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4日,上饶中学教学、教研处领导及各年级十一名教师在副校长乔腮福的带领下,舟车不辍,来到了中国百强中学、辽宁社会名片——辽宁省本溪高级中学交流学习。

寒风扑面,心有暖阳

时值秋末冬初,东北大地已是寒意凛然。刚一下火车,扑入眼帘的是迥异于江南的别样山水。寒风袭来,让来自烟雨江南的我们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哆嗦。但随后在本高的学习交流,又让我们心中充满了暖意。本溪高级中学的杨主席、王主任亲自来接站,嘘寒问暖,让初来乍到、茫然无措的我们倍感亲切。

一周的学习中,本溪高级中学有着周密的安排,详尽的计划。学校有关领导全程陪同,无私而毫无保留地介绍本高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经验。形式多样而真诚的交流,学校食堂丰盛的餐饮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黑土地上人们的实诚与爽朗。

本溪高级中学成立于1953年,是一个有着深厚底蕴,灿烂历史的名校。但本高也经历过低谷,自2003年以来,在历任校长,特别是现任校长张喜忠的带领下,在本高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溪高级中学锐意进取,创造出了每年近40个学生考取清、北,一本升学率90%多的辉煌成绩,不愧为辽宁省名片、中国百强中学。一周的交流学习,我们感触颇深。

一锄一筐为九仞

在本溪高级中学领导的安排下,我们有幸参与了本溪高级中学的备课组活动、听课、领导报告、阳光课间活动、学科备课组长面对面交流等一系列活动。

我们感触最深的就是“实”“细”。上至领导、教师,下至学生,他们的工作、学习踏实,没有花样,踏踏实实做,踏踏实实教,踏踏实实学。

接待我们的校领导事先专门开会,拟定并打印出交流学习计划,具体到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每一处场地。

我们应邀参加了高一年级语文、高二年级物理、高三年级化学的备课组活动。在活动中,老师们认真研究、讨论一节课的每一个细节,具体到每道题、每个内容的衔接……甚至是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之解决对策。发表意见的老师不会因顾及面子而讳言,接受意见的老师也不会因直白指出问题而有愠色。没有奉承,没有隐晦,实实在在。

我们分学科听了约四节课,本高课堂教学高一采用的是1-2-1模式,高三采用的是1-3-1模式。在课堂四十分钟教学中,前十分钟(五分钟)做什么,中间20分钟(30分钟)做什么,最后十分钟(五分钟)做什么,学校都有硬性而详细的要求。各班进度高度统一,内容是集体备课深入讨论过的。体现了团队的强大,制度的强大。

一锄一筐为九仞,一针一线织锦绣。本溪高级中学取得辉煌不是没有原因的,踏实的工作作风、学风,精细的工作和教学打造出了本高今天这样让人仰慕的成绩。

谦谦如玉,铮铮若铁

“谦谦如玉,铮铮若铁”的品格是本溪高级中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几天的学习中,这一点也是我们感受最深的。上课期间自不必说,整个校园幽然宁静。清脆的下课铃响了,过道里、台阶上也是悄然无声,匆匆而过的学生的轻声问候,楼道中恭立一旁的谦让,无不体现出本高学子谦谦如玉的品格。但你又明显感觉不到由寂静散发出来的沉闷的味道。每个学生脸上撒满了阳光,目光中透露出真诚和坚定。于无声处孕惊雷,这分明是学子们为着梦想而拼搏的铮铮若铁的意志!

不媚于时,适合的才最美

学习交流过程中,我们也参观了本溪高级中学的阳光课间活动。在某名校气势恢宏的跑操蜚声国内,各地学校纷纷效仿的大环境下,本高坚持自己的特色并落到实处。他们研究本校的场地特点,本地学生身体状况,由本校体育教师研究出了一套跳绳、做操结合的课间操。整齐的队列、跃动的步伐、激昂的旋律,大美!美在气势,美在不媚于时,美在教师与学生的用心!

匆匆一周,倏然而逝。回望这一次学习,心中有感谢,有震撼。感谢本溪高级中学的真诚、热情与无私,震撼于本高的踏实与精细。心有所悟,必践于行。学习归来,踏踏实实做管理、做教学,精细到工作的每个步骤、每节课的每个内容。相信,成立仅六年的上饶中学在校领导务实而精细的带领下,通过全体师生踏实而细致的教与学,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我们自己的辉煌!(张明天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