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远离溺水,家长和孩子要牢记“三个四”

健康中国  2021-07-20 10:22:22
分享到:

暑假,游泳是儿童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如何安全游泳及预防溺水伤亡事件发生,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儿童青少年自身的高度重视。

在中国,意外溺水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在0~14岁人群中,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有近六成是因为溺水身亡。

当儿童青少年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

总结儿童青少年游泳时的溺水伤亡事件情况可发现,这类事件往往有如下特点:

1.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

2.多发生在农村地区;

3.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

4.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

5.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泳戏水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

远离溺水,家长和孩子要牢记“三个四”:即“四不要”“四了解”“四确定”。

“四不要”

1.不要在无家长监护的情况下单独或与同学下水游泳。

2.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生员的水域游泳。

3.不要到海、江、河、湖、塘等水下环境不明的水域嬉戏玩耍或游泳。

4.不要盲目、擅自下水施救溺水者。

“四了解”

1.家长要带儿童青少年去有资质的游泳场馆游泳,了解泳池相关规则,包括游泳场所内深水区、浅水区的位置和深度,以及救生员的位置。

2.儿童青少年下水前应充分了解做好热身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空腹、过饱、剧烈运动后,均不应该下水。

3.儿童青少年要了解水上安全知识,例如不在水中打闹;不做危险行为,如奔跑和推人下水;若出现身体不适,立即上岸。

4.家长及儿童青少年都应该了解紧急救援和心肺复苏相关知识。

“四确定”

家长带儿童青少年去海滩公共浴场游泳时,除上述游泳的注意事项外,还应牢记“四确定”。

1.确定在规定的区域和时间内:带孩子在有资质的,可游泳的区域游泳,注意识别浴场开放标志。

2.确定有救援队:确保海滩附近有救生员或紧急救援队。建议在救生员看管的区域内游泳。

3.确定公共场所的天气与水温、潮汐变化:了解当地的天气与水温,如果不适宜游泳时,不应该下水。涨潮、退潮时,不建议下水。

4.确定救生装置合适:孩子应按照年龄、体重,使用符合标准的救生衣和适合的安全救生装置。同时,家长要了解有关海滩浴场的安全信号旗。

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泳池中会游泳不等于在海中会安全地游泳。家长应帮助孩子了解海中游泳与泳池游泳的不同。家长应有效看护孩子,与他保持一臂距离。

链接:如何施救溺水者

如果儿童青少年游泳时发生溺水,施救者应立即采取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后,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沙或其他污物,解开衣扣、领口。施救者立即开放溺水者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方法:一只手掌向下压迫溺水者额部,另一只手两指上托溺水者下颌骨部位,同步施力从而开放溺水者气道。

若溺水者自主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以口对口人工呼吸为最佳。

操作方法:施救者位于溺水者一侧,在上述开放气道基础上,托起溺水者下颌,捏住溺水者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溺水者嘴里缓缓吹气,见溺水者胸廓有抬起为有效,然后放松其鼻孔呼气。

若溺水者自主心跳停止,现场心肺复苏主要做好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操作方法:使溺水者平躺于硬地面上,施救者跪在溺水者身体一侧,膝部平溺水者肩部位置,双手手指交叉、双手掌叠放在溺水者胸部按压部位(在溺水者胸部中部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或胸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双上肢垂直。

施救者上半身施压,对溺水者进行持续胸部心脏按压;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为胸骨下陷5厘米;按压后双手不离开胸壁,让胸部回弹。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以2∶30次数比例协同配合心肺复苏。施救者连续按压2分钟后,应由其他人接替继续按压。两人持续按压,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现场。

若溺水者呛水严重,施救者也可尝试帮其倒水。

操作方法:施救者取半跪位,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也可抱起溺水者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溺水者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施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但不可以长时间操作,以免耽误心肺复苏急救。

来源:健康中国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杜若希 陈青青(实习)

责任编辑 杜若希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

社会保障 交通出行
公积金 公安服务
职业资格 医疗健康
市场监管 法律服务

定制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长江云TV(湖北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