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盘点|深圳乡村振兴十件大事,打造消费帮扶“全国样板”

2022年度盘点|深圳乡村振兴十件大事,打造消费帮扶“全国样板”
2023年01月16日 23:30 新浪网 作者 深圳特区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2022年,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以“争作示范、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推动乡村振兴、帮扶协作、对口合作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22年4月,深哈共建产业园工作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对口合作典型经验。

  由深圳牵头的粤桂协作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国家乡村振兴局的高度肯定,不仅在国家考核中实现“五连冠”,且在2021年度广东省乡村振兴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

  深圳的《“圳品帮扶”促升级,探索消费协作新路子》经验做法,获中办、国办通报表扬,《打造消费帮扶“深圳样板” 贡献乡村振兴“圳”能量》《扩大职工消费需求 打造工会帮扶援助事业标杆》两个深圳案例入选2022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在全国推广。

  2022年度深圳乡村振兴十大事件盘点,让我们一起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一、“圳品”出圈,深圳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消费帮扶“全国样板”

  

  2022年初,《深圳市创建国家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印发,深圳聚焦创建国家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工作,以圳帮扶”线上平台和海推海选 联展联销”深圳消费帮扶好产品评选推介、消费帮扶“百强好产品进社区”、深圳对口地区特色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为抓手,挖掘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面,推动消费帮扶工作提档升级。

  2022年3月,深圳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加大消费帮扶产品“圳品”培育销售力度的工作方案》,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全国消费帮扶工作的“深圳样板”,扎实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2022年3月13日,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简报》(2022年第50期)刊发《广东深圳以“四大四好”举措创建国家消费帮扶示范城市》。

  2022年11月18日,国家乡村振兴局举办社会帮扶典型案例发布活动,深圳作为全国8个发言单位之一在会上作视频交流,向全国分享深圳“圳品帮扶模式”的创新做法和实践成效。

  2022年11月30日,《打造消费帮扶“深圳样板” 贡献乡村振兴“圳”能量》《扩大职工消费需求 打造工会帮扶援助事业标杆》两个深圳案例入选2022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在全国推广。

  据统计,全年完成消费帮扶采购额达121亿元,在对口地区累计评定“圳品”216个。

  二、深圳牵头的粤桂协作工作连续第五年被国家评为“好”档次

  

  五年来,深圳按照中央和省关于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决策部署,累计向广西南宁、桂林、百色、河池投入财政帮扶资金50.74亿元、社会帮扶资金15.56亿元,选派党政干部136人次、教育卫生等专业技术人员3355人次,引导300多家企业到广西投资、到位投资额343亿元,帮助广西91046名农村劳动力(含脱贫人口47236名)在广东就业。同时,深圳累积采购、帮助销售广西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245亿元,实施产业、民生等各类帮扶项目1483个,有力助推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2年4月,在中央开展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效考核评价结果中,广东连续5年获得综合评价“好”等次。

  三、凝聚爱心力量,开展202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全社会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2022年6月30日是第十三个“广东扶贫济困日”。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圳开展了系列扶贫济困活动。

  2022年7月12日上午,深圳市举办202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全社会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仪式,华润万家、金津果业、天虹数科等12家爱心企业共计划认购消费帮扶产品12.5亿元,万科、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同心慈善基金会等14家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共认捐超4.8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深圳市“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累计认捐37.33亿元。其中,腾讯捐资5亿元开展“耕耘者”振兴计划,助力乡村人才振兴;万科近期捐资1亿元支持汕头乡村地区建设学校等,深圳企业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社会树立了良好典范。

  四、力推深圳市“簕杜鹃”助农行动暨“耕耘者”振兴计划

  

  2021年1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出台了《“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对农业农村人才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2022年4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实施“耕耘者”振兴计划的通知》,面向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免费培训,推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深圳积极响应、统筹谋划,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社会力量优势,因地制宜创新推出“簕杜鹃”助农行动暨“耕耘者振兴计划”,计划实现深圳对口地区8省60县和深汕特别合作区全覆盖(即“60+1”县),力争3年内培训4300人,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人才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全年项目完成线下共培训深圳对口地区43县1840人,线上共举办23期乡村振兴大讲堂。

  五、乡村振兴考核取佳绩 农村综合改革获全省第一

  

  2022年11月,广东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2021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情况的通报》,广州市、深圳市分列全省前两名,深圳市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工作成绩突出,列全省第一名。

  深圳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乡村振兴主战场,2022年实现村庄直饮水集中供水、“四好农村路”、污水收集整理、农村5G网络四个全覆盖,各镇村在垃圾转运、污水处理、村道硬化、厕所改革等方面的短板基本补齐。

  农村承包地连片流转试点正有序铺开,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和海洋渔业局集体经济科获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先进集体。4个美丽圩镇、4条特色街区、5条示范带扎实推进,赤石镇大安村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六、助推对口革命老区驶向振兴发展快车道

