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开启长者助手
开启网站无障碍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金融资讯 > 地方金融
阳江金融擘画乡村振兴版“千里江山图”
  • 发布时间:2022-02-17 09:44
  • 来源: 南方+
  • 浏览量:-
  • 【字体: 大  中  小】
  2月16日,据阳江银保监分局消息,2021年,阳江市银行保险机构创新乡村振兴金融产品69个,累计发放乡村振兴领域贷款301.14亿元,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45%;提供保险风险保障2171亿元,同比增长61%

  这是该局联合阳江市农业农村局推出乡村振兴“千亿百品”金融工程,动员全市银行业保险业聚焦“农村强、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推进乡村振兴出新出彩的一系列成果。

  

图片

阳春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建架构更模式,擘画乡村振兴“千里江山图”。从架构、机制、模式三个方面,加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产业规划、监管引领,突显“农村强”。
   搭建“跨部门+多层面+明责任”的政策框架。联合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出台涵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指引的《阳江乡村振兴“千亿百品”金融工程实施方案》,从不同层面提出措施要求、责任清单33条,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压实责任,引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清晰描绘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规划框架图。
   建立“政府列项目+银行投融资+保险力托底”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跨行业长效合作机制,拓宽政府主责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保险机构互联互动的责任链。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定期推送银行保险机构对接,拟5年内创新金融产品100项,银行信贷授信超1000亿元,保险提供风险保障超1500亿元。目前已有38个政府相关部门与银行保险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银行机构授信额度1757.3亿元

图片

阳江农商行开展闸坡镇莳元村委会“整村授信”业务推广会。
  打造“金融辅导员+批量授信+政银担”的服务模式。畅通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绿色通道,绘制好实施路径。针对农村“小额、分散、快捷”的资金需求以及缺乏有效抵押物的问题,派驻153名金融辅导员进乡结对辅导经营生产和用好用足金融政策;银行机构出台支农贷款尽职免责措施,创新“整村授信”“园区授信”“全链授信”等批量授信模式,累计授信35.74亿元;大力推进政银担合作,与省农担公司、省融资再担保公司等开展银担合作的贷款余额近4亿元

图片

阳江海上风电。
  ——兴文化重环保,描绘基础建设“富春山居图”。从金融支持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绿色低碳等三个方面,找准切入点,勾勒“农村美”。
  以描好基础建设“面子”,勾勒“美丽乡村”。指导银行机构创新“高标准农田贷”“设施农业贷”等产品,累计发放贷款23亿元支持农村交通、水利、农房建设、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帮扶142条村完善了一批关系百姓福祉的基础设施工程。阳江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全省“乡村振兴大擂台”评选进入六强
  打造文化旅游“里子”,雕绘“文旅乡村”。针对疫情对文旅产业带来的冲击,银行机构创新“活力贷”“旅游贷”全链对接文旅产业和经营主体需求,保险公司推出“新冠疫苗接种疫苗伴侣”“疫无忧”等安全出行保障产品,助力打造阳春市喀斯特地貌特色游、阳西滨海风光游、海陵岛特色生态乡村游等15条连线连片精品乡村文化旅游线路,一批如春湾、东平等特色鲜明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让农村“里子”更足。

图片

阳江银保监分局人员对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调研。
  夯实绿色低碳“底子”,助建“绿色乡村”。结合阳江丰富的风力、日照等绿色能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对新能源项目授信累计超过800亿元,落地全省首笔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此外,创新“银团贷款+融资租赁”“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产业投资”等金融支持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模式,海上风电贷款余额达88亿元,3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2021年10月,阳江获得全国首个“国际风电城”称号

图片

阳江海洋“牧场”。
  ——联银保增新品,摹画产业发展“清明上河图”。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及产业实际,聚焦蓝色海洋经济、品牌农业培植、乡村物流冷链等十大领域打造贴身金融产品69种,助力“农业兴”。
  配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属产品,支持特色产业百花齐放。指导银行保险机构针对春砂仁、程村蚝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配置“春砂仁贷”“程村蚝贷”等专属产品。如阳西农商行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阳西支行为近500户蚝农提供“程村蚝贷”循环融资1.1亿元,与蚝农一道推动程村镇蚝产业创造产值超10亿元
  同时,各银行保险机构针对东水山茶、五彩薯等“粤字号”农业品牌创新专属产品,累计发放“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贷款7.21亿元,创新对虾、种鹅、特色中药材、澳洲坚果等系列区域特色农产品保险11种,提供风险保障228.73亿元,助力139个村入选省级专业村镇、31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图片

阳江银保监分局人员对水产养殖产业进行调研。
   突出“农业产业园+新型农业主体+龙头企业”主体地位,促进农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创新“农园微E贷”“农业龙头贷”以及供应链金融等模式,累计为农业产业园主体企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发放贷款23.57亿元,辐射带动上下游农业主体贷款5315万元,推动阳江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罗非鱼国家级跨县产业集群和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搭建“金融+产业”合作平台,让农产品产供销衔接更畅顺。银行机构以电商为切口深入农村市场,通过“融E购”“驻镇农产品销售专区”“裕农优品”等平台拓宽企业、农户销路,让特色农产品插上翅膀,飞出阳江,远销全国各地。2021年,阳江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万元,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6%

图片

创新首单政策性对虾养殖气象指数保险。
  ——补短板强弱项,勾勒民生保障“共同富裕图”。紧抓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医疗保障等切身需求,支持阳江地区农民保收增收创收,为“农民富”赋能。
  惠众保险让农民医疗更有保障。推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指导人保财险牵头落地全市首个普惠型分层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目前超62万人参保,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率全省第三,保费百元以下普惠型补充医疗保险参保率全省第一,筑实共同富裕基底。
  激活农险“防灾减损”功能。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岭南水果政策性农险范围扩大至阳江种植的所有水果,并首次将对虾、鹅(黄鬃鹅)作为地方特色险种进行重点推广。
  多个农险产品风险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水稻、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额分别提高25%、50%、75%,仔猪、肉鸡保险保额提高150%。2021年,农险保费收入和风险保障金额分别同比增长60.84%和98.47%。保险机构累计投入200.26万元用于支持农户加强防灾防疫设施建设,全年农险赔付支出同比增长52.32%
  持续发挥金融扶贫产品效能。引导银行机构落实“四个不摘”,持续推行脱贫小额信贷分片责任包干。累计发放脱贫小额贷款9111万元,带动2313户农民生产创收。指导保险机构创新“保健康、保灾害、保增收”的防贫保险产品,为8400多名返贫监测重点对象提供因学致贫、收入损失补偿等风险保障4.88亿元
  聚焦农业产业链配置资金链。大力支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支持“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合理资金需求,让当地农民农户充分就业、拓宽收入渠道。
  如支持阳西织篢镇调味品工业园、闸坡镇的世界级渔港建设;发放贷款4.34亿元支持阳西鸡乸朗村渔船、水产养殖等股份制合作,助力发展海洋产业,创出年人均收入13万元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支持阳春春湾镇、双滘镇分别发展蔬菜、风姜等集生产、加工、物流、示范、服务等农业全产业链集群,实现特色农业以链补链。2021年,阳江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1%


【TOP】【 打印页面】