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探访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阳县中村镇
  • 首页
  • 资讯
  • 视频
  • 直播
  • 凤凰卫视
  • 财经
  • 娱乐
  • 体育
  • 时尚
  • 汽车
  • 房产
  • 科技
  • 读书
  • 文化
  • 历史
  • 军事
  • 旅游
  • 佛教
更多
  • 国学
  • 数码
  • 健康
  • 家居
  • 公益
  • 教育
  • 酒业
  • 美食
陕西
陕西 > 资讯 > 正文

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探访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阳县中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能够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山阳县中村镇作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非遗特色示范镇,非遗资源丰富,八仙鼓、社火和挂面享誉商洛。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中村镇积极挖掘非遗的价值,让非遗在创新中得到保护和传承,并探索文旅融合、“非遗+产业”等路径,让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图片

图片

中村社火芯子以“高、巧、奇、玄”享誉商洛。

图片

中村挂面细若发丝、光滑柔韧。在中村手工挂面非遗基地,工作人员忙着制作挂面。

图片

省级非遗八仙鼓表演

图片

非遗传承人杨胜江在中村中学八仙鼓兴趣班教学

2023年12月18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县(市、区)、示范镇、示范街区名单,山阳县中村镇榜上有名,入选全省非遗特色示范镇。同时,中村镇中村街社区也成功入选“非遗在社区”示范点、中村手工挂面非遗基地入选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非遗工坊。这是中村镇继获得“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陕西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荣誉后的又一殊荣。

中村镇位于山阳县城东40公里处,流岭以南、鹃岭以北,银花河穿境东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多元文化的融合,孕育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村镇先后挖掘非遗线索11个,已认定9个。其中省级非遗项目1个,即八仙鼓;市级非遗项目5个,分别是山阳火纸、中村社火、中村挂面、耍灯、吆猪;县级非遗项目3个,分别是中村石灰烧制、龙须草编织手艺、孤山的传说。值得一提的是,省级非遗八仙鼓、市级非遗中村社火和手工挂面享誉商洛。

非遗是民族历史沉淀的精华。目前,我市已建立完善的非遗名录体系。大量的实践印证,传承保护、活化利用非遗资源对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有重要作用。

中村镇作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省级非遗特色示范镇,非遗资源丰富。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他们是如何传承、利用和发展这些非遗资源的?近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非遗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2023年12月20日,寒气逼人,杨福典的心里却热乎乎的。

“大家听说没?我们社区被省文旅厅确定为‘非遗在社区’示范点啦!咱们多年的坚持没有白费。”中村镇中村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福典得知消息后,沿路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大家。

“中村社火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有300多年历史,汇聚了民间杂技、传统体育竞技、曲艺、戏曲、民间舞蹈、武术等多种民间艺术,主要以社火芯子为核心,由高跷、旱船、狮子、竹马、社火底子、锣鼓队、秧歌队、仪仗队等十几种表演形式组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聊起中村社火的历史渊源,杨福典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中村社火原是当地居住的吴氏(上湾村)、杨氏(中村街社区)、席氏(下湾村)3个大户为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而组织的祈福、祭祀活动,后来演变成3个大户乃至3个自然村炫技斗智,显示各村人力、财力和威力的竞赛,故当地人称耍社火为“斗社火”。

数年来,中村社火在相互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改进、创新,年年耍社火年年出新招,逐渐形成地域特有的风格,打响了名气。每年春节前夕,3支社火队伍分别在各自的村子聚集,进行表演前彩排。

“去年元宵节,中村镇在山阳县城进行了千余人的社火展演,观众数以万计。我们每年都会举行大型展演活动,也逐渐打响了中村社火的名气,社火文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喜爱和传承。如今,耍社火已成为当地庆祝传统佳节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中村镇党委副书记郑彩华说,中村社火与外地社火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斗”字,一是时间的连续性,不耍便罢,一耍就要连续3年;二是群众参与意识、争强心理、集体荣誉感特别强,不斗便罢,一斗3村齐出;三是斗智慧,斗技巧,比整体社火阵容。

