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漫谈济南十大发展变化

漫谈济南十大发展变化
2022年09月16日 16:03 新浪网 作者 济南胡同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济南的初秋,天高气爽,清凉宜人,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老同学公差远来,偷得半日闲空,相聚大明湖畔,不亦乐乎!大学毕业一别,至今已有十余年了,老同学早已从青涩少年变成油腻大叔,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故事。觥筹交错中,聊了许多话题,忆起了许多往事,但谈来谈去总离不开这座城市。他说,济南这几年变化太大了,在原来的印象中,济南一直是座大县城,但现在再看,俨然成为一座大都市了。作为一名济南市民,听到这里,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时便不自觉地想添油加醋地把济南夸赞一番,可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只能是东扯葫芦西扯瓢,胡乱地聊了几句,算应付过去了。那日散去后,一直对当时没有把济南的变化和好处道尽感到遗憾。近年来济南到底有哪些发展变化,真是值得好好总结一下,这算是给别人一个交代,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这几日晚上,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了一下,总结了济南“十大发展变化”,并欣然付诸“纸上”。现与大家分享讨论,如能引起读者共情,算是笔者一件幸事。

  

  一是综合实力之变济南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一千万,GDP达万亿级,成功跻身全国特大城市行列,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城市前20强。GDP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2000年济南市GDP为952亿,2021年达到了11432亿元,21年间增长了12倍,年均增速达12.56亿元,可以说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特别是近5年来,济南GDP实现了快速增长,连续跨过5个“千亿级”台阶:2017年,济南GDP从2016年的“六千亿级”跃升至“七千亿级”;2018年,济南GDP达7856.56亿元,在不包括原莱芜市千亿级GDP总量的情况下,跃升至省内第二位;2019年,济南GDP冲上“九千亿级”;2020年,济南首次入列“GDP万亿级俱乐部”;去年,济南GDP达11432.22亿元,首次实现“千亿级”的GDP年增量。经济实力的跃升,充分彰显了这座城市发展的蓬勃活力,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2021年,济南GDP在全国排名第18位。有人说18位不算强,距离一线城市还远着呢。其实,18位的成绩,在省会城市中还是不错的。排在济南前面的省会城市有广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长沙、郑州七座,广州自不必说,成都、杭州、武汉、长沙、郑州一直走的是强 省会路线,历来在省内一家独大。只有南京和济南的省会首位度不高。换句话说,我们发展到现在,“自力更生”功不可没。现在,省市一体推进济南发展(后面会细说),济南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因此,我们这个排名是实打实干出来的,作为经济大省的省会,后续增长空间很大,完全不用妄自菲薄。

  

  二是发展机遇之变战略机遇交汇叠加,发展预期向好、发展信心更足,当前的济南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党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陆续实施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主要有2010年5月提出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2013年7月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2015年4月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7年1月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期间,还陆续确定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座国家中心城市。可惜的是,国家的这些重大战略布局,济南都完美错过了。直到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才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明确了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第一次将济南放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区域协调发展布局上来谋划。这意味着济南在国家重大战略和发展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意味着济南站上了更高发展平台。此外,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的加快建设,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落户济南等等,都为济南的发展带来了战略红利。随着国家层面一些支持政策的出台,优质的资源要素逐步向济南集聚,这为济南发展注入了更多强劲动力。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城市机遇之变、地位之变,随之带来的是发展预期之变。人们对济南未来的发展的信心更足,更多的优秀企业和人才来到济南创新创业。在这座城市生活,让人更有盼头、更有奔头、更有看头。

  

  三是省会地位之变得益于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支持“强省会”建设,济南在全省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坚定扛起勇当排头兵、引领带动全省发展的重任。济南虽然是山东省的省会,但在省内的地位一度比较尴尬。主要因为济南的经济总量与青岛差距较大,我们是山东济南,而青岛却是“中国青岛”。这种局面在2020年左右被改变。2020年11月30日,山东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在济南举行,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在转过年2月2日召开的省“两会”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创造性地作出省市一体推进济南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2022年5月25日,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又提出,加快省会经济圈同城化,实施“强省会”战略,省市一体推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成形起势、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区。“强省会”战略首次写入省党代会报告,这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的重要信号。这意味着,省里更多的资源要素将向省会倾斜,济南迎来了省市共建“强省会”的新阶段。兵无将而不动,蛇无头而不行。站在全局角度考虑,也不难理解省委、省政府的良苦用心。济南与五市接壤,对全省中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换句话说,山东需要一个龙头城市,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而这个城市,非济南莫属。

