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县白石乡:“旅游+”融合发展 好风景带来好生活

来源: 2022-09-28 16:50:20 我来说说 阅读

  金黄的稻田、火红的辣椒、翠绿的甜玉米……金秋的九月,山乡白石被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涂抹得色彩斑斓,构成一幅独特美丽的秋之画卷,吸引着游客慕名前来观赏。“以前农民就知道种田可以吃饱饭,现在才知道原来田里还可以种出这么美的风景。”高圩村驻村工作队员雍苏连说。

  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兴安县白石乡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力做实“旅游+振兴”结合文章,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旅游+服务”绘就美丽乡村

  近年来,白石乡着力完善道路、观景台、停车位等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供给质量,努力实现乡村美、生态美与人文美、精神美相得益彰。持续加强对湘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河道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和破坏水环境行为;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清理积存垃圾,全面整治村内污水乱排乱放问题,整治乱贴乱挂、乱堆乱放等现象;聚焦基础设施提升,加快农村公路提质升级,全力推进S501省道项目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到乡村振兴工作整体部署中,结合扶贫、污染治理、改善人居环境等工作统筹推进,提升旅游环境、旅游服务供给质量,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山乡大地渐次铺展。

  “旅游+文化”铸魂乡风文明

  入眼是风景,入心是文明。白石乡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也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当地民俗乡土文化、农耕饮食文化和民间工艺的内涵,将其激活、保护、传承和弘扬,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构建乡、村委、自然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公共文化圈”就在百姓身边。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唱响红歌、戏曲进校园、书法送到村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的文娱活动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村村有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年年开展文明评比,评选出好儿媳、好邻居、文明家庭等。村妇女主任王玉连说:“举行这种文明评比,就是想把我们尊老爱幼、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弘扬下去。这种做法群众很认同,这种荣誉大家都很看重,每年竞争也很激烈。现在,大家物质生活好了,对精神文明这块也更看重了。”

  “旅游+产业”助力就业富民

  白石乡围绕强农富民目标,以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为重点,逐步形成“一村一景观、一业一增收”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综合发展格局,慕名来秦家大院、岩门前村旅游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游+第一产业”,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水源头的古银杏、高圩村的油菜花、门家村的连片稻田、湘江源头的向日葵等农旅融合产业项目,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旅游+第二产业”,大力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特色,为乡村旅游赋能。白石乡秦家大院的百年历史文化、鬼斧神工造就的白石天生桥、湘江源头酷似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石像,这些为白石旅游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为白石旅游增添了文化内涵;“旅游+第三产业”,白石乡坚持以“特色、原生态”为导向,加快旅游品牌建设,着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依托湘江源、古村落、古银杏等资源优势,发掘“桂北老家”生态人文优势。提升秦家大院、湘江源景区基础设施,加大对天生桥景区,喊水井旅游景点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古村落、古银杏的保护利用,培育一批集休闲观光、文化旅游、智慧农业为一体的新产业新业态,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将白石打造成一个“春赏花、夏戏水、秋观叶、冬养生”的的全民性、全天候乡村旅游胜地。

  通讯员: 李丽


责任编辑:曹榕榕
  • 房屋出租
  • 房屋出售
  • 车辆买卖
  • 二手市场
  • 家政服务
  • 生活服务
  • 教育培训
  • 宠物交易
  • 上一篇: 永福县“三化协同”做优党员教育
  • 下一篇: 阳鹿高速应急措施点面结合 确保国庆假期安全畅通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快去评论吧。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数据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