“由于社火表演期间3个村互访互比,所以各村的手艺人在制作芯子时严加保密,人人守口如瓶,节目的敲定往往局限在‘社火头’的小范围内,多在夜深人静时加班制作,以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下湾村党支部书记席兵涛说,每到春节,社火表演都热闹而隆重,吸引邻近的竹林关、银花、白鲁础、土门等地的群众前来观看,若逢上3支社火队一同演出,从上湾到中村街社区,再到下湾村,来看热闹的人群绵延数里,路边、地里、房顶上全都站满了看热闹的人。

中村镇社火文化历史悠久,当地群众从小就在耳濡目染中无师自通,鼓手杨胜江就是其中的一名老艺人。其父亲是一名鼓手,他从小就喜欢听父亲打鼓。“一听到铿锵的鼓声,我就精神抖擞,忍不住想吼一嗓子,打两下鼓,慢慢就学会了八仙鼓,也喜欢上了鼓手的工作,八仙鼓我都敲了60多年。”杨胜江说,“八仙鼓是在古代科技文化落后的时候,人们为了祈求神灵庇佑、祈福求财形成的。”

这几年,随着当地政府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许多非遗传承人也纷纷利用新媒体平台,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发布和传播非遗内容,拉近大家与非遗的距离,中村镇的“绝活”在不断融合创新中赓续延绵、远近闻名。

产业化激发非遗新活力

除了八仙鼓、中村社火享誉商洛外,中村镇的手工空心挂面也非常有名气,中村素有“挂面之乡”的美誉。近日,中村手工挂面非遗基地又跻身陕西省第三批省级非遗工坊。

中村手工挂面制作历史悠久,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资料可考。“儿时的记忆里,几乎家家年关前都要做上一架挂面。每逢集日,挂面摊前,也是最热闹的。”上湾村党支部书记吴吉宪说,中村的挂面口感软而不烂、韧而不硬,成为餐桌上一道难得的美食,是当地人行情送礼的必备品,寄予着浓浓的乡情,也是在外游子抹不去的乡愁。

过去,挂面生产都是匠人在自己家里完成,零零散散,难成规模。在技艺传授上,也是父子相承,口传心授。随着村里人都向城里发展,会做这种面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做挂面是个苦活,要起早贪黑且做工复杂、有一定的季节性。最重要的是挂面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久而久之也影响了手艺人的积极性。曾经一度,挂面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

“市场传承是最有效的传承。”郑彩华说,“仅靠政府或社会的保护性救济,最终将难逃‘自我灭亡’的命运。走产业化道路,将零散学习、私相授受的传承方式转变为按照市场运作的经济形式,并统一规范、整合资源、形成规模、产生利润。只有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并找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道路。”

2012年,中村手工挂面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中村镇相继成立了几个手工挂面专业合作社。随着不断创新,2016年,商洛市赢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20多种花色挂面亮相央视,一时间中村挂面成为闻名遐迩的土特产,也给挂面技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合作社、企业的加入,中村挂面产业也迎来转型升级,产品的商标、包装、品质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大产业。现在,中村镇已是山阳手工挂面的生产大镇。据统计,全镇每年产量约50万公斤,产值达6000多万元。同时,中村手工挂面还入驻“832平台”,在全国设立销售服务网点100多个。

如今,一进中村地界,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手工挂面”的招牌,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挂面十分畅销。随着挂面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这份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非遗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为更好地推进乡村非遗保护体系建设,2023年,中村镇向上级申报了文化产业基地项目,规划占地约3000平方米,聚力打造中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面展示中村非遗文化,常态开展展演活动。

“目前,全镇已建成非遗基地4个,组建民间艺术团体16个,我们还经常到兄弟县区学习取经,已成功培养出省级和市级传承人26人、民间艺人300多人,展示社火芯子200多个、服装2600多套、锣鼓500多套,为外来游客和当地群众提供了了解中村非遗文化的窗口。”郑彩华说,非遗保护传承还是要以农民为主体,不断提升传承人的技艺。为此,镇上先后多次举办非遗培训班,以老中青结合的方式发挥传帮带作用,1200多人受益。

