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两区”建设正式启动:立足“双万”新起点 打造“两区”新引擎
东莞+ 2022-06-23 09:19:24

过去一年,石排镇因为潮玩产业集聚,引发外界关注。“网红”Laura,正是石排潮玩企业ToyCity公司旗下原创IP。近年来,石排镇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市前列,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这个东江边上的“国家园林城镇”,再次向外界证明了自己。

迈上“双万”新起点,东莞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石排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融入“双区”建设和松山湖功能区“1+9”统筹发展,在全市率先提出市镇共建专精特新产业园,重点启动中心区建设,以此为重要引擎和抓手,为东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石排样本”。

今天下午,石排将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市镇共建专精特新产业园区暨石排两区“建设”,立足“双万”新起点、打造“两区”新引擎。石排镇委书记詹志斌表示,这是为石排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展示创新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石排镇中心区和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愿景

发展之基

坚持工业立镇 GDP连年高速增长

潮玩产业集群发展,让石排一次次“出圈”,备受外界关注。今年4月份召开的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将“潮流文化”“潮玩之都”,写进东莞宣传思想重点工作。“潮流之都”,列入了东莞重点打造的城市文化名片。

作为潮玩产业高度集聚的特色镇,石排如何抓住消费新风口,打造“潮玩名镇”,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石排北临东江,南接松山湖,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轴核心位置,是松山湖功能区“1+9”统筹发展镇街之一。镇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品质优良,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国家园林城镇”“广东省通信部件专业镇”等称号。

发挥区位优势,积极融入松山湖功能区“1+9”统筹发展,石排坚持工业立镇,努力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基础、做优产业结构,经济指标连年位居全市前列,工业产值占GDP比重约70%,产业基础越发扎实,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过去5年,GDP年均增速9.8%,R&D投入强度达3.69%。

石排现拥有规上企业近400家(总产值超400亿元)、产值过亿元企业96家、高新企业97家、市“倍增企业”12家、上市企业3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并形成以通信部件为主导,包装印刷、潮玩为特色的产业集群,新能源、半导体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今年以来,石排抵御了疫情和上年高基数的影响,实现了“开门稳”,一季度实现GDP42.59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全市第五;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41.48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全市第一,呈现出“经济发展、企业盈利、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经济平稳增长的背后,工业贡献突出,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强势反弹,民营、外资经济同步快速增长,重点企业、小升规企业拉动作用明显。

近年来,石排大力支持潮流玩具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德伸、乐之宝、文博为首的潮玩产业,以及以气派、德聚、嘉拓嘉尚为首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据不完全统计,全镇现有33家规模以上玩具企业,其中潮玩企业有23家。2021年,潮玩企业实现总产值31.1亿元,同比增长47.4%,已成为石排第四大产业;气派、德聚、嘉拓、嘉尚公司均已入选东莞市倍增试点企业。

不过,石排镇经济体量尚小,要在竞争激烈的东莞镇域经济中实现“弯道超车”,从大湾区城市群脱颖而出,还需要一场范围更大的质量变革。石排“两区”建设提升日程。

破局之策

“两区”建设势在必行

经济连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另一面,是石排尚属市次发达镇,存在经济体量较小、产业结构欠佳、基础设施薄弱、城市中心不突出、功能服务配套不完善、对人才吸附力弱等问题短板,制约石排向高质量发展。

面对困境,石排镇如何破局?

产业兴则城市兴。为突破发展瓶颈,做好产城这篇文章,石排率先提出市镇共建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同步启动中心区建设,创新打造3.44平方公里中心区和1.05平方公里专精特新产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平台和环境。

“两区”位于石排镇中心区位,临江而立,拥有连片未开发利用土地,增量优势明显。记者了解到,“两区”相邻,以产带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依托中心区高品质的城市服务配套,专精特新区将吸引更多高新技术人才及企业入驻,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中心区以水为脉,以绿为轴,将规划建设4个城市公园和7公里绿道、环“两区”生态水系,将割裂分散的各片区联动起来,重点培育高标准公共设施、产业配套、生态文化体验等多样精彩的城市服务,通过产城融合,提升镇中心区首位度,并为专精特新产业园赋能,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城市新名片。

专精特新产业园区以“三生一文”为核心规划设计理念,强调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与石排文化充分开放融合。规划设计从基地环境出发,提炼石排“水、村、石”特色元素,塑造“产业在园中”的美好空间,演绎现代岭南都市版“产业生态公园”,全面提升产业与城市的全维度融合,构建绿色、开放、生态、人文的产城融合示范园区样本。

詹志斌表示,石排要深入贯彻我市决策部署,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举全镇之力推进“两区”建设,通过城市吸引人才、人才支撑产业、产业带动城市,形成“城市-人才-产业”良性发展循环,打造人民群众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石排样本。

腾飞之谋

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总部集群

“两区”规划蓝图已定。今年4月,石排镇与金地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两区”开发建设,重点推进规划编制工作,预计6月份将会形成初步成果。

随着市镇共建专精特新产业园区签约,石排镇“两区”建设正式启动。

按照中心区建设思路,石排将不断提升镇中心区首位度,统筹编制镇中心区建设规划,沿中心绿轴推动中心区“生态+文化+潮玩+体育”主题公园建设,启动丽嘉花园酒店项目,加强“古村、红石、醒狮、江岛”等生态文旅资源与镇中心区衔接,培育高品质消费、商贸载体,构建集行政、商贸、金融、文体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心区。

专精特新产业园区毗邻镇中心区,共享镇中心区强大配套。园区面积约1.05平方公里,拥有450亩产业用地和1000亩农业生态公园。产业在园中,产城高度融合,形成“5分钟高品质城市生活圈”。

园区以新型产业用地打造专精特新企业总部集群,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大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2022年上半年完成规划设计,年底开工建设;到2024年,基本完成建设。园区之外,还有1500亩拓展区和100万平方米优质低成本厂房,为企业做强做大解决后顾之忧。

市工信局与石排镇成立联合工作专班,共同推进园区开发,力争纳入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政策体系,积极申报省级工业园区。探索专精特新企业联合拿地统一规划的创新模式,设立3亿拓空间资金及园区产业发展基金,实行一盘棋招商及优质企业租金补贴等创新机制。目前,专精特新产业园区已落实签约一批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优质企业,力争三年内落户20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动5家企业上市,总产值超200亿元。

石排“两区”建设,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促产,是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的生动实践,必将有力推动石排高质量发展。

文字:记者 吴金华 图片:石排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