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老裁缝的“双十一”:为改爆款衣服,一天只睡两小时

更新时间:2016-11-15 13:12:00

1207亿元。

这是11月12日零点阿里巴巴公布的“双11全球狂欢节”旗下各平台的交易总额。阿里巴巴的交易数据每5分钟就刷新一次,据称吸引了超过全球600家媒体。

而此刻,北京东五环外中国传媒大学附近的一间店铺里,56岁的于国仪早已入眠。他要多吃多睡,为随后即至的“挑战”贮存体力。

于国仪是个裁缝,虽然琢磨不太透年轻人对网购的狂热,但近几年对淘宝爆款倒是门儿清。2015年“双十一”后的一周,他收到了三四百件要改的衣服,“有些连标签都没有撕下来”。他日夜赶工,累了就趴在缝纫机边睡一会儿,还没到能喘口气的时候,“双十二”又来了。

一年后,这种超负荷的裁缝生活毫无疑问又会重演,送到他手中待改的衣服只会更多,他将再次亲手触摸互联网对生活的改变。2016年“双十一”,淘宝系的交易额超过10亿元只用了52秒。仅仅6分钟后,成交额超过100亿元。截至当天中午12时,天猫服饰交易额破亿的商家就有24间。而2009年阿里巴巴首次推出“双十一”时,整日的成交额仅5000万元。

那时,于国仪在东三环双井附近街口开着一间裁缝铺,离富力商城不远。一条小巷拐进去,三家门面铺子并排开着,除了他的铺子外,从前一家是卖布的,一家是卖衣服的;后来,一家是卖零食的,另一家还是卖零食的;都是靠着商城带来的客流维持。有段时间,客人到邻家买衣服,他凑过去说这衣服袖子有点长,最好轧个边,客人连连点头。后来客人来买零食,他依旧上下打量人家的衣服,说这儿得改改,客人白他一眼,付钱就走人。

那些比于国仪处境更好的裁缝,则在大商场电梯旁或超市旁的角落里,安静地守着一个面积不大的裁缝铺,为人量体裁衣。他的老乡张建华,便是如此。张建华2002年就在劲松的一个商场驻店,商场一层卖衣服,一层做衣服,离于国仪的裁缝铺不远。

“驻店那四年生意特别好,一个月的流水就有两万多元,还出钱雇了帮手的工人。”张建华告诉《博客天下》。但商场在2006改装成了利润更高的眼镜城,张建华只得撤了出来。

他们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谋生,只能靠着一针一线的手艺活谋生。他们在做着小生意、过着小日子的同时,恰逢这些年“双十一”形成的轰动效应,旁观了实体店潮落,也见证了网店浪涌。这些年来,他们的手艺活越发纯熟精进,他们的裁缝铺则从光鲜亮丽的大商场撤进居民楼的小商铺子。

在那里,他们成了光鲜口号“互联网改变生活”下最末端的一环,还没太弄明白互联网是怎么回事,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埋头改着淘宝爆款衣服。

于国仪已经准备好了。待买家收到新衣服的包裹,就该到他忙活的时候了。准备好的,还有他的钱包。于国仪平时月入6000多元,“双十一”之后的两个月,收入翻番没问题。

一门手艺在手,他很少愁自己没饭吃。于国仪喜欢套用《霸王别姬》里的话:不管经济怎么变化,是个人他都得改衣服,那不改衣服的,他也是人,不过是不知道收拾自己的野人。那还是他年轻时看过的影片,二十多年了。那时距中国向海外发出第一封电邮刚过去五年,网购还像一场遥远的梦。而从那时候起,于国仪就有一门固定的生意——每年冬天时给棉衣缝内口袋。春节前夕,辛苦了一年甚至多年的打工者乘火车返乡时,喜欢把挣来的钱揣在内口袋里,以防被偷。

