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软件产业先导区 天河谋划数字经济新篇章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麦博2020-06-16

6月16日上午,广州市天河区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广州市天河区软件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下称《规划》)。广州市工信局总工程师胡志刚,天河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南方测绘、赛意信息、三维家等软件企业代表出席发布会。


《规划》提出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软件业先导区的目标,到2025年全区软件业务收入突破5000亿元;规模以上软件企业总数超过2000家,软件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突破300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12%。

 

产业规模稳居全市第一,高质量发展态势加快形成


天河是中国软件产业的先行区和试验田。1989年天河科技街落成并开业,在PC互联网时代成为华南最具人气的电脑城,成为丁磊、雷军等中国互联网大咖创业的发祥地,也为天河软件业兴起奠定雏形。1999年天河软件园挂牌成立,同年入选“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2001年天河软件园获“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授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天河相继获得“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软件出口创新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音乐创意产业基地”“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国家级授牌。


时至今日,天河牢牢占据广州软件业第一区地位,也是全国软件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软件企业1350家,占广州市的58%;实现营收2083亿元,同比增长20.1%,占全市的49%,比排名第二的兄弟城区高出一倍。6家企业入选“2019年中国互联网百强”,3家入选“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47家上榜广州市软件百强企业。网易、佳都、酷狗、UC、南方测绘等“老牌”软件企业在天河诞生,极飞、汇量、赛意信息、三维家等新生力量在天河崛起,成为数字创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基础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单打冠军”或“隐形冠军”。


新冠疫情以来,天河软件业体现了十足的韧性。1-4月全区规模以上软件业实现营收496亿元,同比增长6.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疫情期间,天河软件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复工复产、抱团取暖、互帮互助,规模以上软件企业在2月底复工复产率即达到99%以上,1-3月全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速3.4%)。与此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为战疫贡献专业力量,例如中望龙腾为火神山医院建设提供设计软件,海格怡创、宜通世纪等企业为各地医疗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提供信息化保障,酷狗、荔支等数字文创企业广泛开展“抗疫”宣传,体现了天河软件企业的科技担当。


111.jpg 

“一谷一区一策源地”空间布局,打造大湾区软件产业核心集聚地


依据天河软件产业现有历史方位,结合产业发展趋势,立足高端集聚、创新引领、优势发展原则,天河区将重点打造“一谷一区一策源地”软件产业空间布局。三者紧密协作、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软件赋能赋智作用,共同推动天河软件产业创新发展。


一谷是指广州软件谷,是粤港澳大湾区“软件产业核心集聚地”,包括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天河智谷片区、科韵路软件集聚区“一园两区”,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将致力于高端、前沿与信创领域创新引领,成为集聚高端软件产业新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是广州唯一的以软件业为主体的价值创新园区,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之一的天河智慧城东部,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天河科技园范围内。东至大观路,南至环城高速,北至旧羊山,西至火炉山森林公园,面积为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园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引领,主要发展地理信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网游动漫等信息技术细分产业。园区集聚科技类企业359家,从业人员约3.7万人。天河软件价值创新园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19年在全市十大价值创新园中位居第一,总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20%;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7家。


天河智谷片区位于天河区东部,西起科韵路、东至珠吉路、北至北环高速与沈海高速公路、南至广园快速路,面积约15.2平方公里,是联结融汇国际金融城、天河智慧城、广州科学城,打造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今年3月新获评省级高新区。天河正按照“条件成熟一片、开发利用一片、及时见效一片”的要求,高标准先行成片开发和建设小新塘片区和马鞍山片区,加快推进土地收储、土地出让、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其中,年内计划出让产业地块13宗、用地面积10.33公顷,建筑总量32.36万平方米。招商引资方面,天河智谷秉持着“生态优先、创新集聚、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定位为集“产、学、研、商、居、文”一体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龙头节点,是广州软件谷的核心集聚地,重点布局5G、高端软件、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着力引进科技创新以及文化创意企业。目前,共有近50家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总部型企业递交用地申请报告,其中软件业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一区是指软件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区,由天河中央商务区和广州国际金融城组成,将重点推动软件业在金融、能源、教育、地理信息等领域应用示范,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天河中央商务区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全国三大CBD之一。在发展软件业和数字经济方面,集聚了汇丰软件、中望龙腾、赛意信息、汇量等行业性、全国性数字服务出口品牌和龙头企业,今年4月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广州国际金融城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重要组成部分。


一策源地是指五山-石牌高教片区,依托丰富的高校资源和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软件技术和人才策源地、输出地。目前,天河区正在五山-石牌高教区建设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将尽快投入使用。

 

实施“765”工程,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为实现《规模目标》,天河将重点实施“765”工程,培育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7”是指重点发展三大领域的七大板块。其中,行业应用、数字文创是天河软件业优势领域,包括地理信息、游戏动漫、在线音(视)频等细分领域,将推动升级发展;大数据与区块链、人工智能、5G应用软件属于软件业新兴动能,天河在若干细分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将培育壮大发展;信创应用、工业软件等信创领域,天河区将聚力发展,全力对接国家和省市发展战略,通过数字产业化服务产业数字化。


“6”是指推进天河软件业高质量发展的六大行动。紧扣软件产业发展轻资产、高智力、重应用、厚土壤等特点,围绕平台、主体、环境三大要素,天河将实施“强企”“硬核”“壮链”“扩容”“优智”“培土”等六大行动。实施强企行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孵化科技中小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实施硬核行动,强化创新平台支撑,打造开源生态,建设软硬件适配中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实施壮链行动,探索在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区块链等领域开放应用场景,推进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数字新基建,深化软件融合应用;实施扩容行动,选取1-2个方向建设中国软件名园,提质升级载体物业,推动产业高水平集聚发展;实施优智行动,厚植企业家沃土,引进高端人才,打造软件产教融合示范区;实施培土行动,优化政务服务环境,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5”是指组织、财税、用地、宣传、合作等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我们将成立天河区软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天河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工作统筹,提升产业决策科学性;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软件领域汇聚;强化产业用地保障,利用“三旧”改造、村集体物业改造、土地收储等多种方式,盘活现有土地,增加供给,优先保障重点软件业项目用地;加大宣传引导,组织开展“讲好科韵路故事”等主题宣传活动,擦亮“天河软件”金字招牌;加强全球开放合作,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战略,搭建国际研发创新合作平台,鼓励软件企业组团“出海”,构建国际化产业链体系。

精选导读
速来打卡!广东这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不一般
快来打卡!广东省科协启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全民打卡探馆”活动
2024年广东省全国科技活动周暨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在增城启动
点燃科学梦想 传递创新力量 | 第39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深圳市宝安区举办
全省科协系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的热潮
成洪波到江门宣讲省科协“十大”精神并调研“百千万工程”纵向帮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