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世界电子政务先进水平去做,实现一体化政府、一站式服务。”这是青岛市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定下的目标。如今,青岛电子政务建设成功打造出全国闻名的“青岛模式”,因1996年“金宏工程”而得名的“金宏”也成为青岛电子政务的代名词,这是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我们的使命很明确:引领IT应用,推动政务创新,促成一体化政府,提供一站式服务。”青岛市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惠军说。从最早的计算机中心到电子政务办公室,再到现在名称中把信息资源提到与电子政务同等高度,这一机构在青岛市电子政务的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和技术支持中走过了15年。

电子政务“青岛模式”探究

电子政务“青岛模式”探究

  要建平台不建系统

  在“青岛模式”当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四统一分”的核心机制。统是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和统一软件;分是分级推进,各部门负责本级系统建设和应用推进。

  据刘惠军介绍,由青岛市政府投资的所有信息化项目的相应管理、统筹协调都设在同一机构,而其他相关机构则更多主管产业,以防政出多门;从最早的电子政务规划,到今年刚刚完成的青岛市“十二五”电子政务规划,都是统一规划部署的,云计算、物联网、灾备等一体化平台建设都在规划中有序进行。技术层面上,青岛市原则上不允许各单位再单独建设跨部门的纵向网络,通用的业务系统也统一开发部署,各部门都通过虚拟化应用方式使用统一建设的平台。“2003年,我们进行了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承担国家863课题,当时就明确提出要建电子政务平台,不要再建一个个应用系统。”

  从1996年到目前,青岛市构建了较为完善的“861”技术平台,即安全支撑平台、公共服务门户平台、多媒体协作平台、流程管理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基础办公服务平台、知识管理服务平台、网络基础平台八大平台,以及应用服务中心、认证授权中心、容灾备份中心、信息交换中心、政务数据中心、共享平台服务中心六大中心。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统一目录服务体系,也就是一套人员管理体系。青岛市专网目前纵向一直连通到最底层的乡镇、街道,横向连到所有部门。从这样的电子政务闭环中,青岛市实现了政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结合,这也是电子政务的两大目标提高政府办公能力和效率,便于公众获得政府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