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新闻网
【筑·坪山】“天幕”让坪山这些工地更绿美!
来源:坪山发布
发布日期:2023-03-06 14:16
坪山新闻网
分享:

在你的印象中

施工工地的场景是不是总是尘土飞扬

不过

近日,在坪山的建筑工地

一项施工“神器”悄然上线

让防尘、降噪、遮阳、降温轻松get

为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推进先行示范区生态环境治理及扬尘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真正做到文明施工,日前,坪山首个防尘“天幕”在区档案馆、方志馆工程施工现场启用,这套“天幕”系统系由钢结构支架撑开的防尘网,覆盖面积约1.3万平方米,为工地撑起了一把巨大的“绿色遮阳伞”。

区档案馆、方志馆工程位于坪山大道与丹梓大道交汇处西南侧,项目为区建筑工务署十大创优项目之一,总建筑面积约11万㎡。设计地下室共三层,基坑面积约1.7万㎡,深度14.7-18.7m,土方开挖量约30万m³。该项目距坪山主干道与坪山中心公园较近,在基坑施工中,土方开挖阶段会产生大量扬尘,项目的扬尘防治和文明施工面临较大挑战。

启用全区首个采用大跨度、可闭合“天幕”系统,正是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探索绿色建造的切实举措。为从源头上遏制扬尘,有效降低细颗粒物浓度,项目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在基坑土方开挖和地下室施工阶段,通过“天幕”系统将“露天作业”变为“室内作业”,实现整个基坑施工场地“绿色封闭式”管理。

“天幕”还提高劳动效率,兼具防尘、降噪、遮阳、降温等功能,大幅优化工人作业环境,改善出土施工环境。据了解,“天幕”一分钟内可实现防尘网自动开启或闭合,还具备自平衡功能,在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下依旧安全可靠。大跨度防尘天幕系统的投入使用,既保证了施工进度,又有效治理了扬尘,同时也为减少施工扬尘污染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坪山区工地扬尘精细化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除“天幕”系统之外,坪山区在污水净化循环利用、建筑废弃物可再生利用等绿色施工方面也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坪山区人民医院迁址重建项目通过规划管理、设备管理、过程管理、临水管理四大路径提高节水效率,设置非常规水储水装置等节水设施,探索出水资源高效回收、循环利用的新思路,打造出坪山区建筑工地节水示范项目;坪山区档案馆、方志馆工程在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及环境保护方面均制定了有效措施,如采用新型雾化围挡喷淋、污水处理设备等设备工艺,并积极利用地下水进行混凝土养护,建立临时用电管理制度,采用太阳能设备等控制用电量,采用能够多次回收利用的定型化防护设备,同时利用建筑废料铺路实现资源再利用,定制移动式隔音围挡,从声源进行噪音控制等,多次获得坪山区“五优工地”。

近年来,坪山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来谋划和推动,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节能减排、绿色施工。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大力推行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施工综合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

相信建筑工地上“智”的变化,会带动城市发展“质”的提升,建设工程项目在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平上的提高,将让坪山城区建设更加高效,管理更加精细,城市运行越来越“聪明”。

编辑:陈颖玑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安卓版)

扫码下载坪山发布APP(苹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