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明网 >> 文明播报 >> 正文

楚雄市苍岭镇:“典型引路法”助力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发表时间:2022-07-14 08:49 信息来源:苍岭镇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 大  中  小 ]
保护视力色:

云南省楚雄市苍岭镇紧紧围绕市委“五篇文章”,依托交通区位、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等优势,深入践行“典型引路法”,以党建引领,民主协商,齐抓共管,共建共享,着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助力乡村振兴按下了“快进键”。

党建引领强组织,让基层更有活力。苍岭镇黄草村有汉族、彝族、回族三个民族聚居,少数民族村占50%,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752户2946人。村党总支下设7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6名。村委会驻地所在的红光队共有123户468人,8名党员,是黄草村委会最大的一个村民小组,典型的脏乱差、矛盾纠纷多。苍岭镇以该村为典型,探索“五五工作法”,实现了环境由乱到治,产业由弱到强的蝶变之路。一个好的带头人,带富一群人,带活一个村。一是坚持把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第一工程”,夯实基层党组织根基,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将推动乡村振兴、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富民增收作为重要内容,深入推进“环楚党建示范圈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突破,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5万元,2022年预计可达20万元;二是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让一批想干事、会干事、敢干事的带头人进入村组干部队伍,全面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7名村“两委”成员平均年龄43.4岁,较上一届44.3岁下降0.9岁,高中及以上学历3人,较上一届2人上升了14.29个百分点,党员人数7人,较上一届6人上升了14.29个百分点,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一肩挑”5人,较上一届3人上升了11.76个百分点,实现村组干部“三升一降”,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有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通过建好用活便民服务站、党群活动中心、邻里议事院、便民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五个阵地”,实现村民办事“六个不出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四是注重发挥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回引农村优秀人才及培养后备干部;建立123名乡土人才信息库;结合“三会一课”、党支部主题党日,组织乡土人才中的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宣传、推介致富经验和技能,通过看典型、学经验、找不足,激发党员干部和群众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开展种养殖技能培训8场次,选拔2名大学生进入村“两委”,培育花卉大户45户、蔬菜大户8户、养殖大户10户,以典型引领群众找准致富门路、解决致富困难,当好致富“领头羊”,共同推动乡村振兴。通过选、引、培等方式,集聚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为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强大的人才合力。五是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实干实效为导向,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争星夺旗”活动。营造比拼争先,勇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使党组织推动工作有载体、有方向,党员干事创业有标杆、有动力。根据群众在致富带富、遵纪守法、干净整洁、进步奉献、文明新风五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开展五星评选表彰(即:致富星、和谐星、美丽星、进步星、文明星),在全村形成“你追我赶、比拼争先、示范带动”的浓厚氛围。六是以明确五个目标为导向,让学有榜样,创有目标。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晚”的效率意识,广泛学习,深入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全域创建,着力把红光队建设成为“基层党建领头雁、市域社会治理排头兵、乡村振兴示范点、民族团结示范村、文明村镇实践园”。

发展富民兴产业,让幸福更有底气。紧紧围绕苍岭镇“三区四带”产业发展布局,聚焦“楚南路沿线花卉产业带”定位,以打造优质鲜切花基地为目标,辐射带动生态蔬菜产业发展,以“数字乡村”建设为依托,推动全村4230亩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效能,村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流转土地1570亩,土地流转年收入达270万元;发展种植优质鲜切花770亩,年产值达3080余万元;发展种植蔬菜800亩,年产值达2560余万元;以“村委会+剩余劳动力+企业”派单制模式,成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合作社,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带动周边群众就业524人,每年实现就近就地务工收入838.4余万元,以农业产业带动“居家”就业成效明显,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300元。

  以文美景促宜居,让乡村更加出彩。坚持“景村合一”,形成“记得住乡愁”的村景,我们因地制宜,打造“五条路”(即振兴路、初心路、思源路、乡愁路、和谐路),让每条路都有不一样的风景,每条路都有不一样的故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为抓手,坚持“以线促点、以点带面、以面连线”,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拆除残垣断壁25处、废旧厕所9个,清除石堆、粪堆130余处,清运垃圾500余吨,清理排水沟1650余米;新建“三园”47个,新增绿化面积1300平方米,修复村组道路1200米,修缮排水沟1300米,改厕97座,新建小广场9个,规划停车位7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82盏,绘制墙体彩绘300平方米。深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全村森林覆盖面达4万余亩,2021年黄草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民主协商建制度,让和谐更有内涵。“每家投5个义务工,我也同意呢。”群众代表周家明说。“确定这两条路为牲畜上山放养的路”党员代表罗启顺举手赞成......在苍岭镇黄草村委会红光队村民小组,一场由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组成的协商议事会正在热烈讨论着。大家围绕农村人居环境如何形成长效管理制度?门前三包制度和党员责任区如何划分?投工投资要投多少?奖惩制度如何定?等4个问题进行协商议事。这样的议事会议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小协商”真正解决了大问题,每一次协商成效明显,群众乐意接受,自觉遵守。在村内群众休闲娱乐的小广场上建立了“邻里议事院”,通过民主协商,公开讨论,真正把协商搬到家门口,让群众做在院子里就能参与协商,推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这一平台向最基层延伸,真正把重点放在解决民生难题,把抓手放在基层社会治理,把智慧汇聚到化解民忧上,变“小视野”为“大民生”,变“小范围”为“大开门”,变“选好题”为“解难题”,让协商的“金点子”转化为民事办理、民主管理、社会治理的新探索。通过建立“党建引领、共同协商、群众参与、公开监督、弘扬新风”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村、组、户网格化“微治理”初具成效。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释放了强大能量,如今的红光队,早已不见昔日的脏乱差景象,农村人居环境美起来了,村民的口袋鼓起来了,村集体经济强起来了。苍岭镇用好“五个阵地”、打造“五条路”、评选“五颗星”、树立“五个标杆”、努力实现“五个振兴”的“五五工作法”夯实了群众致富的道路,让红光队乡村振兴按下了“快进键”,逐步实现产业兴了、村庄美了、治理好了、生活甜了、百姓笑了、花儿开了......山玉仙摄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