  

  2022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深圳市与赣州市、百色市、汕尾市建立对口合作关系。

  深圳坚决扛起与赣州、百色、汕尾等革命老区对口合作重责大任,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协调市有关单位落实责任分工,迅速出台深圳市贯彻落实意见,高质量编制五年合作实施方案,高效谋划并启动一批近期重点推进落地事项清单。

  2022年11月,深赣两市正式印发《赣州市与深圳市对口合作近期重点推进事项清单》(共21项)。2022年以来,赣州国际陆港与深圳盐田港合作共建“赣深组合港”,稳定运行至粤港澳大湾区铁海联运“三同”班列,累计开行近3000列;赣州国际陆港正式开通赣深城际高速货运班列“融湾号”,全程运行平均时间压缩至6小时。

  七、全力建设好深圳精品展销中心

  

  深圳加快启动对口地区深圳精品展销中心项目建设,有力支持深圳企业拓展对口地区及周边区域市场,带动深圳产品、深圳技术、深圳服务“走出去”。目前,深圳已启动对赣州、哈尔滨、喀什、南宁、桂林、汕头、汕尾等部分对口地区的考察调研工作。

  2022年12月,赣深两市联合发布《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赣州)项目公开遴选公告》,采取公开遴选和竞争性谈判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赣州)项目的选址和运营单位。经过公开遴选、专家评审、竞争性谈判等程序,最终从6家投标单位中确定华润万象城(赣州)为中标单位。接下来,两地将加快推动深圳精品展销中心(赣州)项目各项工作,确保今年“五一”期间投入运营。

  2023年上半年,深圳将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在对口地区陆续开业一批深圳工业新产品和新潮时尚消费品展销中心。

  八、加快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落地建设

  

  为进一步有力有序拓展“20+8”产业集群,不断深化促进深圳与对口地区产业合作,深圳市乡村振兴与协作交流局全面厘清协作地区资源禀赋等内容,形成“1+N”《深圳与对口协作地区深化合作报告》。

  2022年以来,市乡村振兴与协作交流局开展飞地园区研究,多次与苏州工业园、广清产业园等省内外园区线上交流,实地调研哈尔滨、赣州、河源、汕头、汕尾等地,形成《关于创新协作模式共建产业飞地的实施方案》。

  去年一年来,深圳加快推动华为等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实施,深哈产业合作项目合计143个,已完成投资362.2亿元。深圳善行医疗、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45家企业落户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不断集聚。

  九、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现代远洋渔业做优做强

  

  2022年,深圳印发《关于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若干措施》,支持数字农业发展。深圳利用科技优势,结合对口地区资源禀赋,打造高水平农业创新载体,建成院士工作站7家、生物育种创新载体17个,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家。杂交粳稻、小麦等育种育繁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新突破,水稻等作物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材料打破国际技术垄断。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深两优5814”超级稻种植推广面积居全国第一。

  在现代远洋渔业方面,深圳编制完成现代渔业发展“一规划一意见”,扎实推进深圳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和国际金枪鱼交易中心建设,高标准筹办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建成杨梅坑墨瑞鳕鱼繁育等一批示范基地。实施“耕海牧渔”工程,高水平建设“深蓝粮仓”。

  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2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抓住财政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落地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机遇,重点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数字乡村项目”,印发《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实施方案》、《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农村综合改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联合深圳科技企业打造数字乡村(一期)项目,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智慧深汕系统,内容包括“一库、三屏、一入口、三体系、N应用”。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数字乡村大屏已上线,中屏聚焦合作区农渔局核心业务板块,小屏已完成六大主题上屏;在系统软件布局方面,50多万条数据汇聚一库,“居民-游客-企业侧”三种微信小程序集聚一入口。在乡村治理数字化方面,一户一宅系统已接收2561户村民建房申请,其中947户村民通过审批;乡村AI遥感识别系统结合卫星与无人机影像,已完成了合作区耕地调查、春耕一张图生产等生产工作及粮食补贴系统的开发工作。

  2021年至2022年,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与二期项目相继落地深汕合作区,合作区聚焦深汕汽车城产业主链,延伸布局智能机器人和新能源产业集群,强化比亚迪项目的龙头牵引作用,促进产业集聚。

  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还支持华为、腾讯等企业在省内对口地区及广西、江西等省外周边地区,打造数字乡村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智慧农场等乡村治理和农业现代化试点项目,积极组织深圳数字乡村相关企业、科研院所、运营商等主体在全国范围内“组团式”开展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聚集数字乡村产学研融合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提供系统落地方案。

  时光不语,却已记下追梦人的征程。回望2022年,深圳乡村振兴接续奋斗、收获美好;展望2023年,我们定不负韶华、踔厉奋发、昂扬向前。

  (图片由市乡村振兴和协作交流局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乡村振兴 深圳市 广东省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