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 官网!

注册
搜索
木制玩具行业
首页
>
政策发布
>
地方政策
>
山西吕梁丨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

您现在的位置:

山西吕梁丨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

作者:
来源:
日期:
2022/06/29 10:01
浏览量

2022年6月16日,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吕梁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吕梁市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近期(2022–2025年)试点示范阶段、中期(2026–2030年)产业链完善阶段和远期(2031–2035年)商业化应用阶段。


1)近期目标(2022-2025):到2025年,积极利用工业副产氢,建成以工业副产氢为主、天然气制氢等为辅的氢能保障能力和完善的供应网络;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并围绕制氢、氢气瓶及压缩机、加氢站及加氢设备、动力系统集成、氢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示范园区。


2)中期目标(2026-2030):到2030年,形成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工业副产氢结合的供氢格局,积极开展“绿色”煤制氢、生物制氢和光解水制氢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发展成为氢能产业链完备、创新能力强劲、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多样,并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发展示范城市。


3)远期目标(2031-2035):到2035年,形成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绿色”煤制氢、生物制氢和太阳光解水制氢多元发展的供氢格局,供氢成本进一步降低,氢能供应网络全面形成,打造成华北地区重要的氢能供应基地。实现高密度高安全储氢,完成氢能管网布局。

 

 

 

 

吕梁市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节选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略

(二)发展战略。

实施“一体、两翼、三港、四链”发展战略,实现“气—站—运—车”全产业链发展,打造氢能产业闭环生态链。一体,就是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抢先布局氢能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抱团前进,打造千亿元级的吕梁氢都,建设山西省氢能产业制造与应用先行基地;两翼,就是依托鹏飞、美锦两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氢能产业;三港,就是建设氢能供应之港、技术研发之港、装备制造之港;四链,一方面是制氢的四条生产链,即天然气制氢、工业副产制氢,电解水制氢及煤气化制氢;另一方面是制氢、储运、加氢、应用四个环节构成的氢能全产业链。

立足于吕梁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优势,研判氢能产业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氢能产业体系。以资源优势为保障,建设山西省及京津冀地区氢能源供应基地,打造吕梁市氢能供应之港;以“资源共享、平台服务”思路建设技术转化共享研发基地,围绕“绿色”煤制氢、氢气安全高效储运和质子膜电极等氢能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集中优势力量开展技术攻关,打造吕梁市氢能技术研发之港;吸引生产型企业落地,做大做强氢能装备制造环节,以储运设备、氢气液化设备、特种车辆及配套设备、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主,打造吕梁市氢能装备制造之港;最终将吕梁市打造成山西省氢能制造与应用先行区。

(三)发展目标。

吕梁市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近期(2022–2025年)试点示范阶段、中期(2026–2030年)产业链完善阶段和远期(2031–2035年)商业化应用阶段。

近期目标(2022-2025):到2025年,积极利用工业副产氢,建成以工业副产氢为主、天然气制氢等为辅的氢能保障能力和完善的供应网络;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示范,并围绕制氢、氢气瓶及压缩机、加氢站及加氢设备、动力系统集成、氢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形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示范园区。打造华北地区重要的氢能供应基地和氢能产业技术创新高地,形成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氢能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不低于3%;创建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5家,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5家;力争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氢能龙头企业,培育氢能上市公司3家以上,引进和培育氢能龙头企业10家以上,氢能相关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突破50家,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企业不少于10家。

供氢网络基本形成,多应用场景推广,初步建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氢能应用先行城市。氢能供应能力20万吨/年以上(含高纯氢及燃料电池用氢10万吨/年以上),其中,工业副产氢产能15万吨/年,天然气重整制氢产能5万吨/年。氢能运输管道示范5条以上,长管拖车500台以上。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方面,建成具有加氢功能的综合能源站50座,初步建成面向华北地区的氢能供应基地;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堆产能达到15000套,氢能动力系统产能达到10000套,形成辐射全国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突破5000辆,其中氢燃料公交车、重卡车、物流车占比达到90%以上,打造10条以上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并以工业园区为重点开展氢能重卡车、环卫车、观光车、叉车、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等试点应用。

