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漳州
标题图
转型,在希望的田野上——探究漳州龙海蔬菜产业振兴之路
2022-02-25 08:41 福建日报

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万亩良田 白志强 摄

22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而在不久前,我省组织4个调研组分赴三明、莆田、龙岩、漳州四地,围绕人才保障、乡村治理、宜居乡村建设、产业振兴开展调研,并在福州召开了以“走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主题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讨会。

在此背景下,本报记者走进福建广大乡村,试图从不同维度呈现福建乡村振兴现状。本期《深读》以漳州市龙海区蔬菜产业为观察样本,还原福建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轨迹。

来自台企的现代农业启示

当下,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港边村,王继顺家的300亩西蓝花正值采收高峰期。再过半个月,西蓝花采收完毕后,他就要在这片地块上耕地溶田,播种育秧,为清明时节早稻插秧做准备。

春夏种两季水稻,秋冬轮作蔬菜,是当地特色耕作制度。得益于此,冬闲田的价值得以激活。目前,龙海全区秋冬蔬菜种植规模7.3万亩,西蓝花则是其中的拳头产品。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冬闲田无人问津。

“晚稻收割前一周,撒播麦种;水稻收割后盖上秸秆遮阴,三四天后,小麦就发芽了。”王继顺说,“稻麦轮作曾是当地主流,但冬小麦亩产不过六七百斤,收入四五百元,效益低下。久而久之,冬闲田便出现了。”

上世纪90年代,台商西进,将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带到了漳州,同时改变了冬闲田的境遇。

“一水之隔的漳州,是产业转移的首选。”台企东海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廖美淑说,“这里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超过20℃,是个天然大温室,发展秋冬蔬菜具有天然优势,可作为蔬菜加工企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在1991年的厦门“9·8”投洽会上,东海公司与漳州台商投资区的前身——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现场签约,成为第一家入驻角美的台企。速冻毛豆,则是其引进的首个产业。

“企业提供种苗与种植技术,农民负责种植,产品由企业收购,加工后出口日韩市场。”王继顺说,这便是当地农民对订单农业的“初体验”。在台企辐射带动下,大批农民投身毛豆种植。最多的时候,东海每年向日本出口速冻毛豆近7000吨,在该国市场占有率约达十分之一。种植毛豆的效益远超粮食,“好的时候,每斤收购价三四块,亩产可以达到1000多斤”。

随着东海、亚细亚、嘉生等一批台资农业加工企业落地,龙海农民纷纷开始利用冬闲田种植生菜、西蓝花、西芹等秋冬蔬菜。

也就是这时,王继顺与蔬菜结缘。1997年,18岁的他承包3亩地种西芹,为台企嘉生食品公司供应原料,一年后又流转50亩土地,投身西蓝花种植。如今,由王继顺发起成立的蔬泰蔬菜种苗合作社西蓝花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

在这个过程中,龙海农民接受了关于现代农业的启示。

2001年,国产的蔬菜因农残问题遭遇日本进口禁令,一众蔬菜出口企业备受打击。当时,东海年出口量几乎腰斩。

“为应对贸易壁垒,我们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实行严格的农残管理,引入可追溯机制。”黄廖美淑说,如今看来已成常态化的生产模式,在当时无异于一场农业生产流程再造。

2006年,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东海出品的毛豆符合所有农残标准,重回日本市场,龙海蔬菜产业也因此在标准化生产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如今,以龙海西蓝花为代表的秋冬蔬菜产业已成为漳州农业的一张名片。目前,作为福建蔬菜主产区,漳州蔬菜种植面积、产量均稳居全省第二位,每年秋冬春蔬菜40%至70%用于“南菜北调”和出口。

漳州龙海蔬菜龙头企业旺辉种苗有限公司拥有蔬菜生产基地3000多亩,年生产经营各类蔬菜1万多吨。 周志荣 摄

传统优势正逐渐褪去

西蓝花迎来丰产,王继顺却为找不到采收工人发愁。

“一斤西蓝花成本价1.2元左右,人工成本就占了一毛多;黄秋葵的采摘期在盛夏,采摘难度更大,每斤人工成本高达九毛,行情不好的时候,每斤收购价不过2元上下。”王继顺说,由于本地劳动力短缺,他不得不舍近求远,从1000多公里之外的云南省专车接送采收工人,全程包吃包住。

蔬菜加工环节,同样面临用工荒。

福龙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是龙海区海澄镇的一家蔬菜加工企业,主打产品马蹄每年出货量近4000吨。过去,原料主要来自本地农户;但这几年,广西成了首选地。

“以前人工削一斤马蹄不过几毛钱,现在少说也要一块钱。”公司副总经理黄继成说,由于劳动力成本悬殊,本地马蹄原料每吨要比广西一带贵五六百元。

不仅仅是劳动力,地租、农资等要素成本都呈逐年递增态势。龙海蔬菜产业曾经赖以为继的传统优势,不再显著。

有感于此,今年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漳州市农业检测监测中心高级农艺师赖添财提交了《关于积极推动福建漳州蔬菜优势特色产业超越发展的建议》。他认为,漳州蔬菜产业应当从“优势资源型产业”向“科技创新型产业”转变。

创新的源头是种业。在龙海,大部分蔬菜品种种源依赖进口。

以西蓝花为例,来自日本坂田公司的“炎秀”是目前国内主栽品种。“一包10克装的种子,市面上最高炒到了200元,一亩地用种量约两包。”王继顺说,自己并非没有尝试过国产品种。几年前,他在朋友推荐下,试种4亩国产西蓝花,结果产量不稳定,卖相也不佳,且不耐储存,遇到高温高湿天气极易烂在田里。

