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宁经济社会发展怎么样?刚刚出台的《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如何解读?什么是“全链式”审批服务?9月19日,南京市江宁区召开“稳经济 促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若干政策措施》8方面相关情况,详解高质量发展蓝图。

  新闻发布会现场

  38条实招“条条给力”

  为夯实经济恢复基础,江宁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部署,制定了《江宁区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质效不断提升,助力全区高质量发展走在省市前列。

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回答问题

  9月18日,江宁区招商引资大会举行,近千名客商齐聚一堂,现场49个总投资超500亿元的项目签约。会上发布的一系列政策令企业信心倍增、动力十足。

  作为最早进入江宁区的外资企业之一,菲尼克斯见证了江宁区产业发展的奋斗历程。“30年前,我们在江宁方山脚下建立工厂,那是一个偶然的选择。2000年,我们将中国总部落在百家湖畔,是对江宁创新创业的信任选择。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菲尼克斯二次创业、重新出发,是因为感受到了江宁未来发展的蓬勃动力。”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总裁顾建党说,“现在我们选择深耕江宁,就是信念、决心和勇气!”

  菲尼克斯电气中国公司

  《若干政策措施》共包括8方面38条内容,重点围绕全力推进消费提质升级、有效投资扩大、科创能力提升、产业扩能增效、开放能级提升、营商环境优化、乡村振兴建设、便民利民惠民等八个方面展开,惠及面广、含金量高,政策每一条都具有可操作性,精准直达市场主体,以真招实招、真金白银为企业解难题、增效益,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

  包括:全力推进消费提质升级。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提振大宗消费信心、提升文旅融合效能、扶持文艺创作和演艺事业;

  全力推进有效投资扩大。提升民间投资活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鼓励企业设备购置;

  全力推进科创能力提升。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产业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化科技服务生态环境;

  全力推进产业扩能增效。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加快推动“智改数转”、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大力培育平台经济和总部经济;

  全力推进开放能级提升。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

  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加强项目要素保障、拓宽企业直融渠道、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强化基金培育引导;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产品销售渠道多元化、繁荣乡村文旅市场、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强化人才激励保障;

  全力推进便民利民惠民。多措并举增加收入、提升就业创业环境、扩大数字治理应用场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美埃落户江宁20多年,从最初几十名员工的制造小厂,发展到现在拥有近1200多名员工、2万多家客户、150多项专利和软著的高科技企业,离不开江宁区的保驾护航。“因为发展需要,我们在江宁三易厂址,每一次选址重建,都会涉及土地、电力、供水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都给予支持和帮助。立足江宁长期发展,已经成为全公司上下一致的共识!”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叶伟强说。

  美埃(中国)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营商环境“利企便民”

  江宁区经营主体众多、活跃度高。围绕加快打造最佳体验的营商环境,今年以来,江宁区从政务服务提质、项目审批提速、营商环境提优着手,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江宁”,做好江宁政务服务“总客服”,用高品质政务服务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江宁政务服务中心 惠企政策直达专区)

  区内全面推行“便企”一次办服务,实现企业开办常态化半日办结,共有29个政策事项实现“免申即享”;聚焦全区重大项目建设,运用“在谈即保障”“签约即预审”“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建成即投产”的全链审批服务模式,实行“一企一策一专班”的江宁代办路径。

  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推动重点领域流程再造、规则重构、机制创新、场景迭代,充分挖掘改革内生动力,将人才落户、开具人才购房证明等事项合理归集,在全市率先部署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和公民身后“一件事”,统筹协调规划资源、房产、税务、公安、民政、人社以及水电气等单位整合事项、再造流程、共享信息,推动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好,实现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压减60%以上。

  汇川技术南京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正式封顶

  当前,江宁正推行极优化政策扶持、极速化项目审批和极致化企业服务,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用扎扎实实的举措以“营商”促“赢商”。

  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回答提问

  经济发展“稳、升、足”

  “前8个月,全社会投资、消费保持较高增速,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体现出江宁区经济发展的‘韧性强、潜力大’!”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江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升、足”的特点,主要指标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活力提升,经济发展后劲十足。《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实将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江宁区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2200余万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4亿元,同比增长9.2%。前8个月,全区前10强商业综合体营业额达74.5亿元,同比增长达两位数。市民最直观的感受是百家湖商圈人气、营销两旺,江宁区引入区域级以上商业品牌首店43家。

  百家湖商圈夜景

  据了解,前8个月,江宁区新增经营主体超过3万户,总量达到36万户,全市第一;通过政策持续发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884.3亿元,同比增长4.8%,总量、增幅均排名全市第一。

  “中江新材料”项目负责人回答提问

  作为全市经济体量最大、人口最多的板块。江宁区在就业规模上一直领跑全市,平均每天新增120名大学生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根据《若干政策措施》,江宁将持续通过“政策找企”“免审即享”等方式送政策上门,用好用足省市区各级社保医保降费、社保补贴、扩岗补助等援企稳岗政策,引导企业提供更多合适岗位,持续开展“直播带岗”“名企优才直通车”“人才夜市”等线上线下专项招聘活动,完善零工市场、就业服务站、创业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多方面保障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企业用工。

  “就在江宁”招聘夜市现场

  产业强区“硬核奔跑”

  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江宁产业发展的鲜明特色。立足产业强区,聚焦“5+4+5”创新型产业集群,江宁制造业综合实力不断攀升,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百强新城区前三名,2022年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区第七名,居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第一。

  南瑞集团

  产业发展的背后,是众多企业的成长发展。据悉,江宁区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2023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累计培育84家,新增数和累计数均位列全省区县第一。累计创成省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8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51家,省级智能工厂10家。

  随着江宁区《关于强化投资促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鼓励加大民间投资的三年行动计划》《制造业强区建设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江宁招大引强信心坚定。今年以来,江宁持续牢固树立高质量、市场化、全生命周期思维,切实以大招商推动大发展。制定出台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跨区域招商项目流转、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系列招商政策,持续开拓国际化招商新空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引进亿元以上签约项目334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900亿元,连续6次获得今年全市“五拼五比晒五榜”红旗激励。

  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同时,江宁发挥城乡统筹特点优势,大力建设都市现代农业,深化与涉农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主攻五大种业振兴,努力打造一批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放大台创园、谷里、湖熟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带动效应,持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入选“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谷里街道公塘社区

  “产业硕果”源于“科技之花”。一直以来,江宁坚持强化科技引领带动,根据《若干政策措施》,围绕紫金山科技城、紫金山实验室等示范典型建设重大创新平台,组建各类创新中心,以资金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此同时,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科创载体绩效评价体系,支持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企业高水平发展、支持人才转化科研成果,通过补助企业“高薪引高人”等措施优化科技服务生态,聚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区。(邱麦)

  紫金山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