中期目标(2026-2030):到2030年,形成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与工业副产氢结合的供氢格局,积极开展“绿色”煤制氢、生物制氢和光解水制氢的技术研发和示范,发展成为氢能产业链完备、创新能力强劲、基础设施完善、应用场景多样,并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氢能产业发展示范城市。氢能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企业R&D经费占GDP比重不低于5%;引进和培育氢能龙头企业20家以上,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企业不少于20家;氢能供应能力不低于50万吨/年,其中高纯氢不低于25万吨/年。管道运氢、长管拖车基本满足区域运输能力,建成液氢储运示范点5家以上。力争建成具有加氢功能的综合能源站100座,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突破3万辆,打造100条以上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制、储、运、加、研、用于一体的氢能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远期目标(2031-2035):到2035年,形成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绿色”煤制氢、生物制氢和太阳光解水制氢多元发展的供氢格局,供氢成本进一步降低,氢能供应网络全面形成,打造成华北地区重要的氢能供应基地。实现高密度高安全储氢,完成氢能管网布局。形成氢能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氢能产业成为吕梁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推动吕梁建成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氢能产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企业R&D经费占GDP比重不低于8%;培育专精特新创新企业不少于30家;氢能供应能力不低于80万吨/年,其中高纯氢不低于50万吨/年。形成管道运输、长管拖车、液氢储运协同互补的氢气运输体系。力争建成具有加氢功能的综合能源站200座,全市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突破5万辆,全市90%以上的工业园区、公交线路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

 

三、产业布局

 

(一)总体原则。

锻造长板与补齐短板相结合。锻造长板是指发挥吕梁市在氢气制备、短倒运输、重卡应用等环节的优势,塑造产业核心竞争力。在上游氢气制备环节,吕梁市在工业副产氢、新能源电解水制氢等方面均有突出优势,产能和成本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中游氢气运输环节,吕梁市在化工园区短倒运输方面有特殊优势。下游氢能重卡应用优势突出。鹏飞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合作已经在孝义布局汽车生产。美锦氢能也在吕梁市积极布局氢燃料汽车生产线。补齐短板是指吕梁市在氢气储存、运输、加氢站布局等方面要加快布局,开展储氢、运氢关键设备研发,加强综合能源站布局建设,推动形成制储运加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

经济可行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经济可行是指产业的布局要考虑经济效益的可行性,选择制氢成本低、具有经济可行性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路径,避免因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带来的资金风险,最大程度降低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适度超前是指结合氢能产业技术趋势、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重点聚集国内、国际已经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细分产业方向和产品技术环节,引导产业超前布局。如布局液氢储运、管道运输等未来氢能运输方式,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引导企业超前部署。

(二)发展方向。

以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为导向,吕梁市未来氢能产业发展践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策支撑和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采用“健全产业链、培育大企业、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思路。一是以拓展工业副产氢为主导,中远期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绿色”煤制氢,稳步提升上游的氢能供给能力,抢占竞争优势。二是积极规划建设氢能综合能源站网络,拓展氢燃料车辆示范场景,通过构建“气-站-运-车”运行体系,实现氢能就地生产、就地消纳、低成本高效运营。三是大力发展氢能高端装备制造,发展氢气制、储、运、加、燃料电池车辆等环节的高端装备产业链,引入有资质的国内外技术领先水平的龙头企业,抢占竞争优势。

(三)空间布局 。

依托吕梁较为丰富的制氢资源和氢能产业发展基础,以孝义、交城、汾阳、柳林等为主要载体,引导产业要素资源向相应区块集中集聚发展,推动产业链互补、应用链互连、科技链互促,着力构建“双带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空间格局。

