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高新区科技产业云集,山海天地坐享红利,共创繁华!

焦点黄山 2020-11-06 09:04:5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山海天地总建面约38万㎡,集旅游集散、休闲购物、商务办公、文体娱乐和高品质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依托高铁黄山北站,打造全新TOD商业综合体,链接高铁站资源和CBD成熟商务资源,聚焦引流高铁差旅人员和城市商务精英族群,丰富的商业空间与消费场景,悦享两小时环杭都市圈、长三角都市群。

高新区作为黄山楼市的热门置业区域之一,备受购房者关注。近几年,黄山高新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步步迈上城市发展的新台阶,离不开一批批重点项目的签约、落地。

01

科创引领 精准发力

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澎湃动力,也是区域价值的坚实基础。

2019年,黄山经开区正式升级为黄山高新区,一个属于黄山市的“一城双中芯”时代由此展开。

高新区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扶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银联、黄山未来科技城、青网科技、万创控股等行业巨头的签约入驻,一批注入了“创新DNA”的企业、项目,陆续在高新区安家。高新区将以科技为支撑,寻找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加速奔跑。

丨中国银联(黄山)园区效果图

龙头企业中国银联(黄山)园区一期已成功摘地,主要建设中国银联大型数据存储中心、客服中心、后援基地、银联学院等内容。中国银联客户服务黄山分中心已于今年5月28日在未来科技城揭牌,目前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黄山未来科技城是黄山市引入的排名前列“轻资产运营+重资产开发+双创基金”试点园区,集科技、智慧、办公、人文、生活、休闲于一体,目前已有几十家实体和总部经济企业入驻。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国苏轩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都落户于此。

丨徽艺小镇效果图

青网科技目前正在火热施工中,万创控股也于今年10月成功摘地。在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黄山高新区还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投入、技改投入、在生产关键技术上突破,不断提高智能制造水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徽艺小镇、绿色食品产业园、小罐茶、国药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等高新企业也已签约合作,成就黄山产业新高地。

02

广纳人才 未来可期

创新驱动,关键是人才驱动。

黄山高新区科技产业云集,对黄山市及皖南地区的人才聚集将有明显的虹吸效应。

丨示意图

5月27日,安徽省发改委分别下发《关于开展开发区“飞地经济”试点的通知》《关于开展“标准地”改革试点的通知》,黄山高新区同时被列入全省“飞地经济”、“标准地”2项改革试点单位。

为加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高对接沪浙地区,黄山高新区已在上海湾谷科技园设立“反向飞地”园区,通过“研发孵化在上海、生产基地在黄山、人才引进在湾谷”的模式,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此次试点,将重点探索“反向飞地”新模式,打通与先进飞入地之间的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完善发展成果分享机制。

丨上海湾谷科技园

高新区还设立了院士工作站、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企业、人才科研攻关存在问题,以及人才落户、安居等人才关心的“关键小事”,高新区积极协调解决。坚持人才为本,以更大的服务力度集聚人才。

03

演绎精彩 共创繁华

作为高新区当下重磅的综合体项目, 山海天地不仅填补了区域的商业短板,更是板块内交通和生活方式的迭代升级。

山海天地总建面约38万㎡,集旅游集散、休闲购物、商务办公、文体娱乐和高品质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依托高铁黄山北站,打造全新TOD商业综合体,链接高铁站资源和CBD成熟商务资源,聚焦引流高铁差旅人员和城市商务精英族群,丰富的商业空间与消费场景,悦享两小时环杭都市圈、长三角都市群。

丨山海天地效果图

高铁与CBD相碰,优化城市资源汇聚,高铁引流带来丰富人流、客流、物流等,让人流聚变现金流,为黄山未来城市发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筑造高新门户财富新引擎!

山海天地CBD+TOD双核驱动,将为黄山人的生活带来新的体验。需要去外地时,出门就是高铁站,快捷抵达全国各处;想休闲购物时,下楼就是商场,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办公地点近在眼前,别人挤在通勤路上时,你还有富足的时间悠闲地吃早餐……而这一切美好生活场景,在这里都只是寻常景象。

山海天地

于黄山高新区 见证城市发展

7#、9#景观佳作 正在热销中

央景生活 美好可期

效果图

山海天地

7950元/平方米

在售 普通住宅 小高层 名企盘 临铁盘

屯溪高新区迎客松大道南侧,西递大道西侧,梅林大道北侧 查看地图

2021年01月31日 70年

三居 四居 |85-140 m² 全部户型

400-156-0036 转 395988
微信扫码拨打
微信扫码,快速拨打
我要看房:近期看房活动,楼盘优惠信息通知我 已有36人报名
立即报名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