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十四五” 启航新征程】张浦镇:“工业重镇”蝶变“活力新城”

10月31日 17:49

金秋十月,惠风和畅,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张浦镇的发展取得累累硕果:在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百强镇”名单中,张浦镇位列16名,比上年提升2位;在德国工业园,世界三大牛仔裤品牌之一的“利威格”线上签约落户;在相邻的果园,“秋月”“南水”“华山”摘得“中华好梨”一金三银……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全国首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昆山南部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张浦镇从“工业重镇”向“活力新城”蝶变升级,全力打造对德合作高地、昆南活力新城、现代乡村样板,高质量建设昆山南部城市副中心,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开创新局。

放大德资效应,推动产业升级

在张浦这座行政区域只有百余平方公里的江南小镇,拥有世界500强企业7家、上市挂牌企业16家、德资企业近百家……位于张浦镇的昆山德国工业园个头不大却很精致。通过多年培育,昆山德国工业园被工信部批准为中德(昆山)中小企业合作区,成为全国重点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之一。

走进位于德国工业园的科埃斯中国区总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一座现代化厂区已建设完成,即将开业。据昆山德国工业园副主任盛林龙介绍,德国科埃斯集团是德国50强萨尔茨吉特钢铁集团全资子公司,作为规模型德资项目,科埃斯中国区总部项目达产后年销售额可达10亿元,将助力德园迈入德资规模产业投资新里程,将对完善张浦镇高端食品产业链起到较大促进作用。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像科埃斯这样的优质德企在德国工业园比比皆是。

在张浦镇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张浦就是德园,德园就是张浦。德国工业园对张浦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张浦镇党委书记顾向民看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打好“德资牌”,瞄准发展智能制造、高端食品、总部贸易三大主导产业“老赛道”和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新赛道”,努力把德园打造成张浦镇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德融合的范例、欧美企业集聚的高地。

一位位西装革履的中外商务人士,三三两两寒暄着互相交换名片……在德国工业园内,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张浦镇进一步放大德国工业园入选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理事单位“乘数效应”,通过创新优化与德国官方机构、民间协会的合作方式和合作机制,承办工业4.0旗舰大会等高规格活动,加大中德交流频次,持续深化中德合作。同时,发扬“拼、盯、抢”精神,用活各类咨询公司,开展精准招商,促使包括利威格在内的一批优质德企签约落户。

俗话说,相识靠“眼缘”,相知凭“走心”。对待德企,张浦镇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原则——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这让一贯务实的德国人十分认同。尤其近年来,张浦镇继续聚焦“强化企业服务优存量”要求,始终当好营商环境的“建设员”、企业发展的“服务员”,特别在疫情防控期间,张浦镇的招商服务由“线下”转移至“线上”,通过“一根网线”让客商在家里就能享受到贴心服务。

通过放大德资效应,持续优化营商服务,张浦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加快,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仅今年前三季度,张浦镇引进千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5个,其中超亿美元外资项目1个,亿元以上内资项目5个,已批、在批外资项目共18个,总注册资金约2.9亿美元。此外,益海糖浆、德园加速区等10个项目列入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63.3亿元。

拿出改革魄力,打造活力新城

一条条宽阔道路通联四方,一座座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一辆辆汽车川流不息……汽车驶入张浦镇,看到的是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场景,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面貌。围绕“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上勇当示范”目标, 张浦镇全力实现由“镇”向“城”的发展转变。

短短几年,张浦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从‘镇’到‘城’,虽一字之差,但急速成长的同时,必然遭遇‘成长的烦恼’。”张浦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金龙表示。为此,在一系列改革探索中,张浦镇致力打造昆南活力新城,展现高颜值城乡更美形态,推动高品质生活更加可享,提升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以实际举措描绘新时代民生发展蓝图。

为了让曾经的“工业重镇”向“活力新城”转型,张浦镇加快推进精致宜居城市建设,以“精致靓丽、江南德韵”的理念实施城市规划和有机更新,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拓展城市空间,推动减量发展。与此同时,加快推进老镇区有机更新,全面升级城市功能品质。

建设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还需相匹配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作为全国首批25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之一。从探索实践到创新突破,张浦镇改革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张浦镇依托“智慧张浦”平台,形成畅通的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打造“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城市数字治理体系,逐步实现“智管”代替“人管”,推动工作效能、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紧扣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觉最直接”的民生福祉,张浦镇不遗余力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突出普惠性、精准性、兜底性,启动良渚实验学校、新吴幼儿园建设,推动医院易地新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着力解决“学位”“床位”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

“路宽了,楼高了,景美了……感觉张浦镇的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充满着勃勃生机。”一位阔别张浦镇多年、一直在外地工作生活的“老张浦”回乡探亲时,由衷地感叹:“虽然离开家乡才几年,但它足以让我感知到时光的飞逝、时代的变迁和家乡的巨变。”

深化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尚明甸村,一座保留原有自然肌理和圩田文化的村落。在这里,引入了科创元素,打造有创造力的孵化器、有创新力的实验厂。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意人才和商业精英聚集于此,从而带给人们田园式科创的全新体验,让村庄焕发新的生命力。

从“落后村”到“标杆村”,尚明甸村是张浦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张浦镇全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个目标任务,张浦镇全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实施“三高一美”工程,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紧盯智慧农业发展新方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全面释放农业农村活力动力。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张浦镇党委委员何春华告诉记者,张浦镇一方面,大力开展“美丽庭院”和“红黑榜”评比,推动“农村美”的形态加快实现;另一方面,加快农房翻建速度、严格风貌管控,彰显“江南水乡”特色风貌。如今,走进张浦镇,河道清澈、农田连片、民房错落有致,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的乡村美丽图景。

好资源需要好环境,好环境带来好效益。张浦镇还通过强村公司,变生态资源为发展资本,通过办好“桃花节”“插秧节”等系列农旅活动,宣传、推介张浦镇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农业发展成果。依托“一廊一带三区三点”乡村全域旅游布局,持续打响“乐享四季张浦”农旅品牌,深化“龙头企业+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强老百姓获得感。

作为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的村落之一,姜杭村不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走进姜杭村,放眼望去,村庄形如八卦,风景如画。顾煜柳是地道的姜杭村人,多年前,她从一家企业辞职后回乡专心经营民宿“姜里八号”,不仅民宿火了起来,腰包也鼓了起来。姜杭村通过深入挖掘村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不断拓展农业休闲项目和农业产品衍生品,打造“姜杭农业”品牌,使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有了质的飞跃,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

时光流转,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张浦镇有决心、有真心、有恒心,打造对德合作高地、昆南活力新城、现代乡村样板,高质量建设一座望得到美、感受得到温度、感知得到活力的昆山南部城市副中心。”顾向民信心满满地说。(融媒体记者 左宝昌 顾彩芳 张 田 黄春宇 部分图片来源 源启张浦)

责任编辑:沈莹

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第一昆山网)及本页链接。

原文链接:https://www.ksrmtzx.com/news/detail/70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