1.双带引领:打造氢能产业东、西两条示范带

东部示范带以汾河流域为主要承载区,依托孝义、汾阳、文水、交城在氢源上的优势地位和紧邻大运高速和山西综改区的区位优势,打造氢能技术研发创新集聚区,形成产业发展示范带。规划建设孝义氢能产业生态园,打造集氢能制取提纯、氢能装备制造、氢能技术研发、氢能示范应用等为一体的氢能产业发展高能级承载区和创新集聚区,着力引导产业集聚。

依托鹏飞集团等龙头企业和行业总部的发展实力,加快形成更具竞争力和集聚力的氢能产业链。强化科研支撑,依托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资源,建设山西氢能研究中心,推动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氢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联建技术中心,引进及打造一批氢能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和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氢能产业创新平台和联合实验室建设。加强区域联动,构建高效协作的区域氢能产业创新孵化和会议商务网络,加强与交城、汾阳、文水等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协同发展。创新集聚区依托鹏飞碳中和研究院,与中设集团、TUV南德集团合作开展氢能装备标准、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的制定,搭建安全培训平台,建立碳交易平台等相关科研开发工作。与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储氢公司等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进行固态储氢材料以及关键设备开发。与西安交大、日本千代田、赛鼎设计院合作,进行有机液体储氢、脱氢工艺以及关键设备的开发。与上海申能、厚普股份、美国查特、国富氢能等企业合作,开展加氢站外供氢、现场制氢、液氢加氢站、加注一体化模式的研发与示范应用。

西部示范带以沿黄干支流为主要承载区,依托兴县-中阳-交口充足的光照资源与采煤沉陷区土地及吕梁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打造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的绿色氢能示范基地,规划建设绿色矿山与绿色氢能智慧交通产业带,打造集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储能调峰、氢能装备制造、氢能技术研发、氢能示范应用等为一体的绿氢产业发展高能级承载区和创新集聚区,着力引导产业集聚。

依托山西美锦能源及控股参股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氢气制备-储运-综合能源站网络-氢能重卡产业链示范应用-氢能大数据平台与碳资产管理”链条的构建,在山西省内与太原、晋中、大同、长治等区域形成产业互补、协同发展,并跨区域向东打通与京津冀城市群、向西打通与陕西、内蒙西北城市群氢能物流通道,将吕梁打造成为京津冀城市群和西北部城市群重要的“氢源供应基地”和“山西省氢能保障中心”,并逐步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重载货运零碳物流示范基地”。大力推动氢能项目和创新团队集聚,支撑集聚区协同开展氢能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和产业创新孵化,积极参与山西氢走廊建设,推动完善面向京津冀区域的氢能创新交流、区域合作、产业服务等特色功能,打造华北地区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与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不断提升氢能产业的创新发展能力。

2.多点支撑:打造兴县“非常规天然气制氢”“绿色煤制氢”、石楼“天然气制氢”基地,发展柳林、交口、临县、岚县等多个产业发展支撑点”

发挥吕梁地区丰富的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优势,构建以工业副产氢为主导,非常规天然气制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多点开花的绿色氢能示范带,完善吕梁市“四链”布局。充分发挥氢能零碳、低成本电热联供、分布式储能等优势,将氢能与电力深度结合,作为“源网荷储”储能端的新型解决方案,实现吕电吕用要求下的快速低成本电力调峰,加大新能源电力的入网比例,加快新时期吕梁构建低碳能源体系的进程。

在空间分布上,在兴县、石楼县打造“绿色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基地。在兴县依托固贤煤矿800万吨产能建设年产13万吨高纯氢、180万吨甲醇项目,攻关液氢制备储运技术,提升氢气产量及质量,突破液氢制备储运等关键核心技术;在石楼县利用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建设天然气制氢项目,实现煤层气的零碳利用;同时整合平川县焦化企业和美锦集团产业转移,形成年产3万吨焦炉煤气制氢及配套物流集运站,以发展氢能产业为抓手助力石楼县脱贫攻坚;柳林依托化工园区,侧重发展工业副产氢;临县、岚县积极发展以风电为主导,交口积极发展以光伏为主导的可再生能源制氢。

