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职工福利】每周双休,生活方式多元化

【职工福利】每周双休,生活方式多元化
2021年06月18日 10:47 新浪网 作者 北京日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历史瞬间】

  假期改革 与民休息

  1995年对于中国老百姓尤其是上班族而言,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当年3月2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发布,决定从1995年5月1日起,每周实行五天工作制,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在此之前,人们早已习惯了每周只有周日一天休息日。

  消息一经公布,上班族一片欢腾。

  从这时开始,双休日制度彻底改变了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人们有了更多时间在周末出游、购物,身心得到了放松。此后,黄金周、弹性工作制、带薪休假等举措推进,国人休闲方式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助力我国旅游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

  1995年3月25日,《北京日报》一版关于“双休日”的报道。

  每周双休

  生活方式多元化

  对于每周单休的日子,许多人都记忆犹新。在1994年3月之前,我国工时制度是每天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48小时,即每周要上六天班。那时的上班族到了周末,大多是在家打扫卫生、看望老人、陪孩子等,从早忙到晚,有人感叹“周末比在厂里上一天班还累”。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休假模式改革持续进行。1994年3月,我国开始实行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新工时制度,俗称“大小礼拜”制。1995年5月1日,双休日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和公历新年为“全体公民假日”,“黄金周”概念应运而生。

  假期旅游作为主要的消遣方式被人们所青睐,旅游因此飞速发展,从国民经济的边缘逐渐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五天工作制效率更高

  “习惯了一周工作六天的我们,根本没有奢望过五天工作制。”北京市民张立文今年8月将迎来退休生活,回忆起自己的职业生涯,双休日制度改革让他最为难忘。

  张立文在1980年参加工作,第一份工作是衬衫厂维修工,后来转行当导游,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刚参加工作时,他还读了大专,白天上班、晚上上课的日子持续了三年,周日也要往学校奔。

  他回忆道,看着家里有当导游的亲戚上班时间更灵活,他在1987年正式踏入导游行业。当上了导游,他才真切体会到国人的旅游需求尚未释放:他接待的团绝大多数都是公务出游客人,基本都来自国外和港澳台地区。在他看来,当时由于人们普遍经济水平不高,再加上只有一天休息日,很少有人外出游玩。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旅游不仅十分奢侈,甚至还有些“不务正业”。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开始在工作制度和休假制度上与国际接轨,国家有关部门开始提议并酝酿工作制度改革。

  1986年5月,在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支持下,“缩短工时课题组”成立。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单位的有效工时只占制度工时的40%到60%。也就是说,一周六天48小时,有效工作时间不到30小时。

  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调查结果让课题组倍感意外,在“增加一天工资”和“不增加工资,但增加一天休息”中,80%以上的人选择了后者。小规模的五天工作试点在科委内部展开,尝试中课题组发现,五天工作制非但没有影响工作成绩,反而效率更高。

  北京周边游愈发火热

  1994年3月,我国开始实行“大小礼拜”制,即休息两天那周为“大礼拜”,而只休一天那周为“小礼拜”,人们首次尝到了双休的甜头。这一制度实行了14个月后,1995年5月1日,双休日制度正式实行。

  多获得了一天假期,对于很多人而言,最初在兴奋之余多少有些不适应,在当年5月6日第一个双休日时,很多人都忘了休息,仍跑去单位上班。不过很快人们开始规划这难得的两天假期,有了更多时间旅游、逛街、聚餐、看电影,生活向娱乐休闲化转变。

  张立文明显地感觉到,自1995年起,周末报团旅游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北京周边游愈发火热。“每周六我们都发两个团去河北承德,河北、天津的游客也愿意周末来北京游玩。”人们周末都愿意走出来了,张立文的周末反而成了最忙的时候。他发现,自双休日制度实行以来,家庭出游、同事组团游逐渐取代公务出游,成为主流旅游方式,很多人还愿意花上60元报个团,在京郊住一晚上再回家。

  “虽然只是睡大通铺吃团餐,但能看出人们休闲观念在逐步转变,消费水平更高了。”每逢周六,张立文一早便会出现在客人面前,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度过了一个个难忘的周末时光。

  双休日撬动巨大市场

  双休日的到来不仅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为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尤其带动了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1995年11月,京九铁路全线贯通,我国铁路交通网络越织越密,方便人们利用双休日开启短途游,旅游客流量随之增加。数据显示,到2006年,双休日就已撬动了超过2万亿元的大市场。

  1995年实施双休日制度、1999年首设“黄金周”制度、2007年增设三个传统节日假期、职工带薪年假制度……更加人性化的休假制度让国人休闲旅行的步伐越走越远。据统计,在1999年的首个国庆长假中,全国出游人数达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1999年工作时,专门提到了“国家增加了法定节假日天数,既促进了消费,又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200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了“黄金周”假日制度。数据显示,2001年国庆黄金周旅游人数达到6397万人次,占2000年全年游客量的9%。

  轻抚眼前一张张与游客合影的老照片,张立文感慨:以双休日为起点,中国人的幸福感不断提升,旅游业也成了“幸福的黄金行业”。

双休日全家到郊区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市民的休闲方式。

  【记者手记】

  有了好制度 还得落实好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休假模式改革持续进行。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和公历新年为“全体公民假日”,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为3天,元旦为1天。其中,3天假期加上前后2个双休日将构成每年3个7天长假,“黄金周”概念应运而生。

  进入21世纪后,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更多人开始以旅游的形式来欢度假期。为了解决黄金周人流过于集中的问题,2007年我国重新调整了休假制度,保留春节、国庆节3天假期,将劳动节假期调整为1天,同时新增端午、清明和中秋各1天假期,这样连上周末将形成2个7天黄金周和4个3天小长假。

  有了好制度,还得落实好。国务院2007年12月发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以法律形式强制企业实施带薪年假。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员工工作超过1年后,有权享受多于5天但不超过15天的带薪休假,休假时间更加灵活。

  不过,完全没有带薪年休假、名义上虽有但实际不能休、虽然能休但是不敢休或不能自主安排等现象依然较为普遍。2020年11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了“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社会公众普遍呼吁进一步推动带薪休假制度更好落实,不让带薪休假成为“纸面福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国务院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国安部披露:涉密单位人员晒办公室自拍被间谍策反
  • 02 又一城市宣布:从事这个职业,年龄放宽至65岁!
  • 03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双边安全协议
  • 04 “将是场非常不幸的峰会”,外媒担忧:G7领导人几乎每个都“自身难保”
  • 05 中国女排锁定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重回亚洲第一

图片新闻

金色光柱从天而降 金色光柱从天而降
河北邯郸持续高温 河北邯郸持续高温
长城晚霞闪电同框 长城晚霞闪电同框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北方高温有多热 北方高温有多热
拜登就儿子面临监禁表态 拜登就儿子面临监禁表态
航天员站机械臂与地球同框 航天员站机械臂与地球同框
新加坡门将回应在中国爆火 新加坡门将回应在中国爆火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