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洞镇,隶属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东与峨溶镇、湖南省保靖县野竹坪镇相接,南与龙池镇、洪安镇接壤,西邻宋农镇、龙池镇,北连里仁镇,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府35千米,区域总面积64.8平方千米。

清乾隆元年(1736年),原属土司制宋农洞的涌洞划归清平里;2001年7月,由永兴乡和川河乡合并为涌洞乡。截至2018年末,涌洞镇户籍人口为11790人。截至 2020年6月,涌洞镇下辖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涌洞村。2021年11月25日,涌洞乡撤乡设镇,更名为涌洞镇。[2]

涌洞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薯类等为主; 畜牧业以饲养羊、家禽为主;工业以硅矿、煤矿生产为主。2018年,涌洞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1]

中文名

涌洞镇

所属地区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面积

64.8 km²

人口

11790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电话区号

023

下辖地区

8个行政村

车牌代码

行政区类别

乡镇

所属国家

中国

地理位置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东北部

人口密度

192人/km2

身份证前6位

500241

行政代码

500241211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政府驻地

涌洞村

邮政区码

409904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川河盖草场旅游区

历史沿革

清乾隆元年(1736年),秀山建县,改土归流,原属土司制宋农洞的涌洞划归清平里;道光时(1835年),涌洞始开商贸市场,名日“永兴”,涌洞镇因“涌与“永”谐音,又涌洞镇因这一时期商业正在兴起,希望其永远兴隆,故名“永兴”。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永兴镇,属第二区。

1951年8月,改建永兴乡,属第五区。

2001年7月,永兴乡和川河乡合并为涌洞乡。

2021年11月25日,重庆市区县部分行政区划代码发生变更,涌洞乡撤乡设镇,更名为涌洞镇。[2]

行政区划

2011年,涌洞镇下辖野坪、古田、新农、凉河、涌洞、河坝、楠木、川河8个行政村;下设4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涌洞镇下辖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涌洞村。

名称
新农村野坪村
凉河村河坝村
涌洞村楠木村
古田村川河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涌洞镇地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部。

涌洞乡

地形地貌

涌洞镇地势由东南到西北折向北,形成狭长河谷地带;境内最高峰川河盖,海拔1000米;最低点猫儿跳位于新农村,海拔308米。

气候

涌洞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1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5℃(2008年12月13日);7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高气温38℃(2011年8月3日);年平均降水量1340.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200天,降雨 集中在每年5—9月,6、7月最多。

水文

涌洞镇境内河道属源江流域;河流总长度20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3.2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纳沙河,从偏岩至宋农,长15千米,年均流量100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涌洞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雪灾、岩崩等;旱灾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3年5月3日;大的水灾十年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5—8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6年6月20日。

自然资源

涌洞镇境内已探明矿藏资源有煤矿、黑滑石矿和硅矿等;其中煤的储量2.3亿吨,已经开发的煤矿位于川河,矿区面积26.3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9亿吨,可采量1.9亿吨;黑滑石矿的储量0.4亿吨,位于川河,矿区面积17.5平方千米,储藏量居全县第一。

人口民族

2011年,涌洞镇总人口12356人,城镇化率17.5%;另有流动人口358人。总人口中,男性6462人,占52.3%;女性5894人,占47.7%;14岁以下1741人,占14.1%;15—64岁9067人,占73.4%;65岁以上1548人,占12.5%;以汉族为主,达6974人,占56.4%;有土家族3043人,占24.63%;苗族2225人,占18.01%。2011年,涌洞镇人口出生率9.36‰,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2.8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82.2人。

2017年末,涌洞镇常住人口为7075人。

截至2018年末,涌洞镇户籍人口为11790人

经济

综述

2003年、2004年、2005、2006年,涌洞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实现2933万元、3704万元、9822万元,固定资投资分别实现171万元、235万元、658万元、830万元,财政收入分别实现93万元、126万元、94万元、140万元;2006年,涌洞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005元,比2001年增长60%。

2011年,涌洞镇财政总收入148.2万元,比2010年增长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1.3万元,比2010年增长4.3%,是1949年的50倍,比1978年增长30倍;人均财政收入117.8元,比2010年增长-4.2%。