 

四、重点任务

 

(一)以双带示范为核心,打造氢能产业集群标杆。

依托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和绿色矿山与绿色氢能智慧交通产业带,结合吕梁以及周边城市产业特点,构建符合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全产业链,吸引氢能制取、储运、加注和应用环节的研发、制造、检测机构和具有二氧化碳利用和储存技术的孵化中心、氢燃料汽车大物流运输中心、氢安全教育平台落地吕梁市,逐步形成以双带示范为引领,带动吕梁市全产业链集群发展一体化,逐渐做大吕梁市氢能产业规模和增强核心竞争力。

1.氢气制备与提纯环节

依托吕梁市煤化工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焦炉煤气等工业副产氢,作为吕梁市氢能产业近、中期发展主要氢源。依托汾河流域示范带,2022年建成工业副产氢规模2万吨/年项目,2025年实现工业副产氢规模10万吨/年,2030年打造年产20万吨工业副产氢基地。稳步推进分布式甲醇制氢、分布式天然气制氢。推动“煤气化+CCUS”耦合低碳煤制氢进行工业示范。在“煤气化+CCUS”耦合低碳制氢技术成熟后,进行规模化发展。依托沿黄干支流示范带,开展风电、光伏制氢,实现可再生能源制取绿氢,2023年建成光伏装机150万千瓦,电力储能调峰制氢0.8万吨/年;2025年建成光伏装机300万千瓦,电力储能调峰制氢1.5万吨/年;以及根据使用场景,稳步推进煤制氢、分布式甲醇制氢、分布式天然气制氢。

构建吕梁市工业副产氢、可再生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电网灵活调峰电解水制氢、化工原料制氢、煤制氢的多元化制氢格局,为吕梁市氢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氢源保障,并辐射省内周边地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预计到2030年在引领区建成30万吨/年制氢能力的氢能供应基地,形成一批低碳化技术示范项目。

2.氢能的储运和加注环节

依托国内现有技术进行35/70MPa及以上高压氢气储罐、天然气管网输氢、纯氢管道输送、天然气掺氢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开发,形成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固态储运、有机液体储运和天然气管网混合储运的多元储氢和输氢体系。在加氢站方面,推动本土企业与上海申能、厚普股份、美国查特、国富氢能、德利森、中鼎恒盛、氢源嘉创等企业开展合作,开展加氢站外供氢、现场制氢、液氢加氢站、加注一体化模式的研发与示范应用。预计2022年、2023年、2025年和2030年在引领区分阶段建成20座、25座、30和50座1000kg级加氢站,逐步构建完善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网络。

3.氢能装备制造

在氢燃料电池制造方面,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国内氢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如上海重塑、深圳氢蓝时代、国鸿氢能、鸿基创能等企业在吕梁市建设氢燃料电池生产基地,打造大功率石墨电极燃料电池和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生产线;同时,鼓励本土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国内外技术引入实现对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氢气循环泵等关键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并进行示范和生产,2022年开始建设氢燃料电堆生产线,到2025年将形成15000套氢燃料电堆、10000套氢能动力系统生产线,未来将逐步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升级。

在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方面,依托吕梁市的产业基础和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龙头车企,加快氢燃料电池整车装配和关键技术突破。2022年开始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线,2023年底形成3万辆/年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2025年总产能达到5万辆/年,产品覆盖重卡、物流车及专用车等车型,未来将逐步进行技术升级和产能升级。

