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草案)》正征询意见

《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草案)》正征询意见
2022年05月14日 09:16 新浪网 作者 新快报
缩小字体 放大字体 收藏 微博 微信 0

  新快报讯 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珠江孕育了广州两千余年的开放包容的悠久文明,珠江沿岸是广州城市发展的主要纽带,诉说着千年商都的历史,又展现了现代国际都市的风貌。

  5 月 13 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官网发布关于征求《广州市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建设规划(草案)》(下称:《规划》)公众意见的公告。

  《规划》从公共空间、生态、文化、交通、安全、形象、更新、产业八个方面进行系统性谋划。旨在以珠江为纽带,串联沿岸重要发展地区,实现全流域谋划、有序衔接、因地制宜。

图一 规划策略

  总览:涉及珠江航道长约 100 公里

  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工作涉及珠江航道长约 100 公里,主要聚焦中心城区段 75 公里(包括西航道 17 公里、后航道 28 公里、前航道 30 公里),拓展南沙段 15 公里、增城段 10 公里,涉及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番禺、南沙、增城九个行政区。

图二 珠江航道中心城区段 75 公里

  规划目标为,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立足粤港澳湾区核心引擎与国际大都市建设,以国际标准、世界眼光、广州特色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和高质量发展典范。

  策略一:人民的珠江

  中心城区段规划 4 类 21 个滨水公园

  "人民的珠江:开放多元,共享惠民"是其中一个规划策略。

  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滨水公共空间体系,有序安排滨江公园、工业遗址公园等空间节点,形成疏密有致、尺度宜人的高品质公共空间体系。

  《规划》提出,中心城区段规划 4 类 21 个滨水公园,公园绿地 16 平方公里,比现状增加 6.5 平方公里。南沙区段建设南沙湿地公园、大角山公园、灵山岛尖生态堤公园、滨海公园等各具特色的城市滨海公园,激活滨海公共空间。增江区段打造荔湖生态公园、增江画廊景区、南山古胜、凤凰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强化与周边山水空间联系。

图三 滨江绿带及公园分布图

  同时,建设丰富多元的滨江绿带,创造更多活动空间。在规划新建区、大面积改造区宜保留 100-200 米的滨江公共绿地,已建或已批地区滨江绿地宽度小于 100 米的暂按现状控制,远期宜结合规划改造加宽。

  鼓励设置文化、体育、休憩类等面向公众服务设施,推进碧道文化驿站、休闲驿站等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应急医疗、文体游憩、标识导引、无障碍等服务设施体系,完善滨江停车场配置,激发滨江空间活力。

  策略二:自然的珠江

  打造 5A 级国家滨海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规划》在提到自然的珠江时,用"水清岸绿,回归生态"来形容。

  首先明确,要加强生态敏感区保护。加强对具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珍惜濒危生物保护价值突出或胁迫效应显著的河源区、河口区、重要湿地和城市河湖内的洲滩湿地区域保护。

  加强江心岛屿生态保护。北帝沙、大洲岛、沙仔岛等 20 个江心岛,总面积 37.4 平方公里,按照严格保护类、限制开发类、优化利用类三类进行保护。

图四 滨江岸线与江心岛保护图

  与此同时,构建城市"冷源""冷廊",强化气候应对策略,构建通山达海的通风廊道体系。依托山海岛水涌田等绿色空间形态,将自然特色与文化环境一体化打造,助力南沙湿地打造 5A 级国家滨海湿地生态旅游休闲区。

  《规划》指出要加强绿地和树木保护。以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大树保护为重点,做好珠江沿岸拆违建绿、留白增绿,提升沿岸绿化美化品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策略三:文化的珠江

  建设 9 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

  《规划》提出要建设文化的珠江,传承文化,注入活力。

  首先,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全景式展现广州两千余年历史。建立"古代、近代、现代"三级资源库,集中凸显滨江岭南水乡、工业遗产、近代城市 3 种风貌带。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工业文化、海丝文化、海防文化品牌。

图五 滨江历史文化带示意图

  提升滨江文化节点。讲述广州城市故事,推广永庆坊改造经验,提升海珠南 -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黄埔古村古港、长洲岛等历史文化片区品质;推广太古仓活化经验,提升花地仓、信义会馆等工业遗存价值。

图六 滨江文化节点分布图

  打响文化品牌,打造滨江文化游径,策划滨江主题活动。中心城区段策划新河浦红色文化径、沙湾岭南文化径、黄埔古港 - 南海神庙海丝文化径、花城广场休闲文化径、广州西岸创新文化径、沙面 - 西堤历史文化径;南沙段策划大湾区海防遗址文化径、南沙滨海湿地水乡文化径;增城段策划环荔湖生态文化径、古城特色文化径等。