  

  四是发展空间之变突破城市东西狭长发展困境,阔步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东西协同、南北呼应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形成。济南的城市形态曾被人调侃为“老油条”——又腻又长。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济南主城区地处黄河以南,泰山以北,这两大天然屏障,将济南的发展空间牢牢框住。向南发展,有泰山阻隔,向北发展,有黄河之险。黄河是地上悬河,黄河以北地势低洼,一旦决口,城市将面临灭顶之灾。不得已,济南只能向东西两个方向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济南东部受市政府迁入影响,发展得风生水起,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历下区、济南高新区成了最发达的地区。济南西部地区,虽然有西客站带动,但发展步伐相对还是缓慢。转机来自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战略的实施。山东在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错失产业转型机会,发展动能落后,产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苏浙粤地区,全国GDP第三的位置一度岌岌可危。为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山东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2018年1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而济南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中的重要一核(另外两核是青岛、烟台),借此机会,跨过黄河,再造一个新济南,成为省市共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应运而生。2021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起步区也成为黄河战略中的唯一实体性新区。从先行区到起步区,这意味着济南的北跨进一步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进入了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起步区建设,交通先行。目前,济南已有跨黄通道15条,到2025年,总数将达26条,这为济南跨过黄河提供了强力支撑。近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发布。这是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由国务院批复设立后实施的首个综合性规划,是指导起步区“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纲领性文件。可以预见,起步区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全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镶嵌在黄河流域的一颗璀璨明珠,济南将真正实现从大明湖时代到黄河时代的千年跨越。黄河入济百年,大河春潮再起。随着起步区的建设,济南的城市空间将被彻底打开,平坦开阔的798平方公里,就像一张白纸,等着我们绘就美丽画卷。这么好的地方,放眼全国也寥寥无几。空间打开了,发展的步伐必将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起步区,将成为不亚于奥体片区的活力新区,再造一个新济南成为可能。

  

  五是科技创新之变科研院所机构和载体平台巍然成势,创新驱动溢出效应不断显示,全域创新发展正迸发出蓬勃活力。这方面,以前济南给人的印象是大学多、大学生多,光山大在济南就有6个校区,西边长清学城有11所高校。东边的章丘还有15所高校,虽然数量比长清多,但并没有冠以“大学城”的美名,这也是我的一个疑惑。济南的学校多,但科研水平不高,双一流大学、双一流学科很少。2019年,济南提出要创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虽然各项指标距离真正的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有不小差距,但有了这个抓手,很多工作也有了方向。近年来,济南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大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载体平台建成投用,全市科技创新的活力动力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断提高。现在看,忽然有种遍地开花的感觉,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吧。这里简单列举几个。首先是齐鲁科创大走廊。其北至经十东路、南至旅游路、西至东绕城高速、东至绣源河,主要包括产研院创新圈、超算中心创新圈、未来产业创新圈、山东大学创新圈。这里汇聚了药谷、世界透明质酸谷、国际激光谷、量子谷、中国算谷、超算中心、山东高等研究院、山东大学等重量级科研机构单位,哪一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其次是15家中科系科研院所。其所属领域既有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济南市优势传统产业,又有量子信息、航空航天、电磁技术等前沿技术产业;机构类别既有基础研究机构,又有产业应用基地;应用方向既有高新技术产业,又有前沿产业;初步实现了多领域、多产业、多主体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集群的跨越式发展。这是国家级科研机构在济南的重要布局,数量之多、分量之重在我市是绝无仅有的。还有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其位于西客站附近,这里有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山东创新中心、科技部“一带一路”中医药联合实验室、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山东省实验室、中日韩肿瘤防控研究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质子中心、树兰(济南)国际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等等。对此,我也不一一解释了,只能说个顶个的“优秀”!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22.43亿元,同比增长63.95%;发明专利授权量4510件,同比增长41.78%,全市区域科技创新持续保持活跃态势。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247.8万人,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力以赴加快创新发展,是城市前行的制胜之道。科技创新实力越来越强,预示着济南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六是产业结构之变