同时,镇上开设非遗课堂,坚持每周一节,在中村中学组建八仙鼓兴趣班,聘请八仙鼓传承人开展校园培训,累计培养学员400多人,使非遗文化在年轻学生当中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日前,中村中学被命名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可喜的是,这几年,中村社火队伍在不断壮大,人数达千人以上。中村社火、八仙鼓也通过“山阳约你过大年”以及其他重大节庆日和文艺演出活动,声名大噪,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激发了镇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与此同时,中村镇还探索出“民俗表演+非遗研学+休闲旅游+数字电商”的非遗文化融合模式,初步形成“观表演、赏展品、品美食、网上购”的文化产业链,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能转化。其中,中村手工挂面民间艺人已扩散至千余户,线上线下年平均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带动脱贫户80多户,户均增收8000多元。

伴随发展,挂面产业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不小的收益。但作为传统的非遗农产品,如何跳起摸高、做大做强呢?这是中村镇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2023年,中村镇在对挂面行业多次调研论证后,开始全产业链布局。通过招商引资,计划总投资1.05亿元,打造中村镇康养非遗示范基地。该项目在传统挂面的基础上,开发葛根、魔芋、螺旋藻、茯苓、金银花、山药、黄精、山楂等康养手工挂面和酱料类速食手工挂面等9条康养非遗手工挂面生产线以及5条康养农副产品生产线。同时,规划建设300平方米的非遗卖场、4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服务大数据运营中心、200平方米的康养挂面研发实验室、1000平方米的育苗温控室,500平方米的非遗挂面研学培训室,粮食生产基地占地200亩,多维度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康养非遗示范基地既是产业项目,也是旅游项目,预计2024年年底建成运营。据初步测算,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能带动500多人就业增收。基地在带动非遗产业壮大的同时,可同步辐射带动当地餐饮、民宿等第三产业。”中村镇镇长王伟说,只有让更多农民参与到产业链中分享收益,才能调动手艺人的积极性,乡村非遗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在商洛广袤的乡村中,还有不少传承数百年甚至千年、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期待更多的“守艺人”,传承文化血脉,守护文化瑰宝,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

供稿单位:山阳县委宣传部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政能亮 | 问道老子故里,看见万物生长

0条评论2024-03-25 12:29:50

  • 2023年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哪些着力点?

  • 文旅部确定第三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 省委巡视组原组长为何泄露巡视秘密

  • 捐赠震区羽绒服被倒卖?警方通报:造谣男子已刑拘

  • 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除夕休市

  • “亳都”在哪里?郑州、亳州、商丘各自打出城市品牌

  • 高品质住宅长啥样?山东编制设计指引!

  • 京津冀三地推进流入人口居民健康档案互认

  • 香港市民及游客乐享节假日

图片新闻

  • 长江水下的“建设交响曲”

    长江水下的“建设交响曲”

  • 黄河河南三门峡段现“冰莲花”景象

    黄河河南三门峡段现“冰莲花”景象

  • 元旦旅游产品预订火爆 追极光、坐邮轮追求跨年仪式感

    元旦旅游产品预订火爆 追极光、坐邮轮追求跨年仪式感

  • 2024考研开考!438万人报名,三年来首次下降

    2024考研开考!438万人报名,三年来首次下降

PHP网站源码松岗网站定制永湖网站优化软件沙井百度竞价东莞阿里店铺运营坑梓百度竞价包年推广广州seo排名沙井网站建设设计大芬营销型网站建设坑梓百搜标王民治网站推广方案观澜网站推广方案福田网站定制南联SEO按效果付费石岩seo优化大运关键词按天扣费西乡外贸网站设计荷坳外贸网站建设平湖网站设计模板惠州网站推广方案松岗网站建设设计大浪模板推广沙井网站优化按天收费松岗网站优化排名双龙标王坪山百度seo双龙网络推广东莞推广网站罗湖网站优化软件大芬百度关键词包年推广坪山关键词按天扣费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