2018年,涌洞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农业

2011年,涌洞镇有耕地面积1.4万亩,人均1.1亩;可利用草地面积0.3万亩,林地面积3.9万亩;农业总产值2011年达到7088万元,比2010年增长9.2%,农业增加值2760万元。涌洞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薯类等为主。2011年,涌洞镇生产粮食9366吨,其中水稻6750吨,玉米1280吨,大豆145吨,薯类1191吨。涌洞镇主要经济作物有金银花、花卉苗木和果蔬等。2011年,涌洞镇金银花累计种植面积达11250亩,产量16吨;花弃苗木基地2200亩,产量100万株;蔬菜种植面积1500亩,产量23吨,以土豆、白菜、辣椒、四季豆等为主,其中土豆11吨,白菜8吨,辣椒3吨,四季豆2吨。涌洞镇畜牧业以饲养羊、家禽为主。2011年,涌洞镇羊饲养量2.5万只,年末存栏1800只;家禽饲养量4万羽。2011年,涌洞镇生产肉类840吨,其中猪肉600吨,牛肉120吨,羊肉120吨。2011年,涌洞镇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135吨,主要品种有橘子、西瓜。

工业

涌洞镇是硅矿、煤矿生产基地。2011年,涌洞镇工业总产值4300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工业增加值1000万元。2011年,涌洞镇中型工业企业有2家,职工39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4.8万元,比2010年增长14.5%。

商贸

2011年末,涌洞镇有商业网点3个,职工5人。2011年,涌洞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8.5%;城镇集市贸易成交额3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5%。

金融

2011年,涌洞镇金融产业实现增加值0.12亿元,比2010年增长0.2%,占生产总值的0.05%,实现税收10万元;年末有1家银行设立了办事处;存款余额为1560万元,比2010年增长95%,人均储蓄1360元;各项贷款余额50万元,比2010年减少4%。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涌洞镇有小学4所,在校生650人,专任教师4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48人,专任教师2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涌洞镇主要学校有涌洞小学、涌洞中学等。2011年,涌洞镇教育经费达2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涌洞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10个,均为团体会员,创作完成的文化艺术作品有花灯;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村文化活动中心8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有图书室9个,建筑面积80平方米,藏书1.5余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6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人。涌洞镇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花灯 艺术团。2011年末,涌洞镇学校有体育场4个;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8%。2011年,涌洞镇有广播喇叭450只,通响率100%。2011年,涌洞镇电视用户为0.3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涌洞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个,其中门诊部(所)2个;病床1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3张;专业卫生人员14人。2011年,涌洞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100人次,住院手术230台次,出院病人0.02万人次。2011年,涌洞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1.2%,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参合人数9521人,参合率8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12‰、0.03‰、0.04‰。

社会保障

2011年,涌洞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6户,人数26人,支出7.1万元,比2010年降低73.3%,月人均320元,比2010年增长1.1%;医疗救助30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00人次,共支出3.1万元,比2010年增长2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10户,人数540人,支出57.9万元,比2010年增长-70.1%,月人均102元,比2010年增长20.1%,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1人,支出8.556万元,比2010年增长0.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14人,支出31.784万元,比2010年增长0.1%;农村医疗救助31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1人次,共支出15.1万元,比2010年增长0.23%;农村临时救济500人次,支出20.3万元,比2010年增长1.23%;国家抚恤、补助优抚对象2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8.1万元,比2010年增长30%;有敬老院1家,床位24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4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5091人,参保率69.1%。

组织结构

涌洞镇人民政府下设党政办、纪检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计划生育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广播服务站、林业服务站、计生指导服务站等10个工作部门。

发展思路

2007年,涌洞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立足农业稳镇,调整产业富镇,突破旅游强镇,致力科教兴镇,强化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继续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投资环境,全员招商,全民创业,构建交通、能源、信息网络,培育万亩银花基地,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商品化及工业化发展进程,实现旅游经济、道路交通、集镇建设、基础设施等有新突破。努力把川河盖风景区打造成武陵山区的亮丽景区。

交通

2011年末,涌洞镇有县乡(镇)级公路3条,总长60.5千米,其中龙川公路连接湖南保靖县野竹坪镇,境内长30.5千米;涌里公路自涌洞至里仁,境内14.5千米;龙涌公路过境,境内13千米。

文化

  • 地名由来

涌洞镇因镇政府驻地一泉水涌入洞中而得名。

旅游

涌洞镇境内有川河盖风景区,有鸡冠岩、四门洞、十八堡、婆婆山、万亩草场、黑洞、亮洞、扁口洞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