术,研制虚拟显示器件、光学器件、高性能三维显示器、开发引擎等产品,推进重点产业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重点开发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关键基础软件,突破图形处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推进搭载相关功能的人工智能产品问世。

图:未来产业发展思路

六、空间布局

智能制造产业园坐落于柳州北部生态新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首期5000亩。前期核心区域为沙塘工业园,包括智能电网产业园、工业设计城、信息中心、大数据中心、智能装备制造园等。后期拓展区为柳南区与石碑坪中心。

图:北部生态新区区位图

智能制造产业园将围绕产业布局思路,以产业链为纽带,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企业,构建以核心企业为支撑、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集群,通过完善“一核两带多区”的空间布局,深化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总体布局。

一核”为智能制造核心产业。将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的核心领域,一方面鼓励本地具有潜力的重点企业入驻,另一方面通过引进重点领域的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动作用,促进形成产业集聚。同时,配套建设利于集群化、高效化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

两带”为“新兴产业发展带”与“未来产业培育带”。“新兴产业发展带”将分阶段推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智能农机、工业设计等新兴产业集聚。“新兴产业发展带”作为集聚区由具有产业前景、能形成新的增长动能的产业环节构成,作为“一核”的补充,丰富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产业结构和层次。“未来产业培育带”由无人驾驶、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产业构成,“未来产业培育带”面向未来培育作为趋势、现今产业化发展尚未成熟的领域,力图率先抢占产业发展的高地。

多区”为对智能制造有较高需求的现有的产业集群的应用示范区,主要分为“汽车应用示范区”、“工程机械应用示范区”、“钢铁应用示范区”。通过本地发展、本地优先应用的方式,推进智能制造产业与原有产业深度融合,既将智能制造作为柳州产业新的增长极,也作为原有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结构优化的抓手。

图: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图

近期,智能制造产业园将以沙塘工业园为核心,率先推进前期核心区建设。

图:智能制造产业园近期规划示意图

七、主要任务

紧密结合柳州发展实际,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区域产业新的增长极为目标,以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主线,着力打造智能产业生态服务系统,重点实施四大工程,广泛开展“智能技术应用”行动,壮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1. 打造智能产业生态服务系统

1. 打造智能服务中心

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积极培育新型服务业态,通过加强载体建设,强化政务服务、金融支持、物流配套等功能。重点打造智能政务中心,通过联通工商、税务、质监等多部门为招商引资等提供绿色、便捷的通道。充分发挥政策性基金、风险性基金等各类金融主体的积极作用,建设金融服务中心,鼓励各类资本进入,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完善物流的基础支撑作用,打造高效化、智能化的物流配套服务和管理体系,满足企业需求。

2. 建设智能生态工厂

政府牵头,实施产业引导,围绕重点产业建设一批智能生态工厂,鼓励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的企业率先落地。对有智能制造需求的其他企业,鼓励进行智能制造示范应用,在产业各环节中积极打造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等,实现智能化发展。

3. 构建智能跨区域产业发展平台

积极探索对外投资、创新协作、交流合作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西江经济带及国内外其他地区资源,实现开放式发展。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地区之间资本、信息等互联互通;搭建技术交易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打造跨地区市场合作平台,帮助企业挖掘潜在商机;完善人才交流平台,带动人力、智力要素跨地区流动。

  1. 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1. 重点企业集聚工程

围绕汽车、工程机械、冶金等重点产业领域开展精准招商,以政府推动,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方式,依托重点项目积极引进相关领域世界500强企业、中国机械工业1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中央大企业(集团)及其他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重点企业体量大、技术积累足、产业链长的特点,形成带动。积极利用专项招商会,推进产业集聚。

促进重点企业落地。核心产业优先发展智能电网,进一步推动大数据、工业云、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关键部件等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推动其他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初期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在推项目,促进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工业设计、智能农机、医疗器械等产业集聚。

鼓励具备相对优势的企业提高现有产品竞争力,并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园拓展产业布局。重点按照“两企三城”发展的总体要求,将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产业发展与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三个全面战略”的布局相联系,适当引导柳工智能制造及相关业务在智能制造产业园落地。

鼓励重点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开展技术成果工程化研究;鼓励重点企业延伸产业链,进一步开发附加值高、行业带动作用大的新产品、新服务,树立行业发展标杆;鼓励重点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在重点领域扩大产业技术标准话语权。

2. 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工程

以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及柳州已有产业重点领域需求为导向,鼓励发展电子商务、工业创新设计、检验检测、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建设产业集成平台,促进制造企业与供应商、服务商、物流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建立更加紧密的供应链协作关系。重点加强完善工业设计中心、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大力发展产品系列设计、产业链系统化设计等服务。以产品制造、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的方式,优先推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集聚,鼓励开展智能化改造示范应用,满足已有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需求,通过在智能制造产业链下游形成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其他环节协调发展。

3. 创新创造引领工程

围绕科技成果转移、中试、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推广等不同环节,针对各类科技成果和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整合地区间资源,促进企业研发,按照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承接技术转化成果服务产业发展,支持以企业为载体建立技术中心,依托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创新中心。同时,建立高端协同创新平台、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打造西南地区高水平智能制造产业园创新中心。

