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用地紧张,好项目无法扩产、落地;一边是经营不善或因“圈地”,造成土地长期“沉睡”。这是众多镇、园区发展中遇到的“共性烦恼”。而仪征市刘集镇三招处置低效用地,为产业项目创造“空间”。

  “化茧成蝶” 引导支持企业改造助力亩均效益提升

  近年来,刘集镇以20%的年均增速提升规上工业产值,2023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仪征市第一家工业开票销售破百亿的乡镇。据悉,刘集镇于2003年设立盘古工业集中区,目前,园区集聚优质企业,形成了化纤纺织、电线电缆、机械制造“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园区取得良好的发展成效,除产业集聚带来优势之外,土地的高效利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刘集镇副镇长王彦介绍,园区土地、厂房都是宝贵的发展资源,面对新增建设用地不足、存量用地产出不足等问题,该镇创新实施“化茧成蝶”“借鸡生蛋”“腾笼换鸟”三个工作机制,一批闲置或低效土地“华丽转身”。仪征鼎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就是该镇低效用地处置“化茧成蝶”的例证。

  走进鼎盛机械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一件件锻压机械配件有序生产。2023年以来,鼎盛机械公司逐步淘汰原有工厂老旧设备,升级智能化新设备。“按照亩均税收的评判标准,2023年鼎盛机械公司亩均产值低于3万元,被列入低效用地企业。”王彦介绍,针对鼎盛机械公司这类规模较大,但产值和税收不佳的企业,镇里加强监测,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以“智能化”“数字化”推动亩均效益提升。“我们公司通过数控机床生产性改造,预计今年产值达到9000万元左右,新增税收近500万元。”鼎盛机械公司负责人李叶飞介绍,改造后将彻底扭转低效用地企业的局面。

  为鼓励企业技改增效,刘集镇专门出台产业激励政策,按照企业实施技改项目的大小,一方面为企业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另一方面镇财政每年拿出近500万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让有想法的企业“动”起来,让没想法的企业“醒”过来,让旁观的企业“看”过来。

  “借鸡生蛋” 帮助企业将低效闲置厂房再招商

  除了“化茧成蝶”,“借鸡生蛋”是该镇解决发展问题的又一招。据介绍,这里所讲的“鸡”就是企业的闲置厂房,而“蛋”则是新招引企业产生的开票和税收。

  低效用地企业顺通工艺公司总占地15亩,已建厂房3000平方米,闲置土地5000平方米以上。“2023年,在政府部门帮助下,我们将厂房租赁给扬州天永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将闲置土地重新利用起来。”顺通工艺公司负责人崔小天介绍。

  据介绍,2023年,扬州天永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准备来刘集投资兴业,但苦于没有土地提供,企业迟迟不能落户。刘集镇想到让两家企业联姻,一方面解决企业落户难,另一方面解决原来企业低效益。王彦介绍,政府协调以租赁方式盘活利用顺通工艺公司的闲置土地,这样一来,顺通工艺原有开票及税收加上天永建材的开票税收,已超过低效用地最低标准,一举摘掉了低效企业的帽子。

  走进顺通工艺公司,公司厂区内一幢钢结构厂房正在吊装,这便是扬州天永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新建厂房。新建厂房和顺通工艺公司厂房毗邻,双方各自生产,相安无事。据悉,刘集镇近年来在整治提升产业用地工作中,鼓励土地使用权人拿出空置的土地或厂房,二次招商引入新项目或自主开发利用,实现多方共赢。自该镇采用该方法以来,处置镇内可用闲置土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招引了一批优质企业。

  “腾笼换鸟” 更换经营主体盘活低效用地创造更大价值

  此外,刘集镇还创新“腾笼换鸟”方式,通过引入新产业、新行业,优化整合一批老企业,通过收购、法拍等方式使企业闲置资产重新恢复利用,创造更大价值。

  何谓“腾笼换鸟”?就是将低效土地和厂房,通过更换经营主体的方式,招引高产项目和企业。以锦绣包装为例,这是一家生产包装材料的企业,2021年以来一直处于不连续生产状态,造成了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镇经济发展局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做工作,动员企业负责人“腾笼换鸟”,盘活低效用地。后经多次协商把关,锦绣包装将厂房土地整体出售给仪征市未来机械有限公司,于2023年11月签订协议。2024年1月,锦绣包装原来厂区入驻永芳业纤维、鑫旺达新材料2家企业,预计年开票达到8000万元左右。

  刘集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创新实施“化茧成蝶”“借鸡生蛋”“腾笼换鸟”三个做法,成效显著。从2021年到2024年4月底,处置低效用地31宗564亩,盘活僵尸企业3家,为13家企业腾出了发展空间。“沉睡”的土地被“唤醒”,经济也跟着“活”起来。2023年,刘集镇亩均销售收入、亩均税收较上年度分别提升40%、37.6%;今年一季度,刘集镇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比增33.3%,工业增加值比增7.7%。(王杰 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