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武汉东湖高新区最新规划来了:打造全国性交通系统

  2020-07-30 15:46:34
分享到:

据武汉市交委官方微博@武汉交通30日消息《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6-2035年)》最新出炉!

这份重磅规划有啥亮点?一起来看看!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作为武汉市大光谷板块的核心区域,当前已进入综合新城发展阶段,正按照建设“天下谷”,即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园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的目标发展。

为了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打造区域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组织开展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6-2035年)》的编制工作。

《规划》提出,要转变作为主城区交通末梢的依附地位,构建以东湖高新区为中心、通达全国、面向国际的绿色、智慧、开放、高效、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

东湖高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具体有以下规划:(一)交通发展战略规划1、交通发展目标。将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开放交通都市和品质交通典范。

(1)开放交通都市。积极融入武汉国际交通中心版图,依托东湖高新区“四网”(轨道网、城铁网、高铁网、航空网),强化对外辐射力,实现“1123”发展目标。

“10+1”轨道圈:10分钟到达区内轨道交通站点,1小时内覆盖大都市区城镇;

“20+1”城铁圈:20分钟到达区内城际铁路枢纽站,1小时内覆盖武汉“1+8”城市圈;

“30+2”高铁圈:30分钟到达武汉主要铁路枢纽,2小时到达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

“45+3”航空圈:45分钟到达武汉空港枢纽,3小时内通达全国主要大中城市。

(2)品质交通典范。依托区内“二快一慢”网(快速路网、快速公交网和慢行网),提升东湖高新区宜居宜业宜乐水平,实现“15-40”发展目标。

15分钟生活圈:居民通过慢行设施15分钟内可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点;

40分钟通勤圈:通过常速系统5分钟可到达快速公交或高快速路系统,在30分钟内覆盖东湖高新区、中心城区及鄂东南区域,然后通过常速系统5分钟可到达目的地。

2、交通发展策略。适应功能分区及交通特征,采取差别化的交通管控分区;构筑“双快”多层次交通圈,高效衔接市域对外枢纽及重点区域;落实轨道引领,构建”轨道/公交+慢行”的绿色出行体系;路网采用外路内街布局,打造开放、友好的道路设施系统。

(二)对外交通系统规划1、强化对外交通枢纽衔接。构建衔接机场的多层次复合走廊,包括构建“双轨+多条高快速路”双复合走廊,实现45分钟直达天河机场、鄂州机场;打造连通武汉站、光谷站等铁路枢纽的“双快”衔接通道;依托白浒山港区打造铁水/公水/水水等多式联运体系,支撑港区联动,扩大港口腹地,逐步建设成为武汉新港江南集装箱核心港区。

2、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与汉口主城、武昌主城、大临空、大车都、长江新城等重点方向形成至少双轨道格局。强化东湖高新区高快速路系统与区域骨架道路系统的对接与融合,实现与主城区、大临空、大车都、长江新城等重点区域快速衔接;构建与武昌、青山、江夏、长江新城、葛化、鄂东、梧桐湖/红莲湖等周边区域全等级对接的区域道路网络。

(三)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系统规划着眼三大任务,即:完善骨架路网功能,保障快速路系统“快”起来;提升次支路网密度,保障微循环系统“转”起来;过境分离、保护“一主两副”中心。

1、构建开放式骨架路网系统。衔接区域骨架道路系统,并结合城市空间特征,规划构建“十横七纵”的高快速(捷)路网系统。强化快速路路网之间,以及各功能组团之间的快速衔接,规划形成“三横六纵”结构性主干路网。

东湖高新区骨干路网规划图

2、过境分离、保护中心。构建由未来二路—森林大道—光谷大道—高新三路组成的分流通道,解决过境交通对光谷中心城的冲击;采用高架或隧道形式实现对外交通与本地交通立体分离,解决过境交通对鲁巷中心、未来城中心的冲击。

3、推行小街区密路网布局。建成区打通断头路,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加密次支路,实现建成区次支路网(含公共通道)密度不小于2.5km/km2。拓展区以光谷中心城为示范,结合用地功能差异化标准布局“小街区密路网”,形成鼓励慢行、公交优先的城市格局,为打造社区生活圈提供出行载体。

(四)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以枢纽为锚固,构建“四级”公交体系,全面提升公交系统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引导交通出行结构向公共交通转移。   

1、一级对外公交——城铁、市域铁路。主要服务60-100公里范围内主要城市(县城)、重点乡镇与高新区之间的公务、商务出行,以及60公里范围内周边临近城镇、重要新城中心与高新区之间通勤出行需求,打造高新区与城市圈重点城镇、周边城镇间“1小时点到点”。规划完善城际铁路站点衔接体系,新增1条武鄂市域铁路。

2、二级骨架公交——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服务35公里范围以内的主城区与高新区之间的通勤出行,打造高新区与主城区“1小时门到门”。规划布局“核心成网、廊带成轴”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共8条线,总长175公里。

3、三级主干公交——中运量公交。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补充,主要服务高新区内各组团间的通勤、生活出行,打造高新区内“40分钟门到门”。规划形成“多心放射”结构的中运量公交网络,共11条线,总长184公里。

4、四级基础及特色公交——常规公交、定制公交、水上公交等。强化常规公交对二级与三级公交系统的客流喂给功能,提供高端、直达的定制公交服务,发展以特色旅游休闲功能为主的水上交通。

东湖高新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图

(五)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打造渗透型、亲民型蓝道绿道系统。打造区域、城市、社区三级绿道,实现区域绿道进城市,城市绿道进社区,10分钟可入绿道(蓝道)。规划布局一环、二脉、三湖、三心、三廊、六轴的绿道(蓝道)干线网,总长约472.5km,密度1.1km/km2。

东湖高新区绿道(蓝道)干线网规划图

2、构建高标准的步行及自行车系统。按照“分区+分级”原则,构建舒适、便捷、安全的步行与自行车出行空间。

(六)货运系统规划1、发展完善物流配送体系。规划构建物流中心—组团配送中心—社区配送节点的三级物流节点配送体系。

2、制定差别化货运分区管理政策。划定货车禁行区、货车限行区、货车引导区和产业物流区,并制定差别化的货车管理政策。

3、打造客货分离,货畅其流的货运通道系统。服务花山港及城市内部需求,减少货运对城市的交通影响,规划“客货分离,货畅其流”的货运通道系统。

(七)智慧交通系统规划1、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系统。按照“信息采集、传输通信、融合处理、应用服务”四级架构,规划构建包括“1个中心、2个平台、N个应用”的东湖高新区智慧交通系统。

2、适时、恰当地推动交通新技术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新能源、新型交通工具、地下交通等新技术在东湖高新区的应用,打造立体化、智慧化的交通出行系统。

光谷又将迎来大发展!

期待!

来源:湖北之声综合@武汉交通、长江网

编辑:李爽

审核:李军震、向秀

监制:洪燕

(责任编辑 殷竟成)

责任编辑 殷竟成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

社会保障 交通出行
公积金 公安服务
职业资格 医疗健康
市场监管 法律服务

定制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长江云TV(湖北I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