图七 滨江历史文化路径图

  建设 9 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串联展现最能体现"广州味道"的特色历史资源。《规划》显示,9 条历史文化步径包括 6 公里红色基因、5 公里古都年轮、3 公里城央水脉、10 公里丝路遗风、4 公里粤味探悠、11 公里工场传奇、5 公里西关小筑、5 公里街市揽胜。

图八 9 条"最广州"历史文化步径

  《规划》还提到,策划全球文化论坛、国际音乐节、龙舟邀请赛等文化活动与品牌论坛。

  策略四:可达的珠江

  适度增加水巴、游船、游艇码头

  可达的珠江即互联互通,亲近滨水。

  具体举措为,贯通滨江道路,完善内部路网。强化珠江两岸一线滨江互联互通。规划贯通一二线滨江道路通道,前航道中西段重点打通断头路,西航道和后航道重点完善路网结构。规划干路网密度达到 3.6km/km2,路网总密度不低于 8km/km2;滨江重点片区落实"小街区、密路网"规划理念,规划路网总密度不低于 10km/km2。

图九 道路系统规划图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强化多模式公交出行。增加轨道交通网络密度,落实规划轨道线路 13 条,包括 8 条广州地铁线、4 条佛山地铁线和 1 条城际线路。

  鼓励发展水上交通。适度增加水巴、游船、游艇码头,增加水上游艇码头和旅游观光线路,擦亮"珠江游"品牌。沿岸灵活设置码头形式,完善公交、停车等接驳设施。

图十 水上码头规划图

  策略五:韧性的珠江

  中心城区按 200 年一遇防洪(潮)标准防御

  韧性的珠江体现为活力珠水,安全维系。

  加强沿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韧性水岸。完善沿岸各级应急避难场所及应急疏散通道系统,补齐防洪排涝、消防基础设施短板,提高灾害预警和疏散救灾能力。

  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数字赋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造"智慧珠江"、数字"孪生城市"。率先完善公众移动通信 5G 基站布局,加快新一代无光源网络设备部署。

  围绕海绵城市理念,打造防洪排涝韧性沿江地区。高标准巩固珠江堤岸,通过新建堤防、对现有堤防提标改造等工程措施以及采取应急预案等非工程措施,按中心城区 200 年一遇防洪(潮)标准,保持沿江整体防御水平。都市堤岸要保障防洪标高,设置多层堤岸,可结合堤岸配置服务设施;生态堤岸则要以宽度换高度,提高堤岸应对洪涝的韧性。

图十一 生态堤岸示意图

  策略六:魅力的珠江

  构建山、水、城相望的城市景观视廊

  《规划》提到,要建设具有国际形象、广府特色的魅力珠江。

  塑造各具特色的滨江风貌带。前航道筑造文化、多元、精致、现代的全球城市魅力水岸;后航道打造创意、生态、活力的创新江湾;西航道塑造绿色、智慧、融合的低碳科创长廊。南沙区段打造显山露水、活力多元的国际海上魅力门户;增江区段形成"十里画廊境,跨越古与今"的增江风貌带。

图十二 塑造各具特色的滨江风貌带

  构建山、水、城相望的城市景观视廊。在珠江沿线管控两级景观视廊,保持山、水、城之间良好的视线通达性。重点管控传统轴线视廊(越秀山 - 海珠广场)、新轴线视廊(海珠湖 - 珠江新城)、白云山 - 珠江新城、火炉山 - 国际金融城等一级景观视廊,使公众视线不受建筑遮挡。

  塑造起伏有序的滨江天际线。控制沿岸地标建筑,形成错落有致的建筑界面。《规划》要求,临江一线新建建筑高度要原则上控制在 60 米以下,已建或已批控制性详细规划地区建筑高度按已批规划控制,形成前低后高、错落有致的滨水建筑形态。

图十三 塑造起伏有序的滨江天际线

  策略七:焕新的珠江

  支持导入鼓励发展的高端产业

  "绣花功夫,有机更新",《规划》这样形容焕新的珠江。

  如何焕新?首先,鼓励沿岸土地整备改造。结合城市更新基础情况,积极推进沿江土地整备,促进产业空间整合和人居环境整体提升。提升产业功能规模比例,支持导入鼓励发展的高端产业,明确产业发展审慎导入方向建议,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先进制造业总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金融服务业、高端零售业转型升级。

  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珠江沿岸有机更新,老城区范围内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与增建,鼓励采用"绣花"功夫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

  另外,推动文化遗存焕发魅力。注重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整体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存,强化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实现有机更新,保留原有的街巷肌理和风貌完整性。

图十四 推动文化遗存焕发魅力

  策略八:繁荣的珠江

  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建设繁荣的珠江即注重创新集聚与产业提升。

  培育复合多元、创新引领的现代服务业集群,构筑滨水创新策源地。结合珠江新城、白鹅潭、海珠创新湾、鱼珠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群。

图十五 中心城区段产业功能结构规划图

  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珠江沿岸建设为世界级消费功能核心承载区。传统商贸段继承千年商都基因,现代商贸段创新商业经营方式,国际零售、本土百货共同绽放,创新发展段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计划一:贯通珠江沿岸

