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当前位置: 新闻首页 >> 时政要闻

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黄镇东老领导来校指导“一史一录编撰工作”暨对外交通战略研究方案

日期:2019年04月25日 11:54 作者:宣传部、大学生新闻社 颜梁 来源:宣传部 点击率:

4月23日上午,“一史一录编撰工作”暨重庆对外通道战略研究座谈会在明德楼310会议室召开。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费维军,重庆交通大学校长唐伯明、副校长王平义,“一史一录”及《内河航运枢纽》编纂组部分成员和学校河海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管学院相关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

唐伯明校长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专家领导表示感谢。唐伯明表示,“一史一录”及《内河航运枢纽》编纂意义重大,有助于让大众了解我国内河航运枢纽的发展成就和功能作用,必将为国家内河航运建设提出更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也有利于扩大学校水利学科的对外交流和综合声誉。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一史一录”编撰参与单位,愿继续全力参与书籍编撰,围绕“一史一录”及《内河航运枢纽》编纂方案多提意见,进一步挖掘完善内河航运发展潜力,为早日完成编撰工作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

会上,“一史一录”编纂组成员围绕航运枢纽典型案例、实例采编范围等编纂思路及现状,就推进“一史一录”编撰完善交流发言。与会校领导、编纂组成员一致表示,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完成参与编纂“一史一录”及《内河航运枢纽》,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不辱使命。

黄镇东表示,会议的目的是齐心协力、深入探讨“一史一录”及《内河航运枢纽》书籍编写。黄镇东对“一史一录”编撰相关工作进程、安排做了简要介绍,并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等系列重要举措,是对交通系统的总指标、总要求;“一史一录”的编撰是一件颇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是对中国近代交通发展成就的概括总结。日前,国家内河航道枢纽相关书籍相对较少,著作及论坛相对欠缺,各方应通力合作,围绕“一史一录”及《内河航运枢纽》编纂方案多提意见,不断挖掘内河航运发展潜力。

黄镇东指出,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交通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为国家交通建设发展事业做出了诸多重要贡献。现阶段,编纂组应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大量收集内河航运资料基础上,结合“四个自信”中的“文化自信”,不断加大对改革开放以来水利事业发展的宣传力度,力争书籍在2021年出版。

 

会议第二阶段,与会人员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研究探讨了重庆对外通道建设。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费维军指出,学校上下应统筹推进、联合协作,不断深化对重庆在西南地区定位的认识与理解,在进一步参与长江黄金水道建设、进一步助力发挥好长江沿岸经济带作用、立足寻求通道建设更优切入点、投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有大作为,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黄镇东结合中国集装箱发展历程、物流发展历程,从“交货期、运货质量、运输方式”三个关键环节就交通运输“立足为货主、实体服务”的概念作了详细阐释说明。黄镇东指出,目前,我国物流成本较之西方发达国家相对较高,应力争在国内外港口、路桥水交通运输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缅通道建设中加大研究探讨力度,为切实降低交通运输等物流成本倾注智慧。黄镇东还从近期和长远规划,就重庆作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建设发展提出思路见解,更希望学校立足国家和重庆发展战略,主动聚焦重大需求,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另讯:4月25日上午,黄镇东老部长来校视察,在南岸校区明德楼与学校《中国内河航运枢纽》《中国公路峡谷大桥》书籍参编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对我校交通领域文化宣传、学校建设发展特别是重庆航空学院建设、重庆智慧城市学院建设、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建设以及水利工程发展等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

分享:

编辑:

审核人:黎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