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启动,化解三大“卡脖子”问题

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启动,化解三大“卡脖子”问题
2021年03月04日 16:16 羊城派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3月3日,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在深圳启动并召开实施方案论证会。

会议围绕产业起步成本高、产品研发不规范、医疗AI落地难三大制约医疗影像AI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展开攻坚。

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启动 图/受访者提供

在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等专家指导及评定后,该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腾讯公司作为项目负责人,将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明峰医疗、广州互云、医渡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海纳医信等10家单位,推动我国在医疗影像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技术创新、建行业生态体系的总体目标。

医疗影像AI落地是一个难题 图/视觉中国

《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负责人、腾讯医疗技术委员会主任、腾讯觅影总经理钱天翼博士向记者介绍,眼下我国医疗AI行业正快速发展,其中医疗影像AI已成为补足医学影像人才缺口、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诊断水平、提升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的破局关键。

不过,医疗AI领域同时也面临产业起步成本高、产品研发不规范、医疗AI落地难等三大“卡脖子”问题,只有通过构建共性技术开放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化降低产业门槛、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及共享基础资源库等行业支撑体系、促进产业上下游合作,打通科研模型到临床应用的高速通道,才能实现医疗影像AI在更多病种、更多层级医疗机构的规模化应用以及可持续发展。

会议针对上述困扰行业发展的三大问题,分别围绕共性技术的集成开放、开源代码共享、技术标准建立、软硬件转化、医疗数据基础资源库建设、产学研合作等角度,提出五大实施方案。

据悉,按照《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各单位将实现涵盖标准体系、数据资源、平台支撑、行业应用、基础研究五大板块的一系列推动国内医疗影像AI发展的目标。

2021年年底之前,将完成开放创新平台的落地试用,实现对5种影像模态、10个标注疾病种类的支持;至2022年6月,将建成共享医疗数据基础资源库、医疗脱敏资料查询与监管平台等关键项目,并初步拟定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技术的标准草案。最终产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提高我国高端医学影像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 大写意在岭南 | 陈一峰

  • 今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赛时珠江或大部分时间“顺水”

  • 【中超】回归首秀拼得一分,梅州客家主帅米兰:传控足球一定会回…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