  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发展的基础和后劲不断增强。

  曾几何时,“踏上轻骑、马到成功”和“小鸭小鸭顶呱呱”的广告语耳熟能详,这两个工业品牌,当年不仅高端,而且畅销。可以说,历史上,济南的工业还是非常辉煌的。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南方很多地市都在忙着调整产业结构,而我们的步伐一度非常缓慢。2008年-2018年这十年间,我们的产业发展乏善可陈,南方苏浙粤等地却成功实现产业结构转型。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济南抢抓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发展的基础和后劲不断加强。浪潮、重汽、齐鲁制药骨干企业加速壮大,华为山东区域总部落户CBD,比亚迪、吉利整车项目落地建设,凯傲智能叉车和中国重汽智能网联重卡项目异军突起,山东首个8英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芯片项目通线,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成功发射,等等,一批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子布局,为济南产业优化调整、抢占发展先机奠定了坚实基础。关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济钢搬迁。老济南人都有印象,从东边工业北路进济南,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雄壮的济钢大门。济钢搬迁后,这座大门被当作工业遗产进行了保留。2017年6月29日,伴随着3200立方米高炉正式熄灭,拥有近60年历史的济南钢铁,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济钢的搬迁,搬去的不仅是落后动能,更是落后的产业发展思维。从此,济南加快产业架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步伐更加坚定,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驶入了快车道。这里我找了一组数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从2019年到2021年,我市工业营业收入连续三年跨越三个千亿台阶,从5192亿元增长到8336亿元,制造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90%以上,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突破60%;每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总数达到2548家,其中,千亿级企业2家、百亿级企业13家、10亿级企业90家,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家,独角兽企业6家;省级以上瞪羚和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423家和1532家,均居全省首位。2021年,我市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四大支柱产业规模总量达1.3万亿元,跻身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5位。看到这些骄人的成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济南一定能重振工业辉煌。

  

  七是文明程度之变连续4年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冠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文明已成为泉城最靓丽的名片。记得小时候,小学老师给我们讲共产主义,说到其中一个标准,就是文明程度极高,人走在大街上都不好意思吐痰。坦白地讲,现在城市这么美了,无论是家里,还是路上,无论是办公场所,还是公园广场,到处这么干净整洁,谁好意思随地吐痰呢?按照我小学老师的标准,我们济南人已经提前享受到了共产主义的文明了。2018年至2021年期间,济南连续4年保持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冠军。这一点,也是我们济南人引以为傲的。此外,我们还荣获2019年“国际花园城市”、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等一系列美誉。其实,文明的进步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经济发展了,政府有了钱,能把环境搞得更好;群众有了钱,能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这时候,大家都会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想做一个文明人。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济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文明的变化是渐进的,就像爬山,到了山顶,蓦然回首,壮丽美景就在眼前。我们城市文明的进步也是如此。正是由于全市人民一点一点地努力,久久为功,持续加力,我们的城市才能取得如此快的进步。现在的济南,正朝着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奋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勤劳文明的济南人,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殊荣,泉城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文明于人,是沉淀的道德品质;文明于济南,是执着的精神追求。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敞开怀抱,热情欢庆八方宾朋来济投资兴业,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这里是济南!

  

  八是交通通达之变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国内外出行快捷高效,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升。记得2005年,我还在读高二,独自坐火车去上海,坐的就是绿皮火车,耗时大约12个小时。现在坐上高铁去上海,最快仅需3小时3分。现在去北京也很方便,最快仅需1小时23分,完成可以实现当日往返、异地办公。目前,济南“米字型”高铁框架已经形成,每天300多趟高铁车次直达全国254个城市。交通之变,首推地铁。作为经济大省的省会,没有地铁,一直是我们的隐痛。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终于可以在确保泉脉稳定的情况下修地铁了,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目前,地铁1、2、3号线已开通运行,并联网实现了换乘。3(二期)、4、6、8号线正加快建设,7、9号线有望年内开工。过不了几年,坐着地铁,就能到达济南的各个角落,这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市民出行无疑是莫大的福音。关于济南国际机场,目前有186条航线,可通达海内外100个城市。二期已经开工,建后将拥有3条可起降全部机型的4F级跑道,通航能力将跃居省会城市前列。高速公路“三环十二射”路网初步成型,开车外出十分方便,这个自不必说。关于小清河复航问题大家也一直十分关心。小清河复航论证始于2008年5月,至2018年4月省政府会议正式确定复航工程建设,前后经历了整整10年的时间。从工程进度看,明年上半年小清河有望实现全面复航。到时候,从济南可以直通渤海,济南可以真正称为内陆港了。前不久,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打造和培育济南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构建“环米字形”综合交通运输主骨架,打造省会半小时交通圈,这为济南交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水楼台先得月,交通通达好处多。有调查显示,年轻人选择工作生活的城市的主要标准之一就是交通便捷。因此,济南正成为年轻人向往和选择的城市主要城市之一,一座活力之城、通达之城呼之而出。

