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绿色低碳时代:中海打造5A级近零能耗高层写字楼

拥抱绿色低碳时代:中海打造5A级近零能耗高层写字楼
2021年11月29日 12:06 中国经营报
语音播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微博 微信 0

    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已成为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如今,房地产行业已进入下半场,其发展逻辑从偏重规模与速度转向注重效益,“好产品”“好服务”是题中之义,绿色建筑亦成为开发商战略聚焦的一大方向。

    其中,作为与大湾区共同成长的企业,中海以总部大厦项目的打造为契机,对零碳技术路径进行探索与实践,领潮行业发展变革,助力国家“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据了解,中海新总部大厦聚焦低碳科技、智慧办公、人文关怀等核心目标,将利用多种科技措施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力争成为大湾区首批获得国家认证的近零能耗办公建筑。

    事实上,“双碳”目标早已被中海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其同时逐渐摸索出低碳与发展平衡并重的新模式,即低碳设计、低碳运营和低碳生态构成的全生命周期低碳之路。

    截至目前,中海共取得绿色建筑认证项目439个,已认证面积达8080万平方米,涵盖国内国际多种绿色建筑认证评价,如美国LEED认证、美国BOMA认证、英国BREEAM绿色建筑认证、国家健康建筑认证以及国家绿色建筑认证等。

    三维度践行“零碳策略”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低碳减排成为国家议题。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约占碳排放总量的2/5。世界关注着中国,而中国也在影响着世界。

    行业的发展也从绿色建筑走向零碳建筑。今年4月,国家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启动会在中国建研院召开,正式开启我国的零碳建筑标准制定之路。

    在此背景下,为践行“双碳”国家战略,中海新总部大厦通过自主研发,聚焦建筑低碳科技,探索零碳建筑技术路径,打造近零能耗和零碳建筑示范工程,推动商业建筑低碳设计和运维,持续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具体而言,在新总部大厦项目上,中海联合华艺设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共同研发,从规划布局、节能减排、工业装配三个维度实践落地。

    在前期规划中,中海基于对深圳市常年气候、风向、光热条件的深度分析,从规划布局、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及围护结构等方面,最大程度降低建筑用能需求。

    中海新总部大厦因地制宜地采用“偏筒+中庭”的布局方式,实现对均质化采光的需求,减少对人造光源的依赖;采用南北贯穿式的边庭,创造良好自然对流风;通过风环境和热环境测算,竖向贯通中庭的设计,全年可实现约2000小时自然通风,减少140吨~16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应用节能幕墙及遮阳系统,每年能够减少40%的太阳辐射量。

    节能减排方面,中海新总部大厦通过空调系统节能、高效能源利用、节能照明、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手段,最大程度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其中,为实现“高效能源利用”,中海新总部大厦采用高效制冷机房设计理念,通过能量分级输送、高效设备、系统优化、精密控制等策略,实现全年平均能效比6.4的目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充分利用数据机房余热回收、新风全热回收等技术手段,提升系统能效。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化建造是中海新总部大厦贯彻“零碳策略”的重要部分。幕墙的设计以幕墙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装配式安装为出发点,标准化单元板块占比72%,全部实现装配式安装。室内装修除大堂等特殊功能空间外,约60%的公区实现装配式装修交付,涵盖主要的机电设备及装修材料。

    低碳与发展平衡并重

    事实上,新总部大厦是中海多年来对绿色建筑命题持续探索的成果缩影。截至目前,中海逐渐摸索出低碳与发展平衡并重的新模式,即低碳设计、低碳运营和低碳生态构成的全生命周期低碳之路。

    仅2020年,中海新增64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累计达7147万平方米。其中,中海商业项目实现全部认证。

    写字楼产品方面,中海旗下8个写字楼项目及北京、成都的OF-FICEZIP自由办公项目成功通过由国际WELL建筑研究所(IWBI)与绿色建筑认证协会(GBCI)协作的WELLHSR认证。

    此外,中海已将双碳工作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自觉融入到企业运营中,并自上而下地细化到行动方案。

    据了解,中海商业正计划开放未来办公零碳实验室,积极引入新能源,除了从建筑耗材、施工工艺、低碳运营全面实现产业数字化升级外,在运营端,与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零碳实验室进行深度合作,以科技赋能实现碳追踪、碳标签和采取针对性的减排措施。

    早在2017年底,中海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能源管理平台,截至目前已覆盖全部自持商业项目,每日监控用电量83万千瓦时,年监控用电量达2.92亿千瓦时,年节约用电量8%以上,相当于每年减少约7475吨标准煤。通过使用节能灯具、节水器、排风回收等措施,实现了年碳排放量同比下降16%,累计减少的碳排放量为近1000亩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

    碳中和是一个多赢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中海广泛号召业主、租户、客户、合作伙伴共同践行低碳生态圈,用低碳、健康的经营理念来引导品牌商户、租户和消费者的行为,构建低碳共同体。

    其中,COOC中海商务推出战略租户导入计划,优化引入符合碳中和国家战略的优质企业,评选双碳代言企业,与多家优质企业和合作伙伴共同建立“双碳企业联合会”,推出“绿色租约”理念,共创真正的“低碳社会”。

    积极助力标准编制

    从绿色建筑到近零碳建筑,中海“低碳与发展平衡并重”的模式正在助力行业变革。

    在专注于自身发展之际,中海也肩负了更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责任,彰显企业担当。以新总部大厦项目为研究样本,中海正在积极助力国家《零碳建筑技术标准》的编制,积极献言献策,提供示范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而在“十四五”期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对产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改善居住”成为未来主流。前者带来产品端的创新、整合和开发,并将促进行业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从标准化进入引领创建供应链阶段。后者同样将引发产品创新,为适应改善型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带来基础功能的标准化、空间形态的个性化、共享空间的多样化、行为空间的私有化、社区空间的健康化以及物理空间的科技化。

    在“智慧健康人居”方面,目前,中海参与了《智慧小区建设规范》《智慧建筑设计标准》两项国家标准编制。针对客户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中海发布并推行《中海绿色健康住宅企业标准》,完成新风、净水等健康相关集采设备配置方案,内部铺排13个试点落地项目。

    2020年,中海开启智慧生活3.0产品研发迭代点落地项目。2021年,“智慧四关”持续推广,截至今年7月份,全国30个试点项目实现落位;有三分之一的新拿地项目选择标配“智慧四关”方案认可。

    此外,中海亦获得美国Delos人居实验室、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两大机构认可,并受邀参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智慧园区设计标准》等部分国标、行标的制定与更新。

    中海始终践行“绿色环保、人文关怀、技术领先”的发展理念,并将持续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通过全面创新发展,助力“十四五”发展腾飞。          广告

  • 季为民:打造“乡村振兴”崇礼样本 推动“文旅体”实践融合

  • 李霞:让中国太阳能照亮非洲

  • 传统韵味与现代活力结合 古井贡酒探索品牌进阶之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 更多自媒体作者

今日推荐 优秀作者 看点月榜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