  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

  《规划》提出建设贯通、亲近滨水的开放碧道。还江于民,实施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规划连续的通江步道、滨江路径,贯通珠江两岸景观优美、设施完善的滨江碧道,提升滨水空间空间连续性与完整性。

图十六 滨江碧道规划图

  桥下空间类断点主要实施微改造与品质提升,市政设施建筑、历史建筑断点结合既有建筑进行绿带建设,旧村、旧厂断点重点在土地收储、城市更新中保证绿带建设。

  河涌断点通过步行桥或栈道建设的方式实现贯通,居住小区等断点实施后退围墙为主的贯通方式。

  计划二:打造滨江价值园区

  价值园区聚集高端要素

  《规划》提出,集聚沿江高端要素、突出重点区域,围绕绿色低碳、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四个领域,培育滨江价值园区,作为集中承载生态功能、文化价值、民生服务、创新发展的高质量滨江空间。

图十七 主城区重点区段

  价值园区聚集高端要素。以价值园区为抓手,突出抓好创新引领和产业升级,加大力度引进数字经济、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生态低碳等重点功能产业,打造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计划三:塑造各具特色的滨江岸线

  打造"滨江品牌 IP "

  《规划》提出推进沿岸行政区打造格局特色的"滨江品牌 IP ",具体包括:

  ◆白云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 20 公里,打造广州西部科技创新带。

  ◆荔湾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 28 公里,打造中心城区西翼沿江总部经济带。

  ◆海珠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 46 公里,打造活力滨江发展示范区。

  ◆黄埔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 43 公里,打造黄埔港中央商务区、东部现代服务中心。

图十八 滨江岸线 1

  ◆天河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 11 公里,打造广州高质量商务中心区。

  ◆越秀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 7.5 公里,打造粤府文化客厅滨江段。

  ◆番禺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 71 公里,打造生态智慧创新发展带。

  ◆增城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 10 公里,打造增城多元功能复合的城市客厅,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的产业引擎以及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生态城区。

  ◆南沙滨江沿江岸线长度约 15 公里,打造国际一流的滨海新城和世界级滨海岸线。

图十九 滨江岸线 2

  计划四:高水平推进滨江示范段设计

  选取 9 段作为品牌示范段

  《规划》指出,优先选取 9 段工作基础最佳、最具备实施条件的区段作为品牌示范段,先行开展贯通工程,以点带面,由滨江辐射腹地,示范引领各区沿岸的转型升级。

图二十 9 段品牌示范段

  以鱼珠示范段为例,该区段打造"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近代城市工商业的先发地、当代商贸活动聚集地"。设计从场地的脉络肌理,历史沿革,文化遗存以及生态本底出发,提出丝路源 · 鱼珠湾的设计理念,将场地的各种要素与周边的城市空间和开发地块相互链接,形成高度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

图二十一 鱼珠示范段

  以金融城东区示范段为例,其以运动休闲活动带为主题,利用腹地公共空间设置沿江主题运动公园,建立全覆盖的驿站服务体系,结合慢行系统对因地制宜调整沿线防汛墙设计。

图二十二 金融城东区示范段

  黄金围示范段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低干预建设模式保护场地生物的多样性,开展生态修复,挖掘传统文化要素,传承岭南水乡文化,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黄金围示范段建设,打造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小贴士:反馈意见途径

  (一)通过征求意见网页在线提交:http://ghzyj.gz.gov.cn/hdjlpt/yjzj/answer/19662

  (二)电子邮箱:jgghc@gz.gov.cn

  (三)邮寄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 80 号,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设计处(收),邮政编码:510030。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慕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珠江 广州市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 01 韩国警方:性侵中国女游客的韩酒店员工被拘捕
  • 02 检方回应男子强奸未遂监视居住期间杀害堂妹:两案并案审理,对失职问题成立调查组
  • 03 泰国正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
  • 04 西方对俄孤立被打破,越南接待普京,美国不满又无奈!
  • 05 普京访越南,老美到底在骂什么?

图片新闻

又到一年毕业季 又到一年毕业季
七彩丹霞色彩斑斓 七彩丹霞色彩斑斓
夏至荷花飘香 夏至荷花飘香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上千米高空!女兵乘运20演练跳伞
视频新闻
桂林洪水倒灌城市 桂林洪水倒灌城市
成都在建地铁路面坍塌 成都在建地铁路面坍塌
智利两列火车正面相撞 智利两列火车正面相撞
武汉夜降暴雨电闪雷鸣 武汉夜降暴雨电闪雷鸣

新媒体实验室

  •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朋友圈47%的内容在炫耀
  •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近300起杀妻案如何判罚
  •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谈恋爱反降低生活质量?
  •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全国最能吃的省市竟是它
  •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性犯罪者再犯几率达12.8%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