年复一年,这早已成了他的“下意识技术”。以至于这些年每年春节前后,有时看到递过来的棉衣,他下意识的第一个反应还是先拆了,然后缝内口袋。

不过自从搬到中国传媒大学附近,“双十一”来了,“双十二”又来了,各种尺寸、剪裁标新立异的衣服也送来了,他需要的是机械地重复拆衣服、改衣服的动作。来来往往的一半是学生娃,他不好意思和跟闺女一般大的学生抬价,“就挣个辛苦钱”。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学生吃学生”的于国仪,现在每天接的单子百分之七八十来自网购。凭借多年的经验,他看看款式,摸摸材质,大致就能判断哪件衣服是网上买的,偶尔问一句,通常猜的八九不离十。

顾客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不仅是改袖口这样传统的活计,随着网络爆款和更加个性化服饰的出现,衣服需要整体拆卸的情况越来越多。不论张建华还是于国仪,都会频频接到十分复杂的需求。尤其是在2010年到2012年之间,那也正是淘宝等互联网电商蓄势待发之际。在新闻上,这被视为电商对实体店形成致命冲击的开始。

于国仪回忆,大概就是那个时间之后,送来修改的衣服尺寸越来越“离谱”。如果说以前改衣服的概念,是截袖口和轧裤腿,或者加上收腰。那么,从五年前开始,衣服需要整体拆卸的情况越来越多。

网购悄然成风之际,也是他们老家服装厂订单开始暴涨的时候。电商这架机器上马运转,吞吐巨额订单,并奉上大量工作机会以及财富。那时候,90年代出来的老裁缝陆续返家,新一茬裁缝熟手还没练出来。“2010年前后,裁缝很少可以有周末过。”于国仪回忆。

那也是张建华最拼命的时期,他掐着闹钟,一天只睡两小时。他从别人那儿听说有个当裁缝的老乡比他还拼,24小时没合眼,最后猝死在裁缝台上。张建华原来是急脾气,可就在每日营营役役的忙活中,“性格也在一针一针中给磨平了”。

针线还没有磨掉的,是张建华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感。2006年之后,张建华发现顾客陡然增多,但钱挣的似乎没有感觉中那么多,而且接手的衣服越来越旧,似乎有人把压箱底的存货也拿来改。“隐隐感觉好像那个时候经济有点不景气”。也是在那之后,他感觉到了从业生涯中清晰的分野,“在那之前接的活儿,是做衣服和改衣服八二开,现在倒过来了,成了二八开”。他有些无奈地说,衣服越来越便宜,没人要花时间做了。

2011年,张建华尝试与一家卖婚庆礼服的实体店合作驻店,店主接手那家店铺时,月流水尚有40多万,不料经营了一年多,店铺就倒闭了,张建华只得重新漂回“一个人的江湖”。

张建华巡览过一些感兴趣的商厦,但店租早就超出了他的承受能力。现在,商场里的裁缝铺不是高端品牌的驻店,就是大型连锁改衣店,个体经营几乎已经绝迹。曾经在劲松的商场里跟张建华打过扑克斗过嘴的裁缝们,早就一半回了老家,一半像他和于国仪一样星散到了北京城的角角落落。

与于国仪“外迁”到东五环不同,张建华逆势“挺进”CBD,在东三环大望路华贸附近的小区开了一间夫妻改衣店,如今正经营的红红火火。

10月15日,记者见到张建华的那天,他把记者拉到了裁缝店常用的高亮灯光下,从领口到裤角看了个遍,略略沉思片刻,开口道:体形挺好,但衣服款式不行,得多捣饬捣饬;还有就是衣服袖子太长,不精神,得改。

指着袖口,张建华说改掉需要80元。

“可这件网上买来的衣服只花了200元,根本不划算。”

“所以你看,这就有了矛盾。”张建华说。网上的衣服都便宜,客户不可能掏太多钱去改,于是裁缝只能薄利多销,“把自己累个半死”。

小额订单多到令他心力交瘁时,张建华开始考虑转做高端,“修改一件迪奥衬衫和一件杂牌布料衬衫的用工几乎没什么区别,但在市场上定价就差远了”。然而在市场上,国际高端品牌大都有自己的驻店裁缝,而且客户不太在意价格,消费惯性一度令张建华颇费脑筋。

