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报网首页 > 科技 > 正文

东风着陆场将首次接航天员回家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9-16 13:27

目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在我们的空间站在轨工作生活了三个月,很快他们将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着陆。这次飞船返回舱的着陆点不再是内蒙古四子王旗,而选择在东风着陆场。

此前东风着陆场是载人飞行任务备份着陆场

在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任务中,东风着陆场作为载人飞行任务备份着陆场,一直与四子王旗着陆场同步建设。随着我国载人空间工程不断深入发展,东风着陆场常态化应急待命的优势不断显现。

神舟十二号搜救回收空中分队副指挥员 冯超:我们可以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强大的软硬件(保障)设施,建设一支精锐的搜救回收力量,满足(空间站)上升段应急搜救、运行段常态化待命值守和返回段搜救回收的任务需求,综合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

东风着陆场拥有专业航天搜救力量

除了东风着陆场自身的天然优势,这里还有一支目前全国唯一的专业航天搜救力量,他们圆满完成了长征五号B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以及嫦娥五号搜索回收任务,但执行载人飞船返回舱搜索任务,他们还是第一次。

神舟十二号搜救回收地面分队指挥员 牛永进:因为东风着陆场有2万多平方公里,东风着陆场地形非常复杂,有沙漠、有戈壁、有盐碱地,还有草湖。我以前也参加过搜索回收任务,但航天员的搜索回收还是第一次,所以说我对此次任务非常非常期待。

沙漠驾驶、无人机操作、直升机索降……技能过硬

为了达到“搜索救援舱落人到”的要求,搜救队员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沙漠驾驶技能,还需要掌握无人机操作、直升机索降等9大类,30余项技能。为应对水上降落的特殊情况,潜水训练也是他们的必修课。

神舟十二号搜救回收地面分队指挥员 牛永进:(从)发现目标到建立警戒区,从返回舱的姿态调整到吊装作业,我们演练了不下上百次。可以说我的队员对东风着陆场的每一寸土地都进行了勘察,而我们这样做到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和时间赛跑,安全地迎接航天员回家。

着陆场系统已开展四次全系统综合演练

总台央视记者 李晓旭:我现在是在神舟十二号飞船搜索救援综合演练现场。接到最后一次落点预报后,我身后的空中分队就第一时间搜索目标并抵达了这里开始了相关的处置工作,而距离落点最远的一组地面分队也已经到达,比预计时间快了将近两个小时。

截至目前,着陆场系统已经开展了4次全系统综合演练,一次大偏差着陆演练,30多次跟踪捕获、医监医保、医疗救护、安全保卫的专项训练。全面锤炼搜索队员空地协同联合搜救能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
发布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200
发布
全部评论

0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阅读

advertisement
热门文章

热门

换一换
精彩图集

图集

advertisement
精品赏析

精品

精品赏析

中国科学家构建国际首个基于纠缠的城域量子网络

精品赏析

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送14场讲座进校园

精品赏析

一批新规出台!事关你的“小电驴”!

精品赏析

温故|从国子监办馆到如今“一馆三址”,回顾首图百年历史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