再看胡萝卜,同样来自日本的胡萝卜品种“SK4-316”,已在中国市场畅销10多年,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几年前,一罐种子的售价突破万元,且一罐难求。

“甜椒类、辣椒类、西红柿、胡萝卜、青花菜等一些秋冬种高产出、高效益的蔬菜主栽品种,种源80%以上来自国外种业大企业,种源仍比较单一,定价权基本上由国外种业公司控制。”赖添财建议,加大对国产自主品牌优良蔬菜种业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开展优异蔬菜种质资源引进创制和特色蔬菜品种育种联合攻关,打造蔬菜种业推广展示平台,面向全国征集品种资源。

而对于人工成本剧增、劳动力短缺的现状,赖添财认为,亟待提高蔬菜产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水平。

“蔬菜产业仍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土壤耕作、播种、微灌、施肥、环境监控、采收、包装等生产作业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较低,亟须大幅提升。”他认为,应当支持改进、优化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着重示范推广适宜当地的微耕、定植、采收等机械,提高关键环节机械作业水平。

补强全产业链发展短板

春节刚过,黄继成便忙着寻找国内合作商,计划联合开发预制菜产品,以自有品牌“福龙”开拓国内市场。

黄继成一家与蔬菜打交道始于1999年。“最初,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为台资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蔬菜原料,之后慢慢发展起蔬菜加工企业,目前每年冷冻蔬菜出货量近1.5万吨,出口占比约四分之三。”黄继成见证了龙海蔬菜产业过去20多年的变迁。随着原料与人工成本不断抬高,他逐渐意识到,延伸产业链,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已成为蔬菜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逐渐兴起的预制菜行业,进入了黄继成的视野。

去年12月,2021中国预制菜产业大会暨展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国内首个以预制菜为主题的专业展会。随着消费习惯变迁,预制菜在成为诸多餐馆、外卖店后厨标配的同时,正加速向以年轻人为主要群体的C端市场渗透。据悉,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469亿元,并还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展会上,参展商纷纷喊出“共享万亿市场”口号。

黄继成认为,作为一家深耕蔬菜加工领域多年的传统企业,福龙公司在原料供应与加工工艺方面已经沉淀了深厚的经验,未来希望能够对标消费新动向,引入技术团队,开发面向终端市场的预制菜产品,共享这块新的市场蛋糕。

如何不断拓展产业与市场边界,是当下龙海蔬菜从业者共同思考的课题。

“福建农产品以生鲜销售为主,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少,农产品加工业、休闲旅游业缺少‘航母’型龙头企业带动,休闲旅游发展层次较低,业态单一,同质化现象突出,农产品附加值得不到充分挖掘。”来自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调研组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产值超百亿农业龙头企业仅6家。

蓝启中是闽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18户,在龙海区隆教畲族乡拥有近3000亩蔬菜基地。 作为乡里的致富带头人,他一直在思考蔬菜产业的转型之路。

“隆教畲族乡境内拥有一座古火山口,历史上火山爆发带来了大量火山灰,附近土壤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作为沿海乡镇,隆教空气中盐雾弥漫,具有抑制病菌繁殖功能,能够有效减少农药使用。”充分评估后,蓝启中认为,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为当地传统农业转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不久前,蓝启中与来自厦门大学的科研团队签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他将在隆教蔬菜基地引入时兴的中医农业理念。

“中医农业利用中医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在农药和兽药、肥料和饲料等农业生产领域,逐步取代化学肥药的使用。”蓝启中计划,依托隆教资源优势与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出能够辅助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治疗的功能性生态食材,并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引入研学、康养、旅游等多元业态,在三产融合中不断提高蔬菜产业的附加值。此外,他还规划建设青花素果蔬种质资源圃,引入现代工艺,对蔬菜中富含的青花素加以提取,开展深加工产品研发。

王继顺则更加期盼通过产销模式创新,破解“菜贱伤农”难题。

2016年,王继顺尝试从邻县漳浦引种大葱。当年葱市行情大涨,高峰时,每公斤田间收购价近6元。但在此后年份,低迷行情如影随形。事实上,“菜土菜金”已成常态。上世纪末,大葱被作为高优农产品引入漳浦,迅速成为当地优势主导产业之一。从这时起,价格“过山车”轮番上演:头年深陷“白送都没人要”的滞销困局,来年便逆势反转,农民跟风种植,随即价格再次跳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建立统一的农产品供需信息发布制度。赖添财建议:“我省应当加快建设农业信息网链平台,跟踪、收集当地大宗特色蔬菜品种的全国主产与主销区的年、季产供销经济数据及气象灾害信息,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生产基地、种植户科学安排种植,最大限度地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盲目跟风种植、产能过剩、‘菜贱伤农’问题。”

©2016 新福建 fjdaily.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闽ICP备09035838号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公司名称:福建报业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PHP网站源码横岗seo优化广州英文网站建设民治网络广告推广南山网站搜索优化宝安企业网站制作龙华网络营销深圳推广网站坑梓网站seo优化横岗网站制作福永阿里店铺运营木棉湾网络广告推广南澳SEO按效果付费布吉模板制作南山SEO按效果付费布吉优秀网站设计松岗网页制作塘坑网站优化按天收费横岗网站建设设计双龙模板推广双龙网络推广罗湖网站优化按天计费平湖品牌网站设计横岗网站优化推广沙井阿里店铺运营坪地外贸网站建设永湖网站优化按天计费坂田网站优化坑梓关键词按天计费惠州网站推广系统永湖网页制作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