4. 产业国际化加速工程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推进国际货运班列、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子商务港等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打造集水陆空铁及跨境电商为一体的立体化对外开放新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合作,支持外资企业在智能制造产业园设立地区总部、职能型总部、研发设计中心等。利用跨地区市场合作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争一批成熟项目成功对接。在优势产业领域,开展产品、技术的立体化对接,鼓励优势产能和企业“走出去”,提升本土企业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以全球化眼光、国际化视野、战略性思维把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成开明开放、接轨国际的产业高地。

(三)广泛开展“智能技术”示范应用

1. 推进重点领域集成应用

聚焦汽车、工程机械、钢铁等优势特色领域,基于核心支撑技术、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等,以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装备制造商与用户联合的模式,实现推广应用与产业化,支持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完成智能化改造。

2. 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针对各行业环境恶劣、危险、连续重复等工序的智能化升级需要,在基础条件好和需求迫切的重点行业中选择骨干企业,推广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开展新模式试点示范,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重点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提高传统制造业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建设工业云和大数据中心,强化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持。

3. 推动“互联网+智能制造”行动

充分发挥“互联网+”乘数效应,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快速响应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的方式,鼓励企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故障预警、远程运维、质量诊断、远程过程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推进企业建设物联网示范点、打造工业云平台、促进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促进企业信息化从基础应用、单项应用向集成应用、创新应用、产业链协同应用转变。

4. 重点实施“机器换人”计划

针对汽车、机械、钢铁等行业的各个环节,以提高装备智能化率、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产品优等率等方向,采取“机器人应用、自动化生产线”等形式,组织实施“机器换人”的计划。建立“机器换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加大“机器换人”项目的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供应商展开推广应用工作,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设备采购、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

八、保障措施

(一)高规格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

1. 组建领导小组

以促进产业集聚为目的,组建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柳州)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指导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柳州)建设各项工作。制订“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广泛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全社会对智能制造产业园发展的认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实施智能制造产业园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2. 力争建成国家级示范区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力争建成智能制造“一带一路”国家级示范区,获得国家政策支持;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尤其是东盟市场,将各国的进口需求与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产业发展相结合,扩大产品出口规模。

制订产业国际论坛、交易会等交流制度,促成国际订单;积极开展对沿线国家的交流、考察活动,挖掘潜在商机。

3. 创新产业鼓励制度

创新产业鼓励制度,吸引企业及相关人才落地。积极落实相关产业人才薪酬、新入驻企业鼓励制度。力争自治区、国家层面的扶持政策,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

(二)强化政策扶持

力争国家、自治区专项支持,积极落实产业创新政策;整合优化市级财政资金,并以引入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园产业发展基金及细分产业子基金;对符合国家产业用地政策,符合城市规划和全区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用地,优先安排计划指标;推进柳州市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的宣传工作。在企业改造提升、人才引进等方面,创新配套政策,吸引企业和产业人才落地,激发产业集聚和发展的活力。

(三)打造人才队伍

探索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政策,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环境;充分利用自治区现有院校、企业等优质资源与国内知名院校开展战略合作,通过联合办学、人才交流等方式,构建高级管理人才、高技术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多层次人才队伍;由政府牵头,通过柳州市骨干企业积极吸引国外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企业研发机构,并参与柳州市公共平台的研究项目;推动职业院校(技工院校)与制造业企业对接合作,建立有效机制,培育并留住人才。

(四)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在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知识产权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国际交流合作论坛、积极推进对接国际企业的商务考察、开设企业国际化系列培训课程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区域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和理念;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在柳州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基于一带一路的国家倡议,推动企业“走出去”。

(五)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化的促进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加强本市相关专项资金向项目聚焦,加大对前瞻性、示范性、协同型、创新型项目的支持力度;创新政府扶持资金支持方式,通过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形式,吸引集聚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保险机构和小额贷款机构开展针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质押、信用贷款、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产业链融资等业务。鼓励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支持骨干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并购。

(六)加强土地供应保障

对智能制造项目优先落实用地指标,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用地指标参照广西汽车城指标单列政策,按每年不少于4000亩的用地指标供应,加快柳州市智能产业项目落地进程。项目建设涉及沙塘农场、石碑坪农场属柳州市北部生态新区规划范围内用地和桂中监狱属柳东新区规划范围内用地,以及自治区农垦(柳江区)属新兴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用地,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城市周边涉及自治区农垦林业监狱水产畜牧系统国有土地管理综合改革方案的通知》(桂政发〔20181号)要求落实。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124日印发

返回 柳政发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索  引  号:
000014349/2020-31906
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
文档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标  题:
柳政发〔2018〕52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柳州)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柳政发〔2018〕52号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04日
文件下载:
相关解读:

柳政发〔2018〕52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智能制造产业园(柳州)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分享至:

PHP网站源码莆田企业网站建设亳州企业网站设计多少钱洛阳百度关键词包年推广价格西安百度seo多少钱丽水百度竞价哪家好通辽网站建设设计报价运城模板推广南平网站搜索优化推荐福田优秀网站设计公司莆田网站搜索优化推荐巢湖关键词按天计费报价昆明营销型网站建设多少钱驻马店外贸网站设计价格光明建网站哪家好保定百度竞价公司迪庆网站推广工具多少钱三明网站推广方案价格湖州百度seo哪家好咸阳SEO按天扣费价格迪庆网络推广价格湘潭网站建设合肥网站优化排名推荐大鹏品牌网站设计报价锦州营销网站公司丽水模板推广垦利seo网站推广公司随州百搜标王推荐重庆企业网站制作文山外贸网站设计长春企业网站设计多少钱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