4.氢能应用领域

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方面,依托吕梁地区,特别是东、西示范带化工园区对焦炭、原煤、洗精煤的运输需求,2022年推广100辆氢燃料电池中重卡,初步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到2023年,充分依托吕梁市煤炭、焦炭、化产等大宗商品的汽运市场,重点推广氢燃料物流车、中重卡等车型,运营数量上升至500辆;2025年继续重点推广氢燃料物流车、中重卡等车型,全市运营数量达到4500辆。同时依托吕梁市市区客运、红色旅游线路推广氢燃料公交车、旅游大巴车等车型,打造“绿色零碳”旅游线路,预计2025运营数量达到500辆,合计吕梁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5000辆;随着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燃油车的限制,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覆盖公交车、中重卡、乘用车、特种车辆等全部车型,吕梁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3万辆,其中氢燃料电池中重卡达2万辆,占现有重卡总数的1/3,基本实现“柴转氢”目标。与此同时,吕梁市将推进氢燃料电池在固定应急电源、移动电源和氢燃料电池家用热电联供系统的开发、生产和试点建设,加速氢能与当地电网深度融合进程。重点发挥氢能在低成本储能、快速有效转换、降低负荷调峰、全程零碳排放等方面优势,构建吕梁当地灵活有效、低碳绿色的多元化电力体系,助力吕梁电力系统深化改革,优化当地能源产业结构。

(二)建立核心技术研发平台,健全氢能产业创新体系。

1.建立氢能产业研发平台

鼓励本土企业联合清华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重点高校,积极引入中设集团、东方电气、德国TüV SüD南德意志集团、美国查特等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建立吕梁市氢能产业研发平台,着重进行氢能基础技术研发、氢能企业孵化、氢能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氢能制造业。

2.完善创新激励制度与人才引进制度

改革人才引进、使用、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氢能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力度,赋予氢能领域领军人才技术路线决策权、项目经费调剂权、创新团队组建权、薪酬分配自主权。不断吸引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在吕梁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氢能产业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创新能力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等。全力打造吕梁市“技术+人才+资本+服务”四位一体科技成果产业模式。

(三)建设以氢燃料商用车为主的氢能装备生产基地。

依托吕梁市重载货运应用场景优势和鹏飞、美锦两大企业的市场主体优势,在吕梁市与太忻经济区形成产业互补、协同发展的氢能汽车产业集群,搭建上游制氢、储运、加注核心装备,下游燃料电池双极板、电堆、系统、整车完整产业链,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氢能源“产-学-研-用”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和品牌。

(四)开展产业链应用示范,打造全场景氢能应用示范城市。

将氢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示范应用,加速全市氢能产业化、规模化和商业化进程。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在近期探索和示范基础上,逐渐形成覆盖全市的制氢、储氢、运氢和加氢配套基础设施网络。

2022年-2025年,重点开展制氢、氢燃料电池及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的示范。在氢源供应方面,布局大型氢气规模化制取、提纯、运输工程,形成覆盖全市的氢气供应网络。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积极引进国内龙头企业,建成氢燃料电池及汽车生产线。在氢能应用方面,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试点示范;打造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路,进行城市间中短途大巴的示范,其中率先在离石区开通2条,孝义市、交城县各开通1条氢能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推广氢燃料中巴车作为政府用车的示范应用;在城区内物流密集区域,推广氢燃料电池物流车的应用;打造垃圾清运、洒水车等氢燃料市政车辆的示范城市;依托吕梁地区红色旅游线路,在知名旅游景点内开展绿色氢燃料旅游用车、摆渡车等示范标杆项目;打造煤炭运输氢燃料重卡示范线,加快重载汽车“柴转氢”试点。

2025-2030年,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范围,推进氢能社区示范工程。在学校、商场及居民小区等区域发展燃料电池基站备电、热电联供、分布式发电/储能及应急救灾等;鼓励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在消费电子、无人机、工业场景、家用电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与铁塔公司、电网公司在备用电源、特别是通信设备备用电源环节开展燃料电池备用电源示范项目。