受到儿子的启发,他瞄上了网络,先是各大本地论坛,再是口碑网,现在主要在大众点评和百度上经营。他深知好评的重要,总是用谨慎和笑脸小心翼翼地交换,日积月累下来,慢慢有了自己的客户群,也有了底气,客人甚至愿意开车四十分钟到他的店里改衣服。

在华贸附近的居民小区里,他十来平米的店里一字排开八架机器,“一般裁缝店里顶多四架”。像炫耀藏家宝一样,张建华热情地指点:这个,专门改皮草的;那个,专门改皮衣的;桌子底下的,专门改弹力较强的衣裤;柜子旁边的,是专门做钩织的……

张建华的手指扫过我面前挂了一整排的服装,语气轻描淡写道:都是几千块的。

凭经验,张建华推测“双十一”后再过一个多礼拜才能感觉到增单。不过,这两天他发现小区里来来往往的快递三轮车明显多了。11月14日这天,他在自己的裁缝铺门口指给记者看一辆中通的运货车:这车平时也来,但箱子根本装不满,今天都冒尖了。

于国仪和张建华不同。如果是改记者那件衣服的袖口,张建华要80元,于国仪说45元就能改。

经常跟一些前来改衣服的年轻人打交道,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尽管各大商厦的租金越来越高,不少衣服却越来越便宜了,尤其是“电商的价格战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更何况,有些衣服修改的难度并不高。“网上每年的爆款其实就那么几种。”于国仪说。譬如去年很流行短款牛仔,很多款式非常类似,只是这里破个洞,那里增加几个字母或者条纹,但像他们这样的内行,看一眼就知道是一个套路。

还有字母卫衣,于国仪接手过上千件这种衣服,大部分只是图案颜色不同,“一模一样的,就连抽拉绳的松紧度都差不多”。他观察,这样的卫衣如果出自大商场的品牌店,厚度、手感,都和他接到的这些完全不同,款式虽然看起来像,但多少有独特别致的设计。

他们这些还留在北京的裁缝,大都租下了商城附近居民区的临街店铺或者半地下室。毗邻的商城依然是他们的客源地,每个月至少要去逛一次,招揽可能的客户,还有就是摸清当下流行的款式和价格。

同时他们发现,商城确实越来越冷清了。2015年的统计数据也进一步确认了他们共同的感受——北京高达82.6%的零售都是在网上进行的,而全国网购的增长速度大致相当于实体店销售额增长速度的三倍,网络零售市场规模从2010年的不到1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3.2万亿元。

网购的疯狂增长,无疑让于国仪和张建华尝到了更多甜头。客人在实体店买衣服,如果不合适通常不会买,很少有人拿新衣服过来改;但网购不一样,如果衣服很喜欢,只是尺寸不太对,修修改改总比退货方便。

于国仪举例,一件标签19.9元的衣服,无论要改哪里,费用都至少与衣服等价,甚至更高。因为衣服太便宜,客人其实不在乎加一点修改费。他估算,有些衣服钱加上裁剪钱,可能仍然低于它的拿货价,这还不包括包邮。

这几年的“双十一”之后骤增的改衣需求,让于国仪有些吃不消,他已经56岁了,缝纫机频密跳动的针脚有时让他眼晕,顾及身体拒掉了一些单子,要不然月收入“翻三番都有可能”。

“或许再干两三年,我就回江苏老家去了。”他告诉《博客天下》。前些年网店兴起时,他在北京的一些裁缝朋友陆续回老家开了布店或服装店,但随着价格越拼越低,有些服装店已经倒闭,但老板的手艺也生疏了,眼睛的准头差了,没法继续做回裁缝了。与此同时,裁缝们在北京的老乡聚会已经很多年前就没有了。现在只剩三两个熟人偶尔还会跟于国仪见见面。

