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皇嶂石岩位于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距省会石家庄市区100公里,距赞皇县城50公里。地质公园地处太行山主脉中段槐河上游,总面积43.5平方公里,园区由l22处地貌和地质遗迹组成,最为典型的是嶂石 岩地貌和 元古界 长城系砂岩中的层理与层面构造。

 


园区由122个主要地貌、地质遗迹组成,最为典型的是嶂石岩地貌和 元古界 长城系砂岩中的层理与层面构造,类型发育齐全、形态典型、保存完好,可称为地质遗迹的天然博物馆。尤其为 嶂石岩的命名地,具有极高的地质、地貌科研、教育和科普价值。区内人文景观较丰富,有历史文化景观 槐泉寺 圆通寺 玉皇庙等古寺庙;穿行中连结冀晋的古驿道;吉日癸巳碑、千佛碑、嶂石岩摩岩等古碑刻;明末古军寨、北魏 古长城等古军事工程等。民俗文化景观有嶂石岩式民居、地方民俗文化现象。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公园遗迹

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形态典型、保存完好,可称为地质 遗迹的天然博物馆。地质公园是嶂石岩地貌的命名地,不仅是旅游佳地,而且具有很高的科研、教学价值。

 

地质发现

   嶂石岩是太行山脉中段高峰之一,海拔1774米。嶂石岩地区的岩石形成于距今10亿年前。 是在太行山快速提升过程中,受水流侵蚀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形态。嶂石岩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突出奇构,横空叠起三层赤壁峰屏,被地质、地理学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是太行 山脉中段高峰之一, 海拔 1774 米。嶂石 岩地区的岩石形成 于距今 10 亿年前。 是在太行山快速提 升过程中,受水流侵 蚀等综合作用而形 成的地貌形态。嶂石岩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突出奇构,横空叠起三层赤壁峰屏,被地质、地理学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嶂石三叠”俗称“三栈”,为三级陡崖,每层高 100~150 米,人称“万丈红绫”;南北向绵延达 10 公里,又被誉为“百里赤壁”。在两层陡崖之间,是坡度较缓的平台,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页岩形成天然栈道。其上生有原始次 生林,春夏翠绿如碧,深秋则丛 林尽染。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 石英岩构成。

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嶂石岩有别于江南山 水的秀丽清奇,特色在于雄浑、 壮阔。具体特点:一是丹崖长墙连续不断,宛如一条绵延数百公里的红色长城;二是“∩”型山谷险峻奇特,直径 90 米,弧度 250 度,壁高超过百米,许多“∩”型谷相连,形成世界罕见的天然回音壁;三是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四是垂直沟谷众多;五是岩石断裂,棱角鲜明。 这些特征,使游客置身其中,犹如在宽荧幕电影院中,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的壮阔奇 景。由于阶梯状陡崖的分布,使众多的奇丽美景分布于高低错落的颇似 五线谱的平台上,使游人犹 如欣赏一曲大自然交响乐,美不胜收。此外这种地貌还有极高的地学科研价值。 

 

天然回音壁

嶂石岩景区的中部,有一半环形山林景观,山 上石梯蜿蜒,曲径迂回。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就 位于山腰处。回音壁又称为回音崖,它高达 100 米,近乎垂直。弧长300 余米,弧度为 250 度,弧壁表面光滑。若仰天长啸,或击掌叩石,则即从另一端传回酷似原声数倍的回应,“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仰看回音壁恰似一巨大天井, 一股清流自崖顶抛洒而下,似珠落玉盘,飒飒作响,此即“云崖撒珠”。

 

旅游线路

线路一

   嶂石岩——纸糊套景区——中华嶂石岩碑林—— 槐泉寺——大王台——鱼石画屏——世界最大回音壁——淮泉   

线路二

   圆通寺景区——八角门——甲门—— 一线天——彩屏屋——圆通寺遗址——乳泉——云巢亭——三叉口——小天梯

 

纸糊套

纸糊套景区位于 嶂石岩景区的西格台村西,此景区内有当年 李自成义军余部活动的遗迹,哨石、石门、大王台、 古佛岩等景点仿佛还在述说几百年前的往事。由石门向西有 槐泉寺,此寺始建于唐代,元、明两代均重修过,旧称 石佛寺,于明代改称。寺中现有殿宇三间。供 六尊佛像,三尊文武像。槐泉寺西有鱼石画屏景观,由鱼石画屏西行,顺二栈崖路南行可至回音崖,这是占了我国之最的一处景观,只要在回音崖的一端发声,另一端会马上发出酷似原音的回声。在此还可看到云崖撒珠景观。由回音崖绕行,过虎涧、枕流景观,即至槐泉峪沟头。这里有槐泉景观、妻树景观和引槐泉水而成的半月湖景观供游人观赏。

 

圆通寺景区

圆通寺景区位于嶂石岩景区西南部,圆通寺建于峰石岩第二层陡崖即二栈之上。在 嶂石岩停车场下车,西行即至八角门,前行500米可见一巨石,这就是被传为明代圆通寺大宝和尚讲经处。由讲经台上行过憩脚岩,可见魔方、甲门景点,再行即至 一线天景点。嶂石岩景区的一线天由陡壁相夹成一条狭长梯道,举头望天,仅见危崖相逼形成50多米高的狭缝,梯道长达150米。一线天崖顶处,有蛇首崖景点,其后则有凿子石、试剑石、仰天石等景点。二栈之上有圆通寺遗迹,崖壁有6组岩画,寺东有一座高20多米的岩洞,内有石 乳泉 钟乳石等,颇有欣赏价值。过圆通寺遗址后,还可见到山龟乞露、回心坪等景点。由回心坪南行,可见云巢亭,所居地势极险峻,这也是曲径景观的起点。

由云巢亭向西南行,可见馒头峰、定海神针、 风动石、静谷等景点。向南行至三叉口,可见拱南石景观。自三叉口沿栈道上行,过三栈松林,穿过一片原始次生林,即至 笔架峰下,石壁上凿出极险峻之梯路供人攀登,此即大天梯。行至顶栈(即第三道陡崖),可见一片峥嵘峰林,笔架峰、漏子峰、尖山、南日峰、 黄庵垴峰峰竞秀试比高。此外,雾洞、蚂蚁岭、天池景点也各现秀色。黄底垴是嶂石岩海拔最高峰,1774米,笔架峰则是第二高峰,海拔1733米。由三叉口南行,过光垴、小天梯、藏书岩等景点,可至水帘。在水帘过石洞向北眺望,可见正西套,即见嶂石岩绝景之一晴天飞雨景观。过水帘向东转下行,可见铁狮峰、雁塔峰、噙玉崖、将相峰、泼墨崖、猴岩沟、 独秀峰、舰峰等景观。 

 

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主要分布在 嶂石岩景区,该景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 赞皇县的太行山深山区。 区域地质构造上处于赞皇背斜隆起的西翼。地貌上为山高谷深的中山地貌,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降低,最高峰 黄庵垴海拔1774米,淮泉为槐河的发源地,富含多种矿物质。淮河西侧山脉主脊东坡为“嶂石岩地貌”的典型地段,形成了近南北向连绵延伸,比高500-700米的三级大断崖,构成了园区“三栈牵九套、四屏藏八景”的景观格局,具有了“丹崖长墙,横贯天际;万丈红崚,绿栈镶嵌;“? ”形嶂谷,连环成套;回音弧壁,天工巧成;塔柱石峰,棱角鲜明;垂直岩缝,形如刀切”的景观特色。


文章来源:搜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