  

  九是生态环境之变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乡村天蓝水绿,城市移步换景,生态济南不断绘就新的美丽画卷。从小在济南生活,我天真地认为,天就应该是灰蒙蒙的、城市就应该是这样乱糟糟的,一切秩序的混乱都是理所当然的。现在想想,当时确实有些傻里傻气。不过还好,现在这一切都是改变。尤其是这几年,大家应该都有切身感受,济南的城市环境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济南的马路更整洁了,绿化率提高了,街角公园随处可见,真可以说是开门见绿、推窗见景。这一点,我的老同学感触最深,对济南城市环境的变化赞不绝口。每天上下班都要走经十路,路两边高楼林立,现代都市气息浓厚。尤其是到了晚上,高楼灯光秀美轮美奂,唯美的画面让人内心宁静澄澈。我经常感叹,这就是小时候期待的美好生活吧,他不远不近,就在我们身边。小时候在电视里经常看到外国人在广场的草地上玩耍,和平鸽安静地在一旁散步,一个雕塑小孩不停地撒尿,这么美好的画面仿佛永远是国外才会有的,我们只是看客。没想到,这种生活这么快到了我们身边。记得开春的时候去济南森林公园游玩,公园里到处是青春盎然,整齐的草坪一顶顶帐篷散落,三五小孩成群结队追逐,大人们坐在帐篷外有说有笑,不远处花团锦簇,旁边的小湖波光粼粼,到处是欢声笑语,洋溢着幸福欢快的气氛。前几天去了一趟雪野湖房干景区,天朗气清,秋风和畅,崭新的柏油马路和规整行道绿植让人眼前一亮,山间的小道静谧悠远,峡谷小石潭清澈见底,抬头望去岩壁耸立,远处青山连绵,可以说随手一拍都是风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美景越来越多,曾经美丽的山水泉城又回来了。面对如此的城市风景,有时真不敢相信,这是济南。但,确实得相信,这就是济南。

  

  十是营商环境之变市场主体办事更加高效,群众办事更加便捷,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让济南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创新创业沃土。从一株树苗到参天大树,离不开阳光雨露;而企业发展壮大,也离不开优质的发展生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济南致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聚力实施“十大系统集成改革”,推出《济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一揽子政策,“拿地即开工”、成立市级企业服务中心等创新举措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涉企服务“一口办理”、“链上自贸”等改革成果在全国推广,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在2022年第六期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位列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五位。目前,全市81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市场主体已达147万户。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当前的济南,政通人和、活力澎湃,正日益成为广大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以上就是我总结的济南十大发展变化。下次再有故友远来,便可如数家珍地向他娓娓道来了。可以说,今天的济南,充满朝气,充满活力,这些发展变化仍在持续,更多精彩故事正在这座城市上演,让人充满期待、充满斗志!乘风破浪争头渡,百尺竿头思更进!最后,祝愿我们的济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越来越强!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济南、爱上济南,选择济南、落户济南,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在济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收获满满的幸福!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济南 省会 黄河 起步 复航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韩国警方:性侵中国女游客的韩酒店员工被拘捕
  • 02 检方回应男子强奸未遂监视居住期间杀害堂妹:两案并案审理,对失职问题成立调查组
  • 03 泰国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
  • 04 西方对俄孤立被打破,越南接待普京,美国不满又无奈!
  • 05 普京访越南,老美到底在骂什么?

图片新闻

又到一年毕业季 又到一年毕业季
七彩丹霞色彩斑斓 七彩丹霞色彩斑斓
夏至荷花飘香 夏至荷花飘香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桂林洪水倒灌城市 桂林洪水倒灌城市
成都在建地铁路面坍塌 成都在建地铁路面坍塌
智利两列火车正面相撞 智利两列火车正面相撞
武汉夜降暴雨电闪雷鸣 武汉夜降暴雨电闪雷鸣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