2015年,张建华的儿子上高中了,老婆回去老家陪读,店里只剩下他一人。记者找到他时,他说不忙,其实他忙得很,手里压着一堆活,“只想找个人说说话”。

跟那些老裁缝一起撤退的,还有他们曾熟悉的商场。

一周前,十里堡的华堂宣布倒闭,这个对老北京人而言地标式的商场,在过去十年见证着去“商场压马路”从兴盛到坍塌的急速下坠轨迹。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百货店从北上广开始陆续倒闭。仅2015这一年,便有114家大型商场关门谢客。

可以肯定的是,1207亿这个数字到明年的“双十一”还会再次被翻出,并且有极大的可能是被更耀眼的数字刷新。

“网购代替实体店购物的趋势,对裁缝来说算是利好。”于国仪说。尽管他的裁缝铺在偏远的东五环,但他守着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在2016年下半年,淘宝头条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一份中国重点大学网购报告里,中国传媒大学位列第三,在“最爱穿衣的重点大学top10”名单里,它位列第二。



【微信扫描上图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

返回

联系我们

028-6141 6833

我们的地址

成都 彭州 万贯精品园B2区

PHP网站源码双龙模板制作推荐重庆seo优化价格银川网站优化推广公司临猗seo排名价格丽水营销型网站建设湘西网站改版报价朝阳设计公司网站多少钱金昌关键词排名包年推广推荐黔南网站搜索优化价格中山网站开发价格南阳网站seo优化公司抚州网站搜索优化哪家好鹰潭百度seo报价秦皇岛网站建设设计绥化网站优化按天收费报价龙岩百姓网标王报价石岩百度网站优化报价伊犁SEO按天计费哪家好湖州网站排名优化价格铜仁网页制作多少钱福州网站优化推广哪家好保山关键词按天收费推荐宣城网站优化哪家好大连百度关键词包年推广报价晋中SEO按天收费推荐赣州阿里店铺运营报价延边百姓网标王推广哪家好连云港品牌网站设计报价海西网站建设设计推荐福州品牌网站设计推荐歼20紧急升空逼退外机英媒称团队夜以继日筹划王妃复出草木蔓发 春山在望成都发生巨响 当地回应60岁老人炒菠菜未焯水致肾病恶化男子涉嫌走私被判11年却一天牢没坐劳斯莱斯右转逼停直行车网传落水者说“没让你救”系谣言广东通报13岁男孩性侵女童不予立案贵州小伙回应在美国卖三蹦子火了淀粉肠小王子日销售额涨超10倍有个姐真把千机伞做出来了近3万元金手镯仅含足金十克呼北高速交通事故已致14人死亡杨洋拄拐现身医院国产伟哥去年销售近13亿男子给前妻转账 现任妻子起诉要回新基金只募集到26元还是员工自购男孩疑遭霸凌 家长讨说法被踢出群充个话费竟沦为间接洗钱工具新的一天从800个哈欠开始单亲妈妈陷入热恋 14岁儿子报警#春分立蛋大挑战#中国投资客涌入日本东京买房两大学生合买彩票中奖一人不认账新加坡主帅:唯一目标击败中国队月嫂回应掌掴婴儿是在赶虫子19岁小伙救下5人后溺亡 多方发声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张家界的山上“长”满了韩国人?开封王婆为何火了主播靠辱骂母亲走红被批捕封号代拍被何赛飞拿着魔杖追着打阿根廷将发行1万与2万面值的纸币库克现身上海为江西彩礼“减负”的“试婚人”因自嘲式简历走红的教授更新简介殡仪馆花卉高于市场价3倍还重复用网友称在豆瓣酱里吃出老鼠头315晚会后胖东来又人满为患了网友建议重庆地铁不准乘客携带菜筐特朗普谈“凯特王妃P图照”罗斯否认插足凯特王妃婚姻青海通报栏杆断裂小学生跌落住进ICU恒大被罚41.75亿到底怎么缴湖南一县政协主席疑涉刑案被控制茶百道就改标签日期致歉王树国3次鞠躬告别西交大师生张立群任西安交通大学校长杨倩无缘巴黎奥运

PHP网站源码 XML地图 TXT地图 虚拟主机 SEO 网站制作 网站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