(五)建设重载货运零碳物流示范基地。

一是开通氢能重卡物流示范线。基于吕梁市丰富的重载货运场景,在矿区与工业园区推广应用氢能重卡,对内部短倒车辆、长途货运车辆进行分步替换,率先打造省内最大规模氢能重卡示范应用,有效降低重载货运领域排放,为我国资源型地区高质量发展做出示范引领。其中率先在交城、孝义、兴县、中阳等工业园区进行短倒车辆替换,开通交城-柳林氢能重卡物流示范线。

二是成立氢能重卡运营平台,打造集大数据监控、实时分析、售后服务、应用示范、氢能减碳认证及交易平台于一体的氢能车辆推广平台。

(六)建设氢能智慧综合能源站网络。

围绕氢能车辆应用场景,依托鹏飞集团、美锦集团等大型企业,在吕梁市范围内为示范专线配套建设约40座氢能综合能源站,其中,鹏飞集团重点对吕梁市五条主要煤炭运输线路上的综合能源加氢站进行布局,美锦集团在部分区县布局综合能源加氢站,构建服务高速、国、省道物流沿线重卡车辆及公交、物流、市政车辆的氢能加注网络。在加氢站设施配备上,基于智能数字化和大容量35/70MPa加氢技术,建设具有全站安全自感知、设备实时监测等多种功能的全天候商业化智慧加氢站、油氢综合站、气氢综合站及“四合一”综合能源站。

(七)建设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按照示范城市入围要求,2022年率先在吕梁市完成“气-站-运-车”场景的初步构建,形成6—8条示范运行路线。在离石区、孝义市、交城县开通氢燃料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新增氢能公务车辆应用,并开展氢能环卫车的试点应用;在交城、兴县、中阳等工业园区进行短倒车辆替换,开通交城-柳林氢能重卡物流示范线,2022年推广氢燃料重卡100台以上,配套建设20座加氢站,部署10台以上运氢长管拖车。2022年累计实现投放氢能公交车18台,氢能中巴公务车5台,氢能智能通勤车2台,为申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创造条件。


 

三部门:完善车联网标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标准研制

三部门:完善车联网标准,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等相关标准研制

国务院: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

国务院: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有序推广新能源中重型货车

工信部:发挥信息通信业赋能作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业务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发挥信息通信业赋能作用,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业务高质量发展

三部门:坚决防范化解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 将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缺陷调查

三部门:坚决防范化解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 将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缺陷调查

工信部:征求《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五项强制性国标意见

工信部:征求《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五项强制性国标意见

6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

6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试行)

国家发改委:优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

国家发改委:优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

工信部装备中心:关于开展2023年度双积分数据核算审查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装备中心:关于开展2023年度双积分数据核算审查工作的通知

安徽丨加强电动、氢能等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设
$!focusInfo.name

安徽丨加强电动、氢能等绿色航空装备产业化能力建设

湖北丨消费者新购新能源乘用车按购车价格最高补贴7000元

苏州丨到2027年新能源车桩比达到1.9:1 新能源汽车占比新车销量达50%以上

深圳丨取消非深户籍人员申请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社保限制

江西丨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可享补贴 1 万元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PHP网站源码鸡西SEO按天计费公司仙桃外贸网站设计推荐昭通网站定制哪家好菏泽网站优化软件推荐莱芜建设网站公司贵阳推广网站哪家好怒江关键词排名包年推广鹤壁seo网站优化价格三明优秀网站设计南宁网站优化价格自贡网站优化排名公司忻州百度爱采购价格九江网站推广报价SEO按效果付费推荐荆门百度网站优化排名多少钱德州百度爱采购价格茂名seo哪家好连云港网络广告推广价格张掖网站制作设计报价银川网站优化按天收费哪家好遵义网站改版推荐重庆阿里店铺托管价格龙岩外贸网站建设推荐安庆网站推广方案淮南外贸网站建设公司山南网络推广公司海西优化报价荆门网站建设推荐平凉网站优化按天收费哪家好株洲营销型网站建设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