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东莞•一镇一品”大朗龙舞:传承数百年 成为闪亮文化名片
i东莞 2020-12-18 17:47:00

东莞龙舞的历史源远流长,民间龙舞蓬勃发展,世代流传,广为人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追捧。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大朗镇大井头龙舞。

大朗大井头龙舞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其从传统的民间表演节目,经过不断发展,形成别具特色的龙舞文化,成为风格独特的民间艺术,于2008年被列入了广东省首批非遗保护名录,成为一朵中国民间艺术的奇葩。

民间艺术得以保护、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据了解,长期以来,大朗镇委、镇政府将龙舞作为大朗文化品牌来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全镇舞龙这一民间艺术进行扶持、推广。如今,大朗龙舞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拥有更为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了最受大朗人民喜欢的民间艺术之一,尤其是成立的4支舞龙队,斩获了省内外20余项大奖,将龙舞文化源源不断地传播出去,也让这一份价值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传承,并且发扬光大。

大朗龙舞历史悠久

东莞舞龙是一种集舞蹈、音乐、打击乐、以及纸扎工艺、绘画工艺、刺绣工艺等,将表演艺术和造型艺术、工艺美术融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中的活化石。

龙舞,也称“舞龙”。龙舞源于求雨,后来成了祈求吉庆的舞蹈。据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记载,“城内外舞狮、象、龙、鸾之属者百队,饰童男女为故事者百队”,表明当时属广州府的东莞存在舞龙习俗。

东莞龙舞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大朗镇的大井头村(现大井头社区),盛于清,誉于今,目前已经有4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末期,就已经开始有舞龙、舞狮等文化活动的历史记载。”据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叶旭畴先生综述,大朗镇当时建有舞龙、麒麟、醒狮武术馆 20多间,其中陈、叶六村就建有8间,主要是教练舞龙、舞麒麟、舞狮子、武术等民间的传统项目。逢年过节、喜庆日子都举行表演活动,是村民分享传统的民间艺术和喜悦心情的重要时刻,也为荔乡早期民间的龙舞文化奠定了基础。

大朗大井头龙舞文化历史悠久,第五代传人叶伍槐目睹了龙舞近50多年的发展历程。解放初期,村民逢重大节庆才有机会看舞龙。当时,民间艺人把稻草扎成“草龙”。中秋之夜,村民都会聚在村里的围地广场观看艺人舞“草龙”。每逢元宵佳节,大井头便有“舞火龙”的习俗,村民们在18米长的“草龙”身上插入点燃的香火,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富足的大朗人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强烈,众多的传统民间艺术重焕光彩,其中龙舞更被赋予了新的生命——由原来的“草龙”变成了今天的“布龙”,由原来的男子舞龙变成今天的男女子同台竞技,成为了最受大朗人民喜欢的民间艺术之一。由于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大井头龙舞于2008年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当地大力扶持 

举龙、端龙、拖龙、擎龙……如今走进大朗镇大井头文化活动中心,就能看到龙舞队员重复着基本的舞龙动作,他们不管酷暑,无论严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是他们的坚守让龙舞文化得以在大井头、大朗,乃至东莞熠熠生辉。

当然,龙舞作为大井头社区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项目,大井头社区非常重视其传承、发展和创新。据了解,大井头社区早在十多年前就建立了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服务社区居民,现还拥有群众自主组建的男女舞龙队等十多个民间文艺团队,社区每年投入逾百万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粤剧专场、龙舞表演等大小文化活动130多场,让龙舞等民间艺术得以良好保护、传承以及发展。

不仅如此,长期以来,大朗镇委、镇政府将舞龙作为大朗文化品牌来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全镇舞龙这一民间艺术进行扶持、推广。为进一步落实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东莞文化新城的发展战略规划,大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发展,当作发展文化优势,提高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来抓,具体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和具体保护措施,认真组织、协调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此外积极组织、鼓励全镇各社区(村)的舞龙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比赛和交流演出,让优秀的舞龙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目前大朗大井头社区共成立了4支舞龙队,分别由成年男子、少年男子、中年妇女和青年妇女组成,共有56名男女舞龙队员,均由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叶伍槐培训、指导。男女两队在2002年首次参加广东省民间艺术表演大赛中,就分别夺取了第三名的成绩,2005年,在广东省举办的首届泛珠三角“9+2”民间艺术表演大赛和广东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狮比赛暨“华山泉杯”广东省第七届龙狮运动大赛上,他们把龙之神韵生动演绎并不断推向高潮,分别夺取了金、银奖项,以及省龙狮运动协会授予的“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团体会员”牌匾。此外,大井头龙舞还多次应邀赴香港、澳门等地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大井头男女龙舞自成立以来,斩获了省内外20余项大奖,将龙舞文化传播开来,不断发扬光大。

如今,经过保护、传承、发展的龙舞在大朗已是家喻户晓,其与哭嫁歌、粤剧、醒狮等当地特色鲜明的民间艺术项目,撑起大朗文化艺术的一片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龙舞也成为了大朗的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更得益于此,近年来大朗被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醒狮)、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促进当地民间文化艺术更进一步发展。

数说大井头龙舞主要成绩:

男子龙舞

2004年8月参加东莞市首届龙狮大赛 男子舞龙——一等奖;

2003年12月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民间表演大赛 男子龙获——铜奖;

2002年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节龙狮大赛男子龙舞获——铜奖;

2001年参加东莞市第五届全运会 男子龙舞获——第三名;

女子龙舞

2015年女子龙舞《女子舞龙自选套路》参加广东省龙狮锦标赛获——金奖;

2012年女子龙舞《巾帼龙腾艳生辉》参加“龙舞盛世”——2012年广东龙舞网上大汇演活动获——银龙奖;

2011年女子龙舞队《巾帼龙腾艳生辉》参加“幸福广东,和谐家园”首届广东社区文化节“岭南风情”全省农民文艺汇演获——金奖;

2007年8月参加广东省第九届龙狮大赛 获女子龙舞——亚军;

2007年7月参加河北省中国民间民族第五届荷花艺术节女子龙舞获——金荷花奖;

2006年12月参加广东省第八届龙狮大赛获 女子龙——亚军;

2005年11月参加广东省第七届龙狮大赛获 女子龙——亚军;

2005年参加广东省泛珠三角9+2民间艺术大赛获女子龙——金奖;

2005年8月参加广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 女子龙舞获——二等奖;

2015年广东省龙狮锦标赛,大井头两支女子舞龙队分别揽获A、B组自选项目第一名和第四名;

2017年5月参加东莞市第五届“金龙头”杯民间舞龙邀请赛,大井头女子舞龙队A组获“最佳表演奖”,B组获“最佳团队奖”;

2017年7月参加广东省龙狮麒麟锦标赛女子龙一等奖;

2018年7月参加广东省龙狮锦标大赛女子舞龙队A队荣获一等奖、B队荣获一等奖;

2018年11月参加东莞市大朗镇举办粤、港、澳龙狮争霸赛A队荣获第一名、B队荣获第三名;

2018年11月参加中国东盟国际夜光龙争霸赛女子舞龙队获银奖;

2019年10月参加我要上“村”晚——东莞市百村文艺交流展演选拔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9年11月参加东莞市大朗镇第六届粤、港、澳龙狮争霸赛女子舞龙A队荣获第一名、女子舞龙B队荣获第三名。

综合

2009年参加广东省第二届全民运动会龙狮大赛获——金奖。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策划:雷石鹏 何杰

专题统筹:刘爱琳 龙小晖

本期撰文:梁盘生

专题出品:都市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